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盖头、紧盖装置、装瓶流水线及现榨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2619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旋盖头、紧盖装置、装瓶流水线及现榨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榨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旋盖头、紧盖装置、装瓶流水线及现榨汁设备。



背景技术:

旋盖设备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可应用于医药、食品、日化产品等行业。然而,目前使用的旋盖设备大多只能应用在工业流水线中,其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操作不便,无法应用于自动榨汁机以及自动售货机等小型设备的装瓶流水线中。

中国专利文献CN106082057A公开了“一种旋盖头”,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适合于自动榨汁机和自动售货机中使用,然而,由于这种旋盖头中的旋转摩擦套内侧面呈锥形,当这种锥形内侧面与瓶盖接触时,始终属于线-线接触,因此很容易造成旋盖时瓶盖上受力不均,导致瓶盖倾斜,从而无法拧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旋盖头,该旋盖头能保证旋盖时瓶盖受力均匀,从而能快速拧紧瓶盖。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盖头,包括一旋盖头上座、一旋盖头下座以及一旋转摩擦套,所述旋盖头上座与所述旋盖头下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摩擦套设置于所述旋盖头上座下方,所述旋转摩擦套包括一旋转摩擦套上部以及一旋转摩擦套下部,所述旋转摩擦套上部与所述旋转摩擦套下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摩擦套上部与所述旋转摩擦套下部一体成型。

更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摩擦套下部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旋转摩擦套上部的横截面尺寸。

更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摩擦套上部和所述旋转摩擦套下部均由塑胶材料制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摩擦套上部设置于所述旋盖头下座内部,所述旋转摩擦套下部设置于所述旋盖头下座外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摩擦套上部具有一上部顶面、一上部侧面以及一上部底面,所述旋转摩擦套下部具有一下部顶面、一下部侧面以及一下部底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下部底面为一粗糙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有上述旋盖头的紧盖装置,所述紧盖装置还包括一固定支座、一旋盖电机、一升降机构以及一侧板,所示旋盖头固定于所述固定支座的下方,所述旋盖电机固定于所述固定支座的上方,且与所述旋盖头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旋盖头的旋转,所述固定支座固定于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固定于所述侧板上,用于升降所述旋盖头、固定支座以及旋盖电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有上述紧盖装置的装瓶流水线,所述装瓶流水线还包括一送盖装置、一上盖装置、一抓瓶机械手、一机械手横移机构以及一出货装置,所述机械手横移机构用于移动所述抓瓶机械手,所述抓瓶机械手用于抓住瓶子,所述送盖装置用于将瓶盖输送到上盖位置,所述上盖装置用于将瓶盖上到瓶子上,所述紧盖装置用于将瓶子上的瓶盖旋紧,所述出货装置用于将货物输送到出货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有上述装瓶流水线的现榨汁设备,所现榨汁设备还包括一自动榨汁机,所述自动榨汁机用于水果的榨汁和灌装,所述装瓶流水线用于将所述灌装好的果汁进行装瓶和出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盖头结构简单、旋盖快速、稳定性高、出错率低,非常适合自动榨汁机和自动售货机等小型设备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盖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盖头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盖头另一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盖头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盖头旋转摩擦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紧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瓶流水线示意图。

其中:1-旋盖头上座;2-旋盖头下座;3-旋转摩擦套;10-旋盖头;20-固定支座;30旋盖电机;40-升降机构;50-侧板;100-紧盖装置;101-外螺纹;102-上座凸台;103-固定内孔; 104-锁紧螺纹孔;200-送盖装置;201-内螺纹;202-下座凹面;203-下座挡位;300-上盖装置; 301-旋转摩擦套上部;302-旋转摩擦套下部;3011-上部顶面;3012-上部侧面;3013-上部底面;3021-下部顶面;3022-下部侧面;3023-下部底面;400-抓瓶机械手;500-机械手横移机构; 600-出货装置;1000-装瓶流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旋盖头10,该旋盖头10包括一旋盖头上座1、一旋盖头下座2以及一旋转摩擦套3,所述旋盖头上座1与所述旋盖头下座2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摩擦套3设置于所述旋盖头上座1的底部,且所述旋转摩擦套3的第一部分区域位于所述旋盖头下座2内部,所述旋转摩擦套3的第二部分区域位于所述旋盖头下座2外部。

所述旋盖头上座1设有外螺纹101,所述旋盖头下座2设有内螺纹201,所述旋盖头上座 1通过所述外螺纹101旋入到所述旋盖头下座2并与所述旋盖头下座2的所述内螺纹201配合装配。通过调节所述外螺纹101和所述内螺纹201来控制压紧力度从而能保证所述旋转摩擦套3在旋盖过程中不随着瓶盖一起旋转。

所述旋盖头上座1还设有一上座凸台102,所述上座凸台102上设有固定内孔103,所述上座凸台102侧面设有锁紧螺纹孔104,从而方便与旋转电机以及固定支座等机构固定连接。

所述旋盖头下座2还设有一下座凹面202以及一下座挡位203,所述下座凹面202位于所述内螺纹201的下方,所述下座挡位203位于所述下座凹面202的下方,所述下座挡位203 起限位作用,防止所述旋转摩擦套3掉落。

所述旋转摩擦套3包括一旋转摩擦套上部301和一旋转摩擦套下部302,所述旋转摩擦套上部301位于所述旋盖头下座2的内部,而所述旋转摩擦套下部302则位于所述旋盖头下座2的外部。所述下座挡位203卡住所述旋转摩擦套上部301,防止所述旋转摩擦套上部301 掉落。所述旋转摩擦套上部301和所述旋转摩擦套下部302固定连接,其连接方式不限。所述旋转摩擦套上部301的作用即为固定所述旋转摩擦套下部302。所述旋转摩擦套上部301 和所述旋转摩擦套下部302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地,所述旋转摩擦套上部301 的材质为塑胶材料。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摩擦套上部301和所述旋转摩擦套下部302的材质为同一种塑胶材料,且所述旋转摩擦套上部301和所述旋转摩擦套下部302一体成型。所述旋转摩擦套上部301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旋转摩擦套下部302的横截面尺寸。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摩擦套上部301和所述旋转摩擦套下部302均为圆柱体,所述旋转摩擦套上部 301的直径大于所述旋转摩擦套下部302的直径。

所述旋转摩擦套上部301具有一上部顶面3011、一上部侧面3012以及一上部底面3013;所述旋转摩擦套下部302具有一下部顶面3021、一下部侧面3022以及一下部底面3023。所述上部顶面3011与所述旋盖头上座1的底面紧密接触,所述上部侧面3012与所述旋盖头下座2的所述下座凹面202紧密接触,所述上部底面3013与所述下部顶面3021紧密接触。所述下部底面3023为一粗糙面,该粗糙面直接与瓶盖顶面相接触,并利用该粗糙面与瓶盖顶面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瓶盖旋转。

本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摩擦套3的新型结构,将原先瓶盖与现有技术中旋转摩擦套之间单纯的线-线接触变成了现在的面-面接触,从而增强了旋盖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旋盖头10可以用于一种紧盖装置100,所示紧盖装置100 还包括一固定支座20、一旋盖电机30、一升降机构40以及一侧板50。所示旋盖头10固定于所述固定支座20的下方,所述旋盖电机30固定于所述固定支座20的上方,且与所述旋盖头10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旋盖头10的旋转,所述固定支座固定于所述升降机构40上,所述升降机构40固定于所述侧板50上,用于升降所述旋盖头10、固定支座20以及旋盖电机30。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紧盖装置100可以用于一种装瓶流水线,所述装瓶流水线还包括一送盖装置200、一上盖装置300、一抓瓶机械手400、一机械手横移机构500以及一出货装置600。所述机械手横移机构500用于将所述抓瓶机械手400移动到特定位置,所述抓瓶机械手400用于抓住瓶子并将瓶子移动到特定位置,所述送盖装置200用于将瓶盖输送到上盖位置,所述上盖装置300用于将瓶盖上到瓶子上,所述紧盖装置100用于将瓶子上的瓶盖旋紧,所述出货装置600用于将货物输送到出货口。在所述抓瓶机械手400和所述机械手横移机构500的协助下,所述送盖装置200、上盖装置300、紧盖装置100以及出货装置 600配合形成所述装瓶流水线,该装瓶流水线能自动化地完成瓶装饮料如现榨瓶装橙汁的送盖、上盖、紧盖、出货等一系列过程。

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装瓶流水线可用于一种现榨汁设备中,所述现榨汁设备还包括一自动榨汁机。所述自动榨汁机用于鲜果如橙子的榨汁和灌装,所述装瓶流水线则用于将所述灌装好的橙汁进行装瓶和出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盖头结构简单、旋盖快速、稳定性高、出错率低,非常适合自动榨汁机和自动售货机等小型设备中使用。

以上仅仅以一种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