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769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领域本发明涉及将机器零件安装在轴上的固定装置,其固定方式使得轴的转动将其全部扭矩传递给机器零件而不会因为安装机器零件产生打滑。特别是,本发明的装置为安装机器零件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固定装置,其允许轴上的机器零件在轴的轴向及其周向两个方向进行无限制地调整,该固定装置将机器零件安装在轴上后将使机器零件保持固定的轴向位置。
本发明的背景众所周知,将机器零件(例如皮带轮和齿轮)安装在轴上要使用某种装置。难题之一是将机器零件安装在圆柱形轴上的现有装置用起来不方便。例如,某些装置要求组装多件及调整几个螺钉,另一些装置要求安装机器零件的轴改型。
经常遇到的另一个难题涉及机器零件精确定位的需要,即当机器零件安装在轴上时其应精确地位于一个固定的轴向位置。当紧固固定装置时会遇到上述难题,该难题来自机器零件沿安装表面轴向滑动的趋势,这是由于固定装置零件锥面产生的轴向力。
本发明概要本发明的固定装置很容易使用。该装置使机器零件的安装通过仅仅拧紧一个螺母就可产生摩擦接合,并且通过松开同一个螺母就可脱开接合。该螺母用于确实脱开通过拧紧螺母产生的摩擦接合。此外,本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相当低。
本发明也解决了使机器零件保持固定位置的难题。一旦安装,该固定装置就使机器零件相对上述轴保持固定的轴向位置。
用于将有孔的机器零件同轴安装在圆柱形轴上的装置包括与机器零件接合的外套,该外套有内锥面和外径与机器零件孔径相等的圆柱形外表面。沿上述外套纵向延伸的轴向槽允许该外套的外表面膨胀。上述外套在其一端也有内螺纹,其与有相应外螺纹的螺母螺纹连接。上述螺母有与内套连接的环形法兰。
上述内套有其锥角与上述外套内锥面锥角相等的外锥面以及孔径与上述圆柱形轴轴径相等的内孔。上述内套有使该内套与上述螺母连接的环形互锁部。该内套也有多个沿其纵向延伸的轴向槽以允许该内套的内孔收缩。上述槽的取向和结构使上述内套具备足够的柔性以使该内套的环形互锁部可变形越过上述螺母。
转动上述螺母使上述外套沿相对于该螺母的一个方向产生轴向位移,而该螺母与上述内套的连接使该内套沿相反方向产生轴向位移。上述内套和外套的相对位移导致外套的外表面靠紧机器零件的孔膨胀以及内套的内孔靠紧圆柱形轴收缩,使机器零件同轴安装在圆柱形轴上。
用于将有孔的机器零件同轴安装在轴上的第二种装置包括与机器零件接触的单件外套。该外套有内锥面和外径与机器零件孔径相等的外表面。该外套有靠近其一端的内螺纹以及在远端径向向内伸出的环形支承部。上述支承部面靠着环绕上述轴的圆柱形衬套。上述衬套有孔径与上述轴径相等的圆柱形孔。靠近其一端有外螺纹的螺母与上述外套螺纹连接。上述螺母在远端有第一环形法兰,该法兰与位于上述外套与上述衬套之间的内套连接。上述内套有其锥角与上述外套内锥面锥角相等的外锥面。上述内套也有与上述螺母的第一法兰连接的第二法兰。位于上述螺母孔内的偏压件,其一端靠在上述衬套上,将上述衬套压向上述外套的支承部。
转动上述螺母使上述外套沿相对于螺母的一个方向产生轴向位移,而该螺母与上述内套的连接使该内套沿相反方向产生轴向位移。上述内套和外套的相对位移导致外套的外表面靠紧机器零件的孔膨胀以及内套的内孔靠紧衬套收缩,继而导致衬套朝着圆柱形轴收缩,使机器零件同轴安装在圆柱形轴上。
附图的简要描述上述概要以及下面详细描述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结合附图阅读会更好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固定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其将机器零件连接到轴上;图2是组装固定装置的端视图(从图1的右侧看);图3是图2中3-3截面的横截面图4是本发明固定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横截面图;图5是本发明固定装置第三个实施例的横截面图;图6是本发明固定装置第四个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已拆去轴);图7是图6所示实施例变型的组装固定装置立体图。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现在参见附图,特别参见图1至图3,如图所示,固定装置10用于将机器零件11的套固定在圆柱形轴12上。在本实施例中,机器零件11有光滑的圆柱形孔13,该孔轴线与轴12圆柱形表面的轴线同轴。该固定装置位于孔13和轴12之间,其在孔13和轴12间膨胀以使机器零件11在轴12的轴向任意期望位置及周向任意角度位置可靠地紧固在轴上。
该固定装置包括内套20、外套50及锁紧螺母40。内套20为管形,其有内圆柱形孔,它的孔径与轴12的轴径相对应,孔径比轴径足够大以便允许内套20在轴12的轴向和周向两个方向上作自由滑动运动。如图所示,环形法兰24从内套20的后端或近端21径向向内伸出。环槽26在靠近上述法兰处周向地围绕内套20的内表面。内套20的前端或远端有与下面描述的外套配合的平头锥体外锥面。
内套20适于装在外套50内,外套50是个有四个末端轴向槽54的整体套,轴向槽从外套的前端51延伸。当紧固和放松固定装置10时轴向槽54使外套50径向变形。外套50的外表面是圆柱形,其外径与上述机器零件孔13的孔径相对应,外套的外径比该孔径足够小以便在固定装置未紧固时使该机器零件和外套之间作自由滑动运动。此外,如果该机器零件有锥形孔,该外套的外表面为锥形以便与锥形机器零件孔相对应。
如图3所示,外套50的内表面以与内套20相同的锥度朝前端或远端51倾斜。由此可见,当外套50相对于内套20向后位移时(即在图3中从左至右),内套和外套的锥形表面相接触,使外套的外表面膨胀,使内套20的内表面收缩,上述表面的收缩和膨胀大体上平行于该组装件的共同中心轴线。
如图所示,外套50的后端有内螺纹。螺纹部分52从靠近外套的后端处开始,至锥形内表面起始处终止。如上所述,外套50上的槽54从前端51处开始延伸,在到后端之前终止。由此可见,外套螺纹端的自由端部分是未开槽的环形连续实体。外套的该环形实体与沿其整个轴向长度开槽的外套相比可具备更高的螺纹强度并改善与螺母40的螺纹连接状况。
外套50通过螺母40相对于内套20位移。为此,如图1和图3所示,螺母40的外螺纹42与外套50的内螺纹52连接。拧动螺母40使其相对于外套轴向位移。因为内套20与螺母40连接(如下所述),当螺母位移时内套相对于外套位移。
该螺母有个大于轴12轴径的内孔。此外,该螺母的外径小于外套50的外径。由此可见,当未紧固时,固定装置可穿过机器零件11的孔13,因此,可从两个方向将固定装置紧固在轴上。
根据本发明,螺母40与内套20互锁,以便在拧动螺母时内套的外锥面可沿外套50的内锥面上下滑动。朝着前端51的方向向上滑动时,外套的内锥面将内套20紧固在轴12上并将外套50紧固在零件11的孔13中。向下滑动时该锥面松开固定装置10。为了使螺母和内套连接,螺母40有径向朝外伸出的环形法兰48和靠近该法兰的外环槽46,该槽前后侧壁大体上垂直于该组装件的共同轴线。螺母外法兰48和环槽46与内套的内法兰24和环槽26互相嵌入。准确地说,螺母的外法兰48嵌入内套的环槽26,内套的内法兰24嵌入螺母的环槽46。为此目的,螺母外法兰48的宽度稍小于内套环槽26的宽度,内套内法兰26的宽度稍小于螺母环槽46的宽度。由此可见,当拧动螺母使其相对于外套50向后位移时,螺母外法兰48的后端面面对内套环槽26的后壁,从而实现内套20的强制向后的轴向运动。同样地,当拧动螺母使其相对于外套50向前位移时,螺母外法兰48的前端面面对内套环槽26的前壁,以及内套内法兰24的后端面面对螺母40环槽的后壁,从而实现内套的强制向前的轴向运动。
内套内法兰24的内径小于螺母外法兰48的外径,内套法兰必须越过螺母法兰以使内套与螺母连接。因此,为了使整体内套与螺母连接,内套必须有足够的柔性以使内套超过螺母向外伸出的法兰膨胀。为此目的,内套20由从内套后端沿其轴向延伸的槽22形成多个分割部分。如图3所示,除了槽22a以外,其余槽均沿与内套20的前端29向内间隔的一条线终止。槽22的终端,连同通槽22a,提供分隔的筋32,筋32在前端29连接内套的分割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内套用1215钢制成,具有六条宽度约为5/64英寸的等间距槽,其中之一为通槽22a,另五条为端槽。可是,应认识到可以改变槽的数目、宽度、长度以及槽间距以达到必要的柔性。从图3中可非常清晰地看到,端槽22在到达内套的前端之前终止,筋32在内套的前端29处最厚,筋32朝内套的后端21方向延伸的厚度逐渐减小。由此可见,在前端29处筋32的轴向长度足够小使内套可径向变形以便内套与螺母连接。
通过在螺母上用如下方式推动内套将内套20装配到螺母40上。使内套在螺母之后与其轴向对正,使内套的后端21轴向位移与螺母外法兰26接合。当内套与螺母接合时,内套变形并超过螺母外法兰26径向向外膨胀。为便于此径向膨胀,内套内法兰24的后端面如图3所示在28处倒角。内套相对于螺母向后位移直至内套内法兰24移过螺母外法兰48。然后内套弹性收缩使得内套的内法兰24嵌入螺母的环槽46,螺母外法兰48嵌入内套的环槽26。这样,内套20被螺母固定限制住。
工作时,应注意到通过拧紧螺母40使内套和外套的锥面向上靠紧并相对位移使固定装置在零件11的孔13和轴12之间强制接合,另一方面。此位移使内套20的内孔收缩,使外套50的外表面膨胀。同样,通过反向拧动螺母40使得外套50的锥面相对于内套20的锥面向下位移(即外套相对于内套向前位移),可使固定装置从零件11和轴12之间强制地脱开。此位移使外套50的外表面收缩,使内套20的内孔膨胀。
根据外套螺纹部分52的长度选择内套20外表面锥角和外套50内表面锥角。固定装置10无膨胀的情况下,锥角越小,外套50相对于内套20的位移越大。此外,在固定装置10膨胀之前,较大的锥角会减少外套和内套之间的相对位移。
另一个实施例的固定装置110如图4所示。在此实施例中,内套和螺母的法兰及环槽的方向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相反。更准确地说,内套有径向向外伸出的外法兰124和靠近该法兰的外环槽126。螺母有径向向内伸出的内法兰148和内环槽146。在此实施例中,通过朝着螺母轴向移动内套使以使内套的外法兰124径向收缩,因而使该外法兰轴向移过螺母内法兰,内套120和螺母140连接。为便于此径向收缩,内套120外法兰124的后端面倒角。内套法兰越过螺母法兰148后,内套就弹性膨胀使得内套外法兰嵌入螺母环槽146,螺母内法兰嵌入内套外环槽126。内套120、螺母140及外套的其余特点与图1至图3中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相应特点相似。此外,图4所示固定装置实施例的工作与固定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工作相似。
第三个实施例,称为非移动式固定装置210如图5所示。固定装置被紧固后,非移动式固定装置的作用是将机器零件保持在固定的轴向位置。非移动式固定装置有与第一个实施例相似的外套250,该外套后端有内螺纹252,该外套前端亦有内锥面。非移动式固定装置也有螺母240,该螺母有与外套250连接的外螺纹242,该螺母亦有与内套220连接的环形外法兰248。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内套相似,内套有环形内法兰224、内环槽226及分隔的筋232。可是,非移动式固定装置的内套有一个与分隔衬套260外表面相对应的孔,衬套260如图5所示位于内套和轴12之间。
衬套260有与内套220的孔相对应的圆柱形外表面,并有与轴12的轴径相对应的圆柱形孔。衬套260也有多个端槽和一个通槽,以便当固定装置被紧固和从与轴和机器零件接合中松脱时,内套可以收缩和膨胀。非移动式固定装置的外套250有支承部258,其径向向内伸出与衬套260的前端接触。此外,螺母240的孔有与衬套260的厚度相对应的凹槽243,衬套260伸进该凹槽中。凹槽243在螺母240和轴12之间提供容纳弹簧270的空间。弹簧270位于螺母凹槽243的后端和衬套260的后端之间,将衬套压向支承部258。
内套220和外套用与第一个实施例相似的方式互相连接,并用与第一个实施例相似的方式与螺母240连接。工作时,拧紧螺母240使外套向后移动,以使外套250的内锥面与内套220的外锥面接触。随着外套相对于螺母的位移,靠着衬套260的支承部258起作用将向后的轴向力传给该衬套。支承部施加的轴向力与弹簧270压向分隔衬套的弹性力相对抗。这样,紧固固定装置时在固定装置10的衬套260、外套250以及轴12之间没有相对轴向位移。
第四个实施例如图6和图7所示,其内套和外套与第一个实施例是相反的,即外套被螺母约束限制,内套与螺母螺纹连接。在图6和图7所示实施例中,有个单件外套350,其有与机器零件孔相对应的圆柱形外表面。外套350的内表面在靠近前端处为锥面。靠近外套后端处,外套的内法兰324径向向内伸出并有相邻的内环槽326。外套350内法兰324用与第一个实施例中内套20法兰24与螺母连接的相同方式与螺母340接合。为此目的,螺母340有径向向外伸出的环形外法兰348和相邻的外环槽346。螺母340也有与内套320螺纹连接的内螺纹342。
内套后端的外螺纹325与螺母340连接。此外,内套在螺纹部分325前面有外锥面。内套320外锥面的锥角与外套350内锥面的锥角相对应,以便随着内套和外套之间的相对位移两个配合的锥面相对向上滑动或向下滑动。
外套内法兰324的内径小于螺母外法兰348的外径,并且外套法兰必须通过螺母法兰以便使外套与螺母连接。因此,为了使单件外套与螺母连接,外套必须有足够的柔性以使外套径向膨胀越过螺母340外法兰的向外伸出部分。为此目的,外套350由从外套后端351沿其轴向延伸的槽354(如图6和图7所示)形成多个分割部分。除了一条槽以外,其余槽均沿与外套350的前端359向内间隔的一条线终止。槽352的终端,连同通槽,提供分隔的筋332,筋332在前端359连接外套的分割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外套用1215钢制成,具有三条宽度约为5/64英寸的等间距槽,其中两条为端槽354,另一条为通槽354a。可是,应认识到可以改变槽的数目、宽度、长度以及槽间距以达到必要的柔性。端槽322在刚好到达内套的前端之前终止,而筋332在外套的前端处最厚,筋332朝外套的后端351方向延伸的厚度逐渐减小。这样,在前端359处筋332的轴向长度足以使外套可径向变形以便外套与螺母连接。
通过在螺母上用如下方式推动外套使外套350与螺母340连接。使外套的后端351轴向位移使之与螺母外法兰326接合。当外套与螺母接合时,外套变形并在螺母外法兰之上径向向外膨胀。为便于此径向膨胀,外套内法兰324的后端面可倒角。外套相对于螺母向后位移直至外套内法兰324移过螺母外法兰348。然后外套350弹性收缩,以使外套的内法兰与螺母的环槽346接合,螺母外法兰348与外套的环槽326接合。这样,外套被螺母夹住。
此外,外套的内法兰324和螺母的外法兰348可用与图4所示相似的内套和螺母法兰反向的方式向相反方向伸出。换句话说,外套可有径向向外伸出的外法兰及其相邻的外环槽。与其连接的螺母有径向向内伸出的内法兰及其相邻的内环槽。为了使外套与螺母连接,外套向内变形使外套外法兰轴向移过螺母内法兰。然后,外套外法兰弹性膨胀嵌入螺母环槽,螺母法兰嵌入外套环槽。
在图7所示实施例中,外套350′还有工具接合面。在本实施例中,工具接合面包括多个围绕外套外缘的对置夹紧平面。另一方面,外套350′与外套350是相同的,相应部分由加撇号(′)的参考号表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夹紧面为与螺母340′的六角形外缘相似的六角形。有了夹紧面380就无需为了紧固和松开固定装置,在紧固和松开固定装置时用传递反力矩的工具夹紧轴或机器零件以防止轴转动。此外,工具接合面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接纳扳手的承座。工作时,一个扳手或其它工具与外套350′的夹紧面380接合,第二个扳手接触螺母340′。施加在两个扳手上的力使螺母和外套向相反方向旋转。例如,要使固定装置脱开轴和机器零件,(在图7中)逆时针转动螺母340′并顺时针转动外套350′。尽管只有图7表示出夹紧面,在图1至图5所示每个实施例中同样可有这样的夹紧面。
在机器严重过载的情况下,本发明特别有利于避免对轴和机器零件的损坏。本发明结构的主要优点是其打滑并保护机器的一些零件而不会损坏上述轴或上述机器零件。由于过载造成固定装置打滑时,其本身不会损坏,可以继续使用不需更换或重新调整。在工作条件限制选择制造零件所用的材料之处,本发明结构也使固定装置可用非金属材料制造。
单件内套连同单件外套的使用特别适于要求转动精确平衡的场合。现有固定装置包括一个多件式内套或外套,当紧固或松开固定装置时,组成多件式套的各件可相对移动,因此改变固定装置的转动平衡状态。本发明不用多件式套,在固定装置工作时其实质上有固定的转动平衡。由此可见,固定装置可在制造期间经过周向平衡,并在正常工作期间保持平衡。
那些熟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会认识到不脱离本发明概括的构思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变或改型。所以,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本说明书描述的特定实施例,而它还包括在下面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有改变或改型。
权利要求
1.用于将有孔的机器零件同轴安装在轴上的装置包括(a)与机器零件接合的单件外套,该外套有内锥面和外径与机器零件孔径相等的外表面,该外套有至少一个沿其纵向延伸的轴向槽以使该外套的外表面膨胀,该外套也有靠近其一端的内螺纹;(b)一端有外螺纹且远端有环形法兰的螺母;(c)环绕上述轴的单件内套,该内套有其锥角与上述外套内锥面锥角相等的外锥面、孔径与上述轴径相等的内孔以及与上述螺母互锁的环形互锁部,该内套有多个沿其纵向延伸的轴向槽,上述槽的结构和取向使该内套具备足够的柔性以使其可变形越过上述法兰安装;转动上述螺母时,该螺母的外螺纹与上述外套的内螺纹连接使该外套沿相对于螺母的一个方向产生轴向位移,该螺母与上述内套的连接使该内套沿相反方向产生轴向位移,上述位移导致内套的内孔靠紧圆柱形轴收缩以及外套的外表面靠紧机器零件的孔膨胀。
2.权利要求1中的装置,其中上述法兰径向向外伸出且上述螺母还有与上述法兰相邻的环槽,其中上述内套有足够弹性使得该内套变形后收缩越过上述法兰,因此上述环形互锁部位移后嵌入上述环槽。
3.权利要求1中的装置,其中上述法兰径向向内伸出且上述螺母还有与上述法兰相邻的环槽,其中上述内套有足够弹性使得该内套变形后膨胀越过上述法兰,因此上述环形互锁部位移后嵌入上述环槽。
4.权利要求1中的装置,其中上述螺母还有工具接触面且上述外套还有第二工具接触面。
5.权利要求4中的装置,其中上述第二工具接触面靠近上述外套的一端。
6.权利要求1中的装置,其中上述外套的外径大于上述螺母的外径。
7.权利要求1中的装置,其中上述外套的一端绕其周向一圈。
8.权利要求1中的装置,其中上述内套有环形端壁且该端壁有倒角面。
9.用于将有孔的机器零件同轴安装在轴上的装置包括(a)环绕上述轴的整体内套,该内套有外锥面和孔径与上述轴径相等的内孔,该内套至少有一个沿其纵向延伸的轴向槽以使该内套的内表面收缩,该内套也有靠近其一端的外螺纹;(b)一端有外螺纹且远端有环形法兰的螺母;(c)与机器零件接触的整体外套,该外套有锥角与上述内套外锥面锥角相等的内锥面、外径与机器零件孔径相等的外表面以及与上述法兰互锁的环形互锁部,该外套有若干个沿其纵向延伸的轴向槽,上述槽的结构和方向使该外套具备足够的柔性以使其变形越过上述法兰;转动上述螺母时,该螺母的内螺纹与上述内套的外螺纹连接使该内套在相对于螺母的一个方向产生轴向位移,该螺母与上述外套的连接使该外套在相反方向产生轴向位移,上述位移导致内套的内孔朝着圆柱形轴收缩以及外套的外表面朝着机器零件的孔膨胀。
10.权利要求9中的装置,其中上述法兰径向向外伸出且上述螺母还有与上述法兰相邻的环槽,其中上述内套有足够弹性使得该内套变形后收缩越过上述法兰,因此上述环形互锁部位移后嵌入上述环槽。
11.权利要求9中的装置,其中上述法兰径向向内伸出且上述螺母还有与上述法兰相邻的环槽,其中上述内套有足够弹性使得该内套变形后膨胀越过上述法兰,因此上述环形互锁部位移后嵌入上述环槽。
12.权利要求9中的装置,其中上述螺母还有工具接触面且上述外套还有第二工具接触面。
13.权利要求12中的装置,其中上述第二工具接触面靠近上述外套的一端。
14.权利要求9中的装置,其中上述外套的外径大于上述螺母的外径。
15.权利要求9中的装置,其中上述外套的一端绕其周向一圈。
16.权利要求9中的装置,其中上述内套有环形端壁且该端壁有倒角面。
17.用于将有孔的机器零件安装在轴上的装置包括(a)与机器零件接触的整体外套,该外套有内锥面和外径与机器零件孔径相等的外表面,该外套至少有一个沿其纵向延伸的轴向槽以使该外套的外表面膨胀,该外套也有靠近其一端的内螺纹;(b)一端有外螺纹且远端有环形法兰的螺母;(c)环绕上述轴的整体内套,该内套有外锥面以及孔径与上述轴径相等的内孔,该内套有若干个绕其周向的周向块、连接上述周向块的拼角以及环形互锁部,上述拼角的形状允许该内套在上述法兰外变形使得上述环形互锁部与上述法兰连接;转动上述螺母时,该螺母的外螺纹与上述外套的内螺纹连接使该外套在相对于螺母的一个方向产生轴向位移,该螺母与上述内套的连接使该内套在相反方向产生轴向位移,上述位移导致内套的内孔朝着圆柱形轴收缩以及外套的外表面朝着机器零件的孔膨胀。
18.权利要求17中的装置,其中上述法兰径向向外伸出且上述螺母还有与上述法兰相邻的环槽,其中上述内套有足够弹性使得该内套变形后收缩越过上述法兰,因此上述环形互锁部位移后嵌入上述环槽。
19.权利要求17中的装置,其中上述法兰径向向内伸出且上述螺母还有与上述法兰相邻的环槽,其中上述内套有足够弹性使得该内套变形后膨胀越过上述法兰,因此上述环形互锁部位移后嵌入上述环槽。
20.权利要求17中的装置,其中上述螺母还有工具接触面且上述外套还有第二工具接触面。
21.权利要求20中的装置,其中上述第二工具接触面靠近上述外套的一端。
22.权利要求17中的装置,其中上述外套的外径大于上述螺母的外径。
23.权利要求17中的装置,其中上述外套的一端绕其周向一圈。
24.权利要求17中的装置,其中上述内套有环形端壁且该端壁有倒角面。
25.用于将有孔的机器零件安装在轴上的装置包括(a)环绕上述轴的内套,该内套有外锥面和孔径与上述轴径相等的内孔,该内套至少有一个沿其纵向延伸的轴向槽以使该内套的内表面收缩,该内套也有靠近其一端的外螺纹;(b)一端有外螺纹且远端有环形法兰的螺母;(c)与机器零件接触的整体外套,该外套有内锥面以及外径与机器零件孔径相等的外表面,该外套有若干个绕其周向的周向块、连接上述周向块的拼角以及环形互锁部,上述拼角的形状允许该外套在上述螺母的法兰外变形使得上述环形互锁部与上述法兰连接;转动上述螺母时,该螺母的内螺纹与上述内套的外螺纹连接使该内套在相对,该螺母与上述外套的连接使该外套在相反方向产生轴向位移,上述位移导致内套的内孔朝着圆柱形轴收缩以及外套的外表面朝着机器零件的孔膨胀。
26.权利要求25中的装置,其中上述法兰径向向外伸出且上述螺母还有与上述法兰相邻的环槽,其中上述外套有足够弹性使得该外套变形后收缩越过上述法兰,因此上述环形互锁部位移后嵌入上述环槽。
27.权利要求25中的装置,其中上述法兰径向向内伸出且上述螺母还有与上述法兰相邻的环槽,其中上述外套有足够弹性使得该外套变形后膨胀越过上述法兰,因此上述环形互锁部位移后嵌入上述环槽。
28.权利要求25中的装置,其中上述螺母还有工具接触面且上述外套还有第二工具接触面。
29.权利要求28中的装置,其中上述第二工具接触面靠近上述外套的一端。
30.权利要求25中的装置,其中上述外套的外径大于上述螺母的外径。
31.权利要求25中的装置,其中上述外套的一端绕其周向一圈。
32.权利要求25中的装置,其中上述内套有环形端壁且该端壁有倒角面。
33.用于将有孔的机器零件安装在轴上的装置包括(a)与机器零件接触的整体外套,该外套有内锥面和外径与机器零件孔径相等的外表面,该外套至少有一个沿其纵向延伸的轴向槽以使该外套的外表面膨胀,该外套也有靠近其一端的内螺纹;(b)一端有外螺纹且远端有第一环形法兰的螺母;(c)环绕上述轴的整体内套,该内套与上述螺母连接且有锥角与上述外套内锥面锥角相等的外锥面以及孔径与轴径相等的内孔,该内套有与上述第一法兰连接以防止该内套与上述螺母脱开的第二环形法兰,该内套朝着上述螺母的相对轴向位移导致该内套径向柔性变位使上述第二法兰轴向移过上述第一法兰;转动上述螺母时,该螺母的外螺纹与上述外套的内螺纹连接使该外套在相对于螺母的一个方向产生轴向位移,该螺母与上述内套的连接使该内套在相反方向产生轴向位移,上述位移导致内套的内孔朝着圆柱形轴收缩以及外套的外表面朝着机器零件的孔膨胀。
34.权利要求33中的装置,其中上述第一法兰径向向外伸出且上述螺母还有与上述法兰相邻的环槽,其中上述内套有足够弹性使得该内套变形后收缩越过上述第一法兰,因此上述第二法兰位移后嵌入上述环槽。
35.权利要求33中的装置,其中上述第一法兰径向向内伸出且上述螺母还有与上述第一法兰相邻的环槽,其中上述内套有足够弹性使得该内套变形后膨胀越过上述第一法兰,因此上述第二法兰位移后嵌入上述环槽。
36.权利要求33中的装置,其中上述螺母还有工具接触面且上述外套还有第二工具接触面。
37.权利要求36中的装置,其中上述第二工具接触面靠近上述外套的一端。
38.权利要求33中的装置,其中上述外套的外径大于上述螺母的外径。
39.权利要求33中的装置,其中上述外套的一端绕其周向一圈。
40.权利要求33中的装置,其中上述内套有环形端壁且该端壁有倒角面。
41.用于将有孔的机器零件安装在轴上的装置包括(a)环绕上述轴的内套,该内套有外锥面和孔径与上述轴径相等的内孔,该内套至少有一个沿其纵向延伸的轴向槽以使该内套的内表面收缩,该内套也在一端有外螺纹;(b)一端有外螺纹且远端有第一环形法兰的螺母;(c)与机器零件接触的整体外套,该外套有锥角与上述内套外锥面锥角相等的内锥面以及外径与机器零件孔径相等的外表面,该外套有与上述第一法兰连接以防止该外套与上述螺母脱开的第二环形法兰,该外套朝着上述螺母的相对轴向位移导致该外套径向柔性变位使上述第二法兰轴向移过上述第一法兰;转动上述螺母时,该螺母的内螺纹与上述内套的外螺纹连接使该内套在相对于螺母的一个方向产生轴向位移,该螺母与上述外套的连接使该外套在相反方向产生轴向位移,上述位移导致内套的内孔朝着圆柱形轴收缩以及外套的外表面朝着机器零件的孔膨胀。
42.权利要求41中的装置,其中上述第一法兰径向向外伸出且上述螺母还有与上述第一法兰相邻的环槽,其中上述外套有足够弹性使得该外套变形后收缩越过上述第一法兰,因此上述第二法兰位移后嵌入上述环槽。
43.权利要求41中的装置,其中上述第一法兰径向向内伸出且上述螺母还有与上述第一法兰相邻的环槽,其中上述外套有足够弹性使得该外套变形后膨胀越过上述第一法兰,因此上述第二法兰位移后嵌入上述环槽。
44.权利要求41中的装置,其中上述螺母还有工具接触面且上述外套还有第二工具接触面。
45.权利要求44中的装置,其中上述第二工具接触面靠近上述外套的一端。
46.权利要求41中的装置,其中上述外套的外径大于上述螺母的外径。
47.权利要求41中的装置,其中上述外套的一端绕其周向一圈。
48.权利要求41中的装置,其中上述内套有环形端壁且该端壁有倒角面。
49.用于将有孔的机器零件同轴安装在轴上的装置包括(a)与机器零件接触的整体外套,该外套有内锥面和外径与机器零件孔径相等的外表面,该外套有靠近其一端的内螺纹以及径向向内伸出的环形支撑面;(b)环绕上述轴的圆柱形衬套,该衬套有孔径与上述轴径相等的圆柱形孔,该衬套靠着上述支撑面;(c)靠近其一端有外螺纹且远端有第一环形法兰的螺母,该螺母内孔孔径大于上述轴径;(d)位于上述外套与上述衬套之间的内套,该内套有锥角与上述外套内锥面锥角相等的外锥面以及与上述第一法兰连接的第二法兰;(e)位于上述螺母孔内的压力件,该压力件靠在上述衬套一端上,将该衬套压向上述支撑面;转动上述螺母时,该螺母的外螺纹与上述外套的内螺纹连接使该外套在相对于螺母的一个方向产生轴向位移,该螺母与上述内套的连接使该内套在相反方向产生轴向位移,上述位移导致外套的外表面朝着机器零件的孔膨胀以及内套的内孔朝着上述衬套收缩,因而导致衬套朝着圆柱形轴收缩。
50.权利要求49中的装置,其中上述内套为整体内套,与上述第一法兰连接的上述第二法兰防止该内套与上述螺母脱开。
51.权利要求50中的装置,其中上述内套朝着上述螺母的相对轴向位移导致该内套径向柔性变位使上述第二法兰轴向移过上述第一法兰。
52.权利要求51中的装置,其中上述第一法兰径向向外伸出且上述螺母还有与上述第一法兰相邻的环槽,其中上述内套有足够弹性使得该内套变形后收缩越过上述第一法兰,因此上述第二法兰位移后嵌入上述环槽。
53.权利要求51中的装置,其中上述第一法兰径向向内伸出且上述螺母还有与上述第一法兰相邻的环槽,其中上述内套有足够弹性使得该内套变形后膨胀越过上述第一法兰,因此上述第二法兰位移后嵌入上述环槽。
54.权利要求49中的装置,其中上述螺母还有工具接触面且上述外套还有第二工具接触面。
55.权利要求49中的装置,其中上述第二工具接触面靠近上述外套的一端。
56.权利要求49中的装置,其中上述外套的外径大于上述螺母的外径。
57.权利要求49中的装置,其中上述外套的一端绕其周向一圈。
58.权利要求49中的装置,其中上述内套有环形端壁且该端壁有倒角面。
全文摘要
用于将机器零件(11)同轴安装在旋转轴(12)上的固定装置(10)。装置(10)装在机器零件(11)的内孔和轴(12)的外表面之间,可将零件(11)定位在轴(12)轴向的任何期望位置和轴(12)周向的任何期望位置。装置(10)有内套和外套(20、50),两个套的配合表面锥度相同使得两个套的相对轴向位移使结合件的内孔和外表面产生膨胀和收缩。转动装置(10)一端的螺母(40)使内套和外套(20、50)产生相对轴向位移使外套(50)膨胀和收缩而不使外套(50)和螺母(40)的材料变形。
文档编号F16D1/091GK1237231SQ97199618
公开日1999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8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11日
发明者R·R·盖布 申请人:芬纳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