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摆矢量喷管的空气动力合力加载试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8807发布日期:2018-09-07 23:46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一种双摆矢量喷管的空气动力合力加载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飞行器飞行过程中,矢量喷管需承担推动、转弯、调姿等多种作用。如果矢量喷管存在设计或控制方面的缺陷,很容易造成飞行事故。因此,飞行器设计过程中矢量喷管的负载模拟试验尤为重要。

矢量喷管加载在加载方式、载荷大小以及载荷体现形式等方面有诸多要求,因此加载机构的选择、加载通道的固定方式及其与舵面的联接形式成为搭建不同负载模拟平台的关键所在。

设计一种既能够满足舵机加载试验技术指标,又方便调节、维修与更换的新型负载模拟器加载结构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摆矢量喷管的空气动力合力加载试验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双摆矢量喷管的空气动力合力加载试验系统,包括:

加载连接部,连接所述矢量喷管;

加载装置,与所述加载连接部连接,实现所述矢量喷管的空气动力加载;

至少两个伺服控制装置,所述伺服控制装置对所述矢量喷管进行伺服控制;

加载装置支座,与所述加载装置连接,从而支撑所述加载装置;以及

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至少两个伺服控制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加载试验系统包括两个伺服控制装置,所述加载装置构成的加载通道位于所述两个伺服控制装置构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台体,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台体的顶面,所述台体的底面与地面固定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台体的顶面设置有多个槽,所述安装部设置至所述多个槽中,通过使所述安装部沿所述多个槽的移动,来调节所述安装部的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当所述安装部移动到所述多个槽的预定位置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加载装置支座与所述台体的顶面固定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通过所述加载装置支座来调整所述加载装置和所述加载连接部的高度。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加载装置铰接至所述加载装置支座,以及所述至少两个伺服控制装置铰接至所述安装部;以及所述加载装置铰接至所述加载连接部,以及所述至少两个伺服控制装置铰接至所述加载连接部。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通过所述加载装置支座的位置调节,使得所述加载装置产生的加载力与所述至少两个伺服控制装置产生的控制合力处于同一平面。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双摆矢量喷管的空气动力合力加载试验系统的加载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双摆矢量喷管的空气动力合力加载试验系统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双摆矢量喷管的空气动力合力加载试验系统的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加载通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双摆矢量喷管的空气动力合力加载试验系统的加载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双摆矢量喷管的空气动力合力加载试验系统的俯视图。在图1和2中示出了伺服控制装置10、加载装置20、及矢量喷管30。

其中伺服控制装置10可以用于对矢量喷管30进行伺服控制,并且加载装置20用于实现矢量喷管30的空气动力模拟加载。伺服控制装置1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在本公开中,伺服控制装置10的数量设定为两个。

如图2所示,加载装置20构成的加载通道位于两个伺服控制装置10构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来对矢量喷管30进行加载。

在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电控来实现伺服控制。

在图3中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双摆矢量喷管的空气动力合力加载试验系统的视图。

参见图3,双摆矢量喷管的空气动力合力加载试验系统包括加载连接部1、加载装置、加载装置支座3、和安装部4。

加载连接部1用于安装矢量喷管30,并且向矢量喷管30进行空气动力加载。在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加载连接部1可以是加载连接架,该加载连接架可以通过连接部件,铰接至加载装置的一端,从而可以相对于加载装置进行移动。

加载装置可以包括加载液压缸2,从而采用液压作为动力来源。

加载装置的另一端可以连接至加载装置支座3,可选地,采用铰接方式进行连接,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加载装置支座3,来调整加载装置和加载连接部的高度和位置。在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更换不同尺寸的支座3和增加垫板等方式来调整加载装置支座3的高度,从而实现通过加载装置支座3来进行高度和位置调整的功能。

在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2所示,安装部4为安装台,两个伺服控制装置10分别安装至安装部4的两个角端,例如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并且两个伺服控制装置10可以分别连接至加载连接架1,其也可以通过铰接方式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双摆矢量喷管的空气动力合力加载试验系统还可以包括台体5。台体5可以采用整体铸造的方式制成。台体的工装安装能够保证矢量喷管安装时在加载工作条件下的结构稳固性,并且能够保证较为接近真实飞行器的安装刚度,另外还可以在各个安装方向留有一定的调节余量。

台体5的顶面设有多个槽51,安装部4的底部与台体5连接。并且安装部4可以沿多个槽51进行移动,从而可以实现加载连接部1的移动。当加载连接部1移动到预定位置时,可以通过固定件将安装部4进行固定,例如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此外,加载装置支座3可以设置在台体5的顶面处。例如固定连接至台体5的顶面处。

台体5可以固定至地面,例如通过地脚螺栓进行固定,从而确保结构的稳固性。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加载通道的示意图。

加载装置的设计需要考虑加载通道与加载连接架的位置、施加力的作用方向和作用点等问题。

在本公开中,加载装置20铰接安装在加载装置支座3上。通过对加载通道的控制,可以保证对矢量喷管的合力的加载,铰接支座可调节位置,同时利用连接架保证加载装置产生的加载力与矢量喷管的至少两个伺服控制装置所产生的合力处于同一平面上。

根据本公开的加载试验系统,可根据不同的矢量喷管进行固件调整,适合多种喷管的多轴调整的喷管合力加载试验。并且,其机械结构设计精巧,便于调节和零件更换,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因此本公开的加载试验系统可以很好地用于飞行器矢量喷管负载的模拟试验。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加载试验系统不仅仅限于对于飞行器矢量喷管负载进行模拟试验,其也可以适用于相应的其他喷管等的试验。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