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气体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3304发布日期:2018-11-02 20:34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有害气体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有害气体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大气有害气体监测过程中,随着传感器(光学、电化学)使用时间的增加,传感器本身会产生零点漂移,所以需要定期通过零气校准零点。零气是指调整气体分析仪最小刻度的气体,以及进入分析仪时显示为零的气体。零气应不含有待侧成分或干扰物质,但可以含有与测定无关的成分。一般使用不含待测成分的高纯氮或清洁空气作为零气。在这种有害气体检测系统中,通常需要接入零气发生器或零点气体校准装置,现有技术中的零气发生器或零点气体校准装置都需要与空压机配套使用,利用空压机才能使得空气进入其内进行反应,导致体积大,携带不方便,维修成本高,且由于催化剂的选择问题,其需要加热至300-350℃,才能实现正常工作,满足要求,导致维护成本高以及不节能等问题。这样对于有害气体检测系统来说,不能实现即时零点校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有害气体检测系统,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有害气体检测系统,包括进气管,与进气管连通的过滤器,与过滤器依次连通的孔口流量计、缓冲瓶、气泵以及检测气室,其中所述气室内设置有光学或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过滤器和孔口流量计之间的三通阀,以及设置在三通阀和检测气室之间的零点气体校准装置,其中:所述三通阀包括第一进气端、第二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零点气体校准装置包括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所述三通阀的第一进气端与过滤器的出口连通,第二进气端与零点气体校准装置的气体出口连通,所述三通阀的出气端和孔口流量计相连通,检测气室的出气口和零点气体校准装置的气体进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特征是;

所述零点气体校准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带气体进口的上端盖,与上端盖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筒体,与第一筒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筒体,与第二筒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三筒体,以及与第三筒体可拆卸连接的下端设置有气体出口的下端盖,其中:每个筒体的底部均设置有带有气孔的封底,并且所述第一筒体内设置有催化剂层;所述第二筒体内设置有强氧化剂层;所述第三筒体内设置有活性炭层。

所述第一筒体内催化剂层和封底之间以及催化剂层和上端盖之间均设置有过滤棉。

所述第二筒体内强氧化剂层和封底之间设置有过滤棉。

所述第三筒体内活性炭层和封底之间设置有过滤棉。

所述下端盖内设置有过滤棉。

所述上端盖和第一筒体之间、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之间、以及第三筒体和下端盖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下端盖和每个筒体上端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每个筒体的下端和所述上端盖均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所述下端盖和每个筒体上端均设置有内部卡槽,所述每个筒体下端和所述上端盖均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卡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由于在本有害气体检测系统中,还包括设置在过滤器和孔口流量计之间的三通阀,以及设置在三通阀和检测气室之间的零点气体校准装置,其中:所述三通阀包括第一进气端、第二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零点气体校准装置包括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所述三通阀的第一进气端与过滤器的出口连通,第二进气端与零点气体校准装置的气体出口连通,检测气室的出气口和零点气体校准装置的气体进口连通。这样所述零点气体校准装置采用模块化组装,安装、拆卸方便,并可以集成到有害气体检测系统中,体积小,即装即用,实现即时零点校准。另外由于所述零点气体校准装置中集成有催化剂层、强氧化剂层、活性炭层,可将空气中的杂质气体、细小颗粒去除稳底,获取纯净零气,校准设备零点更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有害气体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零点气体校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有害气体检测系统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一种有害气体检测系统,包括进气管1,与进气管1连通的过滤器2,与过滤器2依次连通的孔口流量计3、缓冲瓶4、气泵5以及检测气室6,其中所述气室6内设置有光学或电化学传感器,还包括设置在过滤器2和孔口流量计3之间的三通阀7,以及设置在三通阀7和检测气室6之间的零点气体校准装置8,其中:所述三通阀7包括第一进气端701、第二进气端702和出气端703,所述零点气体校准装置8包括气体进口801和气体出口841,所述三通阀7的第一进气端701与过滤器2的出口连通,第二进气端702与零点气体校准装置8的气体出口841连通,所述三通阀7的出气端703和孔口流量计3相连通,检测气室6的出气口和零点气体校准装置8的气体进口801连通。

图2为图1中零点气体校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零点气体校准装置8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带气体进口801的上端盖80,与上端盖80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筒体81,与第一筒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筒体82,与第二筒体82可拆卸连接的第三筒体83,以及与第三筒体83可拆卸连接的下端设置有气体出口841的下端盖84,其中:每个筒体的底部均设置有带有气孔的封底,并且所述第一筒体内设置有催化剂层(图中未视);所述第二筒体内设置有强氧化剂层(图中未视);所述第三筒体内设置有活性炭层(图中未视)。

为了增强过净化效果,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筒体内催化剂层811和封底之间以及催化剂层811和上端盖80之间均设置有过滤棉(图中未视)。所述第二筒体内强氧化剂层821和封底之间设置有过滤棉(图中未视)。所述第三筒体内活性炭层831和封底之间设置有过滤棉(图中未视)。所述下端盖84内设置有过滤棉(图中未视)。

为了密封效果更佳,在实际应用中所述上端盖80和第一筒体81之间、第一筒体81和第二筒体82之间、第二筒体82和第三筒体83之间、以及第三筒体83和下端盖84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图中未视)。

在图2所示的零点气体校准装置实施例中,所述下端盖84和每个筒体上端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每个筒体的下端和所述上端盖80均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下端盖84和每个筒体上端还可以设置有内部卡槽,所述每个筒体下端和所述上端盖80还可以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卡扣。

采样时:样气通过进气管1和过滤器2进入三通阀7的第一进气端701和出气端703,再通过孔口流量计3、缓冲瓶4、气泵5进入检测气室6,采样完成,出气。

校零时:三通阀第二进气端702接通零点气体校准装置8,空气从检测气室6的出气口进入零点气体校准装置,再通过三通阀7的第二进气端702和出气端703、孔口流量计3、缓冲瓶4、气泵5进入检测气室6,校零完成,出气。

由于在本有害气体检测系统中,包括设置在过滤器2和孔口流量计3之间的三通阀7,以及设置在三通阀7和检测气室6之间的零点气体校准装置8,设备可根据需求,定期自动控制三通阀7来进行校准或采样,降低了运维成本,使校准周期更加准确及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创作思想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结构作各种变化和改进,包括这里单独披露的或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的组合,以及明显地包括这些特征的其它组合。这些变形和/或组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内,并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