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带金属联接头的检测装置及金属异物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41909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传送带金属联接头的检测装置及金属异物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机械传送机构的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传送带金属联接头的检测装置及金属异物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煤矿开采中,传送带担负着对开采出的煤炭进行传输的重要职责,然而,在开采出的煤炭中经常会掺杂一些金属异物,当这些金属异物夹杂在传送带上的煤炭中时,由于不能及时被发现和处理,随着传送带的运行,往往会造成传送带的撕裂或者给后续的煤炭加工、运输等设备造成损害,导致煤炭生产成本的增加和生产效率的降低。因此,对传送带上金属异物的检测和分离越来越受到煤矿开采企业的高度重视。目前,在煤矿开采中,对传送带上金属异物的处理主要包括金属异物检测和金属异物分离两个方面的工作。在金属异物检测过程中,常常使用设置在传送带上的金属异物检测机对夹杂在煤炭中的金属异物进行检测。金属异物检测机是一种专门探测金属类物质的仪器,主要由主控箱和设置在传送带周围的金属异物检测通道构成。由于感应式金属传感器的性能较为稳定,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因此,目前的金属异物检测机大多采用感应式金属异物检测原理进行设计。煤矿开采用的传送带,大都为非金属材料制成,其单根传送带的长度有限,因此在传送带运输机上,一台传送带运输机的传送带往往是由若干条传送带通过金属联接头联接而成的。金属异物检测机根据实现原理和检测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差拍式、自激振荡式、耗能式和平衡式四种类型。但是,目前上述几种金属异物检测机在对传送带实时进行金属异物检测的过程中,都无法 将金属异物与传送带的金属联接头区分开来,因而会将传送带金属联接头识别成一般的金属异物,从而造成金属异物检测的误判断和误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送带金属联接头的检测装置及金属异物检测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金属异物检测过程中无法将金属异物与传送带的金属联接头区分开来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传送带金属联接头的检测装置,沿传送带的运行方向设置在金属异物检测机的上游,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基座、多个金属接近开关以及信号转换模块,其中,所述检测基座形成有能与所述传送带的截面形状相适应的安装面;所述多个金属接近开关彼此间隔地安装在所述安装面上,并能与所述传送带间隔一定距离,用以检测所述传送带的金属联接头并生成检测信号;所述信号转换模块与所述多个金属接近开关电性连接,用以将所述多个金属接近开关生成的检测信号转换成所述金属异物检测机能够识别的电信号并传送给所述金属异物检测机。
另外,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金属异物检测系统,包括沿传送带长度方向设置的金属异物检测机和如上述本发明所提供的传送带金属联接头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检测装置沿所述传送带的运行方向设置在所述金属异物检测机的上游,所述检测装置的安装面朝向所述传送带的侧面并使所述多个金属接近开关能与所述传送带间隔一定距离,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金属异物检测机电性连接。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传送带金属联接头的检测装置及金属异物检测系统,可通过多个金属接近开关检测传送带的金属联接头并生成检测信号,然后将检测信号转换成金属异物检测机能够识别的电信号并传送给沿传送带运行方向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下游的金属异物检测机,如此,当检测到传送带的金属联接头时,所述多个金属接近开关可提前同时向金属异物检测机输出金属接近的信号,而当一般的金属异物经过所述检测装置时,不会导致所有的金属接近开关同时产生和输出金属接近的信号,因此,本发明的传送带金属联接头的检测装置及金属异物检测系统能够实现将传送带的金属联接头与一般的金属异物区分开来,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异物检测机在对传送带进行金属异物检测的过程中,将传送带金属联接头识别成一般的金属异物而造成的误判断和误操作,提高了金属异物检测的准确性。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传送带金属联接头的检测装置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异物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传送带金属联接头的检测装置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异物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表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传送带金属联接头的检测装置与金属异物检测机10的安装位置关系。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传送带金属联接头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基座7、三个金属接近开关4以及信号转换模块9,其中,检测基座7设置在传送带I的下方,并且检测基座7面向传送带I底面的一侧形成有能够与传送带I的截面形状相适应的安装面70 ;三个金属接近开关4彼此等距离间隔地安装在检测基座7的安装面70上,并且每个金属接近开关4的上端面能够与传送带I的底面间隔一定距离,用以检测传送带I上的金属联接头3并生成检测信号;信号转换模块9分别与三个金属接近开关4电性连接,用以将三个金属接近开关4所生成的检测信号转换成金属异物检测机10能够识别的电信号并传送给金属异物检测机10,沿图2中水平箭头所示的传送带运行方向观察,本发明实施例中金属异物检测机10设置在传送带金属联接头的检测装置的下游,即传送带金属联接头的检测装置设置在金属异物检测机10的上游,并且金属异物检测机10与该检测装置间隔一定的距离,该金属异物检测机10是现有技术中一种专门探测金属类物质的仪器,主要由主控箱5和设置在传送带I周围的金属异物检测通道2构成,其具体的功能和原理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传送带金属联接头的检测装置,可通过三个金属接近开关4检测传送带I的金属联接头3并生成检测信号,然后将检测信号转换成金属异物检测机10能够识别的电信号并传送给沿传送带运行方向设置在检测装置下游的金属异物检测机10,如此,当检测到传送带I的金属联接头3时,三个金属接近开关4可提前同时向金属异物检测机10输出金属接近的信号,而当一般的金属异物经过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时,不会导致所有的金属接近开关4同时产生和输出金属接近的信号,这样就能够帮助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异物检测机将传送带的金属联接头与一般的金属异物区分开来,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异物检测机在对传送带进行金属异物检测的过程中,将传送带金属联接头识别成一般的金属异物而造成的误判断和误操作,提高了金属异物检测的准确性。本实施例中,检测基座7为适于设置在传送带I下方的中空箱体,检测基座7的安装面70位于该检测基座7的上表面,可以理解,该检测基座7的功能是提供用于设置金属接近开关4的安装面70及设置信号转换模块9,所以,该检测基座7的具体结构可以不限于这种设置于传送带I下方的箱体结构,例如,针对应用环境的特点,可以是通过适当支撑结构而设于传送带I上方的结构,此时安装面70将位于该检测基座7的下表面并朝向传送带I的上侧;该检测基座7也可以是框架结构,能允许传送带I从其中心穿过,此时安装面70可以位于框架朝向传送带I的任一侧或上、下两侧,以提供更方便和更精确(例如在传送带I两侧同时检测)的检测操作。如图1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安装面70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梯形,当然安装面70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与传送带I的截面形状相适应的弧形或其它形状。可以理解,设置安装面70的截面形状与欲检测的传送带I的截面形状相适应,目的是提高金属接近开关4生成检测信号的一致性,所以,对安装面70的截面形状的设置当以达到该效果的最佳为目标。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金属接近开关4的数量也可以根据传送带I的宽度增加为多于三个。

如图1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地,检测基座7的安装面70上等距离间隔地开设有三个安装孔,每个金属接近开关4分别安装在安装面70上的安装孔中,每个金属接近开关4的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以安装面70为界,每个金属接近开关4的外表面上螺接有上、下两个位置调整螺母8,通过旋转调节上、下两个位置调整螺母8,能够调整金属接近开关4的上端面与传送带I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以使得金属接近开关4不会与传送带I的底面发生摩擦或者接触,也不会检测到传送带I的钢丝绳芯,但是可以检测到传送带I的金属联接头3。如图1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信号转换模块9优选为安装在检测基座7箱体的内部。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的传送带金属联接头的检测装置中,还包括信号传输线6,该信号传输线6的两端分别与信号转换模块9和金属异物检测机10的主控箱5电性连接,用以将转换后的检测信号从信号转换模块9传输到金属异物检测机10的主控箱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当金属接近开关4检测到传送带I的金属联接头3后所生成的检测信号可为开关信号或电平信号;信号转换模块9可将上述检测信号转换成金属异物检测机10能够识别的TTL电平信号或RS232信号或者其它形式的电信号。这样,当传送带I的金属联接头3刚刚经过本发明实施例的传送带金属联接头的检测装置后,位于下游的金属异物检测机10的主控箱5就能够通过信号传输线6同时接收到转换后的所有金属接近开关4检测到传送带金属联接头3的检测信号,金属异物检测机10的主控箱5将根据传送带I的运行速度(一般为小于等于15米/秒)以及金属接近开关4与金属异物检测机10的金属异物检测通道2之间的安装距离,估算出多长时间以后,传送带I的金属联接头3将会到达金属异物检测通道2,因此使得金属异物检测机10届时不会将金属联接头3误判断为一般的金属异物,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异物检测机在对传送带进行金属异物检测的过程中,将传送带金属联接头识别成一般的金属异物而造成的误判断和误操作,提高了金属异物检测的准确性。现在请再参考图2。如图2中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金属异物检测系统,包括沿传送带I长度方向设置的金属异物检测机10和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传送带金属联接头的检测装置,该金属异物检测机10是现有技术中一种专门探测金属类物质的仪器,主要由主控箱5和设置在传送带I周围的金属异物检测通道2构成,其具体的功能和原理在此不再赘述;该检测装置沿图2中水平箭头所示的传送带I的运行方向设置在金属异物检测机10的上游,其安装面朝向传送带I的底面并使多个金属接近开关4能够与传送带I间隔一定的距离,并且该检测装置通过信号传输线6与金属异物检测机10的主控箱5电性连接。如此,当传送带I的金属联接头3刚刚经过检测装置的检测基座7后,位于下游的金属异物检测机10的主控箱5就能够通过信号传输线6同时接收到转换后的所有金属接近开关4检测到传送带金属联接头3的检测信号,金属异物检测机10的主控箱5将根据传送带I的运行速度(一般为小于等于15米/秒)以及金属接近开关4与金属异物检测机10的金属异物检测通道2之间的安装距离,估算出多长时间以后,传送带I的金属联接头3将会到达金属异物检测通道2,因此使得金属异物检测机10届时不会将金属联接头3误判断为一般的金属异物,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异物检测机在对传送带进行金属异物检测的过程中,将传送带金属联接头识别成一般的金属异物而造成的误判断和误操作,提高了金属异物检测的准确性。该检测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功能请参见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传送带金属联接头的检测装置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传送带金属联接头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沿传送带的运行方向设置在金属异物检测机的上游,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基座、多个金属接近开关以及信号转换模块,其中, 所述检测基座形成有能与所述传送带的截面形状相适应的安装面; 所述多个金属接近开关彼此间隔地安装在所述安装面上,并能与所述传送带间隔一定距离,用以检测所述传送带的金属联接头并生成检测信号; 所述信号转换模块与所述多个金属接近开关电性连接,用以将所述多个金属接近开关生成的检测信号转换成所述金属异物检测机能够识别的电信号并传送给所述金属异物检测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基座的安装面位于该检测基座的上表面,且该检测基座能够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下方而使所述安装面与所述传送带的底面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或者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接近开关的数量为三个或多于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基座为中空箱体,且所述安装面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每个金属接近开关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且所述每个金属接近开关的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以所述安装面为界,所述每个金属接近开关的外表面上螺接有上、下两个位置调整螺母,用以调整所述金属接近开关与所述传送带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基座为中空箱体,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安装在所述检测基座箱体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传输线,所述信号传输线的一端与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电性连接,另一端用以与所述金属异物检测机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信号为开关信号或电平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将所述检测信号转换成TTL电平信号或RS232信号。
10.一种金属异物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沿传送带长度方向设置的金属异物检测机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传送带金属联接头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检测装置沿所述传送带的运行方向设置在所述金属异物检测机的上游,所述检测装置的安装面朝向所述传送带的侧面并使所述多个金属接近开关能与所述传送带间隔一定距离,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金属异物检测机电性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送带金属联接头的检测装置及金属异物检测系统,该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基座、多个金属接近开关以及信号转换模块,其中,检测基座形成有能与传送带的截面形状相适应的安装面;多个金属接近开关彼此间隔地安装在该安装面上,并与传送带间隔一定距离,用以检测传送带的金属联接头并生成检测信号;信号转换模块与多个金属接近开关电性连接,用以将多个金属接近开关生成的检测信号转换成沿传送带运行方向设置在检测装置下游的金属异物检测机能够识别的电信号。本发明的传送带金属联接头的检测装置及金属异物检测系统能够将传送带的金属联接头与金属异物区分开来,从而提高了金属异物检测的准确性。
文档编号G01V3/15GK103245975SQ20121002775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8日
发明者郗传峰, 周水生, 杨礼, 刘维来, 何宏, 赵璐, 张钟秀 申请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