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两用救生充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1832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陆两用救生充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充气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水陆两用的救生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水陆两用救生充气装置适用于各种需要充气的水上救生设备,如充气式救生圈、充气式救生衣、充气式救生阀和充气式水上浮标等;也适用于陆地使用的充气设备,如充气式救生气包、野外露宿的充气式旅行床垫等。现有的水陆两用救生充气装置大多由设置在相互连接的充气座和罩壳内的自动充气机构以及设置在充气座一侧的手动充气机构组成,如中国专利号为200420090271.2的“水上两用救生充气装置”,其自动充气机构包括与罩壳滑动配合的撞杆座,撞杆座上紧配插接有撞杆,撞杆上作用有设在弹簧套内的撞杆弹簧和水溶莲花组件,这种结构的自动充气机构虽然在水中使用时能自动进行充气,但是其结构复杂、机件繁多、不利于大批量生产,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暴露出不少的缺陷,例如该装置的水溶莲花组件设在具有进水孔的互相套合的莲花座盖和莲花座内,撞杆必须穿过水溶莲花组件才能撞击滑块,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撞击力不足,无法推动撞针击穿贮气瓶密封盖而产生无法充气现象,而且莲花座盖与莲花头之间的水溶环需直接承受两者施加的压力,当长期存放时,水溶环可能被压碎而产生误充气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一致性好、便于大批量生产的水陆两用救生充气装置,该充气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误充气或贮气瓶密封盖击不穿而无法正常充气的现象。
根据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是一种水陆两用救生充气装置,包含相互连接的充气座和带有进水口的罩壳,所述的充气座口部设有密封连接的内贮压缩气体、由密封盖封闭的贮气瓶,充气座与贮气瓶同轴线的下方设有自动充气机构,该自动充气机构包括设在罩壳内沿其内孔向上滑移顶推滑块的撞杆,撞杆上设有撞杆弹簧,滑块与由撞针弹簧复位、且密封连接的撞针接触,充气座内还设有与被充物体密封连接的进气孔,充气座的一侧设有手动充气机构,以及水溶环和莲花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莲花头直接包围在撞杆下部的凹颈上,水溶环包围在莲花头外;所述的滑块上设有腰形孔,腰形孔中设有连接充气座、防止滑块脱落的弹性销。
所述的充气座上设有与贮气瓶螺纹连接的铜嵌件。
所述的进气孔由进气座、密封圈和紧固螺母组成。
所述的手动充气机构包括以铆钉铰接在充气座上的手动拉臂,手动拉臂上设有连体的、可推动滑块滑移的撞块,所述的手动拉臂连接拉绳和拉绳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对原有的水上两用救生充气装置中的自动充气机构进行了改进,将自动充气机构中的莲花头直接包围在撞杆下部的凹颈上,水溶环包围在莲花头外,这种自动充气机构的撞杆在撞杆弹簧的作用下推动撞针更容易击穿贮气瓶密封盖,从而避免了无法正常充气现象的发生,而且水溶环能承受更大的压力,使水溶环不易断裂,使用更长久、稳定,不会产生误充气现象或无法充气现象,改进后的结构更加简单,一致性更好,便于进行大批量的生产。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水陆两用救生充气装置,包括螺纹连接的充气座18和带有进水口的罩壳5,所述的充气座采用重量较轻的非金属材料制成,在其口部还密封连接有内贮二氧化碳压缩气体的贮气瓶19,两者的连接方式为贮气瓶螺接在充气座18的铜嵌件16上,该铜嵌件的作用是避免贮气瓶19直接与充气座进行螺接,使两者的连接更加紧固。贮气瓶19的口部还设有经高频焊接工艺焊固密封的圆形密封盖,并与铜嵌件16的结合处设有密封垫17形成密封连接,使瓶内气体不外逸。
在贮气瓶19口部同轴线的下方设有自动充气机构,该自动充气机构包括可沿罩壳5内孔向上滑移的撞杆3,撞杆由设在撞杆上的撞杆弹簧4顶推,撞杆弹簧另一端支承着直接包围在撞杆下部凹颈内的莲花头2,莲花头外包围有由吸水性能特强、稳定性较高的非化学材料经特殊工艺制成的环状水溶环1,正常状态时的水溶环呈坚硬的固态,能承受撞杆弹簧2长期的压力,而不断裂,在水溶环1溶解断裂前,撞杆原位不动。当水溶环遇水即溶解断裂,莲花头2失去与水溶环的抱紧力,撞杆3在撞杆弹簧4的作用下将撞杆向上推动。撞杆3上方设有受撞杆顶推的滑块7,该滑块上设有一腰形孔,腰形孔中设有连接充气座18、防止滑块7脱落的弹性销6,滑块与撞针10接触,阶梯状撞针通过“O”型密封圈11密封设置在充气座孔内,并由撞针弹簧12向下顶推,撞针10头部开有铣槽,击穿储气瓶19上的密封盖后,气体通过撞针上的铣槽可快速进入充气座孔内,并向物休充气。充气座18内还设有与被充物体密封连接的进气孔,该进气孔由进气座13、密封圈14和紧固螺母15组成,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
充气座18的一侧设有手动充气机构,该手动充气机构包括一端以铆钉8铰接在充气座18上的手动拉臂9,在铰接处的手动拉臂上设有连体的可推动滑块7滑移、进而顶推撞针10击穿贮气瓶19密封盖以实现手动充气的撞块21,手动拉臂的另一端设有拉绳22和拉绳锤23,需要手动充气时只需拉动拉绳锤即能实现。为了防止误拉引起充气,在充气座18上还设有限制手动拉臂9拉动的卡子20。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自动充气和手动充气,自动充气必须处在水中才能实现,例如使用者不小心跌入水中后,即能触发该水陆两用救生充气装置中的自动充气机构,达到救生的目的,其工作过程是当水从罩壳5上的进水孔进入罩壳内与水溶环1接触时,水溶环快速被水溶解断裂,一般过程为2~3秒左右,这时直接包围在撞杆3凹颈处的莲花头2张开,失去包围抱合力的撞杆在撞杆弹簧4的作用下快速撞向滑块7,进而由滑块顶推撞针10克服撞针弹簧12处所设的弹簧力击穿贮气瓶19密封盖,被压缩的二氧化碳气体就通过撞针上的铣槽快速进入充气座18孔,由于撞针10与充气座孔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11,二氧化碳气体只能通过进气孔进入被充物体,从而实现自动充气过程。
手动充气大多适用于陆上使用,例如在野外露营时对一些旅行设备进行充气,也可以在水中使用,扩大了使用范围,其工作过程是先将设在充气座18上的卡子20卸下,这时失去卡子限制的手动拉臂9通过拉绳22和拉绳锤23即能被拉动,拉动后的手动拉臂带动与其连体的撞块21顶推滑块7,进而推动撞针10克服撞针弹簧12的弹簧力即可击穿贮气瓶19密封盖实现手动充气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水陆两用救生充气装置,包含相互连接的充气座(18)和带有进水口的罩壳(5),所述的充气座口部设有密封连接的内贮压缩气体、由密封盖封闭的贮气瓶(19),充气座与贮气瓶同轴线的下方设有自动充气机构,该自动充气机构包括设在罩壳(5)内沿其内孔向上滑移顶推滑块(7)的撞杆(3),撞杆上设有撞杆弹簧(4),滑块与由撞针弹簧(12)复位、且密封连接的撞针(10)接触,充气座内还设有与被充物体密封连接的进气孔,充气座(18)的一侧设有手动充气机构,以及水溶环(1)和莲花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莲花头直接包围在撞杆(3)下部的凹颈上,水溶环(1)包围在莲花头(2)外;所述的滑块(7)上设有腰形孔,腰形孔中设有连接充气座(18)、防止滑块(7)脱落的弹性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用救生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座(18)上设有与贮气瓶(19)螺纹连接的铜嵌件(1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陆两用救生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孔由进气座(13)、密封圈(14)和紧固螺母(15)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用救生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动充气机构包括以铆钉(8)铰接在充气座(18)上的手动拉臂(9),手动拉臂上设有连体的、可推动滑块(7)滑移的撞块(21),所述的手动拉臂连接拉绳(22)和拉绳锤(23)。
专利摘要一种水陆两用救生充气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充气座和带有进水口的罩壳,充气座口部设有密封连接的内贮压缩气体、由密封盖封闭的贮气瓶,充气座与贮气瓶同轴线的下方设有自动充气机构,充气座一侧设有手动充气机构,充气座内还设有密封性更好的进气孔,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是对自动充气机构进行了改进,将自动充气机构中的莲花头直接包围在撞杆下部的凹颈上,水溶环包围在莲花头外,这种结构的水溶环能承受更大的压力,使用更长久、稳定,不会产生误充气的现象,且使用时撞杆在撞杆弹簧的作用下推动撞针更容易击穿贮气瓶密封盖以实现自动充气,改进后的结构更加简单,一致性更好,便于进行大批量的生产。
文档编号F17C5/00GK2913178SQ20062010400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6日
发明者陶善国 申请人:陶善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