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卸车增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0277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卸车增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增压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卸车增压器。



背景技术:

LNG卫星站中,多选择采用LNG槽车外购LNG资源输入至LNG储罐内储存,为了顺 利安全的将LNG槽车内的LNG卸入LNG储罐中,需要配备LNG卸车装置。传统的LNG卸车装置采用自增压卸车,即将LNG槽车内少量LNG引入至空温式自增压气化器气化,然后返回送至LNG槽车内增压,实现将槽车内LNG 经LNG卸车臂卸出的目的。

传统自增压卸车装置不仅需要增加相应的气化器等设备,还存在LNG增压速度慢,在采用自增压装置时,热交换效率低进而导致LNG增压速度慢,的缺点,不能满足连续、大规模LNG 卸车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卸车增压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卸车增压器,包括翅片管和框架,所述框架设置在翅片管的两端并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翅片管之间通过中心连接片卡接固定,所述翅片管的外侧通过边缘连接片卡接固定,所述翅片管上安装有汇集连接件,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的第二螺栓,所述翅片管上还固定连接有铭牌。

优选的,所述翅片管呈阵列分布,位于同一列上的所述翅片管之间通过弯管依次首尾相互串联。

优选的,一部分串联后的所述翅片管两端共同连通于第一汇集管,另一部分串联后的所述翅片管两端共同连通于第二汇集管,且第一汇集管和第二汇集管上均固定连接有汇集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汇集连接件包括接管以及焊接与接管一端的法兰,所述法兰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第一汇集管和第二汇集管均与接管的另一端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中心连接片设置在平行的翅片管间隙之间,所述边缘连接片设置在最外侧的翅片管的外侧,且边缘连接片上凸出的中部焊接固定于框架内侧。

优选的,所述中心连接片和边缘连接片上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夹持翅片管上翅片的夹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卸车增压器,通过将需要进行卸车作业的液相接入第一汇集管上的汇集连接件上,将闪蒸汽加入第二汇集管上的汇集连接件上,打开相关控制阀门后开始卸车作业,通过翅片管,提高了温度交换的效果,闪蒸汽蒸发效果明显,增压速度快,通过中心连接片和边缘连接片可以有效的对翅片管进行固定,提高了翅片管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心连接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边缘连接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弯管、2铭牌、3第一螺栓、4翅片管、5框架、6汇集连接件、601夹槽、7中心连接片、8边缘连接片、9第二螺栓、10法兰、11垫片、12接管、13第一汇集管、14第二汇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卸车增压器,包括翅片管4和框架5,所述框架5设置在翅片管4的两端并通过第一螺栓3固定连接,所述翅片管4之间通过中心连接片7卡接固定,所述翅片管4的外侧通过边缘连接片8卡接固定,所述翅片管4上安装有汇集连接件6,所述框架5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的第二螺栓9,所述翅片管4上还固定连接有铭牌2。

进一步的,所述翅片管4呈阵列分布,位于同一列上的所述翅片管4之间通过弯管1依次首尾相互串联。

进一步的,一部分串联后的所述翅片管4两端共同连通于第一汇集管13,另一部分串联后的所述翅片管4两端共同连通于第二汇集管14,且第一汇集管13和第二汇集管14上均固定连接有汇集连接件6。

进一步的,所述汇集连接件6包括接管12以及焊接与接管12一端的法兰10,所述法兰10之间设置有垫片11,所述第一汇集管13和第二汇集管14均与接管12的另一端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连接片7设置在平行的翅片管4间隙之间,所述边缘连接片8设置在最外侧的翅片管4的外侧,且边缘连接片8上凸出的中部焊接固定于框架5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连接片7和边缘连接片8上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夹持翅片管4上翅片的夹槽601。

具体的,使用时,将需要进行卸车作业的液相接入第一汇集管13上的汇集连接件6上,将闪蒸汽加入第二汇集管14上的汇集连接件6上,打开相关控制阀门后开始卸车作业,通过翅片管4,提高了温度交换的效果,闪蒸汽蒸发效果明显,增压速度快,通过中心连接片7和边缘连接片8可以有效的对翅片管4进行固定,提高了翅片管4的结构强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