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流体冷却液悬浮稳定性测试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193571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纳米流体冷却液悬浮稳定性测试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纳米流体冷却液悬浮稳定性测试装置,包括用于放置纳米流体冷却液的透明容器,透明容器一侧设置有给透明容器提供均匀光束的供光装置,透明容器相对供光装置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光束透明容器后进行成像的成像装置。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纳米流体冷却液悬浮稳定性测试装置。
【专利说明】纳米流体冷却液悬浮稳定性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纳米流体冷却液悬浮稳定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纳米流体是指把金属或非金属纳米粉体分散到水、醇、油等传统换热介质中,制备成均匀、稳定、高导热的新型换热介质,这是纳米技术应用于热能工程这一传统领域的创新性的研究。纳米流体在能源、化工、汽车、建筑、微电子、信息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从而成为材料、物理、化学、传热学等众领域的研究热点。
[0003]纳米流体冷却液的制备中存在有很多的问题,但是较为显著的问题之一就是纳米粒子由于存在其独特的粒子运动特性使得所配置的纳米流体冷却液存在悬浮稳定性不佳的问题。悬浮稳定性成为评价纳米流体冷却液的重要关键因素,但是如何评价所配置的纳米流体冷却液的悬浮稳定性,一直以来都是通过理论分析的方式或简单的实验研究方式。所谓理论分析即采用数学建模和或纳米粒子运动轨迹模拟的方式计算出纳米粒子聚集的特性;所谓简单实验方式即静置试验和TEM照相方式直接观察出纳米粒子的聚集现象。理论分析毕竟是理论的方法,其所获得的数据并不能完全代替实际情况;传统的TEM方式虽然较为精确且直观的观测出纳米粒子的聚集情况,但需花费高昂的费用购置电子显微镜,且只能观测局部的情况,不能完全说明整体的聚集情况。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纳米流体冷却液悬浮稳定性测试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用于放置纳米流体冷却液的透明容器,所述的透明容器一侧设置有给透明容器提供均匀光束的供光装置,所述的透明容器相对供光装置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光束照射透明容器后进行成像的成像装置。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光装置提供的光束穿过透明容器成像于成像装置,相比电子显微镜内部复杂结构大大简化,易于实现,采用的装置成本更低,更适合普通实验室用于分析纳米流体冷却液悬浮稳定性。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供光装置包括发射光束的光源及用于均匀发散光束至透明容器的透镜,所述的透镜设置于成像装置朝向透明容器的延长线上,所述的光源位于透镜相对透明容器的另一侧并发射出垂直于透镜的光束。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源发出的光束通过透镜进行均匀发散至透明容器使成像更大,显示更清晰,不会因为光源的光束过于集中使成像不清楚。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透镜与光源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光束角度的反射镜。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光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装,再利用反射镜反射至透镜上,保证光源的发出的光束能垂直照射至透镜。[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成像装置包括朝向透明容器的底片,所述的底片相对透明容器的另一侧设置有计算底片上光束分布情况的计算器,所述的计算器连接设置有用于分析光束分布情况的计算机。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底片进行成像,实施方便,技术成熟,其次通过计算器计算光束通过纳米流体冷却液所成像的分布情况,最后发送至计算机进行进一步分析。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光源为激光光源。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采用多种光源,优选激光光源穿透性好,非常适合实际的整个装置的应用。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光束流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米流体冷却液悬浮稳定性测试装置,包括用于放置纳米流体冷却液的透明容器1,透明容器I 一侧设置有给透明容器提供均匀光束的供光装置2,透明容器I相对供光装置2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光束照射透明容器I后进行成像的成像装置3,供光装置2提供的光束穿过透明容器I成像于成像装置3,相比电子显微镜内部复杂结构大大简化,易于实现,采用的装置成本更低,更适合普通实验室用于分析纳米流体冷却液悬浮稳定性。
[0019]供光装置2包括发射光束的光源21及用于均匀发散光束至透明容器的透镜22,透镜22设置于成像装置3朝向透明容器I的延长线上,光源21位于透镜22相对透明容器I的另一侧并发射出垂直于透镜的光束,光源21发出的光束通过透镜22进行均匀发散至透明容器I使成像更大,显示更清晰,不会因为光源的光束过于集中使成像不清楚。
[0020]透镜22与光源21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光束角度的反射镜23,使光源21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装,再利用反射镜23反射至透镜22上,保证光源的发出的光束能垂直照射至透镜22。
[0021]成像装置3包括朝向透明容器I的底片31,底片31相对透明容器I的另一侧设置有计算底片31上光束分布情况的计算器32,计算器32连接设置有用于分析光束分布情况的计算机4,采用底片31进行成像,实施方便,技术成熟,其次通过计算器31计算光束通过纳米流体冷却液所成像的分布情况,最后发送至计算机进行进一步分析。
[0022]光源21为激光光源,可采用多种光源21,优选激光光源穿透性好,非常适合实际的整个装置的应用。
[0023]如图2所示,首先将所配置好的纳米流体冷却液放置于透明容器1,即纳米流体冷却液悬浮稳定性最好的时刻,然后光源21发出光束,光束经反射镜23反射至透镜22,透镜22将光束进行均匀分散,分散后的光束照射至透明容器I内的纳米流体冷却液,照射后的光束成像于底片31,计算器31对成像结果进行计算,最后发送至计算机进行进一步分析。
【权利要求】
1.一种纳米流体冷却液悬浮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纳米流体冷却液的透明容器,所述的透明容器一侧设置有给透明容器提供均匀光束的供光装置,所述的透明容器相对供光装置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光束照射透明容器后进行成像的成像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流体冷却液悬浮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光装置包括发射光束的光源及用于均匀发散光束至透明容器的透镜,所述的透镜设置于成像装置朝向透明容器的延长线上,所述的光源位于透镜相对透明容器的另一侧并发射出垂直于透镜的光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流体冷却液悬浮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镜与光源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光束角度的反射镜。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纳米流体冷却液悬浮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像装置包括朝向透明容器的底片,所述的底片相对透明容器的另一侧设置有计算底片上光束分布情况的计算器,所述的计算器连接设置有用于分析光束分布情况的计算机。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纳米流体冷却液悬浮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为激光光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流体冷却液悬浮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为激光光源。
【文档编号】G01N15/04GK203396677SQ201320424453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5日
【发明者】侯齐齐, 潘晓铭, 郑伟 申请人:温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