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应性非均匀颗粒物料连续自动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9386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适应性非均匀颗粒物料连续自动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均勻颗粒物粒取样装置,尤其是高适应性非均勻颗粒物 料连续自动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非均勻颗粒物料间歇型探入式取样装置,在破碎后非均勻颗粒物 料于皮带运输过程中取样,取样盒每隔一定时间探入一次,每次取样少许,经后续处理 工序形成样品,进入样品桶。

图1是非均勻颗粒物料间歇型探入式取样装置的结构图,图中,由空压机②和 气缸③控制的取样盒④每隔15min探入一次,从破碎后颗粒物料运输皮带机(1)头部落 料处流落的物料中,取5kg样料,经颚式破碎机(5)破碎后,进入样品缩分器(6)形成样 品,进入样品桶(7)。非均勻颗粒物料间歇型探入式取样装置,用来为破碎后石灰石取样时,当石灰 石粒度较均勻,且平均粒度不大于25mm时运转正常,当石灰石平均粒度由25mm增大到 45mm范围内,频繁发生石灰石将取样盒进出轨道卡住的故障;尤其由于是间歇取样, 样品的代表性很差。这样,给矿山投料搭配和生产配料带来很大困难。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常用的非均勻颗粒物料间歇型探 入式取样装置取出的样品代表性差和频繁出现故障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适应 性非均勻颗粒物料连续自动取样装置,该装置通常无故障,尤其是能提供非均勻颗粒物 料连续自动取样,很好地提高样品的代表性。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破碎后非均勻颗粒物料 从颗粒物料运输皮带机头部落料处流落的轨迹与罩壳交点区域的罩壳上,开挖一个宽 300mm、高400mm的样料卸料口,在罩壳内与该样料卸料口对口焊接一块耐冲击、耐磨 损的钢钣,该样料卸料口外接一个样料溜子(兼缓冲仓),该样料溜子下接样料喂料皮带 机,并依次下接与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部件颚式破碎机、样品缩分器、样品桶。非均勻颗粒物料流中,有一股不加选择地由样料卸料口进入样料溜子(兼缓冲 仓),进而依次经连续运转的样料喂料皮带机、颚式破碎机、样品缩分器,形成样品,进 入样品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非均勻颗粒物料连续自动取样,很好地增加了 样品的代表性,并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动力消耗少。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是非均勻颗粒物料间歇型探入式取样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高适应性非均勻颗粒物料连续自动取样装置的结构图。[0013]图中,1.颗粒物料运输皮带机,②取样盒,③气缸,④空压机,2.样料卸料 口,3.样料溜子(兼缓冲仓),4.样料喂料皮带机,5.颚式破碎机,6.样品缩分器,7.样 品桶。
具体实施方式
在破碎后非均勻颗粒物料从颗粒物料运输皮带机(1)头部落料处流落的轨迹与 罩壳交点区域的罩壳上,开挖一个宽300mm、高400mm的样料卸料口(2),在罩壳内与 该样料卸料口(2)对口焊接一块耐冲击、耐磨损的钢钣,该样料卸料口(2)外接一个样料 溜子(兼缓冲仓)(3),该样料溜子(3)依次下接样料喂料皮带机(4)、颚式破碎机(5)、 样品缩分器(6)、样品桶(7)。在破碎后非均勻颗粒物料从颗粒物料运输皮带机(1)头部落料处流落,其中一 股不加选择地由样料卸料口(2)进入样料溜子(兼缓冲仓)(3),再经样料溜子下接的样 料喂料皮带机(4)送入颚式破碎机(5)破碎,继而经样品缩分器(6)形成样品,进入样品 桶(7)。本装置对于较大粒度的物料也不出故障,并且连续自动取样料,整个装置连续运 转,能实现高适应性非均勻颗粒物料连续自动取样,很好地提高样品的代表性。
权利要求1. 一种高适应性非均勻颗粒物料连续自动取样装置,它的必要部件和结构是颚式 破碎机依次下接样品缩分器和样品桶;其特征是在破碎后的非均勻颗粒物料从颗粒物 料运输皮带机头部落料处流落的轨迹与罩壳交点区域的罩壳上,开挖一个样料卸料口, 该样料卸料口外接一个样料溜子,该样料溜子依次下接样料喂料皮带机、颚式破碎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应性非均勻颗粒物料连续自动取样装置,其特征是样 料卸料口宽300mm、高40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应性非均勻颗粒物料连续自动取样装置,其特征是罩 壳上开挖的样料卸料口内,对口焊接一块耐冲击、耐磨损的钢钣。
专利摘要一种高适应性非均匀颗粒物料连续自动取样装置,它是在破碎后的非均匀颗粒物料从运输皮带机头部落料处流落的轨迹与罩壳交点区域的罩壳上,制作一个耐冲击、耐磨损的样料卸料口,该样料卸料口外接一个样料溜子(兼缓冲仓),样料溜子依次下接样料喂料皮带机、颚式破碎机、样品缩分器、样品桶。本装置连续运转,实现高适应性非均匀颗粒物料连续自动取样,很好地提高样品的代表性;本装置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动力消耗少。
文档编号G01N1/20GK201795940SQ20102024332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8日
发明者石珍明 申请人:石珍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