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固定式水下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1863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向固定式水下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测试领域,特别涉及其中的一种双向固定式水下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利用换能器进行水下测试过程中存在以下实际情况一是进行水下测试的换能器有多种型号;二是换能器的安装定位需要精度要求。现有技术中的铸造装置不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因此亟待研制开发一种新型的水下测设装备,以便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向固定式水下测试装置。其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双向固定式水下测试装置,包括提升机构、横向安装定位机构和纵向安装定位机构,横向安装定位机构设置在提升机构上,纵向安装定位机构设置在提升机构上。上述横向安装定位机构设置有横向支撑机构和横向装夹机构,横向装夹机构连接在横向支撑机构上。上述横向支撑机构设置有横向支撑板、横向左支撑座和横向右支撑座,横向左支撑座固定连接在横向支撑板上,横向右支撑座固定连接在横向支撑板上。上述横向装夹机构设置有横向紧定螺栓、横向顶块、横向顶块筒、横向短V支架、 横向长V支架、横向支撑筒和横向防窜盘,横向紧定螺栓和横向顶块连接,横向紧定螺栓和横向顶块筒螺纹连接,横向顶块和横向顶块筒配合连接,横向顶块筒固定连接在横向支撑筒上,横向短V支架固定连接在横向顶块上,横向长V支架固定连接在横向支撑筒上,横向防窜盘固定连接在横向支撑筒上。上述纵向安装定位机构设置有纵向支撑机构和纵向装夹机构,纵向装夹机构连接在纵向支撑机构上。上述纵向支撑机构设置有L支架、纵向V支架、中心轴和中心轴套筒,纵向V支架和L支架固定连接,中心轴和中心轴套筒配合连接。上述纵向装夹机构设置有纵向紧定螺栓、纵向顶块、纵向顶块筒、纵向短V支架、 纵向长V支架、装夹筒、换能器支撑座和纵向防窜盘,纵向紧定螺栓连接在纵向顶块上,纵向紧定螺栓和纵向顶块筒螺纹连接,纵向顶块和纵向顶块筒配合连接,纵向顶块筒固定连接在装夹筒上,纵向短V支架固定连接在纵向顶块上,纵向长V支架固定连接在装夹筒上, 装夹筒通过轴承连接到换能器支撑座上,纵向防窜盘固定连接到装夹筒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仅具备纵向移动的功能,同时还能够实现换能器准确安装定位的要求;而且能够实现不同型号换能器测试的要求。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右视结构图。图3为上述实施方式的A-A剖示结构图。图4为上述实施方式的B向结构图。图5为上述实施方式的C向剖示结构图。图6为上述实施方式的D-D剖示结构图。上述图中101.纵向长V支架,102. L支架,103.前支撑板,104.后支撑板,105.横向紧定螺栓,106.横向顶块,107.横向顶块筒,108.横向短V支架,109.横向长V支架,110. 横向支撑筒,111.换能器,112.纵向V支架,113.纵向短V支架,114.纵向顶块筒,115.纵向顶块,116.纵向紧定螺栓,117.装夹筒,118.换能器支撑座,119.纵向防窜盘,120.横向右支撑座,121.横向支撑板,122.中心轴,123.中心轴套筒,124.横向防窜盘,125.横向左支撑座,201.轴承盖,202.上定位板,203.支持板,204.丝杠,205.移动架,206.铜套,207. 把手,208.丝母,209.导向杆,210.短连接板,211.轴承座,212.下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双向固定式水下测试装置,包括提升机构、横向安装定位机构和纵向安装定位机构,横向安装定位机构设置在提升机构上,纵向安装定位机构设置在提升机构上。换能器在提升机构的带动纵向移动;横向安装定位机构实现换能器在水平方向上安装牢固并且定位准确;纵向安装定位机构实现换能器在竖直方向上安装牢固定位准确,并且实现换能器在360度范围转动调节。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对上述各机构(部分)具体说明如下上述提升机构中,丝母208和丝杠204通过螺纹连接,丝母208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到移动架205上,铜套206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到移动架205上,前支撑板103通过螺钉和移动架205固定连接,后支撑板104通过螺钉和移动架205固定连接,短连接板210通过螺钉和前支撑板103固定连接,短连接板210通过螺钉和后支撑板104固定连接,导向杆209 穿过铜套206,导向杆209下端通过螺母和下定位板212固定连接,导向杆209穿过支持板 203,导向杆209上端通过螺母和上定位板202固定连接,轴承座21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到下定位板212上,丝杠204下端通过轴承连接到轴承座211上,丝杠204上端通过轴承连接到上定位板202上,轴承盖201通过螺钉和上定位板202固定连接,上定位板202通过螺钉和支持板203固定连接,把手207配合连接到丝杠204上,转动把手207带动丝杠204转动, 从而带动丝母208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最后带动移动架205移动。上述横向安装定位机构中,横向支撑板12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到前支撑板103和后支撑板104上,横向右支撑座120通过螺钉和横向支撑板121固定连接,横向左支撑座 125通过螺钉和横向支撑板121固定连接,横向紧定螺栓105通过紧定螺钉和横向顶块106 配合连接,横向紧定螺栓105和横向顶块筒107螺纹连接,横向顶块106和横向顶块筒107 配合连接,横向顶块筒107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横向支撑筒110上,横向短V支架108通过紧定螺钉固定连接在横向顶块106上,横向长V支架109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横向支撑筒 110上,横向支撑筒110和横向左支撑座125配合连接,横向防窜盘IM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横向支撑筒上110,换能器111插入到横向短V支架108和横向长V支架109之间,紧定横向紧定螺栓105,从而推动横向顶块106沿着横向顶块筒107移动,最终带动横向短V支架 108移动从而定位加紧换能器111,最后紧定横向右支撑座120上的螺钉加紧换能器111。上述纵向安装定位机构中,L支架10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到后支撑板104上,纵向 V支架112通过螺钉和L支架102连接,中心轴套筒12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到后支撑板104 上,中心轴122和中心轴套筒123配合连接,换能器支撑座118通过螺钉和中心轴122固定连接,纵向紧定螺栓116通过紧定螺钉和纵向顶块115配合连接,116纵向紧定螺栓和纵向顶块筒114螺纹连接,纵向顶块115通过螺钉和纵向顶块筒114配合连接,纵向顶块筒114 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装夹筒117上,纵向短V支架11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纵向顶块115 上,纵向长V支架10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装夹筒117上,装夹筒117通过轴承连接到换能器支撑座118上,纵向防窜盘119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到装夹筒117上,换能器111插入到纵向短V支架113和纵向长V支架101之间,紧定纵向紧定螺栓116,从而推动纵向顶块115 沿着纵向顶块筒114移动,最终带动纵向短V支架113移动从而定位加紧换能器111,最后紧定纵向V支架112上的螺钉加紧换能器111。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技术内容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权利要求1.一种双向固定式水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机构、横向安装定位机构和纵向安装定位机构,横向安装定位机构设置在提升机构上,纵向安装定位机构设置在提升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固定式水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安装定位机构设置有横向支撑机构和横向装夹机构,横向装夹机构连接在横向支撑机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固定式水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机构设置有横向支撑板、横向左支撑座和横向右支撑座,横向左支撑座固定连接在横向支撑板上,横向右支撑座固定连接在横向支撑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固定式水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装夹机构设置有横向紧定螺栓、横向顶块、横向顶块筒、横向短V支架、横向长V支架、横向支撑筒和横向防窜盘,横向紧定螺栓和横向顶块连接,横向紧定螺栓和横向顶块筒螺纹连接,横向顶块和横向顶块筒配合连接,横向顶块筒固定连接在横向支撑筒上,横向短V支架固定连接在横向顶块上,横向长V支架固定连接在横向支撑筒上,横向防窜盘固定连接在横向支撑筒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固定式水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安装定位机构设置有纵向支撑机构和纵向装夹机构,纵向装夹机构连接在纵向支撑机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固定式水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支撑机构设置有L支架、纵向V支架、中心轴和中心轴套筒,纵向V支架和L支架固定连接,中心轴和中心轴套筒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固定式水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装夹机构设置有纵向紧定螺栓、纵向顶块、纵向顶块筒、纵向短V支架、纵向长V支架、装夹筒、换能器支撑座和纵向防窜盘,纵向紧定螺栓连接在纵向顶块上,纵向紧定螺栓和纵向顶块筒螺纹连接,纵向顶块和纵向顶块筒配合连接,纵向顶块筒固定连接在装夹筒上,纵向短V支架固定连接在纵向顶块上,纵向长V支架固定连接在装夹筒上,装夹筒通过轴承连接到换能器支撑座上,纵向防窜盘固定连接到装夹筒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固定式水下测试装置,特征是包括提升机构、横向安装定位机构和纵向安装定位机构;横向安装定位机构设置在提升机构上,纵向安装定位机构设置在提升机构上。本实用新型能够竖直方向移动,实现换能器的上、下移动,同时在横向和纵向两个位置对换能器进行牢固安装和准确定位,并且实现了在纵向上对换能器进行360度范围的转动调节,使得换能器在水下的测试更加准确方便。
文档编号G01D21/00GK202149790SQ20112024536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0日
发明者刘宝军, 张志献, 曹燕杰, 柴建平, 殷小勇, 王雪雁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