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球溢水延时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6583发布日期:2018-09-14 22:16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球开关,具体是一种浮球溢水延时报警器。



背景技术:

当楼宇超过一定高度时,常规自来水管网的压力已不能将自来水送到楼层,这时就需要在楼顶建造水箱(蓄水池),用高压水泵把自来水输送到水箱内,再利用重力由水箱向下面的楼层供水。

在蓄水池进行蓄水的过程中,通常在水池预先设定上限位和下限位,当水位到达预先设定的下限位时,自动启动水泵,一直到水位升高到上限位时水泵停止运转,这可使水池的水保持一定的水位,同时达到无人操作的目的而又不至于水池溢水。

但是在蓄水池中利用浮球开关所做的水位控制器也有缺点的,参见申请公布号: CN20461220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一种太阳能热水器防溢水报警器”,如图1 所示,通过水在上升过程中,浮球随液位一起上升,当上升到既定位置时,浮球的导电弹簧顶部正好接触导通块,导通块、报警器、电池和导电弹簧组成回路,报警器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关闭阀门,防止水溢,虽然该装置能达到一定的报警效果,但水池在注水的过程中,水池液面波动较大,假设浮球刚好随液位一起上升临界面(A位置),由于液面波动,浮球也波动,导致浮球与导通块频繁开停等,频繁报警,那么注水泵也随着频繁开停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球溢水延时报警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稳定可靠,容易实现的报警器,有效解决由于水位波动较大造成的浮球频繁接触开关导致反复告警或蓄水池反复启动工作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浮球溢水延时报警器,包括浮球、支杆、连接内腔、电路元件盒以及连接件;所述的浮球与支杆左端固定相连,且浮球与支杆均设在水池的内部;连接内腔是一个空心柱体,空心柱体的左侧部设置在水池的内部,右侧部设置在水池的外部;所述支杆的右端穿过水池壁铰接到连接内腔的右侧部并与连接件固定相连;所述连接件和电路元件盒均设在水池的外部;且空心柱体中的右侧部的上下对称开设有两个活动槽;所述连接件包括上下对称的连接件上部和连接件下部,所述连接件上部和连接件下部分别贯穿连接内腔右侧的上下两个活动槽;连接件上部右侧端和连接件下部右侧端分别设置有一触片;所述电路元件盒设于触片的右侧;所述电路元件盒包括两个微触开关、一定时单元和一报警单元,所述两个微触开关分别设于两个触片的触压范围内。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两个微触开关分别并联在电路中。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时单元为单结管定时器,其中,电源的正极通过电阻R1和电容C充电回路连接至电源负极,电阻R1和电容C的连接点与单结管的E 极连接,电源的正极通过电阻R2连接至单结管的B2极,单结管的B1极通过继电器J 连接至电源负极。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继电器的延时时限可设置,所述继电器的延时时限 T为:T1<T2,T=T1;T1=T2,T=T1=T2;T1>T2,T=T2,其中,

设定A1为临界面,设定A2为上限位,V1为水池上升的速率;设定B1为下限位,设定B2为临界面,V2为水池下降的速率,其中,A1>A2,B1>B2。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浮球处于上限/下限水位时,浮球带动触片触动微触开关,电路元件盒开始工作,电容开始蓄电,计时开始,浮球继续上升/下降,所述计时时间为延时时限T;计时结束后,电容开始放电,其连接的继电器开始工作,对外输出闭合的开关信号,报警单元报警。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内腔在水池外的端部设有堵水片,能够封堵水池内的水不会从此处泄漏。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延时关闭的浮球开关,该可延时关闭的浮球开关,采用延时继电器,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可实现延时关闭报警单元。

2.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延时继电器对浮球开关进行互锁,即浮球开关只起到开车作用,无停车作用,待延时继电器时间结束时,设备停止工作,即延时继电器起到停车作用,这样,就将浮球的开、关分开,解决了因液面波动大导致的浮球开关频繁动作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简单,材料也低廉,通过简单的改进有效的控制了水池的报警时间,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浮球溢水延时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浮球溢水延时报警器中当浮球未开始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浮球溢水延时报警器中电路元件盒的电路方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浮球溢水延时报警器中当浮球位于高水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浮球溢水延时报警器中当浮球位于低水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浮球;2、支杆;3、连接内腔;4、连接件;5、触片;6、电路元件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浮球溢水延时报警器,包括浮球1、支杆2、连接内腔3、触片5、电路元件盒6以及设在支杆与触片之间的连接件4组成;所述的浮球与支杆2左端固定相连,且浮球与支杆2均设在水池的内部;连接内腔3是一个空心柱体,空心柱体的左侧部设置在水池的内部,右侧部设置在水池的外部;所述支杆2的右端穿过水池壁铰接到连接内腔3的右侧部并与连接件4固定相连;所述连接件4和电路元件盒6 均设在水池的外部;且空心柱体中的右侧部的上下对称开设有两个活动槽;所述连接件4 包括上下对称的连接件上部和连接件下部,所述连接件上部和连接件下部分别贯穿连接内腔3右侧的上下两个活动槽,且此处被贯穿的连接内腔3右侧刚好被连接件4堵上,从而使得水池内的水不会从此处漏出来;连接件4上部右侧端和连接件4下部右侧端分别设置有一触片5;所述电路元件盒6设于触片5的右侧;所述电路元件盒6包括两个微触开关、一定时单元和一报警单元,所述两个微触开关分别设于两个触片的触压范围内,同样地连接内腔3在水池外的端部设有的堵水片也能够封堵水池内的水不会从此处泄漏。

如图3所示,所述电路元件盒6包括两个微触开关、一定时单元和一报警单元,所述两个微触开关分别并联在电路中,接近所述触片5的作用距离范围内,所述两个微触开关利用触片一个较小的作用力就可以接通电路,与其连接的继电器J就会动作,对外输出闭合的开关信号,报警单元报警。

所述的定时单元为单结管定时器,其中,电源的正极通过电阻R1和电容C充电回路连接至电源负极,电阻R1和电容C的连接点与单结管的E极连接,电源的正极通过电阻 R2连接至单结管的B2极,单结管的B1极通过继电器J连接至电源负极。

如图4、5所示,浮球在水池内随着水位的上下变化而上下漂浮,浮球不同位置的变化通过支杆的上下位移以及旋转杆的旋转传达给触片,此时触片也会产生在不同触点间的位置变化(如图4所示,在水池内处于上限水位时,触片的上触点闭合,下触点断开;如图5所示,在水池内处于下限水位时,触片的上触点断开,下触点闭合),从而使得电路在上限位/下限位时,触片触碰到电路元件盒的微触开关,当微触开关接通电源U后,经过一定时间(定时时间)后,电容C上通过电阻R1的充电电压达到单结管的峰值导通电压,使得单结管导通,电容C便通过E、B1极和继电器J线圈放电,推动继电器J,进而继电器J带动R3和VL回路以及喇叭B组成的声光报警装置工作,对外输出报警信号,延迟了报警时间,避免了报警单元频繁启动报警,且可通过设置水池的上限/下限水位 (A2/B1),使水池的上限/下限水位(A2/B1)避开水池原有的临界面(A1/B2),即所述水池的上限/下限水位不等于临界面,缩小上限位与下限位之间的距离,当浮球上升到上限位时,触片触碰到电路元件盒的微触开关,电路元件盒的电容C充电,水池里继续注水,经过一定时间(定时时间)后,电容C放电,报警单元报警,停止注水,此时,水池的水已没过上限位(A2),不会导致浮球处于临界面(A1)造成频繁报警,同样的道理,当浮球下将到下限位(A2)时,电容C充电放电,报警单元报警,浮球在电容C充电放电期间继续随水位下降。所述浮球处于上限/下限水位时,浮球触动电路元件盒开始工作;所示浮球处于临界面,电路元件盒的继电器触动浮球停止工作,延时继电器对浮球开关进行互锁,即浮球开关只起到开车作用,无停车作用,待延时继电器时间结束时,设备停止工作,即延时继电器起到停车作用,这样,就将浮球的开、关分开,解决了因液面波动大导致的浮球开关频繁动作的问题。

进一步的,本实施中电路元件盒中延时继电器延时的时限可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的延时时限T为:T1<T2,T=T1;T1=T2,T=T1=T2;T1>T2,T=T2,其中,

其中,设定A1为临界面,设定A2为上限位,V1为水池上升的速率;设定B1为下限位,设定B2为临界面,V2为水池下降的速率,其中,A1>A2,B1>B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