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埋地长输管线长度快速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7244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埋地长输管线长度快速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埋地长输管线长度快速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及日常生活中,各种流体介质的输送主要使用钢管来完成,包括污水、清水、油水、原油等,使用一段时间后管内壁由于输送液体的腐蚀附着、沉积形成污垢,使得钢管孔径缩小,输送阻力增大,输送能力减小,钢管管壁腐蚀穿孔,发生泄漏等环境安全事故,需要对钢管内壁进行特殊防腐处理。管线内防腐施工过程中,需要准确地测量出管线的实际长度,用于计算涂料添加数量。目前是依靠人工手持GPS测量仪沿管线步行,由管线起端走到末端测量出管线长度,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现场绝大部分管线为埋在地面下,部分管线地面上已栽植树木或者农作物,很难判断其位置走向,只能依靠工人经验大致判断管线走向位置,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

2. 部分管线经过山沟,或者经过山沟间跨越,地形危险复杂,由于安全方面考虑工人无法继续沿管线行进,只能估判造成测量误差;

3.工人沿管线行走时,大部分在管线旁边行走,不可能完全在管线正上方,造成测量误差;

4.部分山沟GPS信号弱间断,造成测量误差;

5.测量人员劳动强度大且工作存在危险,测量时间长需要几个小时,造成施工效率低。

由于管线长度测量偏差,造成涂料添加数量或多或少,挤涂有时因涂料添加少,使管内壁未完全涂敷造成质量隐患;有时涂料添加多,使得末端出料多造成环境污染及涂料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埋地长输管线长度快速测量装置,本装置适用于长距离埋地管线长度快速测量,单次测量长度可达到5公里,测量用时10分钟以内,测量误差小于50米,可用于钢管内挤涂防腐施工的需要。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埋地长输管线长度快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在管线内移动的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内设置有电池单元、九轴惯性导航模块、数据处理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的九轴惯性导航模块插接于数据处理单元上,数据处理单元与显示单元连接,电池单元用于给九轴惯性导航模块、数据处理单元和显示单元供电。

所述的移动装置为空心的柱型体,所述的空心的柱型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密封皮碗和后密封皮碗,所述的后密封皮碗上连接有支架,所述的支架的另一端通过摆动臂连接有里程轮)。

所述的前密封皮碗通过固定螺钉与空心的柱型体连接。

所述的后密封皮碗通过连接螺钉与空心的柱型体连接。

所述的摆动臂与支架通过销轴一铰接摆动。

所述的摆动臂与里程轮通过销轴二固定连接。

所述的后密封皮碗和前密封皮碗的材料为弹性材料。

所述的九轴惯性导航模块的型号为MPU-9250。

所述的数据处理单元的型号为STM32F407。

所述的显示单元的型号为YK-2531B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测量误差小于50米,测量时间在10分钟内,减少施工时间,提高现场施工效率;

2. 本实用新型减少工人工作强度及工作危险性;

3. 本实用新型测量值准确度高,为管线内防腐施工时涂料量提供准确依据,减少浪费或下料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装置内部连接图;

1-里程轮,2-销轴二,3-摆动臂,4-销轴一,5-支架,6-连接螺钉,7-后密封皮碗,8-柱型体,9-电池单元,10-数据处理单元,11-九轴惯性导航模块,12-显示单元,13-前密封皮碗,14-固定螺钉,15-控制阀门,16-压缩空气,17-被测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埋地长输管线长度快速测量装置(参见图1),里程轮1、销轴二2、摆动臂3、销轴一4、支架5、连接螺钉6、后密封皮碗7、柱型体8、电池单元9、数据处理单元10、九轴惯性导航模块11、显示单元12、前密封皮碗13、固定螺钉14组成;

所述的九轴惯性导航模块11插接于数据处理单元10上,数据处理单元10与显示单元12连接,电池单元9用于给九轴惯性导航模块11、数据处理单元10和显示单元12供电(参见图3)。

所述的九轴惯性导航模块11的型号为MPU-9250。

所述的数据处理单元10的型号为STM32F407。

所述的显示单元12的型号为YK-2531BS。

所述的电池单元9的型号为TPS7A4533,电压为3.3V。

所述的空心的柱型体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密封皮碗13和后密封皮碗7,前密封皮碗13通过固定螺钉14与柱型体8固连,后密封皮碗7通过连接螺钉6与柱型体8固连,后密封皮碗7上连接有支架5,所述的支架5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一4与摆动臂3铰接并可摆动,所述里程轮1与摆动臂3通过销轴二2连接于一起,所述的空心的柱型体8设置有电池单元9、九轴惯性导航模块11、数据处理单元10和显示单元12。

所述后密封皮碗7与前密封皮碗13由弹性材料加工成,起到支撑及密封作用,且容易通过弯头。

所述九轴惯性导航模块11集成高精度的陀螺仪、加速度计、地磁场传感器,采用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和先进的动力学解算与卡尔曼动态滤波算法,能够快速求解出模块当前的实时运动姿态。采用先进的数字滤波技术,能有效降低测量噪声,提高测量精度,模块内部集成了姿态解算器,配合动态卡尔曼滤波算法,能够在动态环境下准确输出模块的当前姿态,姿态测量精度0.01度,稳定性极高。

电池单元9为可充电锂电池,更换方便,一块电池可断续使用1~2个月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参见图2):将本实用新型结构从被测管线17起端放入,如图2所示然后通入压缩空气16,通过调节控制阀门15的大小,使该快速测量装置移动速度控制在10~20米/秒范围内,在压缩空气推动下由末端打出,测量长度时通过皮碗密封,依靠管道内气体的压力,推动快速测量装置在管道内进行移动,一边移动一边在管道内移动检测,由数据处理单元10实时采集九轴惯性导航模块11测量的数据以及外置里程轮的数据,对采集惯性导航姿态、速度等参数通过滤波和积分计算出速度及位移,并对导航误差并修正,从而得到高精度的位置、姿态角和速度信息,对位移数据进行累加保存可得出管线长度。由管线末端打出后,操作人员直接读取显示单元12显示屏上5位数值即可测量出管线长度,该数值可循环保存,完成测量后关闭电源。

通过调节控制阀门15的大小使埋地长输管线长度快速测量装置在钢管内前进速度约10~20米/秒,惯性导航单元数据输出频率按100Hz计算,平均读取每次信号对应距离为约0.2米。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管线长度可达5000米,用时约5—10分钟,测量误差小于50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同结构变化,均应包含在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