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拉伸测试的设备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32553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用于拉伸测试的设备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的拉伸测试。可以常规地实施这种拉伸测试,以确保生产出的光纤的强度满足预定要求。



背景技术:

先前已知了一种针对光纤拉伸测试的解决方案,其中,牵拉装置牵拉光纤通过所使用的测试设备的纤维路径。在这种测试设备中,在光纤的前端和尾端之间产生了速度差。由于该速度差,在光纤中产生了内部应力或者张力。在光纤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光纤在测试期间断裂。

先前已知的解决方案的问题在于:实施拉伸测试所需的测试设备相对复杂,并且因此由拉伸测试导致的成本不必要地过高。

另外,在光纤在测试期间断裂的情况中,光纤的剩余的未测试部分在能够继续进行拉伸测试之前需要穿入纤维路径中。这种穿入是一种相对缓慢且繁重的手动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提及的缺陷并且提供一种用于拉伸测试光纤的有效解决方案,所述有效解决方案简化并且加速测试过程,使得能够最小化所涉及的成本。这利用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拉伸测试的设备和利用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拉伸测试的方法来实现。

使用拥有具有不同直径的第一圆周表面和第二圆周表面的双滑轮,并且结合接触第一圆周表面的第一驱动带段和接触第二圆周表面的第二驱动带段,可能获得一种有助于有效地测试光纤的简单测试程序,同时能够易于处理光纤在测试期间的可能断裂。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通过举例而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所述附图中:

图1至图3示出了拉伸测试的第一实施例;

图4示出了可替代的双滑轮;

图5示出了联机拉伸测试;

图6示出了脱机拉伸测试;

图7示出了拉伸测试的第二实施例;

图8示出了图7中的皮带的横截面;

图9示出了拉伸测试的第三实施例;和

图10示出了拉伸测试的第四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示出了用于拉伸测试光纤的拉伸测试设备1和用于拉伸测试光纤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图1从上方示出了测试设备1,图2是测试设备1的顶视图,图3更加详细地示出了图1和图2的双滑轮6。

测试设备1包括围绕皮带轮4并排移动的第一驱动带段2和第二驱动带段3,所述测试设备1适于连续测试实际上环形的光纤。在图1至图3的实施例中,以举例的方式假定第一驱动带段2和第二驱动带段3是两条不同驱动带的驱动带段。滑轮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施方式而变化。在示出的示例中,以举例的方式假定每个驱动带段2和3围绕两个滑轮4旋转。另外,每个驱动带段2和3接触调节滑轮5,所述调节滑轮5能够相对于滑轮4移动(在图1中,竖直移动),以调节一条或者多条驱动带的张力。

测试设备1还包括双滑轮6。在这个实施例中,双滑轮6实施为单一滑轮,所述单一滑轮包括具有第一直径d1的第一圆周表面7和具有第二直径d2的第二圆周表面8。第二直径d2大于第一直径d1。包括例如电动机的单一驱动单元24使得双滑轮6旋转。

第一驱动带段2与双滑轮6的第一圆周表面7对准并且接触第一圆周表面7,使得第一驱动带段2随着双滑轮6一起旋转。第一驱动带段2和第一圆周表面7一起限定了纤维入口10,光纤11被接收到所述纤维入口10中,用来接受拉伸测试。

引导件12布置成与双滑轮6相距一段距离。通过防止引导件12和双滑轮6之间的相互移动而保持该距离恒定。在图1至图3的实施例中,引导件12包括光纤11行进所围绕的自由旋转滑轮。引导件12的自由旋转滑轮与双滑轮6的第一圆周表面7对准以用于从纤维入口10接收光纤11,并且与第二圆周表面8对准以用于使得光纤11继续行进到纤维出口13。

第二驱动带段3与双滑轮6的第二圆周表面8对准并且接触第二圆周表面8,使得第二驱动带段3随着双滑轮6旋转。第二驱动带段3和第二圆周表面8一起限定了纤维出口13,在拉伸测试之后光纤11从纤维出口13继续行进。

如依据附图和上述解释显而易见的是:双滑轮6的第一圆周表面7的直径d1和第二圆周表面8的直径d2之间存在差异(d1<d2)。随着光纤通过第一驱动带段2和第二驱动带段3而被推动成与第一驱动带段2和第二驱动带段3接触,在双滑轮6旋转时在纤维入口10和纤维出口13之间产生速度差。这种速度差在光纤中产生了张力或者内部应力,在光纤11不够强的情况中,所述张力或者内部应力最终可能使得光纤断裂。所获得的张力的大小取决于第一圆周表面7和第二圆周表面8之间的直径差,并且因此能够通过选择具有适当尺寸的双滑轮而对已测试的光纤继续适当调节。

在光纤在测试期间断裂的情况中,这种断裂通常发生在光纤11的此时位于引导件12的线滑轮(linepulley)上或者在线滑轮和双滑轮6之间的段14上,原因在于:在测试期间,光纤中的张力在该段14中最高。在这个情况中,在断裂之后,光纤11的新的前端保持被捕获在纤维入口10中,在该处,所述新的前端由于与第一驱动带段2和第一圆周表面7接触而保持就位。这使得维修人员非常简单且快速地抓住新的前端,以便经由引导件12的线滑轮引导所述新的前端并且将其引导到第二驱动带段3和第二圆周表面8之间的纤维出口13中,在此之后可以利用测试设备1再次继续进行拉伸测试。

在示出的示例中,第一驱动带段2和第二驱动带段3由单一驱动单元24驱动,所述单一驱动单元24致使双滑轮6旋转。由于仅仅用一个驱动单元,这种解决方案可能获得非常简单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拉伸测试设备,最小化了成本,并且避免了对例如让若干独立的驱动单元转速同步的需要。

通过使用所示出且在上文解释的测试解决方案获得的优势在于:在纤维11开始在测试设备1内移动时实际上立即开始有效拉伸测试。因为拉伸测试不需要任何特定的线速度而是替代地在纤维仍然在设备内加速的同时已经进行了有效拉伸测试。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张力测量装置15可以布置成与引导件12的自由旋转线滑轮相连以获得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表示光纤在测试期间的张力。然而,并非在所有实施例中需要张力测量装置15,原因在于:通过针对第一圆周表面和第二圆周表面选择适当的直径d1和d2,能够使得光纤中的张力达到一水平,所述水平足够高,以确保如果光纤没有断裂,则光纤通过测试。

图4示出替代的双滑轮6’,替代双滑轮6的是,所述替代的双滑轮6’可以应用于图1和图2的设备中。

与在先前实施例中类似地,双滑轮6’包括:具有第一直径d1的第一圆周表面7;和具有第二直径d2的第二圆周表面8,其中,第二直径d2大于第一直径d1。

在图4的实施例中,双滑轮实施为两个独立的同轴布置的滑轮16’和17’,所述两个独立的同轴布置的滑轮16’和17’彼此附接,用于以相同的转速一起旋转。一个替代方案是滑轮16’和17’通过螺栓18’彼此附接,如图4所示。可替代地,滑轮16’和17’可以例如附接在一根共有轴上,使得它们以与轴相等的速度旋转。

图5示出了通过利用如图1和图2中示出的且具有根据图3或者图4的双滑轮的测试设备1来实施联机拉伸测试。

联机测试指的是其与一种解决方案相关,在该解决方案中,由拉拔装置20从玻璃预制件19拉拔出光纤11并且拉拔出的光纤11继续行进到拉伸测试设备1而不需要进行中间存储。在光纤行进通过拉伸测试设备1之后进行光纤11存储,让光纤继续行进到卷绕装置21。

图5示出了一种非常简化版的联机测试设备。在实践中,可以利用其它未示出的装置在拉拔装置20处处理光纤11、或者在位于拉拔装置20和拉伸测试设备1之间的位置处处理光纤11、或者在位于拉伸测试设备1和卷绕装置21之间的位置处处理光纤11。

图6示出了通过利用如图1和图2中示出的且具有根据图3或者图4的双滑轮的测试设备1来实施脱机拉伸测试。

脱机测试指的是与一种解决方案相关,在该解决方案中,先前生产出的光纤11已经存储在第一卷绕装置22中。在测试期间,从第一卷绕装置22上解绕光纤并且使其行进到拉伸测试设备1。已测试的光纤11随后从拉伸测试设备1继续行进到第二卷绕装置23,以进行存储。

图7和图8示出了拉伸测试的第二实施例。图7和图8中示出的实施例与结合图1至图3解释的一个实施例非常类似。因此,将主要通过指出这些实施例之间的不同来解释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

在图7示出的设备31中,第一驱动带段32和第二驱动带段33是单条驱动带34的带段。能够实施这种解决方案的一个替代方案是利用如图8所示的驱动带34。

图8示出了环形驱动带34的截面。在此,能够发现的是与双滑轮6(或者若利用图4中示出的双滑轮则为6’)的第一圆周表面7接触的第一驱动带段32比与双滑轮6(或者6’)的第二圆周表面8接触的第二驱动带段33厚。另外,第一驱动带段32可以经由柔性中间部分35与第二驱动带段33相连,所述柔性中间部分允许第一驱动带段和第二驱动带段33之间暂时相互移位。这使得其可能补偿第一驱动带段32和第二驱动带段33之间的速度差,而同时它们沿着具有不同直径d1和d2的第一圆周表面7和第二圆周表面8前进。

图9示出了拉伸测试的第三实施例。图9中示出的实施例与结合图1和图3解释的一个实施例以及结合图7和图8解释的一个实施例非常类似。因此,将主要通过指出这些实施例之间的差别来解释图9的实施例。

在图9的实施例中,应用在拉伸测试设备41中以将光纤的段14从纤维入口10引导到光纤出口13的引导件12’不具有如在先前实施例中那样的滑轮。而是,引导件实施为非旋转件,例如,在适当位置处具有孔的板,所述板接触光纤以使得将光纤从光纤入口10被引导至光纤出口13。

图10示出了拉伸测试的第四实施例。图10中示出的实施例与结合图1至图3解释的一个实施例以及结合图7和图8解释的实施例非常类似。因此,将主要通过指出这些实施例之间的差别来解释图10的实施例。

在图10的实施例中,拉伸测试设备51中的第一驱动带段52和第二驱动带段53是不同驱动带的驱动带段,并且这些驱动带已经布置在双滑轮6(或者如果利用图4中示出了双滑轮则为6’)的相对侧部上。

另外,在这个示例中,双滑轮6(或者6’)自由旋转,换言之,不存在驱动双滑轮6的驱动单元。而是,单一驱动单元54设置成从光纤出口13牵拉光纤11。驱动单元可以实施为光纤匝卷绕所围绕的另一滑轮以及实施为布置成使得所述另一滑轮旋转的电动机。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描述和附图仅仅旨在解释本发明。对于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能够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改变和修改本发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