汽车工艺孔的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56639发布日期:2020-12-04 13:5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汽车工艺孔的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工艺孔密封技术领域,具体为汽车工艺孔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汽车发动机上的工艺孔密封时,通常是采用由弹性材料加工成与工艺孔相配合的且尺寸略大于工艺孔尺寸的密封装置,依靠密封装置的材料自身的回弹力达到对工艺孔的密封,为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以及防止密封装置后续脱落,密封装置与工艺孔之间的弹性接触力要略大一些,使得当出现维修等情况对工艺孔进行再一次使用时,密封装置不易从工艺孔取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汽车工艺孔的密封装置,解决密封装置不易从工艺孔取出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汽车工艺孔的密封装置,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堵柱,所述堵柱内开设有内径不一的螺纹孔,所述堵柱通过所述螺纹孔安装螺纹杆,所述堵柱的外径尺寸通过所述螺纹杆的转动可调节,并形成通过所述堵柱的外径尺寸变化可密封工艺孔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螺纹孔为沿孔口轴向向内孔径依次减小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堵柱无外力状态下的外径尺寸小于等于所述工艺孔的孔径尺寸。

优选地,所述堵柱两端处的外径尺寸可大于所述堵柱两端之间的外径尺寸,且所述堵柱的长度大于所述工艺孔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螺纹孔中与所述堵柱端面的接触位置处的部分为圆形孔,所述螺纹杆上相对所述圆形孔的一端设有圆台状结构的杆头,所述杆头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圆形孔的最大外径。

优选地,所述螺纹孔的长度大于所述工艺孔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螺纹杆设有与所述螺纹孔中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处的径向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内螺纹的最小孔径尺寸,所述外螺纹处的径向截面尺寸小于等于所述内螺纹的最大孔径尺寸。

优选地,所述螺纹杆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螺纹孔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螺纹杆的端面上开设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汽车工艺孔的密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堵柱通过螺纹孔安装螺纹杆,堵柱的外径尺寸通过螺纹杆的转动可调节,并形成通过堵柱的外径尺寸变化可密封工艺孔的结构,通过螺纹杆的转动,不仅便于堵柱从工艺孔内取出,还使得堵柱与工艺孔密封良好,即便于密封装置从工艺孔内取出,也使得密封装置与工艺孔密封良好。

2、堵柱两端处的外径尺寸可大于堵柱两端之间的外径尺寸,且堵柱的长度大于工艺孔的厚度,从而限制堵柱轴向移动,防止堵柱后期因碰撞、变形等情况从工艺孔内脱落,从而加强密封装置对工艺孔的密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堵柱、2螺纹孔、2.1内螺纹、2.2圆形孔、3螺纹杆、3.1外螺纹、3.2杆头、3.3安装槽、4工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汽车工艺孔的密封装置,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堵柱1,堵柱1为橡胶等适合的弹性材料制成,堵柱1内开设有内径不一的螺纹孔2,堵柱1通过螺纹孔2安装螺纹杆3,其中螺纹杆3设有与螺纹孔2中的内螺纹2.1相配合的外螺纹3.1,外螺纹3.1处的径向截面尺寸大于内螺纹2.1的最小孔径尺寸,外螺纹3.1处的径向截面尺寸小于等于内螺纹2.1的最大孔径尺寸,通过螺纹杆3在螺纹孔2内的转动,使得螺纹杆3轴向移动,螺纹孔2为沿孔口轴向向内孔径依次减小的结构,通螺纹杆3的轴向移动可使得螺纹孔2的孔径尺寸增加,从而使得弹性材料制成的堵柱1的外径尺寸增加,使得堵柱1的外径尺寸通过螺纹杆3的转动可调节,堵柱1无外力状态下的外径尺寸等于工艺孔4的孔径尺寸,即堵柱1不受到螺纹杆3的挤压时,堵柱1的外径尺寸等于工艺孔4的孔径尺寸,便于堵柱1安装在工艺孔4内,堵柱1无外力状态下的外径尺寸也可略小于工艺孔4的孔径尺寸,当堵柱1安装在工艺孔4内后,旋转螺纹杆3,增加堵柱1的外径尺寸,使得堵柱1侧面与工艺孔4密封,需要将堵柱1取出时,反转螺纹杆3,从而使堵柱1的外径尺寸减小,从而形成通过堵柱1的外径尺寸变化可密封工艺孔4的结构,不仅便于堵柱1从工艺孔4内取出,还使得堵柱1与工艺孔4密封良好。

螺纹杆3的长度小于螺纹孔2的长度,使得螺纹杆3旋转后可位于螺纹孔2内,防止螺纹杆3受到碰撞,影响对工艺孔4的密封。

螺纹杆3的端面上开设安装槽3.3,安装槽3.3为十字槽,便于通过安装槽3.3旋转螺纹杆3。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6,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堵柱1两端处的外径尺寸可大于堵柱1两端之间的外径尺寸,且堵柱1的长度大于工艺孔4的厚度,从而使得堵柱1安装在工艺孔4上时,堵柱1两端之间与工艺孔4内侧面接触,堵柱1两端处的外径尺寸大于堵柱1两端之间的外径尺寸,堵柱1在密封时两端凸起,限制堵柱1轴向移动,防止堵柱1后期因碰撞、变形等情况从工艺孔4内脱落,从而加强堵柱1对工艺孔4的密封作用。

其中螺纹孔2中与堵柱1端面的接触位置处的部分为圆形孔2.2,螺纹杆3上相对圆形孔2.2的一端设有圆台状结构的杆头3.2,杆头3.2的最大外径大于圆形孔2.2的最大外径,使得螺纹杆3旋转时,杆头3.2挤压圆形孔2.2,使得堵柱1在紧贴杆头3.2的一端的外径尺寸增加,从而大于堵柱1两端之间的外径尺寸。

其中螺纹孔2的长度大于工艺孔4的厚度,螺纹杆3转动时,可使得螺纹孔2底部的孔径增加,从而使得堵柱1位于螺纹孔2底部处的外径尺寸增加,即堵柱1在远离杆头3.2的一侧的外径尺寸增加,从而大于堵柱1两端之间的外径尺寸。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