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路轨探伤仪b显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17245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字路轨探伤仪b显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轨数字化探伤仪的标准检测装置,尤其是一种数字路轨探伤仪 B显检测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数字路轨探伤仪的检定是在室内条件下进行的,由于室内空间有限且现有标准计量器具(试块)的最大长度仅有1800mm,不能满足仪器存储系统3000mm的最小记录长度要求,因此,室内检定仪器只能检测A显(波形)模块,不能检测B显(图形)模块,检测方法不完善。现有探伤检定标准计量器具(试块)主要为CSK-1A/WGT-3/CS-1-5/阶梯/ GTS-60 (432mm) /GTS-60C (1800mm),是严格按照铁标 T/BT2340-2000 标准制作,也是近 50 年来积累的重要科技成果,不可能因数字化路轨探伤仪的出现,而更改计量器具标准和行业标准。基于数字化路轨探伤仪B显(图形)模块的工作原理,在现有条件下室内检测受空间、 计量器具(试块)的限制,对探伤仪B显(图形)的检测不可能完成,数字仪器的月检、季检、 年检和日常检修只能对其进行A显(波形)校对,不能完成仪器所有使用模块的检测,检测存在极大漏洞,现场作业极易漏检。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背景技术所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空间、计量器具的限制,实现B显(图形)模块标准检测的数字路轨探伤仪B显检测平台。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字路轨探伤仪B显检测平台,包括编码器、定位小车,所述编码器包括编码器支架、编码器内芯、编码器外组件、编码器拉索,该编码器外组件由外组件内套和外组件外套组成,该外组件内套通过单向轴承安装在呈阶梯轴状的编码器内芯上,其内圈粘接有与所述编码器内芯中的电磁电路配合的两个磁钢;该外组件外套滑动套装在该外组件内套的外圈上,其与该外组件内套之间装有单向离合器;所述编码器内芯上固定有复位发条限位盘,该复位发条限位盘上装有复位发条内固定销,该外组件外套上装有复位发条外固定销,两固定销之间连接有使外组件外套复位的复位发条;所述定位小车的车体内装有探头架,该探头架中心部位通过探头固定丝装有探头,该探头后端的车体上通过定位轮轴装有两个定位轮,两个定位轮与探头呈三点定位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和现有常用数字化路轨探伤仪的配合使用,可以在室内模拟数字化路轨探伤仪在野外现场的使用情况,从而在室内把试块上的标准人工缺陷在数字化路轨探伤仪上用B显(图形)的方式显示出来,从而检测数字化路轨探伤仪是否完好使用,比如检测探伤仪的缺陷检测能力,对探伤仪对于缺陷定量进行标定,以及其它以前在室内无法完成的检测项目,使铁路探伤系统数字化仪器B显检定在室内进行成为可能。通过本实用新型检测平台的应用,可系统的对数字化路轨探伤仪按标准检定,减少因仪器系统故障造成的责任断轨事故,使数字化探伤仪在铁路钢轨探伤中的应用更加系统化、标准化。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编码器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编码器结构示意图左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位小车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位小车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单向轴承1,外组件内套2,提手3,拉索定位孔4,编码器拉索5、磁钢6, 单向离合器7,支臂8,编码器电缆插头9,编码器内芯10,外组件外套11,复位法条限位盘12,复位法条外固定销13,复位法条内固定销14,复位法条15,拉索固定环16,车体 17,探头固定丝18,探头架19,定位轮20,定位轮轴21,定位防磨垫22,探头架固定丝23,拉索连接环连接孔对,探头25,探头引线26,底部平台27,钢轨试块观,垫块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编码器由编码器支架、编码器内芯10、编码器外组件、编码器拉索5等部件构成,其中,编码器外组件由外组件内套2和外组件外套11组成, 外组件内套2通过单向轴承安装在呈阶梯轴状的编码器内芯10上,外组件内套2的内圈粘接有与编码器内芯10中的电磁电路配合的两个磁钢6 ;外组件外套11滑动套装在外组件内套2的外圈上,其与外组件内套2之间装有单向离合器7,该单向离合器7其内圈与外组件内套2螺纹连接,其外圈通过两个定位螺栓与外组件外套11相连。编码器内芯10上固定有复位发条限位盘12,复位发条限位盘12上装有复位发条内固定销14,外组件外套上装有复位发条外固定销13,两个固定销之间连接有使外组件外套11复位的复位发条15。作为一种优选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编码器支架由底部平台27和两侧支臂8及提手3构成框架型结构,编码器内芯10两端与所述两侧支臂8连接固定,编码器电缆插头9 由编码器内芯10外壁穿出。如图5所示,该框架材质为铝合金,比较坚固耐用,不会因操作者不小心产生的钢轨试块洲对框架的撞击而产生变形。钢轨试块观自然放置在垫块 29和底部平台27上,由于钢轨试块观的质量很大,这样可以使编码器和钢轨试块观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拉动编码器拉索5时编码器不会产生移动。两侧支臂8及定位小车的尺寸可以保证编码器拉索5和钢轨试块观的上顶面保持平行,并和拉索定位孔4 (材质为尼龙)一起实现拉索反复拉动时不会产生严重的磨损。提手3可以便于携带,携带时编码器电缆盘好和定位小车一起放在底部平台27上。该框架结构体积小巧紧凑,便于携带和存放。以上机械结构可以实现外组件内套2和编码器内芯10之间的单向逆时针自由转动(转动圈数受复位发条15的限制)。同样是一种优选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编码器拉索5其一端固定在外组件外套 11的外周上并经两个限位挡圈限位,另一端环绕外组件外套11 一定长度(约五圈,长度 1500mm)后穿过拉索定位孔4与拉索连接环16连接。两个限位挡圈可以使编码器拉索5 收回后看起来比较美观。编码器拉索5的长度保证了一般的使用需要。拉索定位孔4是在一个尼龙片上钻出的直径3mm的小孔,它可以保证在编码器拉索5反复通过时不会产生较大磨损,并可以使编码器拉索5的位置不会因为反复拉动而产生径向改变。拉索的材质选用应该首先保证耐磨和防油。[0023]参见图3、图4,本实施例所述的定位小车由车体17、探头架19、定位轮20等部件构成,定位小车的车体17内装有探头架19,该探头架19中心部位通过探头固定丝23装有探头25,该探头25后端的车体17上通过定位轮轴21装有两个定位轮20,两个定位轮20 与探头25呈三点定位布置。定位小车可以通过两个定位轮20和探头25三点定位实现探头25在钢轨试块观上的正确定位,以保证检测精度。作为一种优选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小车的车体17下部与钢轨试块观接触面通过沉头螺栓镶嵌有定位防磨垫22。该定位防磨垫22材质为尼龙,耐磨防油(使用时需要在探头25和钢轨试块观的顶面之间注入耦合剂-机油),并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用时和钢轨试块观的轨头侧面密贴,可以保证定位小车的前进方向和钢轨试块观的中心线平行,从而保证探头25始终保持在钢轨试块观的顶面中心位置。因为该定位防磨垫22 为尼龙材质,即使和钢轨试块观轨头侧面密贴并相对运动也不会对试块造成磨损。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参见图5,将钢轨试块28放置在编码器支架的底部平台27上,并用垫块四垫平。将探头25 (按检测项目需要选择70°、37°、0° )固定在探头架19上,并将探头引线沈、编码器电缆插头9连接至数字化路轨探伤仪上。将拉索连接环15连接到拉索连接环连接孔M上以连接编码器和定位小车。将定位小车放置在钢轨试块观轨顶面,注入耦合剂,在A显模式下调整好探伤仪灵敏度,然后将探伤仪转换成B显模式,定位小车复位并向前(本示意图向左)推动小车,编码器拉索5拉动编码器的外组件外套11逆时针转动,通过单向离合器7与单向轴承1配合, 使编码器的外组件内套2逆时针转动,此时编码器给探伤仪提供探头25的位移信号,探头 25通过所要的探测位置时继续拉动编码器拉索5直至B显图形在仪器上显示,如果一次拉动编码器拉索5至最长位置时仪器还没有显示所要的图形,可以将小车复位再向前推动小车,如此往复推动直至仪器上所要B显图形显示出来为止(通过编码器的机械结构限制,使编码器的外组件内套2不会产生倒转,防止因编码器倒转造成的检测数据删除)。在仪器B 显模式下,显示钢轨试块28中的人工缺陷B显图形,可以对钢轨试块28中存在的人工缺陷进行定位、定量及图形存储。便于检测人员对数字化路轨探伤仪及探头的技术参数进行检测。定位小车确保探头25在被检钢轨试块观轨头中心直线运行,向探头25提供> Ikg工作压力,防止探头25因位置、压力不均勻造成所采集数据不准确,影响仪器检定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数字路轨探伤仪B显检测平台,包括编码器、定位小车,其特征在于a.所述编码器包括编码器支架、编码器内芯、编码器外组件、编码器拉索,该编码器外组件由外组件内套和外组件外套组成,该外组件内套通过单向轴承安装在呈阶梯轴状的编码器内芯上,其内圈粘接有与所述编码器内芯中的电磁电路配合的两个磁钢;该外组件外套滑动套装在该外组件内套的外圈上,其与该外组件内套之间装有单向离合器;b.所述编码器内芯上固定有复位发条限位盘,该复位发条限位盘上装有复位发条内固定销,该外组件外套上装有复位发条外固定销,两固定销之间连接有使外组件外套复位的复位发条;c.所述定位小车的车体内装有探头架,该探头架中心部位通过探头固定丝装有探头, 该探头后端的车体上通过定位轮轴装有两个定位轮,两个定位轮与探头呈三点定位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路轨探伤仪B显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支架由底部平台和两侧支臂及提手构成框架型结构,编码器内芯两端与所述两侧支臂连接固定,编码器电缆插头由编码器内芯外壁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路轨探伤仪B显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拉索其一端固定在外组件外套的外周上并经两个限位挡圈限位,另一端环绕外组件外套一定长度后穿过拉索定位孔与拉索连接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路轨探伤仪B显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小车的车体下部与钢轨试块接触面通过沉头螺栓镶嵌有定位防磨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钢轨数字化探伤仪标准检测装置,尤其是一种数字路轨探伤仪B显检测平台。包括编码器、定位小车,所述编码器外组件由内、外套组成,内套通过单向轴承安装在呈阶梯轴状的编码器内芯上,其内圈粘接有与内芯中的电磁电路配合的磁钢,外套滑动套装在内套的外圈上,其与内套之间装有单向离合器;编码器内芯上固定有复位发条限位盘,该限位盘上装有内固定销,外组件外套上装有外固定销,两固定销之间连接有使外组件外套复位的复位发条;定位小车的车体内通过探头架装有探头,探头后端的车体上装有两个定位轮,两个定位轮与探头呈三点定位布置。本实用新型能克服空间、计量器具的限制,实现室内铁路探伤系统数字化仪器B显模块标准检测。
文档编号G01N33/20GK202110171SQ20112022028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7日
发明者王卫国, 王建 申请人:王卫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