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扭力校正器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7679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恒温扭力校正器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扭力检测仪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加热片的扭力校正器检测仪。



背景技术:

硫化机是橡胶硫化工艺中重要的仪器,集各种橡胶硫化工艺所需的预压、自动放气、保压硫化、自动出模、自动掀模、自动顶出制品等功能于一体。

扭力校正器作为硫化机的重要部件,其精度影响着硫化机产品的质量,扭力校正器的制造商在各扭力校正器制造完成后,可先对每一个扭力校正器的扭力值进行检测。

现有的校正器扭力测量仪器,不能进行恒温测试,缺乏在多种温度下的对扭力校正器的进行检测的方法,而且砝码的使用过程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可以在多种温度下的对扭力校正器的检测的仪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温扭力校正器检测仪,可以提升校正器的质量,保证校正器的准确性,而且使用更加方便。

一种恒温扭力校正器检测仪,包括机箱、转盘、砝码,在机箱侧面固定安装马达箱,马达箱上方固定转盘,转盘连接浦片,砝码安装在砝码盘上,砝码盘上设砝码盘挂钩,砝码盘通过挂钩挂在浦片上;所述机箱上方设有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上部开有通孔,在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内侧分别设有夹持座;转盘的转轴穿过第二支撑座上的通孔,连接第二支撑座内侧的夹持座;夹持座内设有复数个加热片,加热片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

进一步地,夹持座还包括一个保温罩,保温罩上设有安装孔,连接盘通过安装孔固定在保温罩上,同时将加热片安装在保温罩内,保温罩固定在夹持座安装板上,保温罩上设有通风孔,连接盘上设有排气口。

进一步地,机箱上端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包括电源开关、温控器、角度显示器,所述温控器包括温度调节按钮和加热时间按钮,温控器和加热片相连。

进一步地,马达箱内设有马达,马达连接砝码托盘。

进一步地,转盘的转轴一端连接译码器,译码器连接角度显示器。

进一步地,机箱下方设有脚轮。

进一步地,连接盘上设有复数卡槽,卡槽和扭力校正器相匹配,在夹持座之间设有扭力校正器放置位。

进一步地,机箱上方设有盖板,盖板覆盖支撑座和夹持座。

进一步地,马达与砝码托盘之间设有百叶式防尘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夹持座内增加加热片,方便在不同温度下实现对扭力校正器的检验和标准扭矩的计算,大大提高了扭力校正器的检测效果,提升扭力校正器的准确性,同时增加控制面板,能提升对扭力校正器的检验效率,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座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扭力校正器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扭力校正器立体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夹持座爆炸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夹持座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砝码盘挂钩和浦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

电源开关10,第一支撑座11,第二支撑座12,夹持座13,转盘14,译码器15,转轴16,砝码17,温控器18,角度显示器19,机箱21,马达箱22,马达23,砝码托盘24,砝码盘挂钩26,浦片27,脚轮31,调平脚32,保温罩41,加热片42,连接盘43,扭力棒54,扭力棒夹头55,扭力校正器56。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本实施例包括机箱21、转盘14、砝码17,在机箱21侧面固定安装马达箱22,马达箱22上方固定转盘14,转盘14连接砝码17,转盘14的外侧设有凹槽,在凹槽上固定安装一个连接带,连接带另一端连接砝码17,通过增加减少砝码17,可以有效为转盘14提供扭力,在机箱21上方设有第一支撑座11、第二支撑座12,第二支撑座12的上部开有通孔,在第一支撑座11和第二支撑座12内侧分别设有夹持座13,在第一支撑座11内侧的夹持座13直接安装在第一支撑座11上;转盘14的转轴16穿过第二支撑座12上的通孔,连接第二支撑座12内侧的夹持座13;夹持座13内设有复数个加热片42,加热片42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

本实施例中,夹持座13还包括一个保温罩41,保温罩41上设有安装孔,连接盘43通过安装孔固定在保温罩41上,同时将加热片42安装在保温罩41内,保温罩41固定在夹持座13安装板上,保温罩41侧面上设有通风孔,连接盘43上设有排气口用于避免加热后温度过高。机箱21上端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包括电源开关10、温控器18、角度显示器19,温控器18包括加热按钮和降温按钮,温控器18和加热片42相连。

在马达箱22内设有马达23,马达23连接砝码托盘24,马达23采用步进马达,砝码托盘24的初始位置在马达箱22上方,砝码托盘24可以缓慢将砝码位上的砝码托起放下,同时避免砝码17失控坠落。马达23与砝码托盘24之间设置百叶式防尘罩,用于防尘,百叶式结构使得防尘罩不会影响砝码托盘24的运动。

转盘14的转轴16一端连接译码器15,译码器15可以读取转盘16的角度偏轴信息,将信号传递给角度显示器19,并在角度显示器19显示偏轴角度。

在机箱21下方设有调平脚32,同时为了方便移动,还在机箱21下方设有脚轮31。

连接盘43上设有复数个卡槽,卡槽和扭力校正器56相匹配,在夹持座13之间设有扭力校正器56放置位。

另外,为提高恒温效果,在机箱21上方设有盖板,盖板覆盖支撑座和夹持座13,包裹从连接盘43的排气口中排出的多余热量,起到保温作用。盖板可以拉起放下,方便放入和拿出扭力校正器56,图中未标示盖板。

使用过程中,先将水平仪放在机箱21上方,使得本机的横向和纵向水平,然后将扭力校正器56放在夹持座13的扭力校正器56放置位上,扭力校正器56两端的扭力棒夹头55对应夹持座13的连接盘43安装好,并确定转盘14在初始位置上,打开电源开关10,对角度显示器19调零,调节砝码托盘24位置,使得砝码托盘24落下时,砝码盘挂钩26能刚好挂在浦片27上,打开温控器18,启动加热片42进行加热,温度达到177℃后,启动预热,此处预热30分钟,预热后,启动马达23,砝码托盘24缓缓落下,直到砝码托盘24脱离砝码盘,在砝码盘上放置砝码17,第一支撑座11内侧的夹持座13直接固定在第一支撑座11上,与其相邻的扭力棒夹头55固定不动,而第二支撑座12内侧的夹持座13安装在转轴16上,砝码17带动转盘14使得转盘14和转轴16发生偏转,同时带动扭力校正器56与第二支撑座12内侧的夹持座13相邻的扭力棒夹头55发生偏转,在译码器15中形成偏轴角度信息,并最终显示在角度显示器19上,增加砝码17,使得偏转角度在范围是0.1°~3.0°之间设定值,通过砝码重量,转盘半径和偏转角度,确定该扭力矫正器的标准扭矩,随后马达23开启,砝码托盘24再次将砝码17托回原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