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529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养生,尤其是入口食品的安全,而且近年来有众多由于食品问题引发的事故频繁发生,引起了众多消费者的担忧。

尽管近年来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加强了监管力度,但是仍然无法保证最终到达人们手中的食品为安全食品,消费者无法及时获取市场上食品更新的最新信息,因而也就无法得知各种食品的新鲜程度,而且,即使消费者可以获取食品的各种信息,但是不能获知其购买的食品各项目检测是否合格;另外,由于食品信息公开不透明,缺少广大消费者的监督,也许会由于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严或疏忽导致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系统,使消费者方便全面的获取食品信息并且辅助监管部门的监督,以提高市场食品安全程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系统及方法,不仅可以使消费者及时获取食品的各种信息,而且可以加强市场监督的透明性,让广大消费者参与其中,提高市场食品的安全程度,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终端,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系统服务平台以及服务终端;所述检测终端、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服务终端均与所述系统服务平台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系统服务平台包括食品数据库与标准数据库,所述服务终端由食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控制;

所述检测终端包括食品信息获取单元、食品检测单元、数据分析处理单元以及数据存储单元;所述食品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待检测食品的食品信息,并将所获取的食品信息发送给所述食品检测单元;所述食品检测单元通过各种仪器设备对待检测食品的各评价指标进行相应检测,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数据分析处理单元进行数据的整理,然后存储于所述数据存储单元;

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接收各个所述检测终端对食品的检测数据,并从第三方应用获取各种食品的传输销售渠道以及地理位置编码;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接收所述数据接收模块中与食品相关的所有数据,按照食品的种类根据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并将整理之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食品数据库;

所述系统服务平台根据食品种类对所述食品数据库与所述标准数据库各评价指标的数据进行比较,若数据合格,则食品继续进行正常流通,若数据不合格,则服务终端控制问题食品向市场的流出,并对问题食品信息进行查询,确定问题食品源头。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系统中,还包括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服务终端进行数据交互,销售商/消费者通过所述用户终端获取食品的相关检测数据以及该食品的国家标准检测数据。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系统中,销售商通过获取的检测数据进行第三方应用软件的开发。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系统中,消费者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借助商家开发的第三方应用软件获取食品的相关检测数据以及该食品的国家标准检测数据。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系统中,所述食品检测单元与检测指标的仪器设备连接,并接受各仪器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系统中,食品信息至少包括待检测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供应商。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系统中,食品的评价指标包括成分及其含量、红外、紫外、旋光度、干燥失重、灰分、杂质含量、重金属、氯化物、硫化物以及大肠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系统中,所述标准数据库用于存储食品各评价指标的国家规定标准。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系统中,所述用户终端至少包括手机、电脑。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系统及方法,首先,本发明使消费者随时可以获取食品的各种信息,有选择性有目的性的对食品进行筛选,保障安全的同时节省了大量时间;其次,本发明可以加强市场监督管理的透明程度,让广大消费者参与其中,提高市场食品的安全程度,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再次,本发明由于对食品的各种信息都进行了采集与存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快捷方便的获取食品的流通渠道,将伤害降到最低;最后,由于与食品相关的信息均为公开透明的,因此广大商家可以借助服务终端开发属于自己的应用软件,方便新老客户的查询,提高服务水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流程示意图;

图3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流程示意图;

图4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终端,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系统服务平台以及服务终端;所述检测终端、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服务终端均与所述系统服务平台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系统服务平台包括食品数据库与标准数据库,所述服务终端由食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控制;

利用上述的食品安全检测系统进行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食品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待检测食品的食品信息,并将所获取的食品信息发送给食品检测单元;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检测终端的食品信息获取单元采集所要检测的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供应商等信息进行记录。

(2)食品检测单元根据食品信息通过各种仪器设备对待检测食品的各种项目指标进行相应检测,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数据分析处理单元进行数据的整理,存储于数据存储单元;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食品检测单元在对食品进行检测时,根据食品的原料组成进行成分及含量的检测,有针对性的根据各食品的种类进行其他项目指标的检测,包括红外、紫外、旋光度、干燥失重、灰分、杂质含量、重金属、氯化物、硫化物以及大肠杆菌等;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各个项目检测时所使用的设备及处理系统不同,需要数据分析处理单元对各仪器设备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汇总,然后统一存储于数据存储单元。

(3)数据接收模块接收各个检测终端对食品的检测数据,并从第三方应用获取各种食品的传输销售渠道以及地理位置编码;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数据接收模块获取检测终端的食品检测数据;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数据接收模块还获取该食品的销售渠道,获取生产商、各供应商以及销售商的地理位置,全面收集与食品相关的信息。

(4)数据处理模块接收数据接收模块中与食品相关的所有数据,按照食品的种类根据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并将整理之后的数据发送至食品数据库;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数据处理模块将获取的所有数据按照食品种类进行分类整理;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食品种类可分为以下16大类:乳与乳制品;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冷冻饮品;水果、蔬菜、豆类、食用菌、藻类、坚果以及籽类等;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粮食和粮食制品;烧烤食品;肉及肉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蛋及蛋制品;甜味料;调味品;特殊营养食品;饮料类;酒类;其他类;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16大类食品根据食品特性各自再分为亚类、亚次类;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对各食品的种类以及检测评价指标进行匹配整理。

(5)系统服务平台根据食品种类对食品数据库与标准数据库各评价指标的数据进行比较,若数据合格,则食品继续进行正常流通,若数据不合格,则食品监督管理部门通过服务终端控制问题食品向市场的流出,并查询问题食品信息,确定问题食品源头;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食品数据库接收食品信息及检测数据之后即与标准数据库中相对应的食品信息的检测数据进行比较,若获取的检测数据在标准范围之内,则食品正常流通;若获取的检测数据不在标准范围之内,则确定该食品不合格,食控制其进一步的市场流通;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系统服务平台还接收检测终端的数据,将该数据与食品数据库数据进行对比,二者是否统一,为食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提供双重保障。

(6)消费者或销售商通过服务终端获取系统服务平台相关食品的信息,通过食品数据库与标准数据库中食品数据的对比即可确定食品各评价指标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消费者或销售商若发现问题食品,可通过服务终端进行投诉,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以进一步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消费者可以通过系统服务平台对各种食品进行检索,获取任意食品的流通销售信息。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终端,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系统服务平台、服务终端以及用户终端;所述检测终端、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服务终端均与所述系统服务平台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服务终端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系统服务平台包括食品数据库与标准数据库,所述服务终端由食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控制;

利用上述的食品安全检测系统进行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食品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待检测食品的食品信息,并将所获取的食品信息发送给食品检测单元;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检测终端的食品信息获取单元采集所要检测的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供应商等信息进行记录。

(2)食品检测单元根据食品信息通过各种仪器设备对待检测食品的各种项目指标进行相应检测,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数据分析处理单元进行数据的整理,存储于数据存储单元;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食品检测单元在对食品进行检测时,根据食品的原料组成进行成分及含量的检测,有针对性的根据各食品的种类进行其他项目指标的检测,包括红外、紫外、旋光度、干燥失重、灰分、杂质含量、重金属、氯化物、硫化物以及大肠杆菌等;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各个项目检测时所使用的设备及处理系统不同,需要数据分析处理单元对各仪器设备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汇总,然后统一存储于数据存储单元。

(3)数据接收模块接收各个检测终端对食品的检测数据,并从第三方应用获取各种食品的传输销售渠道以及地理位置编码;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数据接收模块获取检测终端的食品检测数据;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数据接收模块还获取该食品的销售渠道,获取生产商、各供应商以及销售商的地理位置,全面收集与食品相关的信息。

(4)数据处理模块接收数据接收模块中与食品相关的所有数据,按照食品的种类根据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并将整理之后的数据发送至食品数据库;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数据处理模块将获取的所有数据按照食品种类进行分类整理;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食品种类可分为以下16大类:乳与乳制品;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冷冻饮品;水果、蔬菜、豆类、食用菌、藻类、坚果以及籽类等;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粮食和粮食制品;烧烤食品;肉及肉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蛋及蛋制品;甜味料;调味品;特殊营养食品;饮料类;酒类;其他类;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16大类食品根据食品特性各自再分为亚类、亚次类;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对各食品的种类以及检测评价指标进行匹配整理。

(5)系统服务平台根据食品种类对食品数据库与标准数据库各评价指标的数据进行比较,若数据合格,则食品继续进行正常流通,若数据不合格,则食品监督管理部门控制问题食品向市场的流出,并查询问题食品信息,确定问题食品源头;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食品数据库接收食品信息及检测数据之后即与标准数据库中相对应的食品信息的检测数据进行比较,若获取的检测数据在标准范围之内,则食品正常流通;若获取的检测数据不在标准范围之内,则确定该食品不合格,控制其进一步的市场流通;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系统服务平台还接收检测终端的数据,将该数据与食品数据库数据进行对比,二者是否统一,为食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提供双重保障。

(6)各销售商借助食品监督管理部门通过服务终端公开的数据选取在售的食品信息及数据,进行第三方应用软件的开发;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系统服务平台的任何数据只有食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权限进行更改,并且销售商必须通过用户终端需要进行身份验证才能获取服务终端的食品信息及数据;

(7)消费者通过用户终端登录商家开发第三方应用软件获取该销售商在售的相关食品的信息,同时获取食品数据库与标准数据库中的食品数据,通过对比确定各种食品的各评价指标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终端,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系统服务平台以及服务终端;所述检测终端、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服务终端均与所述系统服务平台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系统服务平台包括食品数据库与标准数据库,所述服务终端由食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控制;

利用上述的食品安全检测系统进行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食品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待检测食品的食品信息,并将所获取的食品信息发送给食品检测单元;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检测终端的食品信息获取单元采集所要检测的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供应商等信息进行记录。

(2)食品检测单元根据食品信息通过各种仪器设备对待检测食品的各种项目指标进行相应检测,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数据分析处理单元进行数据的整理,存储于数据存储单元;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食品检测单元在对食品进行检测时,根据食品的原料组成进行成分及含量的检测,有针对性的根据各食品的种类进行其他项目指标的检测,包括红外、紫外、旋光度、干燥失重、灰分、杂质含量、重金属、氯化物、硫化物以及大肠杆菌等;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各个项目检测时所使用的设备及处理系统不同,需要数据分析处理单元对各仪器设备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汇总,然后统一存储于数据存储单元。

(3)数据接收模块接收各个检测终端对食品的检测数据,并从第三方应用获取各种食品的传输销售渠道以及地理位置编码;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数据接收模块获取检测终端的食品检测数据;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数据接收模块还获取该食品的销售渠道,获取生产商、各供应商以及销售商的地理位置,全面收集与食品相关的信息。

(4)数据处理模块接收数据接收模块中与食品相关的所有数据,按照食品的种类根据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并将整理之后的数据发送至食品数据库;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数据处理模块将获取的所有数据按照食品种类进行分类整理;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食品种类可分为以下16大类:乳与乳制品;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冷冻饮品;水果、蔬菜、豆类、食用菌、藻类、坚果以及籽类等;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粮食和粮食制品;烧烤食品;肉及肉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蛋及蛋制品;甜味料;调味品;特殊营养食品;饮料类;酒类;其他类;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16大类食品根据食品特性各自再分为亚类、亚次类;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对各食品的种类以及检测评价指标进行匹配整理。

(5)系统服务平台根据食品种类对食品数据库与标准数据库各评价指标的数据进行比较,若数据合格,则食品继续进行正常流通,若数据不合格,则食品监督管理部门控制问题食品向市场的流出,并查询问题食品信息,确定问题食品源头;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食品数据库接收食品信息及检测数据之后即与标准数据库中相对应的食品信息的检测数据进行比较,若获取的检测数据在标准范围之内,则食品正常流通;若获取的检测数据不在标准范围之内,则确定该食品不合格,控制其进一步的市场流通;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系统服务平台还接收检测终端的数据,将该数据与食品数据库数据进行对比,二者是否统一,为食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提供双重保障。

(6)系统服务平台通过数据传输渠道进行反向追踪,确定问题食品源头,对引发问题的生产厂家发出警告,提醒其对产品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对该生产厂家发出的警告进行记录,若记录达到预先设定的次数以上,则该生产厂家成为政府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监督其食品生产过程,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相应处理。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警告记录根据问题的严重性分为不同的等级,根据严重性等级的不同对警告次数进行设定。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问题的严重性等级与警告次数成反比。

步骤(6)为系统服务平台在发现异常数据后自动进行的动作,防止了数据被修改的风险,并且警告记录是不可以被服务终端修改或删除的,进一步保证了数据的完全真实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