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液式缓冲溶液梯度运行系统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33502发布日期:2018-06-30 11:26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滴液式缓冲溶液梯度运行系统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专利涉及毛细管电泳,具体涉及一种滴液式缓冲溶液梯度运行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毛细管电泳系统基本采用单一缓冲溶液运行方式进行样品分离分析,非常不利于多数组分间性质差异大但又内含性质相近组分的真实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这类样品组分复杂,若采用单缓冲溶液,分离时间大大增长,色谱峰自然展宽加剧,分离效能下降。即使少数采用了梯度缓冲溶液的毛细管电泳方法,也均采用手动更换缓冲溶液的方式,耗时,操作繁琐,使得分离的稳定性大大下降,不利于定性和定量分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滴液式缓冲溶液梯度运行系统及其操作方法,解决了梯度缓冲溶液的毛细管电泳方法采用手动更换缓冲溶液的方式,耗时、操作繁琐使得分离的稳定性大大下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滴液式缓冲溶液梯度运行系统,包括至少四个用于存储缓冲溶液的储液瓶,储液瓶与调节溶液比例的比例控制单元通过第一导管连接,各储液瓶中的溶液在比例控制单元中按既定比例混合,比例控制单元通过第二导管与流量控制单元相连接,流量控制单元内的蠕动泵的输出端连接有滴液头,所述滴液头上设有供毛细管电泳仪上的Pt电极和毛细管插入的插孔,所述滴液头的滴出端下方设有滴出液收集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滴液头为可移动式滴液头,且所述滴液头的插孔处设置有橡胶塞,Pt电极和毛细管穿过橡胶塞后进入滴液头内。

进一步地,所述滴出液收集单元上部设置有直径为一厘米的废液导管,所述废液导管一端与滴出液收集单元连通,另一端朝上连接一个开口正对滴液头的漏斗;所述比例控制单元包括低压比例阀和用于控制低压比例阀的电路板及控制面板。

所述滴液式缓冲溶液梯度运行系统的操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将毛细管清洗、活化;

第二步:开机预热;

第三步:根据实验对象选择恰当的缓冲溶液成分,将待混合单成分缓冲溶液分别配成合适浓度存于贮液瓶中;

第四步:确定初始缓冲溶液配方,配制,并将初始缓冲溶液充入毛细管和毛细管电泳仪的检测端的初始缓冲溶液杯中;

第五步:清洗Pt电极、进样,将Pt电极和毛细管插入滴液头中;安装毛细管电泳仪检测器端的初始缓冲液杯;

第六步:本滴液式缓冲溶液梯度运行系统连通毛细管电泳仪后,将蠕动泵流量调至5ml/min,运行1~5分钟,去除管路内气泡;第六步操作可在第二步完成后以纯化水为运行溶液运行一次,但第五步完成后必须完成第六步;

第七步:设置流量、梯度参数及运行电压值;

第八步:启动高压,记录数据;

第九步:记录完成后,重复实验应从第三步开始;

第十步:实验完毕,用纯水冲洗滴液式缓冲溶液梯度运行系统5~10分钟,流量0.5~1.0ml/min,清洗电极和毛细管。

进一步地,第六步为:连通滴液式缓冲溶液梯度运行系统,将蠕动泵流量调至5ml/min,运行2~4分钟,去除输液管路系统内气泡。

进一步地,第十步为:实验完毕,用纯水冲洗滴液式缓冲溶液梯度运行系统5~10分钟,流量0.6~0.9ml/min,清洗电极和毛细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的滴液式缓冲溶液梯度运行系统及其操作方法,使得毛细管电泳过程中缓冲溶液的自动更换或比例可控变换从此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毛细管电泳方法的适用范围,还能提高分离效能、缩短分析时间,使得毛细管电泳的分离稳定性大大提高,更加利于复杂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滴液式缓冲溶液梯度运行系统小巧,且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和控制,能单独生产与现有毛细管电泳仪搭配使用,可大大拓展现有毛细管电泳仪的功能。滴液式缓冲溶液梯度运行的毛细管电泳系统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无害,能保证实验结果稳定有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与毛细电泳仪组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储液瓶1、第一导管2、比例控制单元3、第二导管5、流量控制单元6、蠕动泵7、第三导管8、滴液头9、Pt电极10、毛细管11、滴出液收集单元12、橡胶垫13、废液导管14、漏斗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滴液式缓冲溶液梯度运行系统,包括至少四个用于存储缓冲溶液的储液瓶1,将配制缓冲溶液所需的各种溶液存储在各储液瓶1中,储液瓶1与调节溶液比例的比例控制单元3通过第一导管2连接,各储液瓶1中的溶液在比例控制单元3中按既定比例混合,可实现随时更换缓冲液比例,无需单独重新调配。比例控制单元3通过第二导管5与流量控制单元6相连接,流量控制单元6内的蠕动泵7的输出端连接有滴液头9,所述蠕动泵7采用高精度低脉动微量蠕动泵,所述滴液头9上设有供毛细管11电泳仪的Pt电极10和毛细管11插入的插孔,所述滴液头9的滴出端下方设有滴出液收集单元12。由于毛细管11电泳仪的Pt电极10提供的高电压,使得毛细管11内产生电渗流;流经滴液头9的缓冲溶液在电渗流作用下一部分流入毛细管11中,一部分通过滴液头9流进滴出液收集单元12,因滴液头9中的缓冲溶液在不停的按比例自动更换,因此进入毛细管11的缓冲溶液也相应的变换,使得检测过程中用于毛细管11电泳分离的运行缓冲溶液在不停更换,实现了缓冲溶液梯度可控变换的目的,提高了分离效率,缩短了分析时间。图1中毛细管11要在滴液头9内,Pt电极10要略微伸出滴液头9,且比毛细管11要探出长一些,有利于电泳进行,也有利于滴液顺利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滴液头9为可移动式滴液头,且所述滴液头9的插孔处设置有橡胶塞,Pt电极10和毛细管11穿过橡胶塞后进入滴液头9内。可防止滴液头9中的缓冲液溢出,同时能固定Pt电极10和毛细管11。

进一步地,所述滴液头9与滴出液收集单元12之间设置有直径为一厘米的废液导管,所述比例控制单元3包括低压比例阀和用于控制低压比例阀的电路板。

所述滴液式缓冲溶液梯度运行系统的操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将毛细管11清洗、活化。

第二步:开机预热。

第三步:根据实验对象选择恰当的缓冲溶液成分,将待混合单成分缓冲溶液分别配成合适浓度存于贮液瓶中,如,缓冲溶液成分为NaH2PO3-Na2HPO3,用NaOH调pH,则分别将NaH2PO3、Na2HPO3、NaOH配成合适浓度存储于A/B/C储液瓶1中,D瓶常放置纯化水或稀盐酸溶液。

第四步:确定初始缓冲溶液配方,配制,并将初始缓冲溶液充入毛细管11和毛细管11电泳仪的检测端的初始缓冲溶液杯中;

第五步:清洗Pt电极10、进样,将Pt电极10和毛细管11插入滴液头9中;安装毛细管11电泳仪检测器端的初始缓冲液杯。毛细管11电泳仪与滴液式缓冲溶液梯度运行系统连接使用。

第六步:本滴液式缓冲溶液梯度运行系统连通毛细管11电泳仪后,将蠕动泵7流量调至5ml/min,运行1~5分钟,去除管路内气泡;第六步操作可在第二步完成后以纯化水为运行溶液运行一次,但第五步完成后必须完成第六步。

第七步:设置流量、梯度参数及运行电压值等。

第八步:启动高压,运行,记录数据。

第九步:记录完成后,重复实验应从第三步开始。

第十步:实验完毕,用纯水冲洗滴液式缓冲溶液梯度运行系统5~10分钟,流量0.5~1.0ml/min,清洗Pt电极10和毛细管11。

进一步地,第六步为:连通滴液式缓冲溶液梯度运行系统,将蠕动泵7流量调至5ml/min,运行2~4分钟,去除输液管路系统内气泡。

进一步地,第十步为:实验完毕,用纯水冲洗滴液式缓冲溶液梯度运行系统5~10分钟,流量0.6~0.9ml/min,清洗Pt电极10和毛细管11。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