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人配电站的红外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6205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无人配电站的红外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站监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人配电站的红外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配电站红外测温和数据分析工作主要靠人工进行,测温手段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每年消耗的人力物力巨大。采用便携式红外设备人工检测带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受限于操作员的身高与设备的安装高度,对于设备的大部分位置无法全面观察,存在死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全方位扫描的用于无人配电站的红外测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无人配电站的红外测温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下部设有螺纹并与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调节杆的顶部设有红外探头,所述红外探头通过无线方式与数据终端通讯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中部设有轴线与调节杆轴线一致的变速齿轮,所述立柱上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上设有与变速齿轮配合的驱动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变速齿轮和驱动齿轮外套设有防护罩。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探头与调节杆的圆周侧壁铰接,所述调节杆的轴线处开设有贯穿调节杆的通孔,所述红外探头上设有拉绳,所述拉绳穿过调节杆上的通孔与螺纹孔的底面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的顶部对应通孔的开口处设有导向轮,所述拉绳与导向轮配合。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红外探头设置在可以旋转上升的调节杆上,从而可以全方位无死角的扫描配电站的电器元件的温度情况,将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给数的将无人配电站内的电器元件的信息反馈给工作人员,减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无人配电站的红外测温装置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无人配电站的红外测温装置的立体图。

图中:1、红外探头;2、拉绳;3、导向轮;4、通孔;5、调节杆;6、变速齿轮;7、驱动齿轮;8、伺服电机;9、立柱;10、螺纹孔;11、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无人配电站的红外测温装置,包括立柱9,所述立柱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10,所述螺纹孔10内设有调节杆5,所述调节杆的下部设有螺纹并与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调节杆的顶部设有倾斜的红外探头1,所述红外探头1通过无线连接有数据终端,所述红外探头的直径大于螺纹孔的螺距,所述调节杆的中部设有轴线与调节杆轴线一致的变速齿轮6,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有伺服电机8,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上设有与变速齿轮6配合的驱动齿轮7。

本实施例中的立柱9设于配电站的中心位置或者附近,可以使红外探头1覆盖更多的扫描区域,当然当配电站面积较大的时候,可以使用多个红外探头1配合覆盖。

工作时,伺服电机8工作,带动驱动齿轮7转动,驱动齿轮7带动调节杆上的变速齿轮6转动,从而带动调节杆5转动,调节杆5转动顺着螺纹孔10的螺纹上升。本实施例中的变速齿轮6足够长,使调节杆5上升的时候,变速齿轮6始终与驱动齿轮7配合。如图2所示,同时的由于调节杆的顶部设有倾斜的红外探头1,故红外探头旋转上升,而红外探头的直径大于螺纹孔的螺距,故当红外探头旋转一周的时候,其扫描范围是与上一圈的位置部分重合的,故不会在旋转的时候遗漏扫描的区域,从而全方位立体扫描配电站内电器元件的温度情况,当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伺服电机8反转,同理红外探头1旋转下降,依次循环,从而可以全方位无死角的扫描配电站的电器元件的温度情况,将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给数的将无人配电站内的电器元件的信息反馈给工作人员,减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实施例中的数据终端可以是配电总站,也可以是手机,这样就能及时进行修理和维护。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变速齿轮6和驱动齿轮7外套设有防护罩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避免变速齿轮6和驱动齿轮7裸露在外侧生锈导致配合不稳的问题。

其中,所述红外探头1与调节杆的圆周侧壁铰接,所述调节杆的轴线处开设有贯穿调节杆的通孔4,所述红外探头1上设有拉绳2,所述拉绳2穿过调节杆上的通孔与螺纹孔的底面固定。本实施例中的红外探头1初始状态是向下倾斜的,当调节杆5上升的时候,拉绳2被逐渐拉紧,由于红外探头1是与调节杆的圆周侧壁铰接的,故会被向上拉动旋转,从而调整一定的扫描角度,可以逐渐将上方的电器元件完全扫描,这样红外探头1就进行了全面无死角的旋转扫描,提高扫描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的顶部对应通孔的开口处设有导向轮3,所述拉绳2与导向轮3配合,这样可以减少拉伸与通孔的开口处的摩擦,从而延长拉绳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的导向轮中部凹槽有凹槽,拉绳卡入凹槽,避免拉绳在旋转的时候脱离导向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