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轮系的高传动比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3944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星轮系的高传动比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速器,尤其是一种行星轮系的系高传动比减速器。
减速器在机械传动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机械传动中应用最广的是NGW型(如


图1所示)。其结构特点是齿轮(11)和内齿轮(12)及行星架(14)的轴线与固定轴线重合,故齿轮(11)和内齿轮(12)又称为中心轮,行星齿轮(13)通过轴承装在行星架(14)上,行星齿轮(13)绕自身轴线转动的同时,其自身轴线随行星架(14)的转动而转动,即齿轮(13)为动轴线运动;行星齿轮(13)同时与齿轮(11)及内齿轮(12)啮合。这种传动形式的优点在于效率高、重量轻、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传动功率范围大、轴向尺寸小,但其传动比范围一般只有1.13~13.7左右。为解决这一缺陷,往往需将几个基本NGW型传动器一级级串连起来,既使这样,其传动比也不够大,对于三级和三级以上的传动来讲,将使机件增多,机构复杂,体积(特别是轴向尺寸)增大,成本明显提高。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机械设计手册》中册(1982年10月第二版)还提供了几种传动形式,如NW型传动比范围较NGW型大(1~50),但制造安装都很复杂;N型传动比范围较大(7~100),但效率比NGW型低,且内啮合变位后径向力较大;NGWN型传动比范围较大(不大于500),但效率比NGW型低,工艺性差,只适用于中小功率或短期工作时运用;WW型传动比范围大(1.2~几千),但外型尺寸及重量较大、效率低、制造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减速器中存在的问题,创造一种既能保持普通NGW型减速器的优点,又能大大增大其传动比的新型减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行星轮系的高传动比减速器,由主动轴(1)、齿轮(2)(3)(7)、行星齿轮(6)、行星轮架(8)、内齿轮(4)(5)、输出轴(10)、壳体(9)组成。其特征在于主动轴(1)上设有齿轮(2)和齿轮(7)。其中,齿轮(2)通过中间齿轮(3)带动内齿轮(4),齿轮(7)与行星齿轮(6)啮合,行星齿轮(6)与内齿轮(5)啮合,内齿轮(4)与内齿轮(5)固为一体,行星齿轮架(8)与输出轴(10)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传动比范围既宽又大,很容易实现数以千计、万计的传动比;机械受力均衡,传动效率高,传递功率范围大;结构简单、紧凑,特别是轴向尺寸小。
图1是基本的NGW型行星齿轮传动示意图;图2是双级NGW型行星齿轮传动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齿轮(7)、行星齿轮(6)和内齿轮(5)运动关系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进一步的描述。
由图3可见,主动轴(1)上装有齿轮(2)和齿轮(7),齿轮(2)通过中间齿轮(3)带动内齿轮(4),齿轮(7)与行星齿轮(6)啮合,内齿轮(4)与内齿轮(5)固为一体,行星齿轮架(8)与输出轴(10)相连,中间齿轮(3)的中心轴安装在机壳(9)上。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由图可见,主动轴(1)转动,将带动齿轮(2)同步转动,在中间齿轮(3)的作用下,内齿轮(4)与内齿轮(5)固为一体,则内齿轮(5)将与内齿轮(4)同步运动,这时,行星齿轮(6)将会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即固定在主动轴(1)上并随其同步转动的齿轮(7)的作用力和逆主动轴(1)运动方向运动的内齿轮(5)的作用力。在两个力作用点法线速度差动作用下,行星轮(6)将有下列三种运动形式由图5可见,设齿轮(7)作用点法线速度为V1,内齿轮(5)作用点法线速度为V2,行星齿轮(6)的公转速度为V,当V1等于V2时,行星齿轮(6)将绕其轴心自转且V等于零,行星轮架(8)不动;当V1大于V2时,行星齿轮(6)绕其轴心自转且V不等于零,其轴心将顺主动轴运动方向公转,带动行星齿轮架(8)同步转动;当V1小于V2时,行星齿轮(6)绕其轴心自转且V不等于零,其轴心将逆主动轴运动方向公转,并带动行星齿轮架(8)同步转动。行星齿轮架(8)的运动状态将通过输出轴(10)输出,从而实现变速。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比计算公式为I=(Z7+Z5)*Z4Z4*Z7-Z2*Z5]]>其中I为主动轴(1)与输出轴(10)的速比;Z2为齿轮(2)的齿数;Z4为内齿轮(4)的齿数;Z5为内齿轮(5)的齿数;Z7为齿轮(7)的齿数。当Z4/Z2=Z5/Z7时I=0输出轴不动;当Z4/Z2>Z5/Z7时I>0输出轴与主动轴同向转动;
当Z4/Z2<Z5/Z7时I<0输出轴与主动轴逆向转动。
现举一具体实施例如下设Z2=146 Z3=59 Z4=264Z5=85Z6=19Z7=47(注Z表示为齿轮的.齿数,其下标为相应齿轮的标号,其标号与附图一致。)Z4/Z2=264/146=1.808 Z5/Z7=85/47=1.8091.808<1.809则输出轴与主动轴逆向转动。I=(Z7+Z5)*Z4Z4*Z7-Z2*Z5=(47+85)*264264*47-146*85=-17424]]>可见,其传动比可达17424,比NGW型传动器变速比提高数千倍至近万倍。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机械受力更为合理,需配用中间齿轮(3)五只,配用行星齿轮(6)三只。
权利要求1.一种行星轮系的高传动比减速器,由主动轴(1)、齿轮(2)(3)(7)、行星齿轮(6)、行星轮架(8)、内齿轮(4)(5)、输出轴(10)、壳体(9)组成,其特征在于A)主动轴上设有齿轮(2)和齿轮(7);B)齿轮(2)与齿轮(3)啮合,齿轮(3)与内齿轮(4)啮合;C)齿轮(7)与行星齿轮(6)啮合,行星齿轮(6)与内齿轮(5)啮合;D)行星齿轮架(8)与输出轴(10)连接;E)内齿轮(4)与内齿轮(5)固为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星轮系的高传动比减速器,它由主动轴(1)、齿轮(2)(3)(7)、行星齿轮(6)、行星轮架(3)、内齿轮(4)(5)、输出轴(10)、壳体(9)组成。其连接方法是主动轴(1)上设有齿轮(2)和齿轮(7),其中齿轮(2)通过中间齿轮(3)带动内齿轮(4)、齿轮(7)与行星齿轮(6)啮合,行星齿轮(6)与内齿轮(5)啮合,内齿轮(4)与内齿轮(5)固为一体,行星齿轮架(8)与输出轴(10)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传动比大,机械受力均衡,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紧凑,特别是轴向尺寸小。
文档编号F16H3/44GK2244116SQ95240450
公开日1997年1月1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5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5日
发明者杨文明 申请人:杨文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