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IV抗原抗体检测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6251阅读:1655来源:国知局
一种HIV抗原抗体检测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HIV抗原抗体检测卡。



背景技术:

艾滋病,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英文缩写AIDS,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所导致的传染病。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死亡。

HIV的感染可通过检测HIV特异性抗体、抗原、核酸或病毒分离培养加以确立,常规使用的标准诊断项目是血清学抗体检测。从1985年第一代HIV抗体检测试剂问世到现在,HIV血清学检测试剂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1998年,国际上出现第四代HIV检测试剂,它可同时检测抗体和p24抗原,又称为HIV抗原/抗体诊断试剂。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iotin-Avidin-System,BAS)是一种具有高亲和力、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稳定性好等优点的信号放大标记技术,BAS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稳定性和适用性等特点。生物素易与蛋白质和核酸类等生物大分子结合,形成的生物素衍生物,不仅保持了大分子物质的原有生物活性,具多价性。此外,每个亲和素分子有四个生物素结合部位,可同时以多价形式结合生物素化的大分子衍生物和标记物。因此,BAS具有多级放大作用,使其在应用时可极大地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目前,现有技术已实现HIV抗原抗体的检测,但样本用量较大,大约需要60至100μL,灵敏度有待于提高。因此本实用新型人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优点,开发了一种HIV抗原抗体的检测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灵敏度高,样本用量少的HIV抗原抗体检测卡。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HIV抗原抗体检测卡,所述检测卡包括卡盖、卡体和试纸条,所述卡盖上依次设有稀释液加样孔、样本加样孔、观测孔和安装标示孔,所述卡体的内部设有放置试纸条的凹槽;所述试纸条依次设有样品垫层、胶体金层、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层,所述样品垫层设置有生物素标记p24抗体层,所述胶体金层表面设置有胶体金标记物层;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表面依次设有重组HIV-1/HIV-2抗原层的检测线、亲和素层的检测线和羊抗鼠IgG抗体层的质控线。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卡盖和卡体为卡扣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试纸条的样品垫层与所述卡盖的稀释液加样孔和样本加样孔相对应。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试纸条的胶体金层和硝酸纤维素膜与所述卡盖的观测孔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专利利用“亲和素-生物素放大系统”,显著提高试剂检测灵敏度,能够检测早期的血清阳转,缩短了检测的窗口期,进一步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

2、由于亲和素与生物素间的结合具有极高的亲和力,在提高灵敏度的同时,并不增加非特异性干扰,最大限度地降低试剂的非特异性作用。

3、由于检测卡灵敏度提高,样本用量减少,仅需50μL血清、血浆或全血即可实现HIV抗原抗体的检测,并且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适用于临床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试纸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试纸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卡盖,11-稀释液加样孔,12-样本加样孔,13-观测孔,14-安装标示孔,2-卡体,21-凹槽,3-试纸条,31-样品垫层,32-胶体金层,33-硝酸纤维素膜,331-重组HIV-1/HIV-2抗原检测线,332-亲和素检测线,333-羊抗鼠IgG抗体质控线,34-吸水层,341-吸水纸,342-安装标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检测HIV抗原抗体的检测卡,包括卡盖1、卡体2和试纸条3,卡盖1上设有稀释液加样孔11、样本加样孔12、观测孔13和安装标示孔14,卡体2的内部设有放置试纸条3的凹槽21。试纸条3上的样品垫层31与卡盖1上的稀释液加样孔11和样本加样孔12相对应;试纸条3上的胶体金层32和硝酸纤维素膜33与卡盖1上的观测孔13相对应。

如图3和图4所示,试纸条3依次设有样品垫层31、胶体金层32、硝酸纤维素膜33和吸水层34,样品垫层31为聚酯膜,聚酯膜固相有生物素标记的p24抗体;胶体金层32为玻璃纤维,固相的胶体金标记物为重组HIV-1/HIV-2抗原和鼠抗p24单克隆抗体;硝酸纤维素膜33依次设有包被重组HIV-1/HIV-2抗原的检测线331、包被亲和素的检测线332和包被羊抗鼠IgG抗体的质控线333,重组HIV-1/HIV-2抗原的检测线331、亲和素的检测线332和羊抗鼠IgG抗体的质控线333依次被标注字母“T1”、“T2”和“C”。

检测卡的使用方法:

(1)检测

a、打开密封铝箔袋,取出检测卡,平放于水平桌面上。

b、用微量移液器将50μL血清、血浆或全血标本加入样本加样孔,等待1分钟,加入1滴(约30μL)稀释液进入稀释液加样孔。

c、在20分钟时读取检测结果,30分钟后结果无效。

(2)结果判断

a、阴性:在观测孔标注有字母“C”的质控线333上形成一个红色沉积反应标记,在标注有字母“T1”的检测线331和标注有字母“T2”的检测线332上无反应标记出现,表示被测样品中无HIV p24抗原,也无HIV-1/HIV-2抗体;

b、阳性:

1、在观测孔标注有字母“C”的质控线333上形成一个红色沉积反应标记,同时在标注有字母“T2”的检测线332上形成一个红色沉积反应标记,表示HIV p24抗原阳性,HIV抗原的存在意味着感染处在一个早期阶段;

2、在观测孔标注有字母“C”的质控线333上形成一个红色沉积反应标记,同时在标注有字母“T1”的检测线331上形成一个红色沉积反应标记,表示HIV-1/HIV-2抗体阳性;

3、在观测孔标注有字母“C”的质控线333上形成一个红色沉积反应标记,同时在标注有字母“T2”的检测线332和标注有字母“T1”的检测线331上各形成一个红色沉积反应标记,表示HIV p24抗原阳性和HIV-1/HIV-2抗体阳性,HIV抗原的存在意味着感染处在一个早期阶段;

c、无效:在观测孔标注有字母“C”的质控线333不显色,表示本次检测无效。

实施例2

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购买HIV-1p24抗原国家参考品(批号220015-20150505),共44份,包括10份阳性、20份阴性和10份最低检出量(灵敏度)参考品(L1~L10,抗原浓度依次为20、10、5、2.5、1.25、0.625、0.313、0.156、0.0781、0U/mL),2份抗原精密性参考品,2份抗原抗体精密度参考品。按照上述检测卡的操作方法,检测上述国家参考品,结果如下:

阳性参考品符合率:10份阳性参考品检测结果未出现阴性,阳性符合率为10/10;

阴性参考品符合率:20份阴性参考品检测结果未出现阳性,阴性符合率为20/20;

最低检出量参考品:对于HIV抗原抗体检测卡,最低检出量L1-L4均检出为阳性,L5-L10均检出为阴性,即检测卡的灵敏度为2.5U/mL;

抗原抗体精密度参考品:平行检测10次,反应结果应均为阳性,显色度均一。

本专利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