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振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54780阅读:来源:国知局
不影响主体弹性体的耐久性的情况下,增加了对在内筒轴向上的移位的止挡功能。因此,例如,即使在防振装置的设计完成之后发现车体与外筒之间的撞击音的问题,也能够容易地解决该问题。
[0035]此外,当轴向止挡部15a和16a起作用时,力不会作用在主体弹性体14上。这确保了主体弹性体14的耐久性。
[0036]由于止挡弹性体固定于中间轴侧,通过在止挡弹性体中设置轴向止挡部,能够将轴向止挡部定位成在主振动方向(在图1和图2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为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远离内筒11(即,不靠近内筒而是靠近中间筒)。在这种情况下,轴向止挡部被定位成更靠近作为止挡弹性体的固定端的中间筒,由此能够改善止挡弹性体在内筒轴向上的刚性并提高轴向止挡功能。
[0037]在本发明的防振装置中,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与内筒轴向正交的截面中,轴向止挡部15a的中心线Lal优选比止挡弹性体15的中心线Lh靠近中间筒13,轴向止挡部16a的中心线La2优选比止挡弹性体16的中心线LjS近中间筒13。
[0038]在这些情况下,轴向止挡部15a或16b被定位成更靠近作为止挡弹性体15和16的固定端的中间筒13,由此能够改善止挡弹性体15或16的在内筒轴向上的刚性并进一步提高轴向止挡功能。而且,由于轴向止挡部15a或16b被定位在中间筒13附近,因此止挡弹性体15或16在内筒11附近的部分厚度不特别大,使得止挡弹性体15或16的这种接触最初是软的。因此,即使在设置轴向止挡部15a和16a的情况下,也可以维持良好的乘车品质。
[0039]这里,轴向止挡部15a和16a中的每一个或止挡弹性体15和16中的每一个的“中心线”为通过轴向止挡部或止挡弹性体的外筒12的径向上的宽度的中心的直线。如图3所示,在止挡弹性体15和/或16的外筒12的径向上的宽度的中心在外筒12的轴向上不同的情况下,上述中心表示在外筒12的轴向上的平均。轴向止挡部15a和16a的情况与此相同。
[0040]为了使轴向止挡部15a和16a的止挡功能有效,优选图1中的轴向止挡部15a和16a的各长度L和L’为30mm或更大,图1中的轴向止挡部15a和16a的在外筒径向上的各宽度W和W’为3mm或更大,图2中的轴向止挡部15a和16a的在内筒轴向上的各高度H和H’为3mm或更大。
[0041]注意,止挡弹性体15和16中的至少一方可以设置有轴向止挡部。在仅在止挡弹性体15和16中的一方设置轴向止挡部的情况下,轴向止挡部优选设置于位于内筒11的与第二弹性套筒20相反的一侧的止挡弹性体15。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大幅度移位的、外筒12的隔着内筒11的在与第二弹性套筒20相反的一侧的部分撞击车体,还可以确保没有轴向止挡部的止挡弹性体16的耐久性。
[0042]轴向止挡部至少设置在止挡弹性体的外筒12的轴向端缘面向车体等的、内筒轴向上的一侧。如图2和图3所示,在止挡弹性体的内筒轴向上的另一侧还设置有轴向止挡部15b和16b的情况下,当将中间筒13压入外筒12的内周面时,无需区分中间筒13的在轴向上的前后,使得可以容易地组装防振装置。
[0043]虽然在图1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各轴向止挡部15a和16a均成型为长方体的形状,但在与内筒轴向正交的截面中,轴向止挡部的侧面可以沿中间筒的表面弯曲。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轴向止挡部的形状进行各种其它变化。
[0044]图4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01的沿内筒轴向的截面图。在防振装置101中,各轴向止挡部115a、115b、116a和116b的内筒轴向外侧端部的外表面轮廓115e1、115e2、116eJP 116e2均具有从轴向止挡部向外凸出的曲面。这使得轴向止挡部能够具有与车体等的先软然后逐渐变硬的接触。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改善乘车品质。此外,轴向止挡部与车体等可以以接触面积逐渐增加的方式彼此接触。因此能够抑制当轴向止挡部与车体等一次以大接触面积彼此接触时产生的不舒服的接触音。
[0045]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向止挡部在包括主振动方向的沿着内筒轴向的截面中具有凸曲面,但是轴向止挡部可以在沿着内筒轴向的另一截面中具有凸曲面。
[0046]虽然本发明的防振装置是最有效的并优选适用于如上述的扭力杆,但是不限于扭力杆,例如可以仅利用上述第一弹性套筒来形成诸如发动机座等的防振装置。
[0047]附图标记说明
[0048]UlOl防振装置
[0049]10第一弹性套筒
[0050]11内筒
[0051]12外筒
[0052]13中间筒
[0053]14主体弹性体
[0054]15、16止挡弹性体
[0055]15a^ 15b^ 16a^ 16b^ 115a^ 115b^ 116a^ 116b 轴向止挡部
[0056]115en115e2U16en116e2轴向止挡部的内筒轴向外缘
[0057]17、18空腔部
[0058]20第二弹性套筒
[0059]21第二内筒
[0060]22第二外筒
[0061]24第二主体弹性体
[0062]30连接杆
【主权项】
1.一种防振装置,其包括: 内筒,所述内筒连接到振动发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一方; 外筒,所述外筒连接到所述振动发生部和所述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方; 中间筒,所述中间筒被压入所述外筒的内周面; 主体弹性体,所述主体弹性体连接所述内筒与所述中间筒;以及 止挡弹性体,所述止挡弹性体相对于所述主体弹性体独立,所述止挡弹性体固定于所述中间筒并在与内筒轴向正交的方向上至少隔着空腔部地面向所述内筒,所述空腔部被形成为在所述内筒轴向上贯通所述主体弹性体, 其中,所述止挡弹性体具有轴向止挡部,所述轴向止挡部在所述内筒轴向上突出到所述中间筒和所述外筒之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内筒轴向正交的截面中,所述轴向止挡部的中心线比所述止挡弹性体的中心线靠近所述中间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沿着所述内筒轴向的截面中,所述止挡弹性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厚度从所述内筒侧向所述中间筒侧逐渐增加。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向止挡部的内筒轴向外侧端部的外表面轮廓具有从该轴向止挡部向外凸出的曲面。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装置还包括: 第二内筒,所述第二内筒的轴向与所述内筒的轴向不同;以及 第二外筒,所述第二外筒经由连接杆连接到所述外筒,并隔着第二主体弹性体地配置在所述第二内筒的径向外侧。
【专利摘要】本发明具有:内筒(11),其连接到振动发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一方;外筒(12),其连接到振动发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方;中间筒(13),其被压入外筒(12)的内周面;主体弹性体(14),其连接内筒(11)与中间筒(13);以及止挡弹性体(15、16),其相对于主体弹性体(14)独立,止挡弹性体(15、16)固定于中间筒(13)并在与内筒轴向正交的方向上至少隔着空腔部(17、18)地面向内筒(11),空腔部(17、18)被形成为在内筒轴向上贯通主体弹性体(14)。止挡弹性体(15、16)分别具有轴向止挡部(15a、16a),轴向止挡部(15a、16a)在内筒轴向上突出到中间筒(13)和外筒(12)之外。
【IPC分类】F16F1/38, B60K5/12, F16F15/08
【公开号】CN105074261
【申请号】CN201480010028
【发明人】杉本幸大
【申请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4年1月10日
【公告号】EP2960540A1, WO2014129099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