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49635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振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振装置包括机架、转动副R1、连杆一、移动副P1、弹簧阻尼元件一、连杆二、转动副R2、动平台、转动副R3、连杆三、移动副P2、弹簧阻尼元件二、连杆四、转动副R4、连杆五、移动副P3、弹簧阻尼元件三、连杆六、转动副R5、连杆七、转动副R6。本发明的一种减振装置通过减振平台平移和转动,可实现平衡机构运动及减振要求,能够实现多方位运动,而且能够实现有效减振,其整体结构简单、高效、承载力强、应用范围广。
【专利说明】
_种减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减振及并联机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装置。【背景技术】
[0002]随着工业制造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机械的自动化生产已成为现代工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且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对自动化程度、精度、效率等要求也越来越高。 另外,随着人们在机械制造、汽车等领域对振动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减振技术的研究也已成为前沿热点研究方向之一。当前多自由度减振平台已广泛应用在工业、农业、医疗、建筑、 海洋施工、机器人等多个领域,解决了现代化生产中的诸多难题。因此多自由度减振平台已成为现代工业技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关于单自由度典型机械设备的减振理论已比较成熟,其减振装置类型有液压减振、弹簧气囊减振、金属橡胶减振、钢丝圈螺旋弹簧减振、气弹簧减振、复合钢板等多个种类。有必要设计一种减振装置,达到结构的可靠、简便、承载能力强的减振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减振装置,可实现减振平台承受平移和转动的振动, 可以更好地平衡机构运动及减振要求。
[0004]实现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减振机构,包括机架、转动副心、连杆一、移动副P1、弹簧阻尼元件一、连杆二、转动副R2、动平台、转动副R3、连杆三、移动副P2、弹簧阻尼元件二、连杆四、转动副R4、连杆五、移动副p3、弹簧阻尼元件三、连杆六、转动副取、连杆七、 转动副Rs;所述的机架与连杆一通过转动副Ri相接;所述的连杆二与连杆一通过移动副Pi相接;所述的弹簧阻尼元件一上端与连杆二相接,下端与连杆一相接;所述的动平台与连杆二通过转动副R2相接,动平台中间处与连杆三通过转动副R3相接;所述的连杆三与连杆四通过移动副P2相接;所述的弹簧阻尼元件二上端与连杆三相接,下端与连杆四相接;所述的连杆四与机架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的连杆五与动平台一端通过转动副R4相接;所述的连杆六与连杆五通过移动副p3相接;所述的弹簧阻尼元件三上端与连杆五相接,下端与连杆六相接; 所述的连杆七一端与连杆六通过转动副R5相接,一端与机架通过转动副R6相接。
[0005]当动平台受到一定的载荷时,动平台的左端通过转动副R2将部分受力传递到连杆二上,连杆二的下端与弹簧阻尼元件一的上端相连,并将所受到的力传递到弹簧阻尼元件一上,使弹簧阻尼元件一压缩并产生反向作用力,弹簧阻尼元件一下端与连杆一相连,连杆一通过转动副Ri连接到机架1上,连杆一在受到力时运动;动平台通过转动副R3将所受的力部分传递到连杆三上,连杆三的下端与弹簧阻尼元件二的上端相连,并将所受到的力传递到弹簧阻尼元件二上,使弹簧阻尼元件二压缩并产生反向作用力,弹簧阻尼元件二下端与固定在机架上的连杆四相连接,连杆三在受到力时运动;动平台的右端端通过转动副R4将部分受力传递到连杆五上,连杆五的下端与弹簧阻尼元件三的上端相连,并将所受到的力传递到弹簧阻尼元件三上,使弹簧阻尼元件三压缩并产生反向作用力,弹簧阻尼元件三下端与连杆六相连接,连杆六将部分受力通过转动副R5传递到连杆七上,连杆七下端通过转动副R6连接在机架1上,连杆七在受力的情况下转动,动平台可实现平移和转动,实现多自由度减振。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07]1、本发明的一种减振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多方位运动,而且把减振技术融入到所设计的机构当中,综合实现了多自由度减振平台的功能,其整体结构简单、高效、承载力强、应用范围广。
[0008]2、本发明的一种减振装置综合采用弹簧阻尼元件与移动副一起作为机构的减振系统,减振平台的主体机构采用一种并联机构,该并联机构有三个自由度,可以实现减振平台平移和转动,实现平衡机构运动及减振要求。【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机架1、转动副Ri 2、连杆一3、移动副Pi 4、弹簧阻尼元件一5、连杆二6、转动副 R2 7、动平台8、转动副R3 9、连杆三10、移动副P2 11、弹簧阻尼元件二12、连杆四13、转动副 R4 14、连杆五15、移动副P3 16、弹簧阻尼元件三17、连杆六18、转动副R5 19、连杆七20、转动副R6 21。【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使本发明所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2]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转动副心2、连杆一3、 移动副Pi 4、弹簧阻尼元件一5、连杆二6、转动副R2 7、动平台8、转动副R3 9、连杆三10、移动副P2 11、弹簧阻尼元件二12、连杆四13、转动副R4 14、连杆五15、移动副P3 16、弹簧阻尼元件三17、连杆六18、转动副R5 19、连杆七20、转动副R6 21;所述的机架1与连杆一3通过转动副心2相接;所述的连杆二6与连杆一3通过移动副Pi 4相接;所述的弹簧阻尼元件一5上端与连杆二6相接,下端与连杆一3相接;所述的动平台8与连杆二6通过转动副R2 7相接,动平台8中间处与连杆三10通过转动副R3 9相接;所述的连杆三10与连杆四13通过移动副P2 11 相接;所述的弹簧阻尼元件二12上端与连杆三10相接,下端与连杆四13相接;所述的连杆四 13与机架1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的连杆五15与动平台8—端通过转动副R4 14相接;所述的连杆六18与连杆五15通过移动副P3 16相接;所述的弹簧阻尼元件三17上端与连杆五15相接, 下端与连杆六18相接;所述的连杆七20—端与连杆六18通过转动副R5 19相接,一端与机架 1通过转动副Rs 21相接。
[0013]工作过程:当动平台8受到一定的载荷时,动平台8的左端通过转动副R2 7将部分受力传递到连杆二6上,连杆二6的下端与弹簧阻尼元件一 5的上端相连,并将所受到的力传递到弹簧阻尼元件一5上,使弹簧阻尼元件一5压缩并产生反向作用力,弹簧阻尼元件一5下端与连杆一3相连,连杆一3通过转动副Ri 2连接到机架1上,连杆一3在受到力时运动;动平台8通过转动副R3 9将所受的力部分传递到连杆三10上,连杆三10的下端与弹簧阻尼元件二12的上端相连,并将所受到的力传递到弹簧阻尼元件二12上,使弹簧阻尼元件二12压缩并产生反向作用力,弹簧阻尼元件二12下端与固定在机架1上的连杆四13相连接,连杆三10 在受到力时运动;动平台8的右端端通过转动副R4 14将部分受力传递到连杆五15上,连杆五15的下端与弹簧阻尼元件三17的上端相连,并将所受到的力传递到弹簧阻尼元件三17 上,使弹簧阻尼元件三17压缩并产生反向作用力,弹簧阻尼元件三17下端与连杆六18相连接,连杆六18将部分受力通过转动副R5 19传递到连杆七20上,连杆七20下端通过转动副R6 21连接在机架1上,连杆七20在受力的情况下转动,动平台8可实现平移和转动,即可实现多自由度减振。
[001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转动副心、连杆一、移动副卩:、弹簧阻尼 元件一、连杆二、转动副r2、动平台、转动副R3、连杆三、移动副p2、弹簧阻尼元件二、连杆四、 转动副R4、连杆五、移动副p3、弹簧阻尼元件三、连杆六、转动副R5、连杆七、转动副R6;所述的 机架与连杆一通过转动副R:相接;所述的连杆二与连杆一通过移动副丹相接;所述的弹簧阻 尼元件一上端与连杆二相接,下端与连杆一相接;所述的动平台与连杆二通过转动副R2相 接,动平台中间处与连杆三通过转动副R3相接;所述的连杆三与连杆四通过移动副P2相接; 所述的弹簧阻尼元件二上端与连杆三相接,下端与连杆四相接;所述的连杆四与机架通过 焊接固定;所述的连杆五与动平台一端通过转动副R4相接;所述的连杆六与连杆五通过移 动副P3相接;所述的弹簧阻尼元件三上端与连杆五相接,下端与连杆六相接;所述的连杆七 一端与连杆六通过转动副R5相接,一端与机架通过转动副R6相接;当动平台受到一定的载荷时,动平台的左端通过转动副R2将部分受力传递到连杆二上, 连杆二的下端与弹簧阻尼元件一的上端相连,并将所受到的力传递到弹簧阻尼元件一上, 使弹簧阻尼元件一压缩并产生反向作用力,弹簧阻尼元件一下端与连杆一相连,连杆一通 过转动副Ri连接到机架1上,连杆一在受到力时运动;动平台通过转动副R3将所受的力部分 传递到连杆三上,连杆三的下端与弹簧阻尼元件二的上端相连,并将所受到的力传递到弹 簧阻尼元件二上,使弹簧阻尼元件二压缩并产生反向作用力,弹簧阻尼元件二下端与固定 在机架上的连杆四相连接,连杆三在受到力时运动;动平台的右端端通过转动副R4将部分 受力传递到连杆五上,连杆五的下端与弹簧阻尼元件三的上端相连,并将所受到的力传递 到弹簧阻尼元件三上,使弹簧阻尼元件三压缩并产生反向作用力,弹簧阻尼元件三下端与 连杆六相连接,连杆六将部分受力通过转动副R5传递到连杆七上,连杆七下端通过转动副R6 连接在机架1上,连杆七在受力的情况下转动,动平台可实现平移和转动,实现多自由度减 振。
【文档编号】F16M11/06GK106015848SQ201610351405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4日
【发明人】范志豪, 范志杰, 吴明洋
【申请人】范志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