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盘式制动器自动回位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744803阅读:来源:国知局

[0021]第四、维护方便,通过有效降低摩擦片的磨损程度,有效延长了摩擦片和制动盘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更换的频率,降低维护难度;
[0022]第五、成本低廉,仅需在原有制动器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结构改进即可完成加工制造,节省加工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23]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盘式制动器自动回位装置摩擦片磨损后状态剖面示意图;
[0024]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盘式制动器自动回位装置摩擦片初始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
[0025]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盘式制动器自动回位装置摩擦片与自动复位单元连接示意图;
[0026]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盘式制动器自动回位装置弹性复位条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盘式制动器自动回位装置反向齿条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盘式制动器自动回位装置反向齿条和横向铁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中的标记包括:1、储液油缸,2、液压活塞,3、制动盘,4、活动钳,5、外摩擦片,6、内摩擦片,7、横向铁板,8、反向齿条,9、滑套孔,10、安装孔,11、反向限位齿,12、反向锯齿,13、限位弹性压片,14、弹性复位条,15、弯折部,16、插入头。17、固定盲孔,18、排空螺栓,19、安装支架,20、防尘套,21、弧状凹槽,22、前端插入部,23、中端弹性部,24、后端固定部,25、固定螺栓,26、调节螺栓,27、安装防尘盖,28、油缸入口,29、观察防尘盖,30、支架防尘套,31、活塞防尘套,32、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1]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盘式制动器自动回位装置,包括储液油缸1、液压活塞2、制动盘3、活动钳4和摩擦片,所述液压活塞2活动嵌套在所述储液油缸I内部,所述储液油缸I的底部设有排空螺栓18和油缸入口 28,所述活动钳4设置在所述液压活塞2前端,所述活动钳4与所述储液油缸I连接,所述摩擦片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19内部由液压活塞2驱动实现前后活动,所述摩擦片包括外摩擦片5和内摩擦片6,所述制动盘3设置在所述外摩擦片5和内摩擦片6之间,所述外摩擦片5和所述内摩擦片6之间设有实现外摩擦片5和内摩擦片6活动分离的自动回位单元,所述内摩擦片6和液压活塞2之间设有内摩擦片6和液压活塞2距离回复限位的自动限位单元。
[0032]如图1?图5所示,所述自动限位单元包括横向铁板7和反向齿条8,所述横向铁板7设置在内摩擦片6和液压活塞2之间,所述储液油缸I两侧设有连接储液油缸I并与横向铁板7垂直的滑套孔9,所述滑套孔9分居液压活塞2两侧,所述滑套孔9后端设有安装孔10,反向齿条8活动贯穿安装孔10、滑套孔9与所述横向铁板7垂直连接,所述反向齿条8的末端设有反向限位齿11,所述反向限位齿11包括若干反向锯齿12,所述反向锯齿12的齿谷到齿峰沿远离横向铁板7方向倾斜,所述安装孔10内部设有限位弹性压片13,所述限位弹性压片13与所述反向锯齿12弹性活动压合限位。
[0033]如图1?图5所示,所述自动回位单元包括弹性复位条14,所述弹性复位条14为弹簧、弹片或弹性压条,所述弹性复位条14包括弯折部15和插入头16,所述弯折部15呈U型,所述插入头16分居弯折部15两侧,所述插入头16与弯折部15S型弯曲连接,所述插入头I6呈7字形,所述外摩擦片5和内摩擦片6顶侧均设有固定盲孔17,所述弹性复位条14通过固定盲孔17分别与所述外摩擦片5、内摩擦片6侧卧式卡合连接,所述弯折部15S型弧形方向与所述外摩擦片5和内摩擦片6弧形走向一致。
[0034]如图1、图2所示,所述液压盘式制动器自动回位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19,所述安装支架19分居储液油缸I两侧,所述储液油缸I与制动盘3通过安装支架19连接,所述安装支架19与储液油缸I连接处设有支架防尘套30 ;所述液压活塞2与所述储液油缸I活动嵌套连接处设有活塞防尘套31 ;所述反向齿条8与所述滑套孔9、安装孔10贯穿连接处设有反向齿条防尘套20。
[0035]如图1、图3所示,液压盘式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液压活塞2远离储液油缸I背部,推动横向铁板7向前运动,实现内摩擦片6向前运动与制动盘3接触,从而阻碍内摩擦片6的进一步向前运动。由于内摩擦片6具有惯性依然保持向前运动状态,在受到制动盘3的阻碍后在制动盘3的反作用下,承载内摩擦片6的活动钳4向后运动,从而带动外摩擦片5的向后运动,外摩擦片5和内摩擦片6相互紧压,把制动盘3夹住在中间实现机动车的制动过程。在制动过程中,横向铁板7会随之液压活塞2向前运动,带动反向齿条8活动贯穿滑套孔9向前运动,限位弹性压片13会在反向锯齿12的齿峰背部向外滑动。当摩擦片磨损程度严重时,会使限位弹性压片13直接越过齿峰顶部进入后面相邻的反向锯齿12压缩自动限位的距离。同时,弹性复位条14弯折部15之间的距离被压缩,弹性复位条14弯折部15之间产生向外扩张的复位弹力。
[0036]液压盘式制动器在制动释放过程中,解除液压活塞2向摩擦片的推力,外摩擦片5和内摩擦片6在弹性复位条14向外扩张的复位弹力作用下逐渐分离。推动连接在反向齿条8头部的横向铁板7向后运动,同时推动反向齿条8向后运动,当反向齿条8反向锯齿12的齿谷与弹性压片相互接触时停止运动,实现自动限位。
[0037]如图5所示,所述安装孔10的末端底部设有安装防尘盖27,所述安装孔10外壁设有观察防尘盖,所述观察防尘盖设置调节螺栓26附近。
[0038]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盲孔17的纵深方向垂直于外摩擦片5或内摩擦片6的顶端平面,所述内摩擦片5内壁设有内摩擦衬片,所述外摩擦片6内壁设有外摩擦衬片,所述内摩擦衬片和外摩擦衬片平行相对制动盘3设置,所述固定盲孔17的边缘与外摩擦衬片或内摩擦衬片的外边界相平。所述固定盲孔17的边缘设置有弧状凹槽21,所述弧状凹槽21分别位于外摩擦片5的外侧和内摩擦片6的内侧。
[0039]如图5所示,所述反向齿条8的头部为圆柱状,所述反向锯齿12齿峰的高度小于反向齿条8头部圆柱截面的半径。所述反向齿条8的反向锯齿12的距离间隔相等,所述反向限位齿11的总长度等于初次投入使用的外摩擦片5的摩擦衬片厚度、内摩擦片6的摩擦衬片厚度和制动盘3允许磨损极限厚度之和。
[0040]如图5所示,所述限位弹性压片13包括前端插入部22、中端插入部23和后端固定部24,所述前端插入部22与反向限位齿11接触压合限位,所述后端固定部24通过固定螺栓25连接在安装孔10上,所述安装孔10上还设有调节螺栓26,所述调节螺栓26与中端插入部23位置相对实现对中端插入部23进行松紧调节。
[0041]如附图6所述,所述反向齿条8和所述横向铁板7通过横向铁板7上的连接孔32进行连接安装,最终使反向齿条8的U型所在的平面与横向铁板7所在的平面垂直。
[0042]所述液压盘式制动器的自动回位和自动限位工作原理如下:
[0043]当松开制动踏板制动释放后,液压活塞解除了对摩擦片的推力,由于摩擦片在弹性复位条的作用下,使两侧摩擦片产生分离回位。在回位的过程中,由于液压活塞存在油封阻力、储液油缸存在回油阻力,弹性复位条在推动内摩擦片的同时产生反作用力推开外摩擦片和活动钳,此时,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互相分离,实现内摩擦片、外摩擦片和制动盘的彼此分离。与此同时,反向齿条也会同时向后推动,当限位弹片前端插入部顶压到反向锯齿的齿谷时,反向齿条与液压活塞就会停止移动,使摩擦片和制动盘的分离保持在设置的有效使用范围内,实现自动限位。
[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