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54893发布日期:2021-03-23 10:4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止回阀。



背景技术:

止回阀是指依靠介质本身流动而自动开、闭阀瓣,用来防止介质倒流的阀门,又称逆止阀、单向阀、逆流阀、和背压阀。止回阀属于一种自动阀门,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介质倒流、防止泵及驱动电动机反转,以及容器介质的泄放。

止回阀:按结构划分,可分为升降式止回阀、旋启式止回阀和蝶式止回阀三种。升降式止回阀可分为立式和直通式两种。旋启式止回阀分为单瓣式、双瓣式和多瓣式三种。蝶式止回阀为蝶式双瓣、蝶式单瓣、以上几种止回阀在连接形式上可分为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焊接和对夹式连接四种。

目前,市场上的止回阀,它包括止回阀本体。这种止回阀本体虽然止回流的效果不错,但结构较为复杂,并且结构强度较低,因此市场上需要一种止回流效果好,结构强度高以及结构简单的止回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回流效果好,结构强度高以及结构简单的止回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止回阀,包括止回阀本体,所述止回阀本体沿轴向设有相对应的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止回阀本体由主体、与所述主体螺纹固定连接的止回阀阀帽组成,所述止回阀阀帽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环架,所述主体上固定连接第二环架,所述第一环架上固定设置有朝向所述主体延伸的延伸块,所述延伸块端部两侧均铰接有扇形挡板;所述第二环架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环架的第一伸缩弹簧柱和第二伸缩弹簧柱,所述第一伸缩弹簧柱和所述第二伸缩弹簧柱交叉分别与所述延伸块端部两侧的所述扇形挡板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扇形挡板可以合拢张开。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止回阀阀帽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扇形挡板往所述止回阀阀帽方向合拢的限位柱。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扇形挡板的直径大于所述止回阀阀帽的半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伸缩弹簧柱和第二伸缩弹簧柱交叉分别与延伸块端部两侧的扇形挡板固定连接,使得扇形挡板在第一伸缩弹簧柱和第二伸缩弹簧柱的作用下可以合拢张开,从而当水流的冲击下,使得扇形挡板朝向第二环形架方向合拢,进而水流通过阀门流出,而当没有水流的冲击力下,通过第一伸缩弹簧柱和第二伸缩弹簧柱的作用下使得扇形挡板朝向第一环形架方向张开,进而防止水流回流,因此能提高实用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止回阀阀帽上设置有用于扇形挡板往所述止回阀阀帽方向合拢的限位柱,使得扇形挡板能够防止回流水回流。

3.本实用新型通过止回阀阀帽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环架,主体上固定连接第二环架,使得第一伸缩弹簧柱、第二伸缩弹簧柱、延伸块以及扇形挡板能够稳定固定在阀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环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主体,20、止回阀阀帽,30、第一环架,40、第二环架,50、延伸块,60、扇形挡板,70、第一伸缩弹簧柱,71、第二伸缩弹簧柱,80、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征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技术:
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止回阀。

如图1-2所示,一种止回阀,包括止回阀本体,所述止回阀本体沿轴向设有相对应的进水端11和出水端12,所述止回阀本体由主体10、与所述主体10螺纹固定连接的止回阀阀帽20组成,其中,所述止回阀阀帽2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环架30,所述主体10上固定连接第二环架40,具体地,所述第一环架30和所述第二环架40均可以通过螺纹固定在止回阀阀帽20和主体10内。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环架30上固定设置有朝向所述主体10延伸的延伸块50,具体地,所述延伸块50设置在所述第一环架30的中部,所述延伸块50端部两侧均铰接有扇形挡板60;优选地,所述扇形挡板60通过铰链与所述延伸块50端部两侧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环架40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环架30的第一伸缩弹簧柱70和第二伸缩弹簧柱71,所述第一伸缩弹簧柱70和所述第二伸缩弹簧柱71交叉分别与所述延伸块50端部两侧的所述扇形挡板60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扇形挡板60可以合拢张开,进而防止水流回流,在使用时,通过所述第一伸缩弹簧柱70和所述第二伸缩弹簧柱71交叉分别与所述延伸块50端部两侧的所述扇形挡板60固定连接,从而在水流的冲击下,使得扇形挡板60朝向第二环形架40方向合拢,进而水流通过阀门流出,而当没有水流的冲击力下,通过第一伸缩弹簧柱70和第二伸缩弹簧柱71的作用下使得扇形挡板60朝向第一环形架30方向张开,进而防止水流回流,因此能提高实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扇形挡板60的直径大于所述止回阀阀帽20的半径,进而使得扇形挡板能够防止回流水回流。

进一步地,所述止回阀阀帽20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扇形挡板60往所述止回阀阀帽20方向合拢的限位柱80,从而通过限位柱80可以限制延伸块50端部两侧的扇形挡板60往第一环架30合拢,同时使得扇形挡板能够防止回流水回流。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叙述实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止回阀,包括止回阀本体,所述止回阀本体沿轴向设有相对应的进水端(11)和出水端(12),所述止回阀本体由主体(10)、与所述主体(10)螺纹固定连接的止回阀阀帽(20)组成,所述止回阀阀帽(2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环架(30),所述主体(10)上固定连接第二环架(4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架(30)上固定设置有朝向所述主体(10)延伸的延伸块(50),所述延伸块(50)端部两侧均铰接有扇形挡板(60);所述第二环架(40)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环架(30)的第一伸缩弹簧柱(70)和第二伸缩弹簧柱(71),所述第一伸缩弹簧柱(70)和所述第二伸缩弹簧柱(71)交叉分别与所述延伸块(50)端部两侧的所述扇形挡板(60)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扇形挡板(60)可以合拢张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阀帽(20)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扇形挡板(60)往所述止回阀阀帽(20)方向合拢的限位柱(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挡板(60)的直径大于所述止回阀阀帽(20)的半径。


技术总结
一种止回阀,包括止回阀本体,所述止回阀本体沿轴向设有相对应的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止回阀本体由主体、与所述主体螺纹固定连接的止回阀阀帽组成,所述止回阀阀帽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环架,所述主体上固定连接第二环架,所述第一环架上固定设置有朝向所述主体延伸的延伸块,所述延伸块端部两侧均铰接有扇形挡板;所述第二环架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环架的第一伸缩弹簧柱和第二伸缩弹簧柱,所述第一伸缩弹簧柱和所述第二伸缩弹簧柱交叉分别与所述延伸块端部两侧的所述扇形挡板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扇形挡板可以合拢张开。

技术研发人员:曹智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灵腾铸造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4
技术公布日:2021.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