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电动振动台导向结构及电动振动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0098发布日期:2018-06-08 18:43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改良的电动振动台导向结构及电动振动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振动台导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改良的电动振动台导向结构及电动振动台,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振动试验台(以下简称电动振动台)是一种对产品或部件进行振动模拟试验的设备,通过这样的试验可以评定一个产品的抗震性能,为考核该产品质量提供合理依据,因此现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船舶、汽车、电子、通讯、家电和仪器仪表等行业。

电动振动台结构主要由台体、上励磁线圈、下励磁线圈、动圈、上导向装置、下导向支撑装置等组成。台体由磁缸环、中心磁极、上极板、下极板、上部罩和底罩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励磁线圈通以直流电流产生固定磁场,对装在该磁场中通有电流的动圈产生激振力,当动圈线圈通以交变电流时动圈产生对应的交变运动。

传统振动试验设备中,主要采用待测物随动圈组件等运动部件相对于固定部件做往复运动,从而达成振动测试之目的。为了运动部件的定位并限制不必要方向上的运动,在运动部件和固定部件之间通常需要设置导向机构。此类导向机构一般包括动圈上部导向系统和动圈下部导向系统,其中下部导向系统一般包括连接于动圈骨架下部的一导向轴和与所述导向轴配合的导向轮组件等。该导向轴一般是通过连接螺钉与动圈骨架连接,但此类连接螺钉在电动振动台运行过程中存在易于断裂脱落之风险,进而断裂的螺钉可能会对动圈组件或电动振动台内的其它组件造成损伤,导致安全隐患。而且,前述导向轴的存在也会导致动圈组件自重增大,从而影响其载荷,并还可能影响电动振动台的工作频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电动振动台导向结构及电动振动台,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良的电动振动台导向结构,设置于电动振动台的动圈组件和台体之间,所述导向结构包括两组导向轮组件,所述两组导向轮组件沿所述动圈组件的运动方向间隔设置,并且两组导向轮组件分别与动圈组件侧壁上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台体包括磁缸和设置于磁缸上部的上极板,两组导向轮组件均与上极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导向轮组件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导向作用机构滚动接触。

进一步的,每组导向轮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复数个导向轮,同一组导向轮组件的所述复数个导向轮分布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动圈组件侧壁上部设置有分别与两组导向轮组件配合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沿动圈组件的周向方向间隔交错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动圈组件包括动圈骨架,所述动圈骨架包括振动台台面以及振动台台面下部环绕设置的复数条加强筋,所述第一接触面设置于所述振动台台面下部,所述第二接触面设置于所述加强筋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对称分布于所述振动台台面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触面设置于相邻两条加强筋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动圈组件还包括与动圈骨架连接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与安装于台体内的支撑气囊配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振动台,包括动圈组件和台体,所述动圈组件和台体之间设置有所述的改良的电动振动台导向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的电动振动台导向结构,取消了下部导向装置以及导向轴,增加了振动台的导向刚度,提高了振动台的抗偏载能力,降低了动圈运动部件的有效质量,提高了一阶谐振频率,降低了动圈高频横向振动;同时由于取消了导向轴,从而避免了因连接螺钉断裂带来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改良的电动振动台导向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改良的电动振动台动圈骨架上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台体,11-上极板,13-支撑气囊,2-动圈骨架,21-驱动线圈,31-导向轮组件,32-导向轮组件,4-支撑轴,51-第一接触面,6-加强筋,61-第二接触面。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良的电动振动台导向结构,设置于电动振动台的动圈组件和台体之间,所述导向结构包括两组导向轮组件,所述两组导向轮组件沿所述动圈组件的运动方向间隔设置,并且两组导向轮组件分别与动圈组件侧壁上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台体包括磁缸和设置于磁缸上部的上极板,两组导向轮组件均与上极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导向轮组件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导向作用机构滚动接触。

进一步的,每组导向轮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复数个导向轮,同一组导向轮组件的所述复数个导向轮分布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动圈组件侧壁上部设置有分别与两组导向轮组件配合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沿动圈组件的周向方向间隔交错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动圈组件包括动圈骨架,所述动圈骨架包括振动台台面以及振动台台面下部环绕设置的复数条加强筋,所述第一接触面设置于所述振动台台面下部,所述第二接触面设置于所述加强筋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对称分布于所述振动台台面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触面设置于相邻两条加强筋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动圈组件还包括与动圈骨架连接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与安装于台体内的支撑气囊配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振动台,包括动圈组件和台体,所述动圈组件和台体之间设置有所述的改良的电动振动台导向结构。

如下将结合附图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改良的电动振动台导向结构,设置于电动振动台的动圈组件和台体1之间,台体1包括磁缸和设置于磁缸上部的上极板11,动圈组件包括动圈骨架2和绕设于动圈骨架2上的驱动线圈21,其中,导向结构包括导向轮组件31和导向轮组件32,两组导向轮组件沿动圈组件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其中两组导向轮组件均与上极板的内壁固定连接,两组导向轮组件均包括对称设置的复数个导向轮,同一组导向轮组件的复数个导向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动圈骨架2包括振动台台面和振动台台面下部环绕设置的复数条加强筋6,在加强筋6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接触面61,复数条加强筋6对称分布于振动台台面下部;振动台台面下部还环绕设置有复数个第一接触面51,第一接触面51分布于相邻两条加强筋6之间,第一接触面51和第二接触面61沿动圈组件的周向方向间隔交错分布;并且一组导向轮组件31能够与第一接触面51滚动接触,另一组导向轮组件32能够与第二接触面61滚动接触;并且两组导向轮组件分别与动圈组件侧壁上部配合。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动圈组件还包括与动圈骨架连接的支撑轴4,支撑轴4与安装于台体内的支撑气囊13配合。

更为具体的,两组导向轮组件沿所述动圈组件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两组导向轮组件分别设置于两个水平面上,当动圈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时,动圈上下运动,从而带上振动台的工作台面上下振动,一组导向轮组件31的复数个导向轮与第一接触面51滚动接触,另一组导向轮组件32的复数个导向轮与第二接触面61滚动接触,两组导向轮组件能够对动圈进行定位并限制不必要的横向运动,在小负载振动的情况下,可以仅设置两组导向轮组件,对动圈组件的上部进行限制导向;在大负载振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动圈骨架上设置一个短的支撑轴,使支撑轴与安装在台体内的支撑气囊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的电动振动台导向结构,取消了下部导向装置以及导向轴,增加了振动台的导向刚度,提高了振动台的抗偏载能力,降低了动圈运动部件的有效质量,提高了一阶谐振频率,降低了动圈高频横向振动;同时由于取消了导向轴,从而避免了因连接螺钉断裂带来的安全风险。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