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接头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57746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接头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接头装置,例如用于消防软管等的软管相互连接,或者软管与泵等其他机器连接的管接头装置,或连接其他部件的管接头装置以及制造这样管接头装置的方法,进而,若对本发明加以特定,则本发明涉及由无阴件阳件区别的一对同一结构的主体构成的接头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已有的管接头装置,例如已有的消防软管插入型管接头装置,在其结合的一对管接头主体中有阴阳件区别,由一方为阳件而另一方为阴件所构成,而阳件之间、阴件之间不能结合。因此,例如在消防作业时,在拉开多数消防软管并相互结合时,拉开消防软管误将阴件之间或阴件之间对应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从消防作业的迅速性和可靠性的观点来看,最好是排除这种可能性。另外,已有的管接头装置还有一个不良的情况,即必需制造两种结构不同的阳件与阴件,制造成本高。
为消除上述不良的情况,人们希望能有一种由无阴阳件区别、同一结构的一对互补形管接头主体构成的、无阴阳件区别而可任意结合的且装卸操作简单的、同时结构简单而可靠性高并可降低制造成本的插入式管接头装置。
作为具有这样的管接头装置可采用下列方式,即,使嵌合突部与嵌合凹部相互沿轴向嵌合,使在该嵌合突部或嵌合凹部的侧面所形成的锁钩部沿周向相互锁合,从而这一对管接头主体被结合。具有这样结构的管接头装置嵌合部分的形状等,从几何学上考虑可有各种形式,但是,在实际的管接头装置中,需要考虑嵌合的顺利性和可靠性等,例如有如下应该考虑的课题。
首先,第一个课题是上述的互补形嵌合凹部与嵌合突部的贴紧性与加工性的课题。
这样的管接头装置是将上述的嵌合突部与嵌合凹部相互嵌合的,因此其装卸的顺利性、嵌合的可靠性和强度等均对嵌合突部、嵌合凹部以及锁住部分的精度有很大影响,因此这些部分都要经过切削加工进行正确加工的。也即是说,首先,制作为形成这种管接头主体的圆筒形工件,并对其前端部用铣刀加工制成上述的嵌合突部及嵌合凹部。
该嵌合突部及嵌合凹部是相互嵌合互补形的,因此,通过以给定的间隔将上述的嵌合凹部进行切削,在该嵌合凹部之间的部分形成嵌合突部。在对该嵌合突部与嵌合凹部进行铣刀加工时,对上述工件切削形成一个嵌合凹部之后,使该工件只以给定的角度转动,对下一个嵌合凹部进行切削加工,这样就制成了全部的嵌合突部与嵌合凹部。
例如,若将这些嵌合突部及嵌合凹部数分别作成六个,则这些嵌合凹部以60°的间隔的间隔形成。还有,如上所述,这些嵌合突部及嵌合凹部是相互嵌合的约互补形的,因此该嵌合突部及嵌合凹部在约30°的范围形成。
可是,一般说来,铣床将工件固定,铣刀具按给定的轨迹沿单轴或双轴方向移动,将工件切削成给定形状。利用这种铣床切削时,通常,各部的切削面均成相互平行的面。因此,例如,一个嵌合凹部的两则的内侧面相互成为平行的面,而且在该嵌合凹部之间所形成嵌合突部的两侧面也相互成为平行的面。因此,例如,若将上述锁钩部所形成的一方内侧面或侧面作成通过该圆筒形管接头主体中心轴线的放射形面,则另一方的内侧面或侧面即成为对该放射方向约呈30°的倾斜。
因此,在使该管接头主体相互对接嵌合的情况下,一方的管接头主体嵌合突部的另一方侧面与另一方的管接头主体嵌合凹部的另一方的内侧面,成为与通过中心轴线的放射形面的反向各30°移动的面,在该侧面与内侧面之间形成了很大的间隙。
若形成如此大的间隔,则即成为在该间隙内侵入沙石而造成管接头动作不良的原因,同时若该侧面及内侧面相互对径向以角度嵌合,则在其间的反作用力中产生径向分力。另外,例如,在该另一方的侧面或内侧面,设置将上述锁钩部沿周向推压锁合的抵靠机构等时,在该抵靠机构的抵靠力中仍产生周向与径向的分力。
可是,根据各种试验结果表明,由于上述的分力的作用而产生了该管接头装置装卸的顺利性受到损害等不良情况。也即是说,在结合这样的管接头主体时,在上述的锁钩部完全锁合之前,抵抗上述抵靠机构的抵靠力,使一对管接头主体的嵌合突部与嵌合凹部沿轴向进行嵌合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径向分力在各嵌合突部或嵌合凹部不均衡时,在这些管接头主体上产生了所希望的径向斥力,这一对管接头主体的中心轴发生移动或倾斜等不良情况,使该结合或解除结合时的顺利性受到损害。
为消除这种不良的情况,可考虑使上述一方的侧面或内侧面,或另一方的侧面或内侧面以对径向约相等的角度,例如各15°度倾斜。然而,在形成锁钩部的一方侧面或内侧面发生软管内压作用时,有很大的轴向负荷作用。因此,使发生该负荷作用的锁钩部形成的侧面或内侧面对径向倾斜是不理想的。
此外,上述的嵌合突部及嵌合凹部由于容易相互嵌合,所以随着向前端部和内部形成周向宽度变窄的锥形是理想的,然而,这样作时,则该嵌合突部和嵌合凹部的侧面及内侧面对轴向也变为倾斜,从而使上述的分力方向变为更复杂。并且,在上述的嵌合突部与嵌合凹部之间,由于顺利嵌合,所以可形成给定的间隙,但是由于此种间隙的存在,在嵌合过程中,一对管接头主体的中心轴容易发生移动或相互倾斜,因此由于上述这样的不希望的分力作用而容易产生嵌合的顺利性受损害的情况。尤其,在消防软管的管接头装置的情况下,这种结合时的顺利性和可靠性是重要的,因此需要排除阻碍上述嵌合顺利性的主要因素。
其次,第二课题为提高上述嵌合突部锁钩部的锁合可靠性的课题。
即是说,这样的管接头是锁钩部的颌骨部沿周向相互锁合而结合的,但是,由于来自外部的负荷和冲击等的作用,在该管接头主体之间发生转动的方向负荷作用时,该锁钩部的结合以所不希望地被解除了。尤其,在软管内部不发生水压作用时,在上述锁钩部的锁合部不发生轴向负荷作用,所以很容易以所不希望地解除锁合。
再有,第三个课题为在将该管接头装置适用于消防软管等软管接头时,有关收存软管时排除其内部水的课题。
过去,例如,在使用完消防软管之后将其卷取收存时,将各消防软管之间的管接头装置分离之后,将每一根消防软管卷取。然而,在长距离地连接多根消防软管时,一根根地卷取并收存该消防软管需要很多人员与劳力而效率低。
为了消除此种不良的情况,正在研究自动卷取并收存长距离连接并拉长的多数消防软管的问题。作为这样的装置,考虑采取下列方式,例如,在自行的车辆上安装大型卷取机,由该卷取机自动卷取被拉长的消防软管。
然而,在使用这样的装置时,预先要把连接的多数消除软管的管接头装置分离,每次都要把每根消防软管的端部装在卷取机上,作业效率低。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最好是不分离被连接的消防软管就可直接将其卷取。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将该已连接的消防软管内部的水排出是困难的。也即是说,消防软管卷取时,其截面被弄成偏平而卷取的,因此需要排出残留其内部的水。如上所述,在预先分离这些消防软管的管接头情况下,可很容易地从这种消防软管的端部排出内部的水。然而,在将已连接的多根消防软管直接卷取时,就不容易排出残留在内部的水,并产生卷取速率变慢和卷取时的阻力增大等不良的情况。尤其,在这种消防软管拉向上升的倾斜面时,由于水头压力的作用而难于排出内部水,使上述的不良情况变得更加显著。
此外,在疏通现场或土木、建筑现场等,为了排放水或供水,则需要长距离连续地敷设多根送水软管。该送水软管由于直径大而且刚性大截面不会被弄坏,所以在内部充满水的状态下,重量大而难于处理。因此,在将连接该送水软管的管接头装置分离并将其进行撤除、收存作业之前,需要排除该送水软管内的水。
然而,在此过程中,在遇有高低差大的场所和在该送水软管长距离敷设的情况下,即使从该连接的送水软管一端排出内部的水,也有由于内部呈负压而不能全部排出水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便产生了难于分离该送水软管的管接头和将其撤除与收存作业极为困难的不良情况。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无阴阳件区别的互补形同一形状的一对管接头主体所组成的管接头装置,同时在此种接头装置中完成可靠而顺利的嵌合,以及有效地制造这样管接头装置的制造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管接头装置在各管接头主体上具有互补形的嵌合突部与嵌合凹部。于是,在该嵌合突部的一方侧面,形成相互锁合的锁钩部。
此外,上述嵌合突部至少其两侧面,或嵌合凹部至少其内侧面均由通过该管接头主体中心轴线或其附近约径向面构成。
这种形式的嵌合突部与嵌合凹部,其两侧面或两内侧面均由径向面构成,因此在该一对管接头主体相互对接嵌合时,其两侧面或两内侧面沿径向相互紧密地嵌合。因此,有可能将其侧面之间的间隙作成管接头主体装卸所需的最小限度的间隙,可防止在该间隙中有泥或沙等堵塞。
此外,该侧面相互沿径向对向而接近或紧贴着,因此在嵌合时不发生所不希望的方向上的分力,顺利且容易地嵌合,并使嵌合可靠。
还有,最好是,本发明的管接头装置在其上述嵌合突部的一方侧面形成锁钩部,而另一方的侧面则随着趋向前端部,宽度减少而对该管接头主体的轴向呈倾斜。因此,该嵌合突出部与嵌合凹部的嵌合容易而可靠。再有,在此种情况下,该倾斜的另一方侧面是由通过中心轴线的径向面构成的,因此它们之间相互紧密连接而嵌合,期间的间隙为最小,而且不会发生不希望的方向上的分力。
还有,若根据本发明的理想方式,设置有锁紧机构,以防止上述锁钩部的锁合不希望地被解除。
还有,本发明的管接头装置作为消防软管、施工现场、疏通现场等所使用的送水软管、空气和油压的软管、家庭用送水软管、或其他软管或配管等的管接头装置,具有最佳特性。在作为这样的软管或配管的管接头使用时,在各管接头主体的前端面,设置有对接形的密封机构,以确保该管接头主体对接面之间的密封。
还有,该密封机构在内压与外压大致相等时,也可是具有排出内部流体功能的。这样的密封机构,例如在由该管接头装置连接多数消防软管直接卷取的情况下,可自动排出内部的水,因此容易卷取。此外,即使是其他软管的管接头装置在停止送水时,也可自动排出内部的水,因此软管的撤除或移动变得容易。
还有,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将上述管接头主体,至少是构成其一部分的圆筒形工件以其中心轴线为中心自由转动地保持,而且沿该中心轴线的方向移动自由地保持切削该工件形成嵌合凹部及嵌合突部的铣刀具,边在中心线周围转动该工件,边使上述铣刀具沿中心轴向移动,切削该工件的缘部而制成嵌合突部及嵌合凹部。
根据此种制造方法,该嵌合突部及嵌合凹部的侧面或内侧面均由通过中心轴线的径向面构成的。若根据本制造方法,嵌合突部或嵌合凹部的平面形状在矩形等单纯形状的情况下,当然,该平面形状即使在梯形、三角形或曲线形的情况下,该侧面均可通过中心轴线的径向面构成。
还有,本发明的管接头装置不仅是上述软管或配管等流体通用的管接头装置,也可以作为不流通液体的部件,例如结构部件以及其他部件的管接头装置使用。在此种情况下,当然也可不需要上述的密封机构。
还有,本发明的管接头装置可由金属材料、合成树脂材料以及其他任意材料制成。而且,制造方法也不局限于上述那样的切削加工,也可通过铸造、注射成型以及其他任意方法制造。
以下对附图作简单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管接头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实施例1的侧视图及纵向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4为将图3的一部分放大的锁紧机构部分俯视图。
图5为锁紧机构透视图。
图6为解除锁紧状态的锁紧机构的部分俯视图。
图7为管接头主体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8为实施例2的锁紧机构的部分俯视图。
图9为实施例3的锁紧机构的部分俯视图。
图10为实施例3的另一种状态的锁紧机构的部分俯视图。
图11为实施例3的另一种状态的锁紧机构的部分俯视图。
图12为实施例4的管接头装置的侧视图及纵向剖视图。
图13为实施例5的抵靠机构的柱塞的纵向剖视图。
图14为图13的柱塞主视图。
图15为图13的柱塞的粘性体的透视图。
图16为表示图13的柱塞特性的曲线图。
图17为图13的柱塞安装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18为表示粘性体作用的剖视图。
图19为表示粘性体另一作用的剖视图。
图20为表示粘性体另一作用的剖视图。
图21为实施例6管接头主体的纵向剖视图。
图22为实施例7管接头主体的纵向剖视图。
图23为表示管接头主体加工方法的透视图。
图24为用于管接头装置的密封机构的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25为图24的密封机构贴紧状态的剖视图。
图26为密封机构的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27为密封机构的实施例3的剖视图。
图28为密封机构的实施例4的剖视图。
图29为密封机构的实施例5的剖视图。
本发明最佳实施例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例,这些实施例是将本发明的管接头装置适用于消防软管的管接头的。当然,本发明的管接头装置不局限于消防软管,一般也可适用于其他的软管、配管等的管接头装置或者连接其他部件的管接头装置。
图1至图7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该管接头装置是由同一种结构的一对管接头主体1a、1b构成的,在该管接头主体1a、1b上分别连接有消防软管2a、2b。
该管接头主体1a、1b分别具有筒主体3,该筒主体3作成约圆筒形,在其内周面上形成具有锯齿形凹凸的软管安装部4。然后,将该消防软管2a、2b的端部插入该软管安装部4。由该软管的内周面,通过嵌环(未示出)将其外周面压到该软管安装部4上来安装该消防软管。
还有,在该筒主体3的前端的内周面上,用螺丝安装圆筒形的密封面部件5,该密封面部件5的前端面以密封面形成。在该密封面上安装有橡胶衬垫等的密封部件6。因此,该管接头主体1a、1b相互沿轴向嵌合结合时,该密封部件6相互对接,通过该筒体3的内部,同时维持密封性。
然后,在上述筒主体3的前端部分别整体地突出设置有多个,例如6个嵌合突部8。该突出部8沿周向以等间隔排列,并且由上述的密封面部件5的密封面向轴向突出。还有,该嵌合突部8之间形成有嵌合凹部7。在该管接头主体1a、1b沿轴向对接时,一方的管接头主体1a的嵌合突部8嵌合在另一方的管接头主体1b的嵌合凹部7内;而另一方管接头主体1b的嵌合突部8嵌合在一方管接头主体1a的嵌合凹部7内,以相互互补形嵌合。
还有,在本实施例1中,上述嵌合凹部7的宽度比上述嵌合突部8的宽度稍宽地形成。因此,该嵌合突部8沿轴向嵌合在该嵌合凹部7内,同时也沿周向只以给定量自由转动。
然后,在上述嵌合突部8一方的侧面8a上分别形成有梯形钩状的锁钩部9,它们相互与对方一侧的嵌合突部的锁钩部沿周向锁合而构成。因此,在该嵌合部8沿轴向嵌合在对方一侧的嵌合凹部7内的状态下,该管接头主体1a、1b相互转动,该嵌合突部8的一方侧面8a相互接近时,则该锁合钩部9如图3所示,相互锁合而使轴向锁住,该管接头主体1a、1b相互结合。再有,在这些锁钩部9的底部形成有为防止这部分应力集中用的弯曲部11。另外,该嵌合突部8的另一方侧面8b的前端角部形成圆弧形,形成导向部12,在它们嵌合时,其导向部12以相互接触而构成。
还有,在上述弯曲部11内,填充并固定有由柔软弹性发泡材料等的材料所组成的弹性插塞体11a,防止在该弯曲部11内堆积沙泥等异物而阻碍该锁钩部9的锁合。
还有,在该锁合突部8的中一方侧面8b,分别设有利用柱塞机构的抵靠机构10。该抵靠装置10是由圆筒形的外壳构件14中自由伸缩收存的抵靠构件如钢球15和使该钢球15向突出方向抵靠的抵靠弹簧16所构成的柱塞机构。该抵靠机构10埋入该嵌合突部8的另一方侧面8b。因此,该嵌合突部8如图3所示,在对方一侧的嵌合凹部7内嵌合时,上述钢球15相互接触相互推压抵靠,使该嵌合突部8的另一方侧面相互背离地抵靠,其结果,该嵌合突部8的一方侧面相互接近抵靠,如上所述,该一方侧面的锁钩部9相互锁合抵靠。
在该管接头主体1a、1b结合时,如图1所示,将该管接头主体1a、1b约同心状对向,沿轴向对接并将上述嵌合突部8嵌合在对方一侧的嵌合凹部7内。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嵌合突部8均为同一形状,同时六个都是以等间隔排列的,因此,该嵌合突部8可与对方一侧的任意嵌合凹部7嵌合。从而,在使该嵌合突部8与对方一侧的嵌合凹部7相对向时,最大约30°,只要使该管接头主体1a、1b能相对地转动,就不需要与其相连接的消防软管2a、2b过度地扭转,很容易操作。
于是,在管接头主体沿轴向嵌合时,嵌合突部8的一方侧面8a的前端部之间接触,另一方侧面8b的相互间隙变少。然而,在该另一方侧面的前端角部形成导向部12,因此该圆弧形的导向部12相互接触并相互顺利地导向,因此在进行嵌合时,可防止该嵌合突部8的前端部被挂住。于是,通过这样作在嵌合突部8沿轴向嵌合时,在该另一侧面8b上设置的抵靠机构10的钢球15相互推压,该嵌合凹部8的一方侧面相互接近而抵靠。于是,在该一方侧面8a上所形成的锁钩部9相互越过对方的前端部时,如图3所示,由于上述抵靠机构10的抵靠力作用,该锁钩部9相互沿周向锁合而不能沿轴向移动,在该状态下该一对管接头主体1a、1b被结合。再有,在这种状态下,如前所述,所述的密封部件6相互对接推压而发生给定量变形,维持密封。
其次,在解除处于结合状态的管接头主体1a、1b的结合时,要将该管接头主体1a、1b用双手把持并相互以反方向旋转。通过该转动,该管接头主体1a、1b抗上述抵靠机构10的抵靠力而转动,解除处于上述锁合状态的锁钩部9的锁合。于是,与此同时,该管接头主体1a、1b相互沿轴向被拉开而被解除结合。
在本实施例1中,如前所述,一对管接头主体1a、1b均为同一形状与尺寸,因此若在消防软管两端部及泵的送水口等安装该管接头主体,则可无阴阳件区别而任意结合,并且可排除如前所述的由于有阴阳件的不同而无法结合的可能性。并且,该管接头主体1a、1b只有为一种可制造完全相同的结构,因而可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本实施例中,在嵌合突部8与嵌合凹部7的嵌合时,沿周向有间隙即游隙。因为嵌合时允许一定的位移,所以容易操作,同时也没有因啮入沙等异物而不能嵌合的情况,因此可靠性也高。
可是,在上述的管接头装置内有水压等作用时,该管接头主体有相互分离的巨大轴向负荷作用,该负荷由上述锁钩部的锁合而得到支持。因此,在内部受到压力作用时,该管接头装置的结合不会以不所希望地被解除。
然而,在内部无压力作用时,上述锁钩部的锁合只由于低靠机构等的抵靠力的作用而维持锁合。因此,在无该压力作用的状态下,来自外部的冲击或来自软管的扭转负荷等发生作用时,该管接主体相互转动,上述的锁固键部的锁合被解脱,该结合有可能不希望地被分开了。
为了消除上述不良情况,在该管接头装置上采用如下所述的为防止锁合以所不希望的被分开的结构以及锁紧机构。
图4示出了嵌合突部8的放大部分。在上述锁钩部9的嵌合状态下,在上述嵌合突部8的前端面与嵌合凹部7的内壁面之间形成间隙,设定为各部的尺寸。从而,这就有可能发生这样的移动,即从上述的锁钩部9的嵌合状态,该嵌合突部8与嵌合凹部7进一步沿轴向相互进入。
此外,该嵌合突部8的另一方侧面8b对该管接头主体1a、1b的轴向呈倾斜。因此,该嵌合突部8形成随着越向其前端部而周向的宽度变窄的锥形,而嵌合凹部7也同样形成随着趋向其内部而其周向的宽度变窄的锥形。因此,该嵌合突部8与嵌合凹部7的嵌合变得容易。再有,上述的锁钩部9所形成的一方侧面与该管接头主体1a、1b的轴向约平行地形成。
还有,该嵌合突部8如图3所示在对方一侧的嵌合凹部7内嵌合时,上述抵靠机构10的钢球15相互接触相互推压抵靠,使该嵌合突部8的另一方侧面相互背离地抵靠,其结果,该嵌合突部8的一方侧面8a相互接近抵靠,如上所述,该一方侧面的锁合钩部9相互锁合抵靠。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嵌合突部8的另一方侧面8b对轴向成倾斜,因此由于抵靠机构10的反作用力而产生轴向分力,由于该分力,锁钩部9沿轴向相互锁合而被推压,从而可防止在该管接头装置内部无压力作用时锁合被不希望的解除。
再有,如图1所示,在该嵌合主体1a、1b的外周面,形成多个工具槽120。该工具槽120例如可形成与扳手等工具可嵌合的形状,万一在发生该管接头主体1a、1b的结合由于沙等啮入而不能解除结合时,在该工具槽120内嵌合扳手等工具,强制地使该管接头主体1a、1b转动,即可解除其结合。
此外,在该管接头主体1a、1b分别设有锁紧机构121,在将其结合的状态下锁紧,以防止由于冲击等而发生的该结合以不所希望地解除,以下参照图4至图6说明该锁紧机构121。
即是说,在上述嵌合凹部7的内角部即相邻的嵌合突部8的另一方倾斜面8b的底部,约沿周向突出设置锁紧销122。锁紧锁122为直径3mm左右具有弹性的,例如由弹簧用钢琴丝所制成的,在自然状态下为直线性的,但也可能是弹性而变曲性的。并且,在突出设置有该锁紧销122的底部形成有比该锁紧销122直径大的排放孔123。该锁紧销122可自由弯曲的构成。再有,在该排放孔123内,为了防止沙泥等的堵塞,填充并固定有由与上述相同的柔软的弹性发泡材料等材料所组成的弹性插塞件126。
该锁紧销122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全部的嵌合凹部7内,而且也可以只在一部分的嵌合凹部7内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在放置一个的嵌合凹部7内突出设置有该锁紧销122,因此在一个管接头主体1a、1b上可设置有三个锁紧销122。
还有,在上述嵌合突部8的前端面,与该锁紧销122相对应而形成锁紧槽124。该锁紧钩124如图12所示,其一端部在该嵌合突部8的角部敞开并形成另一端部的内壁部而成为终端。此外,在该内壁部形成有为使上述锁紧销122解除时可靠退出的倒角部125。再有,该锁紧槽124在全部的嵌合部8的前端面形成。因此,该嵌合突部8与嵌合凹部7即使以任意关系嵌合,对方一侧的锁紧销122也必须与该销紧槽124对应地构成。
这样的销紧机构121,若在其嵌合凹部7内嵌合嵌合突部8,并锁合锁钩部9时,则如图4所示,该销紧销122嵌合在上述嵌合突部8的前端面的锁紧槽124内,该销紧销122的前端与该销紧槽124的终端的内壁部相接触。因此,在此种状态下,该管接头主体1a、1b锁紧,使上述锁钩部9的锁合不能沿解除方向的周向转动。
还有,在解除该锁紧机构121的锁紧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将该管接头121沿相互接近的方向轴向推压,然后,该嵌合突部8如图13所示向嵌合凹部7的内部沿轴向移动时,上述的锁紧销122向该嵌合突部8的前端面推压而发生弹性弯曲。因此,该锁紧销122的前端部由上述的锁紧槽124的内部拔出,解除锁紧,该管接头主体1a、1b沿周向自由转动。由此,在此种状态下,若使该管接头主体1a、1b沿周向转动,则解除上述锁钩部9的锁合,可解除该管接头主体1a、1b的结合。再有,在此种情况下,在上述锁紧槽124的内部形成倒角部125,因此就不会发生上述锁紧销的前端部挂在该锁紧槽124的内部并变为可靠性地解除锁紧。
此外,在该管接头装置中,为了顺利而可靠地使管接头主体1a、1b嵌合,上述的各嵌合突部8或嵌合凹部7的侧面或内侧面8a、8b均由通过该管接头主体1a、1b的中心轴线的径向面所构成。即是说,如图7所示,构成上述的嵌合凹部8的一方及另一方的侧面8a、8b(嵌合凹部7的内侧面)以及锁钩9的面均由通过该管接头主体1a、1b的中心轴线O的径向面所形成。
再有,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中,该侧面8a、8b是作为通过管接头主体1a、1b的中心轴线径向的面来说明的,但是,在实际的制品当中,该侧面也可未必是几何学地正确地通过中心轴线并正确地沿径向的面,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此,考虑到实际制品的嵌合顺利性和可靠性以及加工时的条件等,构成该侧面8a、8b的面也可以是通过中心轴线的附近、沿着大致径向的面。
在嵌合该管接头主体1a、1b时,虽然是嵌合突部8一方的侧面8a之间、另一方侧面8b之间的嵌合,但是该侧面如上所述的均由通过其管接头主体1a、1b中心轴线的放射方向的面形成的。因此在它们之间不发生不必要的间隙。因而,可将该间隙作成顺利嵌合所需的最小的间隙,不会发生在该间隙有沙或小石等堵塞而阻碍该管接头装置的顺利装卸。
此外,在该嵌合时,还有由于上述抵靠机构10的抵靠力或各侧面8a、8b及锁钩部9等接触所发生的反作用力的作用。在此种情况下,上述的侧面8a、8b及锁合钩部9均由通过该管接头主体1a、1b的中心轴线O的径向面形成。因此,该反作用力或抵靠力的分力基本上只成为周向及径向力。因此,该嵌合时,不发生该管接头主体1a、1b相互沿径向移动的分力。因此,该结合时,管接头主体1a、1b相互作用的力只成为轴向的力与周向的力,能可靠地防止该中心轴线移动而倾斜并顺利而可靠地进行锁合。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上述另一方的侧面8b倾斜,所以该侧面8b相互的反作用力或在该侧面8b上形成的抵靠机构10的抵靠力等的方向变得复杂。然而,上述另一方侧面8b也如上述由径向的面构成,所以其分力也只成为轴向和周向力,因此如上所述可顺利而可靠地进行锁合。
再有,上述的嵌合或解除嵌合时的顺利程度均受到嵌合突部8或嵌合凹部7的形状尺寸及其间的间隙等影响。在实际制品中,是在各种条件下试用多数试制品并进行最佳设计而成的,但是,如上所述,反作用力或抵靠力的分力基本上只为轴向和周向的特征大大地有助于该嵌合及解除嵌合时的顺利程度。
还有,图8示出本发明实施例2的管接头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是以具有使锁钩部9相互沿轴向嵌合的突起部9a的形状形成的。该锁紧机构除非该管接头主体1a、1b由锁合状态相互接近、沿轴向以给定距离移动,就不能解除该突起部9a的锁合。该锁紧机构与所述的锁紧机构121相依,能更加可靠地防止该锁合以所不希望地被解除。此外,本实施例2除上述各点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所以与图8中实施例1相对应的部分加相同符号,因此对其说明从略。
还有,图9至图1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3的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具有上述嵌合凹部7内侧面内部,即由嵌合突部8的另一方侧面8b的底部沿约周向突出设置的有弹性并可弯曲的锁紧销141。该锁紧销141例如由超弹性材料等的弹性大的材料制成,在自由状态下约为直线形的,可弹性弯曲的。再有,在该锁紧销141突出设置的底部,形成大直径的排放凹部142,该锁紧销141成为可自由弯曲的。
还有,与该锁紧销141相对应,在嵌合突部8的另一方侧面8b的前端部,形成有解除孔143。该解除孔143的位置在所述锁钩部9已锁合的状态下与上述锁紧销141的前端部不一致而位于其附近。再有,在该排放凹部142、解除孔143内分别填充并固定有由柔软的弹性发泡材料等的材料所组成的弹性插塞体144、145,防止在其内部堆积沙、泥等异物。再有,本实施例3除上述几点以外,其构成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对于图9至图11中与实施例1相对应的部分加相同的符号,故对其说明从略。
本实施例中进行嵌合时,如图9所示,上述的锁紧销141弯曲,允许嵌合凹部7与嵌合突部8的嵌合。于是,在上述的锁钩部9完全锁合的状态下,如图10所示,上述的锁紧销141通过自身的弹力而恢复为直线形,其前端部与嵌合突部8a的侧面8b接触而使该管接头主体1a、1b相互锁紧而不能转动。
还有,在解除锁紧时,通过该管接头主体1a、1b沿轴向移动而相互接近,如图11所示,上述的解除孔143与上述的锁紧销141的前端部相对应。在此种状态下,该锁紧销141的前端部才有可能进入该解除孔143内,管接头主体1a、1b才能沿周向移动,解除锁紧。
还有,图12示出实施例4的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在上述的管接头主体1a、1b上分别设置有沿轴向自由滑动地所设置的环形锁紧部件151。然后,该锁紧部件151通过弹簧152在该管接头主体1a、1b的前端部一侧沿轴向移动而抵靠。
还有,从该锁紧部件151的前端,突出设置有分别与各嵌合凹部7相对应的锁紧爪153。该锁紧爪153在嵌合突部8嵌合在该嵌合凹部7内、锁钩部9完全锁合的状态下,具有比嵌合突部8的另一方侧面8b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稍窄的宽度。然后,该锁紧爪153沿该侧面8b的基端部向嵌合凹部7内突出。再有,该实施例4除上述几点以外,其结构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对图12中与实施例1相对应的部分加相同符号,因此对其说明从略。
本实施例中在嵌合突部8嵌合在嵌合凹部7内时,上述的锁紧爪153的前端部与该嵌合突部8的前端相接触,该锁紧爪153被压在该嵌合突部8上,并与锁紧部件151一起,抗弹簧152的抵靠力而后退。于是,该嵌合突部8嵌合在嵌合凹部7内,锁钩部9完全锁合,在上述的侧面8b之间形成给定的间隙时,上述锁紧爪153由于弹簧152的抵靠力而前进并进入其间隙之内。因此,该管接头主体被相互锁紧而不能转动。还有,在解除锁紧时,用手把持上述锁紧部件151,使其相互分离,抗弹簧152的抵靠力使之后退,将上述锁紧爪153由侧面8b之间的间隙拔出而解除锁紧。
本实施例中可用目视由外部确认该锁紧机构的状态,因此很容易确认该管接头主体1a、1b是否完全嵌合并锁紧,而且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并且也容易操作。
还有,作为上述的锁紧机构,图13至图20示出了实施例5,该实施例将所述图中示出的柱塞机构作为所述的抵靠机构10使用。
图13为该柱塞机构的纵向剖侧视图,图14为图13的柱塞主视图,图15为粘性体一部分切口的透视图。柱塞主体211由在端面具有开口部212的金属的制圆筒形体组成,在开口部212设有内侧弯曲的凸缘213。在柱塞211的内部设置有可由开口部212伸缩的锁合元件钢球所组成的球214。所述开口部212的内径由于凸缘213而比球214的直径小一些形成,球214的一部分由开口部212伸出,而球214的整体不能由开口部212伸出。
在柱塞主体211的内部沿其轴向收存伸缩自由的盘簧215,该盘簧215的一端与柱塞主体211的内底部相接触,而另一端则与球214相接触,使球214由开口部212沿伸出方向抵靠。
在盘簧215的内部空间收存有粘性体216。该粘性体216是在橡胶等的圆筒形弹性袋体217内填充的,例如非牛顿流体或油灰状硅橡胶流体为代表的粘弹性流体,是一种在对柱塞主体211与球214缓慢(低速度)的相对移动作用时阻抗小发生变形,而急剧(高速度)的相对移动作用时表现粘度非线形累进增加而发挥高刚性的物质。
作为所述粘性体216的非牛顿流体为与时间无关的流体非牛顿流体。于是,若在直线座标上示出压缩应力与变形速度关系时,则如图16的曲线a所示,随着变形速度的增大,表观粘度增加而呈非牛顿流动。再有,该图16的直线b为牛顿流体的特性。该种现象表示为塑性流体与本质上呈相反的流变学的流动。也即是说,在非牛顿流体中,流体起着相互通过的固体粒子间的润滑作用,因此在柱塞主体211与球214的相对移动速度慢时,为引起运动所需要的力可以是小的,自由地流动。而在柱塞主体211与球214的相对移动速度快时,则固体粒子间密填充受到破坏,其结果增加占物体的体积。
也即是说,球214以低速度地沿缩入柱塞主体211内部的方向推压时,伴随着盘簧215的压缩,粘性体216发生变形,允许柱塞主体211与球214相对移动,但是,球214由于冲击力的作用以高速度地沿缩入柱塞主体211内部的方向推压时,粘性体216的压缩应力(沿压缩方向所加力的应力)变得非常大,对球214的移动产生反作用力(刚体弹性率的力)而对其约束,球214不能缩入柱塞主体211的内部,不能压缩盘簧215。
若将这样的柱塞机构作为所述管接头装置抵靠部件10使用,对该管接头装置冲击负荷作用,管接头主体1a、1b瞬间相对转动时,则该柱塞机构发生大的阻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该管接头主体1a、1b相对地不能转动,所以锁钩部9的锁合不会以不所希望地被解除。
再有,此种柱塞机构不仅作为这种管接头的耐冲击锁紧机构的用途,而且也可用于各种用途。
例如,可将此种耐冲击柱塞机构用于与固定模具和可动模具的模具对合面、各种管接头、钻孔定位卡具、扭矩极限、旋转台旋转角推算等的机械要件。例如图17所示,在一方的部件218上固定柱塞主体211,在另一方的部件219上设置与球214锁合的圆锥形锁孔220,通过将球214弹性地锁合在锁孔220,锁合第一与第二部件218、219。
于是,在第一与第二部件218、219锁合状态下,由于落下等的冲击力作用,使球214以高速地沿缩入柱塞主体211内部的方向推压时,粘性体216的压缩应力变得非常大,对球214的移动产生反作用力(刚体弹性率的力),将其约束。因此,球214不会缩入柱塞主体211的内部,盘簧215不被压缩,所以保持了第一与第二部件218、219的结合状态。
这里,对所述的粘性体216,即对在橡胶等圆筒形弹性袋体217内填充的,例如非牛顿流体或油灰状硅橡胶流体为代表的弹性流体加以说明,粘性体216为即使压缩而体积也几乎不发生变化的“非压缩性流体”。如图18所示,在向橡胶等的圆筒形的弹性袋体217中填充粘性体216,不加外力的状态下,为如(a)所示的形态,但要如(b)所示,若加入压缩方向的外力(箭头),则沿轴向缩小、沿径向膨胀,但无体积变化。此外,粘性体216由于无复原力,因此如(c)所示,只要不加拉伸方向的外力(箭头),就具有沿轴向伸长、沿径向缩小的性质。
因此,如图19所示,在盘簧215的内部空间收容粘性体216。如(a)所示,在对球214加力并沿压缩盘簧215方向推压时,盘簧215被压缩,在对内部的粘性体216也加压缩方向的力,弹性袋体217沿径向膨胀而成为由盘簧215的线间向外侧膨胀的状态。此外,若没有对球214的力时,如(b)所示,由于盘簧215的弹性复原力作用,弹性袋体217沿轴向伸长,沿径向缩小。
如图20所示,即使在橡胶等圆筒形的弹性袋体217内与所述粘性体216一起将盘簧215收容时,情况也是相同的,如(a)所示,对球214加力,并沿压缩盘簧215的方向推压时,盘簧215被压缩,在对粘性体216也加压缩方向的力,弹性袋体217沿径向膨胀而成为由盘簧15的外周分离向外侧膨胀的状态。此外,若没有对球214的力,则如(b)所示,由于盘簧215的弹性复原力作用而弹性袋体217沿轴向伸长,沿径向缩小。
因此,在盘簧215的内部也可设置收容了粘性体216的弹性袋体217,也可以在弹性袋体217的内部连同粘性体216一起设置盘簧215。
还有,不使用如上所述的在弹性袋体217中收容粘性体216的方法,也可以使用海绵状等圆柱形弹性体浸透如非牛顿流体或油灰状硅橡胶流体的方法。
还有,图2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6的管接头。该管接头是在筒主体3的外周部安装外侧密封面部件255,并将该外侧密封面部件255的前端面作为密封面构成,在该前端面上要装有环形密封部件256。
本实施例中,该密封部件256是在嵌合突部8及嵌合凹部7的外侧将其围起而配置的。因此,在该接头主体结合状态下,由上述密封部件256保护该嵌合突部8,可防止在该嵌合突部8和嵌合凹部7之间侵入泥、沙等,可防止在它们之间啮入泥、沙等。
还有,上述的密封部件25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维持不漏水的凸缘部257的外侧具有防止泥、沙等侵入的截面约呈U字型的保护罩部258。
还有,图22示出本发明实施例7的管接头装置。该装置在筒主体283的外周面形成截面由锯齿形的多根固定条组成的软管安装部284。于是,未图示的软管在该软管安装部284的外周紧密嵌入,并从其上边由紧固环(未图示)紧固连接。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的筒主体283的外周由螺丝安装环部件285,在该环部件285的前端部形成如前所述的嵌合突部8及嵌合凹部7。此外,在该环部件285的外周安装有防止在该嵌合突部8及嵌合凹部7之间啮入泥或沙等的橡胶制凸缘部件286。该凸缘部件286作成约圆筒形,在其前端部形成波纹管部287。
其次,参照图23说明对如前所述的管接头主体1a、1b进行加工的方法。
在这样的管接头主体1a、1b中,如前所述,嵌合突部8和嵌合凹部7的侧面是由通过该管接头主体1a、1b的中心轴线的径向面所构成的。在制造该嵌合突部8和嵌合凹部7时,用铣床等对该管接头主体1a、1b的前端面进行切削加工,用普通的铣床对该侧面相互平行地进行切削加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利用上述图23所示的方法进行切削加工。首先,将构成上述管接头主体1a、1b的约圆筒形工件W安装在保持工件的工作台机构331的工件保持部件330上。该工件保持工作台机构331可将该工件W沿其中心轴线即X轴转动方向即A轴以任意角度转动,可挪用已有的铣床的工作台。其次,将铣刀具332安装在铣刀具头333上,并使该铣刀具332指向与上述工件W的中心轴线X轴相交的方向。该铣刀具头333是可将其沿该工件W的中心轴线方向任意移动的,可直接地挪用已有的铣床机械加工头等。
于是,边使上述的工件W转动,边使上述铣刀具332沿轴向移动,使该铣刀工具332的切削点沿嵌合凹部7的轮廓(嵌合突部8的轮廓)移动,在该工件的前端部对嵌合凹部7进行切削加工,制成两侧的侧面8a、8b以及锁钩部9等。
于是,若在一个嵌合凹部7加工完了之后,便将该工件只以给定角度转动,与上述相同进行下一个嵌合凹部的加工。这样,即制成全部的嵌合凹部7,并在其间形成嵌合突部8。
再有,在实际进行上述加工时,在使上述铣刀具332的中心线与工件W的中心轴线交差的径向相一致时,该铣刀具332的切削点只有其半径部分沿工件周向移动。此外,在用该铣刀具332对如上述另一方的侧面8b那样的工件W的X轴倾斜的面,或圆弧状部分进行切削时,该切削点的周向移动部分进一步发生变化。为了校正这些移动部分,上述铣刀具头333可沿与工件W的X轴成正交方向即Y轴方向移动地构成,校正上述铣刀具332的径或切削移动方向的移动。
在用这种制造方法对上述侧面8a、8b进行切削加工时,铣刀具332的切削点一般指向工件W的中心轴线,所以可将该侧面作为通过管接头主体W的中心轴线的径向面进行加工。此种制造方法只要是用如上所述已有的设备或对已有设备稍加改造即可实施,并可降低成本。
以上说明了使用如上所述的消防软管等管接头装置的密封机构。如前所述,在将连续敷设的多数软管不加分离地自动卷取并收存时,需要排除该消除软管内所残留的水。还有,在施工现场、疏通施工等所使用的软管、配管等中,在移动式撤除这些管子时,也需要排除其内部的水。
以下所说明的密封机构是与上述的目的相对应的,在软管式配管等内部的水压降低到大气压附近时,可自动地排出内部的水。图24及图25示出了用于所述的图1至图7示出的管接头的密封结构的实施例1。
在所述的管接头主体1a、1b上所设置的密封面部件5,是由铝合金等的金属材料制成,作为整体制成环形并用螺丝安装在上述管接头主体1a、1b的全端部的内周缘部。于是,在该管接头主体1a、1b相互锁合结合的状态下,该密封面部件5的前端面以同心状相互对向。再有,在该管接头主体1a、1b锁合的结合状态下,上述密封面部件5的前端面相互分离并在其间形成环形连通路21。
此外,在该密封面部件5的前端面部分分别形成有密封部件安装槽23。在该密封部件安装槽23内安装有上述密封部件6。该密封部件6是由合成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作为整体制成环形。还有,在该密封部件6的内侧缘部分,形成固定条部22,防止由该密封部件安装槽23内拔出。
于是,上述密封部件6的前端缘部,向该管接头主体内侧约圆锥形突出的凸缘部20分别整体成形。于是,在上述管接头主体1a、1b相互嵌合结合的状态下,上述密封部件6处于自由状态时,如图24所示,上述保护凸缘部20的前端相互分离,并在其间形成环形连通间隙G。还有,在上述管接头主体1a、1b内以给定压力进行加压时,上述凸缘部20由于该压力而发生弹性变形向外侧及前方一侧弯曲,如图25所示,该凸缘部20的前端部相互接触,使上述的连通间隙G闭塞而构成。
再有,上述的凸缘部20的形状,其弹力以及连通间隙G是这样设计而成的,即与该管接头的使用条件等相对应进行适宜的设定,管线接头主体1a、1b内的压力在给定压力以上,例如消防软管的送水压力的最低水压以上时,上述的凸缘部20弯曲,如图4所示相互接触,而该压力在给定压力以下时,由于该凸缘部20的弹力作用而使该前端部分离,并且在其间内如图24所示形成连通间隙G。
上述构成的消防软管的管接头装置在结合该管接头主体1a、1b并连接延长多根消防软管的状态下,在消防软管无内压作用时,在上述密封部件6的凸缘部20之间形成连通间隙G。然而,由给定压力开始向该消防软管送水时,上述的密封部件6的凸缘部20由于该压力而发生弹性变形,如图25所示相互贴紧并使该连通间隙G闭塞。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与已有的一样,通过该密封部件6使该管接头主体1a、1b之间密封,就可不漏地进行送水。
其次,若消防作业结束,则停止该消防软管的送水,降低内压。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密封部件6的凸缘部20通过弹性力恢复,并在该凸缘部20之间形成连通间隙G。于是,通过该连通间隙G及所述连通路21,连通该管接头装置内部与外部。于是,在不解除该管接头装置结合的状态下,卷取该消防软管收存时,残留在消防软管内部的水通过上述连通间隙向外部排出,并可将结合该接头装置的消防软管直接地卷取收存。
再有,在进行这样的卷取收存时,消防软管内的水由于卷取速度其他主要因素有一定程度的加压。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种压力,上述凸缘部20维持如图24所示的分离状态,其弹力的设定如前所述。
再有,这样的密封机构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上述密封部件的构成除上述之外,还可适用各种构成。此外,管接头主体的锁合机构不限于上述无阴阳件区别的锁合形的,也可适用止动部件与被止动部件锁合的形式、阳螺纹与阴螺纹拧合的形式等任意的锁合机构。
此外,图26示出实施例2的密封机构。该密封机构除密封部件形状不同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的密封机构构成相同。
该实施例将密封面部件5a的密封部件安装槽23a及密封部件6a的固定余部22a的截面形状作成两股形使其嵌合更加可靠。此外,该密封部件6a的凸缘部20a,其突出长度形成大,在该凸缘部20a的背面一侧形成受压凹部25。于是,在该凸缘部20a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给定的连通间隙G。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2凸缘部20a的突出长度长,而且在其背面一侧形成受压凹部25,因此内压所造的该凸缘部20a的变形量大,由于内压变化而敏感地对应使上述连通间隙G打开或关闭。
还有,图27示出本发明实施例3的密封机构。该机构,即管接头主体的锁合机构使用螺丝形锁合机构。即是说,图27中的31a、31b为管接头主体,在一方的管接头主体31a上旋转自由地安装有螺纹环34。还有35为旋转自由地安装该螺纹环34的开口弹簧环。于是,在该螺纹环34的内周面形成有阴螺线32,而在另一方的管接头主体31b的外周面形成阳螺线33,通过这些螺线的螺合使管接头主体31a、31b结合。
于是,在上述的管接头主体31a、31b的前端面上分别形成有密封面38。该密封面38都是径向内侧扩大的圆锥面。于是,界于该密封面38之间装有环形密封部件37。该密封部件37由合成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制成其截面向外侧而宽度变窄的楔形。于是,该密封构件37在其自由状态下,其两侧面与上述密封面38分离,并在其间形成有连通间隙G。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形成有沿径向贯通上述螺纹环34周壁部的多个连通孔36,该连通孔形成了连通路。
上述实施例3中若管接头主体31a、31b内的压力达到给定压力以上,则由于该压力作用而使上述密封部件37径扩展,其两侧面紧贴在密封面38上,使连通间隙G闭塞而防止水的泄漏。还有,若内部压力未达到给定压力,则密封部件37由于自身的弹力作用而发生径缩小,形成连通间隙G,可排出内部的水。
还有,图28示出本发明实施例4的密封机构。该实施例中作为锁住管接头主体的锁合机构采用了使用止动锁合形的管接头。也就是说,这种机构是以在一方管接头主体41a的外周部形成被止动部45,而在另一方管接头主体41b形成在该一方管接头主体1a的外周嵌合的止动机构42。于是,在该止动机构42上设置止动部件43,该制动部件43由板簧抵靠。于是,上述的止动部43与上述被止动部件45锁合而使该管接头主体41a、41b结合。再有,上述止动部件43通过未图示的锁合解除机构解除与上述被止动部件45的锁合而构成。
于是,在上述另一方管接头主体41b的外周部形成包围一方管接头主体41a外周面的密封部件收容槽46。在该密封部件收容槽46内收容着密封部件47。该密封部件47是由合成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全部成环形而且其截面作成コ字形,形成一对脚部48、49。于是,在该密封部件47的自由状态下,一方的脚部48与一方管接头主体41a的外周面紧贴着,而另一方的脚部49与另一方管接头主体41b的密封部件收容槽46内周的密封面分离,并在其间形成连通间隙G。此外,形成在该密封部件收容槽46内周的密封面上开口并与外部连通的多个连通孔50,形成连通路。
上述实施例4中,在管接头主体内达到给定压力以下时,由于该压力作用,上述密封部件47的脚部49发生弹性变形并与密封部件收容槽46的密封面紧贴着,使连通间隙G闭塞;而当该压力未达到给定压力时,上述角部49由于弹力的作用而复原,离开了密封面而形成连通间隙G,该连通间隙G通过连通孔50使该管接头内与外部连通。
再有,上述的实施例2至实施例4除上述各点之外,与所述实施例1的密封机构相同。
还有,图29示出本发明实施例5的密封机构。本实施例与密封部件分别设有连通内部与外部的阀。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例4相同。
即是说,该实施例在上述的密封部件47上形成一对脚部48a,该脚部48a与一方的管接头主体41a的外周面及密封部件收容槽46的密封面两方紧贴着,起着一般密封部件的作用。
于是,例如在一方的管接头主体1b的周壁部上,与上述的密封部件部分,分别设有释放内部压力的阀机构。也即是说,在该另一方的管接头主体41b的内周面上形成沿周向连续的凹槽部53,该凹槽部53的底部通过多数放压孔51与外部连通,该连通孔构成连通路。此外,在该凹槽部53内形成由合成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形阀部件55,该阀部件55的一端部由定位环54固定,该阀部件55在自由状态下,其另一端部由该凹槽部53的底壁分离而形成连通阀G。
本实施例中在管接头主体41a、41b结合状态下,上述密封材料47与一般密封材料相同,起着它们之间的密封作用。此外,上述的阀机构52的阀部件55在内部压力达到给定压力以上时,由于该压力作用而与凹槽部53的底壁贴紧,使连通间隙闭塞;而在内部压力未达到给定压力时,该阀部件55由于自身的弹力作用而由凹槽部53的底壁离开,形成连通间隙G,通过该连通间隙G及连通孔51连通该管接头的内部与外部。
再有,本实施例除上述各点之外,其构成与上述实施例4相同,其作用也相同。本实施例中,释放内部压力的阀机构与密封部件分别设置,因此可将该密封部件和阀机构与各自的目的相对应分别设计,设计是容易的,而且上述的阀机构的开阀的压力设定容易而可靠。
再有,上述实施例的密封机构说明了消防软管的管接头装置,但本发明不限于此,通常也可将其适用于其他软管管接头装置。
例如,也可以将与上述相同构成的装置用于如前所述的送水软管的管接头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在该送水软管撤除与收存之前,通过降低该送水软管内的压力,例如由高位置的管接头装置的连通间隙吸入空气,由该送水软管的端部或处于低位置的管接头装置的连通间隙完全排出内部的水,可很容易地进行该送水软管的撤去与收存作业。
权利要求
1.一种管接头装置是一种软管间或软管与其他机器或与其他部件相互连接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管接头主体、和在上述的管接头主体的前端部沿周向排列的、沿轴向突出设置的多个嵌合突部,和在该嵌合突部之间所形成的嵌合凹部,该嵌合突部与嵌合凹部相互沿轴向互补地嵌合在对方一侧管接头主体的嵌合凹部与嵌合突部,并且,在该嵌合突部的一方侧面形成锁钩部,该锁钩部沿周向锁合在对方一侧的管接头主体的嵌合突部的锁钩部,限制轴向移动,沿轴向锁住该一对的管接头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嵌合突部至少两侧面及上述嵌合凹部至少两侧面由通过上述管接头主体中心轴线或其附近的约径向面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装置是一种软管或配管相互结合的结合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管接头主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该管接头主体相互对接结合时,将该管接头主体前端面密封的密封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嵌合突部的一方侧面形成所述的锁钩部,而所述嵌合突部的另一方侧面对该管接头主体的轴向倾斜,所述的嵌合突部随着趋向前端部形成宽度变窄的锥形,而所述的嵌合凹部随着趋向内方形成宽度变窄的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管接头主体上设置有为防止该管接头相互锁合时不按希望解除该锁合的锁紧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有弹性的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在所述管接头主体内发生压力作用时,由于该压力而发生弹性变形,起着密封作用,而在管接头主体内未发生压力作用时,使该管接头主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有所述嵌合突部的一方侧面形成所述锁钩部,而在另一方的侧面设置有沿相互分离的反向弹性地相互抵靠对方一侧的管接头主体的嵌合突部的另一方侧面的抵靠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机构包括在端面有开口部的筒体柱塞主体、和在该柱塞主体内部设置的可由所述开口部伸缩的锁合元件、和在所述柱塞主体内部设置的、沿柱塞主体的轴线方向自由伸缩并使所述锁合元件向突出方向抵靠的盘簧、和在所述柱塞主体内设置的、在所述柱塞主体与锁合元件发生急剧的相结移动作用时具有刚性,而在发生缓慢的相对移动作用时发生变形的粘性体。
9.一种管接头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具有仍沿周向排列向轴向突出设置的多个嵌合突部和在该嵌合突部之间形成的嵌合凹部并使该嵌合突部与嵌合凹部相互互补地嵌合结合的约圆筒形一对管接头主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为形成上述管接头主体的约圆筒形工件以其中心轴线为中心保持自由转动的工序,和为使将该工件的前端缘部切削制成上述的嵌合凹部及嵌合突部用的铣刀具,沿上述工件的轴向保持自由移动的工序,和使上述的工件沿其中心轴线周围转动,同时使上述铣刀具沿轴向移动切削并使上述铣刀具的切削点沿上述嵌合凹部及嵌合突部的轮廓移动、制成上述嵌合突部及嵌合凹部的工序。
全文摘要
一种软管等管接头装置由无阴阳件区别的同一结构的一对管接头主体1a,1b组成。在该管接头主体的前端面形成密封面5,而在该管接头主体的前端部侧形成多个嵌合突部8和在该嵌合部8之间所形成的嵌合凹部7。该嵌合突部8与嵌合凹部7沿轴向相互补地嵌合在对方一侧的管接头主体的嵌合凹部7与嵌合突部8。还有,在该嵌合突部8的一侧面8a形成锁钩部9,该锁钩部9沿周向相互锁合并结合一对管接头主体1a、1b,而上述嵌合突部8至少其两侧面8a、8b由通过管接头主体中心轴线的径向面所形成。
文档编号F16L37/12GK1276046SQ97182415
公开日2000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16日
发明者堀本章 申请人:樱护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