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运动滚柱支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5929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线运动滚柱支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座标镗,内、外圆磨,数控及仿形机床的工作台等直线导向运动的直线运动滚柱支承装置。
现有的滚动导轨支承(6190/00型,苏州轴承厂产品)由圆柱滚子、间隔板、滚动体、端盖、导向块和密封板等多种零件构成,结构复杂、加工和装配工序多,成本高。
本发明由保持器、支承块和圆柱滚子构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件种类少,结构简单,加工及装配工序少、成本低和使用性能更好的更新换代的新产品。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它由保持器和支承块构成相互贯通的封闭循环通道和开口循环通道,可使满布于循环通道内的圆柱滚子,在循环通道内无限循环。支承块的主体形状为一长方体两侧有半圆柱,半圆柱的直径和长方体的宽相等,相当于一圆柱体分两半接在一长方体上。保持器为一壳体,形状与支承块类似。这种结构使封闭循环通道的横剖面为矩形,开口循环通道的横剖面为“冂”形。
直线运动滚柱支承装置只用保持器和支承块就构成了供圆柱滚子在其中循环的封闭循环通道和开口循环通道,完全省掉以往认为必不可少的端盖、间隔板、导向块和密封板等零件,又由于装配比以往更简单,这对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大有益。
在改善使用性能上,直线运动滚柱支承装置的整个循环通道完整、圆滑、特别是两端的半圆弧形通道,必将降低圆柱滚子在其中换向的摩擦阻力,当整个通道的内表面采用光滑的涂层覆盖时,阻力会更进一步降低,从而提高运动平稳性和灵敏性。
在加工制造上,圆柱滚子选用标准件,保持器用板材冲压或挤压成型,支承块采用锻造或精密压铸,以利于采用产量高的自动生产线。
在安装结构上,从为便于直线运动滚柱支承直接应用在现有机床上,因而占领销售市场考虑,则根据现有支承的结构参数,确定支承块的安装结构。
本发明的附图简介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1在D-D的剖视图。图3至5为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俯视图和俯视图在E-E的剖视图。图6为圆柱滚子2的主视图。图7和8为支承块3的主视图和沿F-F的剖视图。图9至12为保持器1的主视图,局部放大图(又放上一个圆柱滚子2等,以说明在过渡点B附近的状态),图9沿G-G的剖视图和图11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第二实施例支承块3的主视图,类似于图7。图14为图13沿H-H的剖视图,类似于图8。图15为第二实施例保持器1的主视图,图16为图15沿K-K的剖视图,各类似于图9和11。
图17和18各为第一实施例安装在定位台31上的主视图及其L向视图的局部剖视图。图19和20为双轴座34的主视图及其在M-M的剖视图。
图21为第二实施例安装在工作台32上的主视图,图22为图21N向视图的局部剖视图。图23和24为第二实施例安装在工作台33上的主视图及其P向视图。
图25为第二实施例装配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26至28为支承座29的侧视图、俯视图和主视图。
对照


本发明的实现方式直线运动滚柱支承装置有多种变型,在附图中,仅举两种实施例,采用三种方法固定在工作台的底面或侧面,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要素。
第一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所用零件如图6-12,其安装方式示于图17-18,所用的双轴座34示于图19-20。
在图1和2中,两个保持器1的结构完全相同。在AB段内,两个保持器的低凸缘16和侧壁19与支承块3下表面5共同围成“冂”形开口循环通道10。通道10包容着圆柱滚子两侧耳轴13以上部分;仅使圆柱体14之一部分从开口突出,最低处为母线4,将与导轨接触,以便传递支承力。在ACB段内,高凸缘15和侧壁19与支承块上表面5围成矩形封闭循环通道9,把圆柱滚子密封起来;接缝7再涂胶,密封性会更好。
由于保持器1(参见图9-12)和支承块3(参见图7-8)上,形成循环通道的结构都是柱面和平面相切过渡的。所以,上述通道光滑、完整、相互贯通,使圆柱滚子在其中无限循环;而且,两端的大圆弧形换向通道,降低了滚子通过的阻力。
在图2中,保持器的凸圆环6和支承块孔8是静配合,起定位和组合成套的作用。为装配的更牢固,装有铆钉20,或用螺钉亦可。孔44用于与工作台相固定。
图6-12表示上述零件的细节在图6中,13为圆柱滚子2两端的耳轴,14为圆柱体,4为圆柱体的母线。圆柱滚子最好选用标准件。
在图7和8中,22为支承块3上的铆钉孔或螺孔,孔8与保持器上的凸缘环6配合。
在图9-12中,21为通孔,通过铆钉或螺钉。45为保持器侧壁19上的孔,孔45周边有凸缘环6与孔8之间为静配合,用于两件间准确定位和组装成套。高凸缘15(图9)与低凸缘16在A和B处分界。AB段相对于孔21和45的中心平移一段距离,使低凸缘16的内表面与高凸缘15的内表面距离等于圆柱滚子2的圆柱体14与耳轴13的半径之差,如图10所示。
图10中,在理论上,圆柱滚子2有两条母线在B2,一条母线在B1分别与保持器相切、接触;还有一处,在B3与支承块3相切地接触。当圆柱滚子处于B7的位置时,在B4、B5、B6,分别与保持器1、支承块3和导轨18接触。此时,支承力以支承块、圆柱滚子的顺序传到导轨18上。可以想到在B1点右上方的圆柱滚子只有两处,分别与支承块和保持器相切、接触。
图12为图11的关键部位的放大图。
图17-20表示安装固定方法和双轴座34的结构。
先将工作台31支起,以其侧壁43为安装基面,以下的安装顺序是双轴座34,螺钉40、直线运动滚柱支承装置本体,垫圈26、螺母27、销钉24。
双轴座34如图19和20所示,其中,轴25与孔44(图18)配合,通孔35与螺钉40、销孔36与销钉24、螺纹轴37与螺母27等分别对应配合。
以下重点说明第二实施例与前者的差别及第二实施例零件的装配过程。
第二实施例如图3-5所示,所用零件如图6、13和14以及15和16所示,安装方式如图21-24所示,装配过程如图25所示,安装所用零件结构如图26-28所示。
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其结构在循环通道上毫无差别,也都用如图6所示的圆柱滚子,不必多述。
两者与工作台的固定方式不同。由此引起支承块和保持器的变化。例如,在图3-5中,有突台12和螺钉孔11为支承块3上新的结构要素。参见图3和5,长圆孔17和长圆形的突台12相配合,起定位和组合成套的作用。其余与图1-2的说明相同。
突台12的长圆外形在图13上最为显著,而保持器的长圆孔17参见图15,图16的关键细节见图12与10。
图21和22为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种安装方法,最为简单,只用四个螺钉28即可将其与工作台32的底面相联结;最后在适当位置钻、铰、装上销钉,图中未示出。
图23-24为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种安装方法,要用到支承座29,其结构如图26-28所示。
当工作台33的底面W向上放置时,以支承座29、螺钉30、突台12、螺钉28的顺序安装。调好后,在螺钉30之间和螺钉28中间各钻、铰、装上两个销钉,图上未示出。
在图26-28中,38通孔与螺钉30,螺孔39与螺钉28一一对应。
最后,说明两种实施例所用零件的装配过程,如图25所示只因支承块3有突台12,为防止倾倒和散失零件,而特备有长圆孔42的垫41;对支承块3(图2)而言,可直接放在安装工作台上。
其装配顺序是在垫41上放保持器1,支承块3,对3施以压力,使侧壁19贴合,在通道23内竖直放置圆柱滚子2,布满为止,扣上另一个保持器1,再对扣上的保持器1施以压力,在图21所示的20处装入铆钉或螺钉;装配完成,非常简单。
权利要求
1.直线运动滚柱支承装置,由圆柱滚子2、保持器1,支承块3等构成,其特征在于保持器1和支承块3构成相互贯通的封闭循环通道9和开口循环通道10,保持器1的低凸缘16的内表面与高凸缘15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圆柱滚子2的圆柱体14与耳轴13的半径之差,使循环通道9和10内的圆柱滚子2在其中无限循环,封闭通道9的横剖面为矩形,开口通道10的横剖面为“冂”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滚柱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持器1上有两个凸缘环6,支承块3上有两个孔8,两者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滚柱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块3上有突台12,保持器1上有长圆孔17,两者相互配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直线运动导轨的直线运动滚柱支承装置,用在要求定位精度高,移动均匀、灵敏的机床定位工作台(如坐标镗床工作台、数控及仿形机床定位工作台)导轨上。由保持器和支承块构成相互贯通的封闭循环通道和开口循环通道,可使满布于循环通道内的圆柱滚子,在其中无限循环,因此达到零件种类少,加工和装配简单,成本低而工作性能更好的目的。
文档编号F16C33/46GK1041816SQ88107108
公开日1990年5月2日 申请日期1988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1988年10月11日
发明者卫丕昌 申请人:卫丕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