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动态称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5613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车辆动态称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动态称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车辆动态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公路车辆动态称重产品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整车式和轴组式等内嵌传感器的秤体为代表的传统低速称重产品;动态称重精度较高,但是其体积较大,耗材量和安装施工量很大且周期较长,同时具有成本较高,稳定性差,需要经常维护等缺点;另一类是以窄条、石英和压电膜等一体式称重传感器为代表的高速称重产品。其相对施工量较小且施工周期较短,对道路损坏小,但是称重精度相对不高,且对安装和维护的要求较高。

随着交通系统动态称重产品在科技治超和计重收费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面对复杂的交通情况和恶劣的称重环境,越来越多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影响交通管理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发展建设。如何在保证称重精度的基础上,降低资源损耗、降低安装施工要求、缩短施工养护周期以及方便维护等,已然成为动态称重新产品的研发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动态称重装置,该装置在保证称重精度的前提下,能够有效节约成本、缩短养护周期,降低安装施工要求同时便于维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动态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变截面承重梁(1)、称重传感器(2)和水平限位装置(3),其中所述变截面承重梁(1)的横截面为矩形,其横截面面积从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且其上表面为平面;所述称重传感器(2)设置在变截面承重梁的两端,用于固定支撑变截面承重梁(1);所述水平限位装置(3)设置在地基或框架与变截面承重梁(1)之间且内含缓冲装置,用于限制变截面承重梁(1)的水平位移。

优选地,所述变截面承重梁(1)所受垂向力与位移的关系基于小变形假设,变截面承重梁的变形包括弹性变形和弹塑性变形。

优选地,所述变截面承重梁(1)上表面与路面平齐,其两侧与地基之间的距离在(5,50)mm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装置沿车道方向布置多排,各排间隔距离在(500,2000)mm。

有益效果,该装置能够有效节约成本、缩短养护周期,降低安装施工要求同时便于维护;另一方面,多排铺设进而多次称量,保证称重结果的计算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装置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称重装置主要是 由变截面承重梁(1)、称重传感器(2)和限位装置(3)组成,其中变截面承重梁(1)的上表面为承载平面,与两侧路面平齐;称重传感器(2)设置在变截面承重梁(1)的两端,用于固定支撑该承重梁,同时获得其承载的重量信息;限位装置(3)设置在变截面承重梁(1)与地基或框架之间且具有缓冲性能(内含缓冲装置),用于限制变截面承重梁(1)在水平面内的移动范围,同时减小该承重梁的振动幅度,增大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变截面承重梁上表面与路面平齐,其两侧与地基之间的距离在(5,50)mm范围内,保证车辆行驶平稳,避免水平冲击的影响。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侧视图,其中变截面承重梁(1)的横截面为矩形,通过在其下表面附加长度不同的腹板梁,使得其横截面面积从承重梁两端向其中间逐渐增大,目的是减小承重梁变形,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此外,在该承重梁的两侧两端分别安装限位装置(3),一方面限制其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另一方面增大结构的稳定性,减小车辆碾压承重梁时的振动影响。最后在该承重梁的两端采用称重传感器(2)进行两点固定支撑,一方面降低了对地基的依赖,方便安装施工,另一方面无需灌胶或其他浇筑方式密封,缩短道路养护周期且维护方便。

优选地,所述变截面承重梁所受垂向力与位移的关系基于小变形假设,变截面承重梁的变形包括弹性变形和弹塑性变形。在实际应用中,该称重装置往往采用εmax/L≤1/800来确定刚度,其中εmax表示变截面承重梁的垂向最大位移,L表示变截面承重梁的横向跨距即梁长。

特殊地,该称重装置的变截面承重梁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实现其横截面 从梁两端到中间逐渐增大,这里采用附加不同长度腹板梁只是其中一种实施方式。

此外,所述装置可沿车道方向布置多排,各排间隔距离在(500,2000)mm,进行多次测量,提高称重精度。这里该称重装置沿车道宽度方向须铺满整个车道,或铺设两块所述装置或一整块所述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依据现场环境而定。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例和说明,有关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