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摩托车内转子电机弓锥式两档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13557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电动摩托车内转子电机弓锥式两档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变速器,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摩托车内转子电机弓锥式两档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汽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基本上都是通过调速手柄或加速踏板直接控制节气门或电流控制速度,或采用手控机械自动变速机构方式实现变速。手柄或加速踏板的操作完全取决于驾驶人员的操作,常常会造成操作与车行状况不匹配,致使电机运行不稳定,出现堵转现象。
[0003]机动车在由乘骑者在不知晓行驶阻力的情况下,仅根据经验操作控制的变速装置,难免存在以下问题:1.在启动、上坡和大负载时、由于行驶阻力增加,迫使电机转速下降在低效率区工作。2.由于没有机械变速器调整扭矩和速度,只能在平原地区推广使用,不能满足山区、丘陵和重负荷条件下使用,缩小了使用范围;3.驱动轮处安装空间小,安装了发动机或电机后很难再容纳自动变速器和其它新技术;4.不具备自适应的功能,不能自动检测、修正和排除驾驶员的操作错误;5.在车速变化突然时,必然造成电机功率与行驶阻力难以匹配。6.续行距离短、爬坡能力差,适应范围小。
[0004]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发明人发明了一系列的凸轮自适应自动变速装置,利用行驶阻力驱动凸轮,达到自动换档和根据行驶阻力自适应匹配车速输出扭矩的目的,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前述的凸轮自适应自动变速器虽然具有上述优点,稳定性和高效性较现有技术有较大提高,但是部分零部件结构较为复杂,变速器体积较大,长周期运行零部件变形明显,没有稳定支撑,导致运行噪声较大,影响运行舒适性并影响传动效率,从而能耗较高。
[0005]因此,需要一种对上述凸轮自适应自动变速装置进行改进,不但能够自适应随行驶阻力变化不切断驱动力的情况下自动进行换档变速,解决扭矩一转速变化小不能满足复杂条件下道路使用的问题;长周期运行依然保证稳定支撑,降低运行噪声,保证运行舒适性并提尚传动效率,从而降低能耗。

【发明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摩托车内转子电机弓锥式两档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不但能够自适应随行驶阻力变化不切断驱动力的情况下自动进行换档变速,解决扭矩一转速变化小不能满足复杂条件下道路使用的问题;长周期运行依然保证稳定支撑,降低运行噪声,保证运行舒适性并提高传动效率,从而降低能耗。
[0007]本发明的电动摩托车内转子电机弓锥式两档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包括驱动电机、箱体和与箱体转动配合且将动力输出的传动轴,还包括慢档传动机构和设置在传动轴上的机械智能化自适应变速总成;
[0008]机械智能化自适应变速总成包括圆环体轴向外锥套、圆环体轴向内锥套和变速弹性元件;
[0009]圆环体轴向内锥套内圆为轴向锥面,圆环体轴向外锥套外圆为轴向锥面,圆环体轴向内锥套以锥面互相配合的方式套在圆环体轴向外锥套外圆周形成传递快档的锥面传动副;变速弹性元件施加使圆环体轴向外锥套的锥面与圆环体轴向内锥套的内锥面贴合传动的预紧力;所述圆环体轴向外锥套外套于传动轴且与其通过主传动凸轮副传动配合;
[0010]所述慢档传动机构包括超越离合器和中间减速传动机构,所述超越离合器包括外圈、内圈和滚动体,所述外圈和内圈之间形成用于通过滚动体啮合或分离的啮合空间,所述外圈轴向端面形成环形凹陷,所述内圈转动配合设置于该环形凹陷内且啮合空间形成于内圈外圆与环形凹陷径向外侧的内壁之间;所述圆环体轴向内锥套通过中间减速机构将动力输入至超越离合器外圈,所述超越离合器内圈将慢档动力传递输出至圆环体轴向外锥套;
[0011]所述驱动电机为内转子电机,内转子电机的定子固定于箱体,内转子与圆环体轴向内锥套传动配合。
[0012]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的内转子通过传动支架与圆环体轴向内锥套传动配合,所述传动支架形成通过轴承与箱体转动配合的支撑部;
[0013]进一步,变速弹性元件对圆环体轴向外锥套施加使其外锥面与圆环体轴向内锥套的内锥面贴合传动的预紧力;所述传动轴动力输出时,主传动凸轮副对圆环体轴向外锥套施加与变速弹性元件预紧力相反的轴向分力;
[0014]进一步,超越离合器内圈与圆环体轴向外锥套通过凸轮副传动配合并将慢档动力由中间减速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递至圆环体轴向外锥套;
[0015]进一步,所述超越离合器还包括支撑辊组件,所述支承辊组件至少包括平行于超越离合器轴线并与滚动体间隔设置的支承辊,所述支承辊外圆与相邻的滚动体外圆接触,所述支承辊以在超越离合器的圆周方向可运动的方式设置;
[0016]进一步,所述内圈轴向延伸出外圈的环形凹陷且延伸部内圆具有可与传动轴配合的内圈支撑部,所述外圈内圆具有可与传动轴配合的外圈支撑部;
[0017]进一步,所述支承辊组件还包括支承辊支架,所述支承辊以可沿超越离合器圆周方向滑动和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方式通过支承辊支架支撑于外圈的环形凹陷径向外侧的内壁和内圈外圆之间;
[0018]进一步,所述支承辊支架包括对应于支承辊两端设置的撑环I和撑环II,所述撑环I和撑环II分别设有用于供支承辊两端穿入的沿撑环I和撑环II圆周方向的环形槽,所述支承辊两端与对应的环形槽滑动配合;所述外圈的环形凹陷轴向底部设有用于通过润滑油的过油孔,所述撑环I位于环形凹陷轴向底部且撑环I的环形槽槽底设有轴向通孔;
[0019]进一步,所述主传动凸轮副由所述圆环体轴向外锥套内圆设有的内螺旋凸轮和传动轴设有的内螺旋凸轮相互配合形成;
[0020]进一步,传动支架一端与圆环体轴向内锥套连接形成传动配合,远离圆环体轴向内锥套的一端转动配合支撑于变速箱体,所述变速弹性元件位于支撑架与传动轴之间的空间且外套于外套于传动轴。
[00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电动摩托车内转子电机弓锥式两档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具有现有凸轮自适应自动变速装置的全部优点,如能根据行驶阻力检测驱动扭矩一转速以及行驶阻力一车速信号,使电机输出功率与车辆行驶状况始终处于最佳匹配状态,实现车辆驱动力矩与综合行驶阻力的平衡控制,在不切断驱动力的情况下自适应随行驶阻力变化自动进行换档变速;可以满足山区、丘陵和重负荷条件下使用,使电机负荷变化平缓,机动车辆运行平稳,提高安全性;
[0022]同时,本变速器的慢档传动机构的超越离合器采用内圈位于内圈所形成的环形凹陷内的结构,内圈从结构上嵌入外圈,使内圈和外圈之间形成相互支撑的影响,避免传统结构上内圈直接支撑于传动轴的结构,也避免了传动误差在超越离合器上被放大的问题,不但保证超越离合器的整体稳定性,还使得变速器长周期运行依然保证稳定支撑,降低运行噪声,保证运行舒适性并提高传动效率,从而降低能耗;还提高使用寿命和运行精度,适用于重载和高速的使用环境。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24]图1为本发明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超越离合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超越离合器周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图1为本发明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超越离合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超越离合器周向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电动摩托车内转子电机弓锥式两档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包括驱动电机、箱体3和与箱体3转动配合且将动力输出的传动轴1,所述箱体3具有用于侧挂安装于轮毂侧的安装部,或者用于直接形成轮毂的安装部,在此不再赘述;还包括慢档传动机构和设置在传动轴1上的机械智能化自适应变速总成;
[0028]机械智能化自适应变速总成包括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圆环体轴向内锥套9和变速弹性元件4 ;
[0029]圆环体轴向内锥套9内圆为轴向锥面,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外圆为轴向锥面,圆环体轴向内锥套9以锥面互相配合的方式套在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外圆周形成传递快档的锥面传动副;变速弹性元件4施加使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的锥面与圆环体轴向内锥套9的内锥面贴合传动的预紧力;所述圆环体轴向外锥套6外套于传动轴1且与其通过主传动凸轮副传动配合;
[0030]所述慢档传动机构包括超越离合器和中间减速传动机构,所述超越离合器包括外圈15、内圈14和滚动体20,所述外圈15和内圈14之间形成用于通过滚动体20啮合或分离的啮合空间,所述外圈15轴向端面形成环形凹陷,所述内圈14转动配合设置于该环形凹陷内且啮合空间形成于内圈14外圆与环形凹陷径向外侧的内壁之间;所述圆环体轴向内锥套9通过中间减速机构将动力输入至超越离合器外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