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升降器全检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5821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升降器全检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玻璃升降器全检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在许多轿车门窗玻璃的升降(关闭和开启)已经抛弃了摇把式的手动升降方式,一般都改用按钮式的电动升降方式,即使用电动玻璃升降器。轿车用的电动玻璃升降器多是由电动机、减速器、导绳、玻璃升降导轨、玻璃托架等组成。驾车者可通过总开关控制全部门窗玻璃的开闭,成员可通过各车门内把手上的分开关分别控制各个门窗玻璃的开闭,操作十分便利。

很多车主会反映,经常出现玻璃升降困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出现在玻璃升降器身上,如:玻璃升降器的电机输出不稳定或者电机故障、玻璃升降导轨太脏或者玻璃升降导轨故障、道绳故障等等。为解决上述问题最直接的方式是保证玻璃升降器出厂时的合格率,因此出厂前的检测至关重要,但是目前的检测设备存在结构复杂、技术落后、检测精度不高、工作效率低等问题,不能满足现有的需要。

因此,需要迫切地研究一款成本低、检测时间短、检测精确高的玻璃升降器全检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检测时间短、检测精度高的玻璃升降器全检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玻璃升降器全检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工作台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线轨,所述两第一线轨上设置有升降横梁,所述升降横梁的两端设置有负载驱动装置,所述升降横梁上滑动设置玻璃托架固定装置,所述玻璃托架固定装置上设置有第一传感器;所述安装板上方的安装架上设置有导向横梁,所述导向横梁上设置有压力测量装置;所述安装板的中部设置有装夹工装安装位。

优选地,所述玻璃托架固定装置包括滑动设置在升降横梁上的托架固定块和托架锁紧件,所述托架锁紧件铰接在所述托架固定块上。

优选地,所述托架锁紧件上设置有与玻璃托架形状相适配的U型固定端,所述U型固定端的中部通过手持轴活动设置有手持套筒。

优选地,所述负载驱动装置包括固设在安装板背部的横梁驱动电机、上转动杆和下转动杆;所述横梁驱动电机驱动上转动杆或者下转动杆运动,上转动杆和下转动杆的两端设置有传送带;所述升降横梁两端部固设有横梁连接件,所述横梁连接件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

优选地,所述装夹工装安装位包括设置在安装板中部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左右两侧的安装板均设置有若干个固定件,所述安装孔上下两侧的安装板设置有快速装夹机构。

优选地,所述快速装夹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板下方的若干限位块以及设置在安装板上方的快装气缸,快装气缸的端部设置有固定装夹工装的工装锁紧件。

优选地,所述压力测量装置包括可滑动设置在导向横梁上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端部设置有第二传感器;所述两第一线轨的上方活动设置有一传感器固定杆,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固定杆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倾斜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安装板所在平面与机架的工作台平面形成夹角a,a的范围为45°-75°。

优选地,所述机架一侧设置有放置润滑油的储油盒。

优选地,所述机架设置有照明灯。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负载驱动装置可通过玻璃托架固定装置对玻璃托板施加负载,所述负载可根据不同的玻璃升降器类型设定。所述玻璃托架固定装置上设置有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用于测量玻璃托架升降时的负载情况,并可实时调整负载,使其维持在一个平稳的波动范围内。此时,测量玻璃升降器的电机的电流等参数,能检测电机的扭矩,方便根据额定负载下检验玻璃升降器运行时的稳定性。针对测量值波动不在规定范围内的,直接认定该产品为次品,进而保证出厂产品的合格率。

2.本实用新型的托架锁紧件通过铰接设置在托架固定块,方便快速固定玻璃托架,能有效提高设备的检测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固定杆上,能使第二传感器的升降位置更加精确,保证第二传感器检测玻璃升降器到达顶部时,压力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A处压力测量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处力玻璃托架固定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板背部的负载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快速装夹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

1-机架;

11-安装架;12-安装板;13-第一线轨;14-升降横梁;15-导向横梁;16-储油盒;17-第一把手;18-照明灯;

21-托架固定块;22-托架锁紧件;23-U型固定端;24-手持套筒;

31-横梁驱动电机;32-上转动杆;33-下转动杆;34-传送带;35-横梁连接件;

41-安装孔;42-固定件;43-限位块;44-快装气缸;45-工装锁紧件;46-快装气缸安装孔;

51-第一气缸;52-第二传感器;53-传感器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玻璃升降器全检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工作台上设置有安装架11,所述安装架11上固设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线轨13,所述两第一线轨13上设置有升降横梁14,所述升降横梁14的两端设置有负载驱动装置,所述升降横梁14上滑动设置玻璃托架固定装置,负载驱动装置通过玻璃托架固定装置把负载作用于玻璃托架上,并与其一起升降。

所述玻璃托架固定装置与玻璃托架接触处设置有第一传感器(图中未画出),第一传感器用于测量玻璃托架升降时的负载情况,并可实时调整负载,使其维持在一个平稳的波动范围内。此时,测量玻璃升降器的电机的电流等参数,能检测电机的扭矩,方便根据额定负载下检验玻璃升降器运行时的稳定性。针对测量值不在规定范围内的,直接认定该产品为次品,并重新检修,再次检测。

所述安装板12上方的安装架11上设置有导向横梁15,所述导向横梁15上设置有压力测量装置,所述压力测量装置为了检测玻璃升降器升到最顶部的压力情况,目的是检测玻璃升降器关闭时的受力情况,防止其出现玻璃因上升高度不足、上升压力不足等问题,影响车窗的密封性。针对测量值不在规定范围内的,直接认定该产品为次品,并重新检修,再次检测。

所述安装板12的中部设置有装夹工装安装位,装夹工装安装位用于安装玻璃升降器的装夹工装,且方便安装。

优选地,所述玻璃托架固定装置包括滑动设置在升降横梁14上的托架固定块21和托架锁紧件22,托架固定块21可水平移动,方便根据装夹工装的位置调节托架锁紧件22的位置。所述托架锁紧件22铰接在所述托架固定块21上,能实现与玻璃托架的快速固定。

优选地,所述托架锁紧件22上设置有与玻璃托架形状相适配的U型固定端23,U型固定端23的背面设置有安装凸起。所述U型固定端23的中部通过手持轴活动设置有手持套筒24,所述手持套筒24方便手持。

优选地,所述负载驱动装置包括固设在安装板12背部的横梁驱动电机31、上转动杆32和下转动杆33;所述横梁驱动电机31驱动上转动杆32或者下转动杆33运动,上转动杆32和下转动杆33的两端设置有传送带34;所述升降横梁14两端部固设有横梁连接件35,所述横梁连接件35设置在所述传送带34上。本实用新型横梁驱动电机31可带动升降横梁14的升降,同时也可通过升降横梁14以及玻璃托架固定装置施加负载在玻璃托架上,所述负载包括玻璃的重量,其可根据不同型号的玻璃升降器设定。

优选地,所述装夹工装安装位包括设置在安装板12中部的安装孔41,安装孔41方便装夹工装的安装。所述安装孔41左右两侧的安装板12均设置有若干个固定件42,固定件42通过螺钉将装夹工装的装夹板固定在安装板12上,所述安装孔41上下两侧的安装板12设置有快速装夹机构。

优选地,所述快速装夹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板12下方的若干限位块43以及设置在安装板12上方的快装气缸44,所述安装板12上方开设有快装气缸安装孔46,所述快装气缸44穿设在所述快装气缸安装孔46内,快装气缸44的端部(安装板12的前方)设置有固定装夹工装的工装锁紧件45。

本实用新型安装装夹工装时,将装夹工装的装夹板先放置在限位块43上,然后左右微调之后通过快装气缸44的工装锁紧件45固定,最后通过固定件42实现稳定固定。

优选地,所述压力测量装置包括可滑动设置在导向横梁15上的第一气缸51,第一气缸51的端部设置有第二传感器52;所述两第一线轨13的上方活动设置有一传感器固定杆53,所述第二传感器52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固定杆53上,能使第二传感器52的升降位置更加精确,保证第二传感器52检测玻璃升降器到达顶部时,压力的精确性。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12倾斜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安装板12的平面与机架1的工作台的平面形成夹角a,a的范围为45°-75°,优选70°,倾斜的工作面,方便安装拆卸装夹工装以及待检测的玻璃升降器,能减少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优选地,所述机架1一侧设置有放置润滑油的储油盒16,每次检测玻璃升降器时,都要在升降轨道上添加一点润滑油,此结构能方便操作者添加润滑油。

优选地,所述机架1设置有照明灯18,方便黑暗环境的加工。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12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把手17,方便安装板12的携带。

优选地,所述机架1下方设置有储藏装夹工装的安装室,所述安装室分为左右两个腔室,左腔室的隔层是竖直排列的,方便竖直安放装夹工装;右腔室的隔层是水平排列的,方便水平安放装夹工装,方便安置,增加空间利用率。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