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岩屑微观孔隙铸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233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碳酸盐岩岩屑微观孔隙铸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选样:在需要取样分析的各钻井深度段选取300~500颗碳酸盐岩岩屑颗粒,作为代表这一井深段岩石特征的一组岩屑样品;如岩屑细小,不易挑选,可称取3-5g岩屑样品,也可用过筛法剔除掉过细的岩屑颗粒及上部岩层掉块;

b)编号:对照每个深度段的岩屑样品,用碳素笔在滤纸上编号,准备好相应大小的天然云母片,并记录每个深度段岩屑样品的井号、井深及层位,使每张滤纸对应一个深度段的一组岩屑样品,然后一组岩屑样品、一层编号滤纸+云母片依次装填进铸样试管中;

c)岩屑样品胶铸:采用“胶-铸一体化”技术对多组碳酸盐岩岩屑样品进行一次性胶铸;

d)铸样分离及薄片磨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盐岩岩屑微观孔隙铸模方法,其所述“胶-铸一体化”技术具体过程如下:

(1)配制孔隙铸模用水玻璃单体:将二甲基丙烯酸甲酯、偶氮二异丁腈、油溶红按 100: 12:1.5的质量比称量后放人烧杯,在60℃的恒温水浴锅内加热40分钟,并不断搅拌,使各类化学试剂充分溶解稀释并混合均匀,过滤待用;

(2)放样:取一试管,在试管底部放置云母片,其上放已编号的滤纸,滤纸编号的一面朝云母片,随后在滤纸上放置已挑选好的对应深度段碳酸盐岩岩屑颗粒样品,并使用镊子使之铺放平整;然后继续在该试管重复该步骤依次叠置放入云母片、其他已编号滤纸及相应深度段的碳酸盐岩岩屑样品;

(3)负压抽空:塞上试管,并对其进行抽真空处理,要求真空度<0.01托,抽真空时间>24h;

(4)样品胶铸:将步骤(2)的胶铸混合液注入试管样品中,静置24h;

(5)阶段式升温、恒温水浴聚合凝固:将试管至于水浴中,分阶段逐步升温至40℃(保持12小时)、60℃(保持9小时)、80℃(保持6小时),使水玻璃单体充分聚合、并与岩屑颗粒稳定胶结,逐步固化成为可用于岩石薄片磨制的胶铸模块;

(6)铸样分离:取出样品,沿云母片剥离不同深度段的碳酸盐岩岩屑样品,使之成为单个铸样,然后送交磨片岗用于制作岩屑微观孔隙观察及结构分析用的铸体岩石薄片。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