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堵加油口的机械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9373发布日期:2019-08-13 21:3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堵加油口的机械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堵加油口的机械臂结构。



背景技术:

机械臂是指高精度的高速机器手,机械臂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高度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系统,因其独特的操作灵活性,已在工业装配,安全防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机械臂是一个复杂系统,存在着参数摄动、外界干扰及未建模动态等不确定性,因而机械臂的建模模型也存在着不确定性。

传统的机械臂大多采用机械抓对物品进行抓取或输送,或根据产品特性做一些特殊的机械运动,但对于诱空堵塞来说,采用传统的机械臂进行堵塞,无法保证油孔的密封性,从而影响后续的检测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堵加油口的机械臂结构,旨在解决传统的机械臂大多采用机械抓对物品进行抓取或输送,或根据产品特性做一些特殊的机械运动,但对于诱空堵塞来说,采用传统的机械臂进行堵塞,无法保证油孔的密封性,从而影响后续的检测过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堵加油口的机械臂结构,包括传动组件和充气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松下电机、主固定板、滑竿、梯形丝杆、滑环、上固定板、转轴和传送带,所述松下电机位于所述主固定板的顶部,并与所述主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滑竿位于所述主固定板上,所述滑竿与所述主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梯形丝杆位于所述主固定板上,所述梯形丝杆与所述主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滑环套设在所述滑竿的外表面,并与所述滑竿滑动连接,所述上固定板位于所述滑环上,并与所述滑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松下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转轴与所述松下电机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套设在所述转轴的外表面,所述转轴通过所述传送带与所述梯形丝杆传动连接,所述松下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充气组件包括气缸、进气管道、连接轴、伸缩杆、充气塞、拉杆、充气筒和活塞,所述气缸位于所述连接轴的顶部,并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道位于所述充气塞上,并与所述充气塞固定练级,所述连接轴位于所述滑环的左侧,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滑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位于所述气缸和所述充气塞之间,所述气缸通过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充气塞固定连接,所述拉杆贯穿所述充气筒,并与所述充气筒滑动连接,所述充气筒位于所述进气管道顶部,所述充气筒与所述进气管道固定连接,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充气筒内部,并与所述充气筒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松下电机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所述主固定板顶端,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所述主固定板的右侧,所述第三电机位于所述滑环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滑竿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滑竿呈垂直安装,其余两个所述滑竿呈水平安装。

优选的,所述梯形丝杆的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梯形丝杆其中一端与所述主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梯形丝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传送带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呈椭圆状,所述传送带的其中一点套设在所述转轴的外表面,所述传送带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梯形丝杆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道呈圆管状结构,所述进气管道的顶部与所述充气筒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道的底部贯穿所述充气塞,并与所述充气塞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呈圆柱状,所述连接轴的左侧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右侧与所述第三电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气筒分为双层结构,所述充气筒的内外层之间设有空隙,且所述充气筒内外层之间通过顶部设置的小孔相互连通,所述空隙与所述进气管道相互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气缸、所述进气管道、所述充气塞、所述拉杆和所述充气筒,所述拉杆的顶部与所述气缸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底部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充气筒内部,并与所述充气筒滑动连接,使用时将所述气缸打开,通过所述气缸带动所述伸缩杆伸长使所述充气塞向油口方向移动,在移动时,所述拉杆拉动所述活塞向所述充气筒顶部滑动,由于所述充气筒分为两层,两层所述充气筒之间设有空隙,当所述活塞滑动时带动所述充气筒内部的空气向所述充气筒内部的空隙移动,所述空隙与所述充气管道连接,从而将空气通过所述空隙和所述充气管道输送到所述充气塞内部,使所述充气塞膨胀,从而将油口完全密封,避免了传统的机械臂结构无法完全密封油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充气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气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动组件、11松下电机、12主固定板、13滑竿、14梯形丝杆、15滑环、16上固定板、17转轴、18传送带、2充气组件、21气缸、22进气管道、23连接轴、24伸缩杆、25充气塞、26拉杆、27充气筒、28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堵加油口的机械臂结构,包括传动组件1和充气组件2,传动组件1包括松下电机11、主固定板12、滑竿13、梯形丝杆14、滑环15、上固定板16、转轴17和传送带18,松下电机11位于主固定板12的顶部,并与主固定板12固定连接,滑竿13位于主固定板12上,滑竿13与主固定板12固定连接,梯形丝杆14位于主固定板12上,梯形丝杆14与主固定板12转动连接,滑环15套设在滑竿13的外表面,并与滑竿13滑动连接,上固定板16位于滑环15上,并与滑环15固定连接,转轴17位于松下电机11的输出端,转轴17与松下电机11转动连接,传送带18套设在转轴17的外表面,转轴17通过传送带18与梯形丝杆14传动连接,松下电机1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充气组件2包括气缸21、进气管道22、连接轴23、伸缩杆24、充气塞25、拉杆26、充气筒27和活塞28,气缸21位于连接轴23的顶部,并与连接轴23固定连接,进气管道22位于充气塞25上,并与充气塞25固定练级,连接轴23位于滑环15的左侧,连接轴23与滑环15固定连接,伸缩杆24位于气缸21和充气塞25之间,气缸21通过伸缩杆24与充气塞25固定连接,拉杆26贯穿充气筒27,并与充气筒27滑动连接,充气筒27位于进气管道22顶部,充气筒27与进气管道22固定连接,活塞28位于充气筒27内部,并与充气筒27滑动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充气塞25与油口对准后,启动气缸21,通过气缸21带动伸缩杆24进行伸长,从而带动充气塞25向油口移动,当伸缩杆24伸长时,拉动拉杆26向上移动,从而拉动拉杆26底部固定连接的活塞28向上移动,活塞28呈碗状,当活塞28向上移动时,会压缩充气筒27内部的空气,充气筒27分为双层结构,且两层充气筒27之间设有缝隙,该缝隙的顶部与内层充气筒27相互连通,当活塞28向上移动时,会将充气筒27内部的空气压入缝隙内部,缝隙底部与进气管道22相连通,从而将空气通过进气管道输送到充气塞25的内部,由于充气塞25采用橡胶材质,当对充气塞25内部充入空气后,会使橡胶塞25的体积膨胀,从而将油口牢牢地堵住,避免了传统方式中,采用的机械臂无法完全堵住油口,影响对器械的检验的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时,将松下电机1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松下电机11转动带动与松下电机11输出端转动连接的转轴17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18转动,转轴17通过传送带18与梯形丝杆14传动连接,从而带动梯形丝杆14转动,气缸21和充气塞25通过连接轴23与上固定板16固定连接,上固定板16与梯形丝杆14滑动连接,当梯形丝杆14转动时,能够带动上固定板16沿滑竿13左右滑动,松下电机11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三个松下电机11的输出端均通过传送带18与梯形丝杆14传动连接,从而使充气塞25和气缸21能够前后、左右和上下三个方向进行移动,便于调整充气塞25的位置,当充气塞25与油口对准后,启动气缸21,通过气缸21带动伸缩杆24进行伸长,从而带动充气塞25向油口移动,当伸缩杆24伸长时,拉动拉杆26向上移动,从而拉动拉杆26底部固定连接的活塞28向上移动,活塞28呈碗状,当活塞28向上移动时,会压缩充气筒27内部的空气,充气筒27分为双层结构,且两层充气筒27之间设有缝隙,该缝隙的顶部与内层充气筒27相互连通,当活塞28向上移动时,会将充气筒27内部的空气压入缝隙内部,缝隙底部与进气管道22相连通,从而将空气通过进气管道输送到充气塞25的内部,由于充气塞25采用橡胶材质,当对充气塞25内部充入空气后,会使橡胶塞25的体积膨胀,从而将油口牢牢地堵住。

进一步的,松下电机11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第一电机位于主固定板12顶端,第二电机位于主固定板12的右侧,第三电机位于滑环15的右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三个松下电机11用于带动气缸21和充气塞25移动,第一电机带动充气塞25上下移动,第二电机带动充气塞25左右移动,第三电机带动充气塞25转动,通过三个松下电机11带动充气塞25移动,便于将充气塞25与油口对准。

进一步的,滑竿13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滑竿13呈垂直安装,其余两个滑竿13呈水平安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滑竿13用于使主固定板12沿滑竿13滑动,同时用于限定主固定板13,避免在松下电机11带动梯形丝杆14转动时,主固定板12随着梯形丝杆14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梯形丝杆14的外表面设有螺纹,梯形丝杆14其中一端与主固定板12转动连接,梯形丝杆14的另一端通过传送带18与转轴17传动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梯形丝杆14的外表面设置螺纹用于与主固定板12螺接,梯形丝杆14其中一端与主固定板12转动连接,梯形丝杆14的另一端通过传送带18与转轴17传动连接,使转轴17在转动时能够带动梯形丝杆14转动,从而使主固定板12能够沿滑竿13滑动。

进一步的,传送带18呈椭圆状,传送带18的其中一点套设在转轴17的外表面,传送带18的另一端套设在梯形丝杆14的外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传送带18用于连接转轴17和梯形丝杆14,通过松下电机11转动带动转轴17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18进行转动,由于梯形丝杆14通过传送带18与转轴17传动连接,当松下电机11转动时能够带动梯形丝杆14从动。

进一步的,进气管道22呈圆管状结构,进气管道22的顶部与充气筒27固定连接,进气管道22的底部贯穿充气塞25,并与充气塞25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进气管道22用于将充气筒27内部的空气输送到充气塞25内部,从而使充气塞25的体积膨胀,将油口牢牢堵住。

进一步的,连接轴23呈圆柱状,连接轴23的左侧与气缸21连接,连接轴23的右侧与第三电机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连接轴23由于将气缸21和充气塞25与第三电机连接,通过第三电机转动带动连接轴23转动,从而带动固定连接于连接轴23顶部的气缸21和充气塞25转动,使充气塞25与油口对齐。

进一步的,充气筒27分为双层结构,充气筒27的内外层之间设有空隙,且充气筒27内外层之间通过顶部设置的小孔相互连通,空隙与进气管道22相互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充气筒27分为双层结构,两层充气筒27之间设有缝隙,且缝隙的顶部与内层充气筒27相互连通,当活塞28向上移动时,会将充气筒27内部的空气压入缝隙内部,缝隙底部与进气管道22相连通,从而将空气通过进气管道输送到充气塞25的内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