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稳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88307发布日期:2021-06-01 17:38阅读:66来源:国知局
可调式稳流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式稳流阀。



背景技术:

在燃气热水器的水路系统中,设置水流量稳定装置能有效改善水流量波动引起的出热水温度波动的问题,改善用户使用燃气热水器的体验感。gb6932-2015《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中的5.2.2.4.6要求,水路系统应设置流量稳定或流量调节装置。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用户家的水压情况越来越复杂。比如,有些小区水压大,有些小区水压小,水压不同就需要配置不同规格的稳流阀,才能达到较佳的使用效果。同时,不同升数的热水器也需要配置不同规格的稳流阀。现有的稳流阀的通用性较差,如图1所示,不具有调节功能的稳流阀,其水流量与水压的稳流曲线只有一条,即稳定流量为一固定值。这种单一变化的稳流阀,很难适应现有的燃气热水器的复杂的用水环境和不同的流量需求。如何增加稳流阀的通用性,以适应不同的燃气热水器,是保证燃气热水器的用户体验感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稳流阀的通用性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式稳流阀。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式稳流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形成流道,所述阀体上还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分别连通至所述流道的两端,所述可调式稳流阀还包括:

外环,所述外环的外周面与所述流道的内周面相配合;

内环,所述内环同轴设置于所述外环内,所述内环与所述外环相固定,所述内环的周面上形成至少一个连通孔;

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外周面与所述外环的内周面相固定;所述支撑盘的面向出水口的端面、所述外环的内周面和所述内环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出水空间,所述连通孔连通至所述出水空间;

调节套,所述调节套的外周面与所述支撑盘的内周面相配合,所述调节套的内周面与所述内环的外周面相配合;所述调节套能在所述内环上滑动,所述支撑盘限定所述调节套沿轴向滑动的极限位置;所述调节套的内周面覆盖所述连通孔的靠近进水口的部分;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阀体上;所述调节机构能调节所述支撑盘与所述外环沿轴向的相对位置。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调节机构调节支撑盘的沿轴向的位置,使调节套所覆盖的连通孔的面积与水压的变化曲线有所差异,即连通孔的连通面积与水压的变化曲线发生改变,从而获得不同的稳流曲线,形成不同的稳定流量。

较佳地,所述外环的内周面形成第一螺纹段,所述支撑盘的外周面形成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二螺纹段与所述第一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段沿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螺纹段的沿轴向的长度,所述调节机构能带动所述支撑盘绕轴线转动。

在本技术方案中,调节机构能带动支撑盘绕轴线转动,第二螺纹段在第一螺纹段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使支撑盘与外环沿轴向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达到调节流道的目的。

较佳地,所述可调式稳流阀还包括下限位凸缘,所述下限位凸缘位于所述调节套的外周面上,所述下限位凸缘的外径大于所述支撑盘的内径;所述下限位凸缘与所述支撑盘面向出水口的端面相抵接时,所述调节套所覆盖的连通孔的面积最小。

在本技术方案中,支撑盘与外环沿轴向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调节套所覆盖的连通孔的最小面积即可发生改变。

较佳地,所述可调式稳流阀还包括上限位凸缘,所述上限位凸缘位于所述内环面向出水口的一端;所述上限位凸缘与所述调节套面向出水口的端面相抵接时,所述调节套所覆盖的连通孔的面积最大。

在本技术方案中,仅在水压极限状态下,才会出现调节套的端面抵接上限位凸缘的情况;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调节套的端面不会接触上限位凸缘,上限位凸缘主要起到防止调节套脱离的作用。

较佳地,所述可调式稳流阀还包括:

承压盘,所述承压盘固定套在所述调节套上,所述承压盘相对于所述支撑盘更接近所述进水口;

调节弹簧,所述调节弹簧套在所述调节套上,所述调节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支撑盘、承压盘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进水口的水流会对承压盘产生冲击力,承压盘带动调节套在内环上滑动,调节连通孔的连通面积;而调节弹簧对承压盘施加一个与水流相反的作用力,当水流、调节弹簧对承压盘施加的作用力基本相同时,连通孔的连通面积保持稳定,稳流阀达到一个稳流的状态。

较佳地,所述外环的内周面、所述承压盘的外周面分别设有第一导轨、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外环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导轨相配合,所述承压盘能沿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滑动。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外环、承压盘之间设置第一导轨、第一凹槽,使承压盘仅能相对于外环沿轴向滑动,而不能相对于外环转动。

较佳地,所述调节套的外周面、所述外环的内周面、所述支撑盘和所述承压盘之间形成调节空间,所述调节套的周面上设有贯穿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连通所述调节空间与所述连通孔。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调节孔连通调节空间和连通孔,避免调节空间形成密闭空间,使承压盘、调节套沿轴向移动时,调节空间的水能与内环内的水相流通。

较佳地,所述支撑盘的内周面、所述调节套的外周面分别设有第二导轨、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调节套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导轨相配合,所述调节套能沿所述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滑动。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调节套、支撑盘之间设置第二导轨、第二凹槽,使调节套仅能相对于支撑盘沿轴向滑动,而不能相对于外环转动。

较佳地,所述调节套能带动所述支撑盘转动,所述阀体上设有贯穿所述阀体的安装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转动螺母,所述转动螺母安装在所述调节套面向进水口的一端,所述转动螺母的内周面具有配合面,所述配合面的横截面为非圆形;

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转动杆设有能插入所述转动螺母内的配合端,所述配合端的外周面的形状与所述转动螺母的配合面的形状相适应;

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安装在所述转动螺母的内周面上;所述转动杆的配合端插入所述转动螺母中时,所述配合端作用于所述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将所述转动螺母与所述调节套在绕轴向转动方向上相互锁定。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需要转动调节套,调节支撑盘与外环沿轴向的相对位置时,先将转动杆的配合端插入转动螺母中,配合端作用于锁定件,锁定件将转动螺母与调节套在绕轴向转动方向上相互锁定;再将转动杆转动,带动转动螺母、调节套、支撑盘一起转动,从而使支撑盘在外环上的位置发生改变。

较佳地,所述调节套的内周面设有锁定槽,所述锁定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调节套的轴线;所述转动螺母设有沿径向贯穿的锁定孔,所述锁定孔设有向内凸出的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限位面较所述第一限位面更接近所述调节套;

所述锁定件包括:

锁定杆,所述锁定杆插入所述锁定孔中,所述锁定杆的长度大于所述锁定孔的长度,所述锁定杆的两端分别为抵接端和插入端,所述锁定杆的插入端面向所述调节套设置并能插入所述锁定槽中;

锁定凸缘,所述锁定凸缘固定在所述锁定杆上,所述锁定凸缘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面、第二限位面之间;

锁定弹簧,所述锁定弹簧套在所述锁定杆上,所述锁定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在所述锁定凸缘和所述第二限位面上;在不受外力时,所述锁定弹簧将所述锁定凸缘抵在所述第一限位面上,所述锁定杆的抵接端伸入所述转动螺母的内部空间,所述锁定杆的插入端缩回至所述锁定孔中。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日常使用状态时,锁定杆的插入端缩回至锁定孔中,锁定杆不会影响到调节套沿轴向的移动。而在调节时,转动杆的配合端插入转动螺母后,转动杆的配合端挤压锁定杆的抵接端,使锁定杆的插入端从锁定孔中伸出后插入锁定槽中,将转动螺母与调节套在绕轴向转动方向上相互锁定;此时,转动杆带动转动螺母转动时,可以带动调节套一起转动。

较佳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

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安装在所述阀体的外部,所述转动座的外周面与所述安装孔同轴设置;

转动套,所述转动杆与所述转动套相固定,所述转动套套在所述转动座上,所述转动杆穿过所述转动座插入所述安装孔中,所述转动套能在所述转动座上转动和沿轴向移动。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需要将转动杆插入转动螺母中时,使用外力作用于转动套,使转动套、转动杆沿轴向移动,直至转动杆的配合端插入转动螺母;再将转动套转动,使转动杆带动转动螺母转动。

较佳地,所述转动座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一凸圈,所述转动套设有沿径向向内凸出的第二凸圈,所述第二凸圈位于所述第一凸圈与所述阀体之间。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凸圈、第二凸圈,将转动套限制在转动座上。

较佳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转动座、转动杆之间,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转动座的内周面、所述转动杆的外周面和所述阀体的外表面相接触。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密封圈,使转动杆和阀体之间保持密封,避免水从安装孔中流出。

较佳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在所述转动杆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转动套和所述密封圈。

在本技术方案中,复位弹簧,一方面使转动杆在不受外力时远离转动螺母,另一方面复位弹簧始终压紧密封圈,使密封圈保持密封状态。

较佳地,所述可调式稳流阀还包括承压盘,所述承压盘套在所述调节套上,所述承压盘与所述调节套螺纹连接,所述承压盘的外周面与所述外环的内周面相配合,所述承压盘被所述外环限制转动。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正常使用状态,承压盘能根据水压变化相对于外环滑动;而在需要调节,承压盘可以保持不转动,调节套在承压盘内转动,改变调节套与承压盘之间的相对位置。

较佳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螺母,所述转动螺母插入所述内环内并能沿所述内环的轴向调节位置;所述内环设有向内延伸的第一夹持面,所述转动螺母面向所述第一夹持面的端面为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可调式稳流阀还包括弹性圈,所述弹性圈位于所述夹持空间内。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转动螺母转动时,第一夹持面与第二夹持面之间的距离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弹性圈发生变形,弹性圈所形成的内径会根据弹性圈的变形而发生改变,从而辅助调节流道的大小。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上述可调式稳流阀,通过调节连通孔与调节套之间的相对位置等,使其可选择地具有多条稳流曲线,即具有多个稳定流量,在调节流量大小的同时也可以起到调节稳流阀工作水压的作用。将该可调式稳流阀,用于燃气热水器时,即可满足13l热水器,也能满足16l或20l等更大流量的热水器,可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通用性好;还可根据用户家的实际水压情况进行调试,使热水器工作在最适合的流量下,适应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稳流阀的稳流曲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调式稳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可调式稳流阀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可调式稳流阀的内部结构放大图。

图5为图2所示的可调式稳流阀的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可调式稳流阀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可调式稳流阀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6所示的可调式稳流阀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5所示的可调式稳流阀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2所示的可调式稳流阀的爆炸图。

图11为图3所示的可调式稳流阀的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3所示的可调式稳流阀的外环、内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3所示的可调式稳流阀的调节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3所示的可调式稳流阀的支撑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3所示的可调式稳流阀的承压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3所示的可调式稳流阀的转动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可调式稳流阀的稳流曲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阀体1

进水口11

出水口12

安装孔13

安装凸缘14

流道2

外环3

第一螺纹段31

第一导轨32

内环4

连通孔41

第一夹持面42

支撑盘5

第二螺纹段51

第二凹槽52

调节套6

第四螺纹段61

第二导轨62

调节孔63

锁定槽64

调节机构7

转动螺母71

配合面711

锁定孔712

第一限位面713

第二限位面714

第二夹持面715

转动杆72

配合端721

锁定件73

锁定杆731

锁定凸缘732

锁定弹簧733

抵接端734

插入端735

转动座74

第一凸圈741

转动套75

第二凸圈751

密封圈76

复位弹簧77

出水空间8

下限位凸缘9

上限位凸缘10

承压盘20

第三螺纹段201

第一凹槽202

调节弹簧30

调节空间40

夹持空间50

弹性圈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2至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式稳流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形成流道2,阀体1上还设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进水口11、出水口12分别连通至流道2的两端。该可调式稳流阀还包括外环3、内环4、支撑盘5、调节套6和调节机构7,外环3的外周面与流道2的内周面相配合;内环4同轴设置于外环3内,内环4与外环3相固定,内环4的周面上形成多个连通孔41;支撑盘5的外周面与外环3的内周面相固定;支撑盘5的面向出水口12的端面、外环3的内周面和内环4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出水空间8,连通孔41连通至出水空间8;调节套6的外周面与支撑盘5的内周面相配合,调节套6的内周面与内环4的外周面相配合,调节套6能在内环4上滑动,支撑盘5限定调节套6沿轴向滑动的极限位置;调节套6的内周面覆盖连通孔41的靠近进水口11的部分;调节机构7安装在阀体1上;调节机构7能调节支撑盘5与外环3沿轴向的相对位置。

当该稳流阀安装到管路上时,从进水口11流入流道2内的水流会直接或间接地对调节套6产生作用力,使调节套6可根据水压的变化在内环4上滑动,从而使调节套6覆盖连通孔41的面积发生变化,即连通孔41与出水空间8之间的连通面积发生变化,达到调节流道的大小的目的,起到稳流的作用。

调节套6沿轴向滑动的极限位置,被支撑盘5所限定,即调节套6覆盖连通孔41的面积的极限值被支撑盘5所限定。而调节机构7能调节支撑盘5与外环3沿轴向的相对位置,当支撑盘5沿轴向的位置发生改变时,调节套6沿轴向滑动的极限位置就被改变,从而使调节套6覆盖连通孔41的面积的极限值被改变,连通孔41与出水空间8之间的连通面积的极限值也被改变。

根据上述分析,稳流阀的稳定流量的其中一个影响因素是连通孔41与出水空间8之间的连通面积,因此,通过调节机构7调节支撑盘5的沿轴向的位置,使调节套6所覆盖的连通孔41的面积与水压的变化曲线有所差异,即连通孔41的连通面积与水压的变化曲线发生改变,从而获得不同的稳流曲线,形成不同的稳定流量。

在本实施例中,连通孔41为多个,多个连通孔41环绕内环4的周向设置,连通孔4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内环4的轴向设置。通过上述连通孔41的形状的设置,使调节套6沿轴向的位移与连通孔41的连通面积成固定比例,流量调节的可控性较好。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连通孔41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者连通孔41也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要设置为其它形状,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的形状。

如图4、图6、图12和图14所示,支撑盘5与外环3之间的一种连接结构如下:外环3的内周面形成第一螺纹段31,支撑盘5的外周面形成第二螺纹段51,第二螺纹段51与第一螺纹段31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段31沿轴向的长度大于第二螺纹段51的沿轴向的长度,调节机构7能带动支撑盘5绕轴线转动。

调节机构7能带动支撑盘5绕轴线转动,第二螺纹段51在第一螺纹段31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使支撑盘5与外环3沿轴向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达到调节流道的目的。

调节套6在内环4上滑动的极限位置,由下限位凸缘9、上限位凸缘10所限定,具体如图4、图12、图13所示。

如图4和图13所示,可调式稳流阀还包括下限位凸缘9,下限位凸缘9位于调节套6的外周面上,下限位凸缘9的外径大于支撑盘5的内径;下限位凸缘9与支撑盘5面向出水口12的端面相抵接时,调节套6所覆盖的连通孔41的面积最小。支撑盘5与外环3沿轴向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调节套6所覆盖的连通孔41的最小面积即可发生改变。

如图4和图12所示,可调式稳流阀还包括上限位凸缘10,上限位凸缘10位于内环4面向出水口12的一端;上限位凸缘10与调节套6面向出水口12的端面相抵接时,调节套6所覆盖的连通孔41的面积最大。在本实施例中,当上限位凸缘10与调节套6面向出水口12的端面相抵接时,调节套6将连通孔41完全覆盖,即该稳流阀处于完全关闭的状态。仅在水压极限状态下,才会出现调节套6的端面抵接上限位凸缘10的情况;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调节套6的端面不会接触上限位凸缘10,上限位凸缘10主要起到防止调节套6脱离的作用。

如图4、图6和图15所示,可调式稳流阀还包括承压盘20、调节弹簧30,承压盘20固定套在调节套6上,承压盘20相对于支撑盘5更接近进水口11;调节弹簧30套在调节套6上,调节弹簧30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支撑盘5、承压盘20上。进水口11的水流会对承压盘20产生冲击力,承压盘20带动调节套6在内环4上滑动,调节连通孔41的连通面积;而调节弹簧30对承压盘20施加一个与水流相反的作用力,当水流、调节弹簧30对承压盘20施加的作用力基本相同时,连通孔41的连通面积保持稳定,稳流阀达到一个稳流的状态。

在日常工作状态,承压盘20与调节套6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在调节时,在调节支撑盘5与外环3沿轴向的相对位置时,可同时调节承压盘20与调节套6之间的位置。

具体而言,承压盘20的内周面设有第三螺纹段201,调节套6的外周面设有第四螺纹段61,第三螺纹段201与第四螺纹段61螺纹连接,第四螺纹段61沿轴向的长度大于第三螺纹段201沿轴向的长度;承压盘20的外周面与外环3的内周面相配合,承压盘20被外环3限制转动。当调节套6带动支撑盘5转动时,由于承压盘20被外环3限制转动但未限制沿轴向滑动,调节套6在承压盘20内转动,而承压盘20沿轴向向上滑动。

承压盘20与调节套6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后,由于支撑盘5也在同时移动,承压盘20、支撑盘5之间的距离可能会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从而使位于承压盘20、支撑盘5之间的调节弹簧30的压缩量也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承压盘20、调节套6与支撑盘5之间的相对位置,与调节套6的转动角度之间的关系,可根据承压盘20、调节套6与支撑盘5之间的螺纹设计进行调节。根据不同的稳流曲线的需求,设计承压盘20、调节套6与支撑盘5之间的螺纹和调节弹簧30的弹性力。

如图12和图15所示,外环3的内周面设有第一导轨32,承压盘20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凹槽202,第一导轨3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外环3的轴向设置,第一凹槽202与第一导轨32相配合,承压盘20能沿第一导轨32的延伸方向滑动。通过在外环3、承压盘20之间设置第一导轨32、第一凹槽202,使承压盘20仅能相对于外环3沿轴向滑动,而不能相对于外环3转动。在正常使用状态,承压盘20能根据水压变化相对于外环3滑动;而在需要调节,承压盘20可以保持不转动,调节套6在承压盘20内转动,改变调节套6与承压盘20之间的相对位置。

如图13和图14所示,调节套6的外周面设有第二导轨62,支撑盘5的内周面设有第二凹槽52,第二导轨6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调节套6的轴向设置,第二凹槽52与第二导轨62相配合,调节套6能沿第二导轨62的延伸方向滑动。通过在调节套6、支撑盘5之间设置第二导轨62、第二凹槽52,使调节套6仅能相对于支撑盘5沿轴向滑动,而不能相对于外环3转动。在正常使用状态,调节套6能相对于支撑盘5滑动;而在需要调节,调节套6能带动支撑盘5转动,从而调节支撑盘5与外环3之间的相对位置。

如图4、图6和图13所示,调节套6的外周面、外环3的内周面、支撑盘5和承压盘20之间形成调节空间40,调节套6的周面上设有贯穿的调节孔63,调节孔63连通调节空间40与连通孔41。通过调节孔63连通调节空间40和连通孔41,避免调节空间40形成密闭空间,使承压盘20、调节套6沿轴向移动时,调节空间40的水能与内环4内的水相流通。

如图3至图7所示,阀体1上设有贯穿阀体1的安装孔13,调节机构7包括转动螺母71、转动杆72和锁定件73,转动螺母71安装在调节套6面向进水口11的一端,转动螺母71的内周面具有配合面711,配合面711的横截面为六边形;转动杆72穿过安装孔13,转动杆72设有能插入转动螺母71内的配合端721,配合端721的外周面的形状与转动螺母71的配合面711的形状相适应;锁定件73安装在转动螺母71的内周面上;转动杆72的配合端721插入转动螺母71中时,配合端721作用于锁定件73,锁定件73将转动螺母71与调节套6在绕轴向转动方向上相互锁定。

当需要转动调节套6,调节支撑盘5与外环3沿轴向的相对位置时,先将转动杆72的配合端721插入转动螺母71中,配合端721作用于锁定件73,锁定件73将转动螺母71与调节套6在绕轴向转动方向上相互锁定;再将转动杆72转动,带动转动螺母71、调节套6、支撑盘5一起转动,从而使支撑盘5在外环3上的位置发生改变。

锁定件73的一种具体结构如图6至图7所示。与该锁定件73相配套的调节套6如图13所示,调节套6的内周面设有锁定槽64,锁定槽6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调节套6的轴线。

如图6至图7所示,转动螺母71设有沿径向贯穿的锁定孔712,锁定孔712设有向内凸出的第一限位面713和第二限位面714,第二限位面714较第一限位面713更接近调节套6。

锁定件73包括锁定杆731、锁定凸缘732和锁定弹簧733,锁定杆731插入锁定孔712中,锁定杆731的长度大于锁定孔712的长度,锁定杆731的两端分别为抵接端734和插入端735,锁定杆731的插入端735面向调节套6设置并能插入锁定槽64中;锁定凸缘732固定在锁定杆731上,锁定凸缘732位于第一限位面713、第二限位面714之间;锁定弹簧733套在锁定杆731上,锁定弹簧733的两端分别抵在锁定凸缘732和第二限位面714上;在不受外力时,锁定弹簧733将锁定凸缘732抵在第一限位面713上,锁定杆731的抵接端734伸入转动螺母71的内部空间,锁定杆731的插入端735缩回至锁定孔712中。

在日常使用状态时,锁定杆731的插入端735缩回至锁定孔712中,锁定杆731不会影响到调节套6沿轴向的移动。而在调节时,转动杆72的配合端721插入转动螺母71后,转动杆72的配合端721挤压锁定杆731的抵接端734,使锁定杆731的插入端735从锁定孔712中伸出后插入锁定槽64中,将转动螺母71与调节套6在绕轴向转动方向上相互锁定;此时,转动杆72带动转动螺母71转动时,可以带动调节套6一起转动。

如图3、图5和图9所示,调节机构7还包括转动座74和转动套75,转动座74安装在阀体1的外部,转动座74的外周面与安装孔13同轴设置;转动杆72与转动套75相固定,转动套75套在转动座74上,转动杆72穿过转动座74插入安装孔13中,转动套75能在转动座74上转动和沿轴向移动。

当需要将转动杆72插入转动螺母71中时,使用外力作用于转动套75,使转动套75、转动杆72沿轴向移动,直至转动杆72的配合端721插入转动螺母71;再将转动套75转动,使转动杆72带动转动螺母71转动。

如图9所示,转动座74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一凸圈741,转动套75设有沿径向向内凸出的第二凸圈751,第二凸圈751位于第一凸圈741与阀体1之间。通过设置第一凸圈741、第二凸圈751,将转动套75限制在转动座74上。

如图9所示,调节机构7还包括密封圈76,密封圈76位于转动座74、转动杆72之间,密封圈76与转动座74的内周面、转动杆72的外周面和阀体1的外表面相接触。通过设置密封圈76,使转动杆72和阀体1之间保持密封,避免水从安装孔13中流出。其中,调节机构7还包括复位弹簧77,复位弹簧77套在转动杆72上,复位弹簧77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转动套75和密封圈76。复位弹簧77,一方面使转动杆72在不受外力时远离转动螺母71,另一方面复位弹簧77始终压紧密封圈76,使密封圈76保持密封状态。

如图8所示,转动螺母71安装在内环4的端部,转动螺母71的外周面与内环4的内周面螺纹连接。内环4设有向内延伸的第一夹持面42,转动螺母71面向第一夹持面42的端面为第二夹持面715,第一夹持面42与第二夹持面715之间形成夹持空间50;可调式稳流阀还包括弹性圈60,弹性圈60位于夹持空间50内。当转动螺母71转动时,第一夹持面42与第二夹持面715之间的距离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弹性圈60发生变形,弹性圈60所形成的内径会根据弹性圈60的变形而发生改变,从而辅助调节流道的大小。弹性圈60的形状和弹性力,可根据实际的流道调节的需求设置。

如图11所示,阀体1的内周面还设有向内延伸的安装凸缘14,外环3放置在该安装凸缘14上,使外环3与阀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

如图17所示,该可调式稳流阀,通过调节连通孔41与调节套6之间的相对位置、调节弹簧30的压缩量和弹性圈60的挤压程度,使其可选择地具有多条稳流曲线,即具有多个稳定流量。

将该可调式稳流阀,用于燃气热水器时,即可满足13l热水器,也能满足16l或20l等更大流量的热水器,可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通用性好;该可调式稳流阀,可根据用户家的实际水压情况进行调试,使热水器工作在最适合的流量下,适应性更强;该可调式稳流阀,既是调节阀,又是稳流阀,一阀两用,在调节流量大小的同时也可以起到调节稳流阀工作水压的作用。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