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流器试验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22167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涡流器试验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涡流器试验夹具。
背景技术
在燃烧室涡流器试验中,需要将固定好涡流器的试验夹具装配到稳压筒法兰上进行试验以获取性能数据。传统的涡流器试验夹具的装配是通过螺栓将涡流器试验夹具与稳压筒法兰连接、紧固。传统的装配方法是每做一次涡流器试验,要松紧一次螺栓,操作麻烦。 而且每一次涡流器试验时,要求所有螺栓紧固的拉力均勻,否则需要重新紧固。然而,由于每一次松紧的力道不一,无法达到每一所有螺栓紧固的拉力均勻。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流器试验夹具,以解决现有的每做一件涡流器试验均要松紧一次螺栓而导致的操作繁杂、返工率高等方面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涡流器试验夹具,包括夹具法兰、拉杆和压块,夹具法兰的沿边缘的第一位置用于装配涡流器;拉杆枢转安装于夹具法兰的沿边缘的第二位置,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相对;压块滑动安装在拉杆上,且可操作地抵靠于稳压筒的稳压筒法兰。进一步地,压块为调节块,沿拉杆纵向可调节地安装在拉杆上。进一步地,调节块沿拉杆纵向可滑动地安装在拉杆上的导轨槽中。进一步地,调节块上设置有导轨凸条,调节块通过导轨凸条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槽内。进一步地,调节块选择性地安装在拉杆上的沿拉杆纵向布置的多个安装位置之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弹簧,弹簧的第一端固定在夹具法兰的第二端上,弹簧的第二端固定在拉杆上,且弹簧处于拉伸状态。进一步地,夹具法兰的第二端向外伸出有突台,突台设有第一弹簧轴,拉杆设有第二弹簧轴,弹簧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弹簧轴,弹簧的第二端固定在第二弹簧轴。进一步地,突台上设置有拉杆轴,拉杆的第一端枢转连接于拉杆轴。进一步地,在拉杆枢转到垂直于夹具法兰的连接状态下,拉杆上的第二弹簧轴相对第一弹簧轴和拉杆轴的连线偏置在稳定筒法兰所在的一侧。进一步地,突台上设置有两个挡边,两个挡边半包裹拉杆的第一端,并且两个挡边之间限定有拉杆旋转空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计有拉杆和调节块,使用本试验夹具做涡流器试验时,不再需要使用扳手和螺栓等工具将夹具法兰和稳压筒法兰紧固在一起,只需旋转拉杆,用调节块卡紧夹具法兰和稳压筒法兰即可。使得操作安全,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0015]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涡流器试验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涡流器试验夹具,用来使稳压筒5的稳压筒法兰51与夹具法兰1紧靠固定,以便于进行燃烧室涡流器试验。该涡流器试验夹具包括夹具法兰1、枢转安装于夹具法兰1的拉杆2、弹簧3和压块,压块优选为调节块4。夹具法兰1的边缘的第一位置设置有装配涡流器7的空腔13,夹具法兰1的边缘的第二位置向外伸出有至少一个突台11,优选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是相对夹具法兰1 的中心轴线相对的两个位置。突台11设置有一拉杆轴21。拉杆2通过该拉杆轴21与突台 11连接,且拉杆2可绕拉杆轴21在竖向平面内旋转。突台11上设置有两个挡边12,两个挡边12半包裹拉杆2的第一端,并且两个挡边12之间限定有拉杆旋转空间。两个挡边12 限定拉杆2的旋转角度不大于90°。作为另外的实施例,夹具法兰1的第二端可以不伸出突台11。而使夹具法兰1的第二端上直接设置拉杆轴21,拉杆2通过该拉杆轴21直接与夹具法兰1的第二端连接。根据涡流器试验件的型号大小可以选择在夹具法兰1上设置一个、二个、四个、六个或者八个突台11。调节块4沿拉杆纵向可调节地安装在拉杆2上。拉杆2面向夹具法兰1的一边上开设有一导轨槽(附图中未示出)。调节块4与拉杆2相连接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导轨凸条,该导轨凸条和该导轨槽滑动配合,使调节块4通过导轨凸条在导轨槽内可沿拉杆2方向自由移动。调节块4上设有卡固螺栓,调节块4通过卡固螺栓固定于拉杆2。使用时,当将调节块4沿拉杆2移动至预定的位置后,拧紧卡固螺栓,使调节块4与拉杆2的相对位置固定。作为另外的实施例,无需在拉杆2上开设导轨槽和在调节块4上设置导轨凸条,只要在拉杆2上开设与调节块4常用位置相适配的多个螺栓孔,调节块4选择性地安装在拉杆2上的沿拉杆纵向布置的多个安装位置之一上,通过螺栓将调节块4直接固定在拉杆2 上即可。突台11远离拉杆轴21的一角设置有第一弹簧轴31。拉杆2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二弹簧轴32。弹簧3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弹簧轴31与突台11连接,弹簧3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弹簧轴32与拉杆2连接。在拉杆2枢转到垂直于夹具法兰1的连接状态下,拉杆2上的第二弹簧轴32相对第一弹簧轴31和拉杆轴21的连线偏置在稳定筒法兰51所在的一侧。此时,弹簧3处于拉伸状态,弹簧3的拉力使得拉杆2在垂直夹具法兰1的位置上处于稳定状态,不会发生跳动。作为另外的实施例,无需在突台11和拉杆2上设置第一弹簧轴31和第二弹簧轴 32,可以直接将弹簧通过铰链与突台11和拉杆2连接。弹簧3的第一端也可以直接与夹具法兰1的第二端相连接。还可以在拉杆2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弹簧3,以加大弹簧的拉力,也使得拉杆2的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在夹具法兰1和稳压筒法兰51之间设置有橡胶垫片6。在做试验之前,需要调整调节块4的位置将拉杆2拉至与夹具法兰1垂直的位置,沿拉杆2方向调整调节块4的位置,确保稳压筒5与夹具法兰1之间连接紧密、无漏气, 用螺栓或者螺钉固定调节块4。装配试验夹具前,使拉杆2处于沿夹具法兰1的径向方向,即使拉杆2处于与夹具法兰1平行的状态,可使涡流器方便地装配到夹具法兰1第一端的空腔13内。试验时,将涡流器试验件装配在试验夹具上。然后将安装好涡流器试验件的试验夹具的夹具法兰1与稳压筒法兰51对正;最后将拉杆2向内侧扳动到位(如图1,即将拉杆2扳动到与夹具法兰1垂直的位置),用调节块4压紧稳压筒法兰51,使其紧靠夹具法兰 1。这时,拉杆2绕拉杆轴21向内侧旋转过弹簧3最大受力后,弹簧3的拉力可使夹具法兰 1和稳压筒法兰51相紧靠,进而使得该涡流器试验夹具压紧稳压筒5,两者之间紧密密封不致漏气。完成试验后,只要将拉杆2向外侧扳动至装配前的位置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涡流器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法兰(1),所述夹具法兰(1)的沿边缘的第一位置用于装配涡流器(7);拉杆O),所述拉杆( 枢转安装于所述夹具法兰(1)的沿边缘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压块,所述压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拉杆( 上,且可操作地抵靠于稳压筒( 的稳压筒法兰(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器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为调节块,沿拉杆纵向可调节地安装在所述拉杆( 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流器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4)沿拉杆纵向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拉杆( 上的导轨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流器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4)上设置有导轨凸条,所述调节块(4)通过导轨凸条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流器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4)选择性地安装在所述拉杆( 上的沿拉杆纵向布置的多个安装位置之一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流器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弹簧(3),所述弹簧(3)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夹具法兰(1)的第二端上,所述弹簧(3)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拉杆( 上,且所述弹簧C3)处于拉伸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流器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法兰(1)的第二端向外伸出有突台(11),所述突台(11)设有第一弹簧轴 (31),所述拉杆( 设有第二弹簧轴(32),所述弹簧(3)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弹簧轴 (31),所述弹簧(3)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弹簧轴(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流器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台(11)上设置有拉杆轴(21),所述拉杆O)的第一端枢转连接于所述拉杆轴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流器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杆(2)枢转到垂直于所述夹具法兰(1)的连接状态下,所述拉杆( 上的第二弹簧轴(3 相对所述第一弹簧轴 (31)和所述拉杆轴的连线偏置在所述稳定筒法兰(51)所在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流器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台(11)上设置有两个挡边(12),所述两个挡边(12)半包裹所述拉杆(2)的第一端,并且所述两个挡边(12)之间限定有拉杆旋转空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涡流器试验夹具,包括夹具法兰(1)、拉杆(2)和压块,夹具法兰(1)的沿边缘的第一位置用于装配涡流器(7);拉杆(2)枢转安装于夹具法兰(1)的沿边缘的第二位置,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相对;压块滑动安装在拉杆(2)上,且可操作地抵靠于稳压筒(5)的稳压筒法兰(51)。本实用新型试验夹具做涡流器试验时,不再需要使用扳手和螺栓等工具将夹具法兰和稳压筒法兰紧固在一起,只需旋转拉杆,用调节块卡紧夹具法兰和稳压筒法兰即可。使得操作安全,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G01M13/00GK202267596SQ201120308019
公开日2012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3日
发明者丁有红, 王录蜂, 袁汀, 资海林 申请人: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