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环境疲劳试验机的冷水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1955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用于双环境疲劳试验机的冷水盘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品性能测试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在双环境疲劳试验机上的冷水盘结构。



背景技术:

综合环境疲劳试验是一种在高低温、盐雾双环境下对被试件性能进行考核的试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通讯等行业。在进行试验时可通过温度控制系统来模拟环境温度的变化,通过盐雾试验系统来模拟盐雾环境的变化。但由于环境试验标准的多样性,有时需将温度、盐雾试验箱与疲劳试验配合使用,从而用来对被试件进行温度、盐雾及疲劳试验综合环境试验。但目前国内市场上还没有一种可以将这两种环境综合应用的疲劳测试试验设备。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103776683A)公开了一种荷载与环境同步耦合作用模拟试验系统,该系统由加载装置和环境模拟装置两部分组成,其中,加载装置由反力架、液压千斤顶或作动器和传力杆三部分组成,环境模拟装置由控制台和箱体两部分组成,箱体内包含有温度系统、盐雾系统、喷淋系统、光照系统、气体喷入系统、湿度监测系统等。这种荷载与环境同步耦合作用模拟试验系统的反力架或传力杆直接作用在箱体内,由于箱体内要进行高低温试验,因此箱体内的热量会通过反力架或传力杆向外传导给作动器或液压千斤顶,这样就会影响作动器或液压千斤顶的使用,热传导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这种结构并不实用。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有效避免试验箱内热量向外传导给制动器的结构,以保证设备能够长时间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在双环境疲劳试验机上结构简单、隔热效果好的冷水盘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双环境疲劳试验机的冷水盘结构,其包括冷水盘本体,所述冷水盘本体的上端通过力传感器与作动器的传力杆连接,所述冷水盘本体的下端与加载杆连接,所述加载杆伸入到环境试验箱内,所述冷水盘本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水盘本体内设有冷却水道,所述冷水盘本体的进水口与所述冷水盘本体的出水口通过所述冷却水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冷水盘本体的进水口与热交换器的内循环出水口连接,所述冷水盘本体的出水口与所述热交换器的内循环进水口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外循环进水口与冷却塔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外循环出水口与所述冷却塔的进水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塔上设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道包括两条横向冷却水道和两条纵向冷却水道,两条横向冷却水道与两条纵向冷却水道呈“井”字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冷水盘本体的上端设有连接螺栓,所述冷水盘本体的下端设有螺栓孔,所述冷却水道位于所述螺栓孔的上方。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双环境疲劳试验机的冷水盘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冷水盘结构在冷水盘本体上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并通过冷却水道将进水口与出水口连通,在使用时可通过冷却水将冷水盘本体进行冷却,这样就可有效避免加载杆将环境试验箱内的热量向外传导给力传感器及作动器,进而保证力传感器及作动器长时间正常工作,使设备工作更加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冷水盘本体的外形结构图。

图3为图2的A-A向示意图。

图4为图2的B-B向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冷水盘与热交换器、冷却塔的连接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作动器;2、传力杆;3、力传感器;4、冷水盘本体;41、进水口;42、出水口;43、冷却水道;44、螺栓;45、螺栓孔;5、加载杆;6、环境试验箱;7、热交换器;8、冷却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环境疲劳试验机的冷水盘结构,其包括冷水盘本体4,冷水盘本体4的上端设有螺栓44,通过螺栓44可与力传感器3连接,力传感器3与作动器1的传力杆2连接。冷水盘本体4的下端设有螺栓孔45,加载杆5的上端通过螺栓孔45与冷水盘本体4连接,加载杆5的下端伸入到环境试验箱6内对试件进行加载试验。

如图2、3、4所示,冷水盘本体4上设有进水口41和出水口42,冷水盘本体4内设有冷却水道43,冷水盘本体4的进水口41与冷水盘本体4的出水口42通过冷却水道43连通。从加载杆5传导的热量会首先传导给冷水盘本体4,通过向冷水盘本体4注入循环的冷却水就可将加载杆5进行冷却,这样热量就不会再进一步的传导给力传感器3和作动器1,进而可保证力传感器3、作动器1长时间正常工作。螺栓孔42可设置角度的直径尺寸,以增加加载杆5与螺栓孔44的接触面积,这样可更加便于加载杆5上的热量向冷水盘本体4上进行传导。冷却水道43位于螺栓孔42的上方,这样就可将冷却盘本体4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通过冷却水道43隔开,从而能起到更好的隔热效果。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冷却水道43包括两条横向冷却水道和两条纵向冷却水道,两条横向冷却水道与两条纵向冷却水道呈“井”字形设置。这样便于冷却水道的加工,除进水口41和出水口42外,位于冷水盘本体4外表面的冷却水道加工孔应通过堵头进行密封。

如图5所示,冷水盘本体4上的循环冷却水可通过热交换器7、冷却塔8进行冷却。冷水盘本体4的进水口与热交换器7的内循环出水口连接,冷水盘本体4的出水口与热交换器7的内循环进水口连接,热交换器7的外循环进水口与冷却塔8的出水口连接,热交换器7的外循环出水口与冷却塔8的进水口连接。这样加载杆5上的热量首先传导给冷水盘本体4,再由冷水盘本体4通过冷却水传递给热交换器7,最后由冷却塔8向外传导。

该冷水盘结构在冷水盘本体上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并通过冷却水道将进水口与出水口连通,在使用时可通过冷却水将冷水盘本体进行冷却,这样就可有效避免加载杆将环境试验箱内的热量向外传导给力传感器及作动器,进而保证力传感器及作动器长时间正常工作,使设备工作更加的稳定。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