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中间接头试验方法及机构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14031阅读:1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试验方法及机构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中间接头的试验方法及试验机构。



背景技术:

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将高分子材料多次复合硫化才能构成具有一定绝缘结构的最终产品。但制造的产品是否合格?往往采用抽检,而不能全检。其方法为解剖和安装到电缆上检测。特别是将产品安装到电缆上试验既费时又需一定的专业技能,检测完成后产品也报废。这种检验方法只能是概率的判断方法,不能真实的反映每一件产品的实际水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高压中间接头每一件产品在出厂前都能模拟安装到电缆上的实际状况进行试验,解决现有试验方法检验率低下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缆中间接头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第一高压电极从一端插入中间接头,将第二高压电极由另一端插入中间接头,将中间接头内两个高压电极间的空气抽出,进行升压试验。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将中间接头放置于试验平台上。

具体地,将第一高压电极从一端插入中间接头后,还包括步骤,将试验平台旋转180°。

具体地,通过液压机构将第一高压电极插入中间接头;通过液压机构将第二高压电极插入中间接头。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在第一高压电极内设置抽气管道;通过抽气管道将中间接头内两个高压电极间的空气抽出。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用红外探测机构检测第一高压电极、第二高压电极在中间接头中的插入深度。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试验机构,包括第一高压电极、第二高压电极、抽气机构,所述第一高压电极用于从一端插入中间接头,所述第二高压电极用于从另一端插入中间接头,所述抽气机构用于将中间接头内两个高压电极间的空气抽出,进行升压试验。

优选地,还包括试验平台,所述试验平台用于放置中间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试验平台能够旋转180°。

优选地,还包括抽气管道,所述抽气管道设置于第一高压电极内;所述抽气管道与抽气机构连接,所述抽气机构具体用于通过抽气管道将中间接头内两个高压电极间的空气抽出。

进一步地,还包括红外探测机构,所述红外探测机构用于检测第一高压电极、第二高压电极在中间接头中的插入深度。

优选地,还包括液压机构,所述液压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高压电极从一端插入中间接头,还用于将所述第二高压电极从另一端插入中间接头。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操作简单、时间短,试验完成后的产品仍可销售,该机构试验后的中间接头没有被破坏仍可销售,同时也进一步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电缆中间接头试验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电缆中间接头试验机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辅助应力锥;

2、辅助应力锥;

3、中间接头;

4、试验平台;

5、锁紧装置;

6、红外探测机构;

7、密封头;

8、第一高压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一种电缆中间接头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2将第一高压电极8从一端插入中间接头3,S104将第二高压电极由另一端插入中间接头3,S105将中间接头内两个高压电极间的空气抽出,进行升压试验。模拟高压电极的外层、内层均设置为常用电缆的相同规格,达到准确的测试效果。通过将两个高压电极插入中间接头,将其间的空气抽成真空,达到了更好的测试中间接头是否符合耐压标准的效果,相较于使用绝缘胶带,对中间接头进行密封常规方法,本方法进行试验后无需将中间接头剖开破坏接头,电缆中间接头出厂试验机构,在使用过程中不是在户外,因此不需要密封胶带密封。另外,中间接头的内径比电缆外径小,接头安装到电缆上后由于是过盈配合,接头在电缆结合面上产生的压力能起到足够密封作用,这种密封只是为了阻止空气的进入而不至于破坏模拟电缆中间接头试验的结构要求。因为中间接头安装到电缆上,首先要将两根电缆导体用与电缆导体同材料的金属套管紧密压接在一起。然后再把中间接头安装到连接部位,之后再接高压设备通电试验,当试验完成后若要把接头从电缆一端取出,由于过盈关系,接头在电缆表面运动时因摩擦力相当大,取下接头时会把电缆绝缘屏蔽层的高分子导电材料的导电粒子附在中间接头的绝缘表面,即使清洗也不能去掉被导电粒子污染的绝缘表面,因此也就破坏了中间接头的绝缘结构。所以,做完试验的接头只能报废。而本发明机构是使用模拟高压电极,在电极表面不需要导电屏蔽层,并且抽出电极时是向中间接头的两边展开。虽然所受摩擦力与安装在电缆上相同。但由于中间接头绝缘层在取出电极时不经过高分子导电屏蔽,所以没有导电粒子脱落。接头绝缘面上就不会被污染。解决了,无需破坏中间接头进行试验的问题。通过上述方法,达到了不用破坏中间接头,提高电缆中间接头出厂检验效率的效果。

在图1所示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S101将中间接头放置于试验平台4上。试验平台有助于校准中间接头的位置,使得高压电极的插入更加平衡稳定,在某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随后进行步骤,将第一高压电极从一端插入中间接头,后,还包括步骤,将试验平台旋转180°再进行步骤,将第二高压电极插入中间接头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可旋转的试验平台,使得操作人员在一个方向上就可以对整个机构进行操作,极大地方便了操作人员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两个高压电极还与液压机构(图中未示出)连接,常规的电控液压机构就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我们通过液压机构将第一高压电极插入中间接头;通过液压机构将第二高压电极插入中间接头。通过设置液压机构,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操作按钮来实现高压电极与极中间接头的对接。简化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提高了效率。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在第一高压电极8内设置抽气管道9;抽气管道可以设置在通向中间接头内侧的任意位置,为了更好的模仿中间接头的实际应用环境,我们在第一高压电极的内部设置抽气管道,管道前端随着电极联通中间接头另一端与抽气机构连接。通过抽气管道将中间接头内两个高压电极间的空气抽出,减少了产品与电缆之间可能存在的气泡,提高了试验的准确率。

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用红外探测机构6检测第一高压电极、第二高压电极在中间接头中的插入深度。红外探测机构可以设置于试验平台的上方,在实际应用中红外探测机构用于探测高压电极的插入深度,两个电极插入深度均为中间接头长度的一半更符合实际应用环境,能够使得升压试验的结果更符合实际应用场景,两个电极的接触位置的偏离中心均会导致中间接头击穿长度的变化。为了更好地保证插入深度,还可以设置锁紧装置5,零件5为中间接头的定位装置,即:一端的第二高压电极插入接头中要有一个预定深度感应或反射红外信号的元件,当电极到达接头预定深度,红外探测机构会响应,触动液压开关停止工作,此时利用锁紧装置5将组合体固定下来,再旋转180度重复以上操作,把另一根电极插入到接头的另一端,所以锁紧装置5能够很好地对中间接头的插入深度进行把握,更好地解决了电缆中间接头出厂试验的问题。

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电缆中间接头试验机构示意图,包括第一高压电极8、第二高压电极、抽气机构,所述第一高压电极用于从一端插入中间接头,所述第二高压电极用于从另一端插入中间接头3,所述抽气机构(图中未示出)用于将中间接头内两个高压电极间的空气抽出,进行升压试验。上述试验机构达到了不用破坏中间接头,提高电缆中间接头出厂检验效率的效果。

进一步地,在图2中还包括辅助应力锥1、2,用于屏蔽电缆剖断处的电场,高压电极在该处容易产生电应力变化,危害操作人员的安全,设置辅助应力锥包住高压电极,能够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试验平台4,所述试验平台用于放置中间接头。试验平台有助于校准中间接头的位置,使得高压电极的插入更加平衡稳定,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试验平台至少能够旋转180°,可以将试验平台设置于旋转底座上等等。通过设置可旋转的试验平台,使得操作人员在一个方向上就可以对整个机构进行操作,极大地方便了操作人员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2所示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抽气管道9,所述抽气管道设置于第一高压电极内;所述抽气管道与抽气机构连接,所述抽气机构具体用于通过抽气管道将中间接头内两个高压电极间的空气抽出。减少了产品与电缆之间可能存在的气泡,提高了试验的准确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红外探测机构6,所述红外探测机构用于检测第一高压电极、第二高压电极在中间接头中的插入深度。当电极到达接头内预定深度,红外探测机构会响应,触动液压开关停止工作,此时利用锁紧装置5将组合体固定下来,再旋转180度重复以上操作,把另一根电极插入到接头的另一端,所以锁紧装置5能够很好地对中间接头的插入深度进行把握,更好地解决了电缆中间接头出厂试验的问题。

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液压机构,所述液压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高压电极从一端插入中间接头,还用于将所述第二高压电极从另一端插入中间接头。更好地解决了中间接头出厂试验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