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针疲劳强度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9914发布日期:2018-10-12 23:0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疲劳强度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织针疲劳强度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织针是传统纺织工艺中必不可少的,实际生产中织针在高强度的使用后会因为疲劳发生损坏,过去对于织针的好坏只能依靠上机试验去判断,无法得到一个科学可靠的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对织针疲劳度进行测试的织针疲劳强度测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织针疲劳强度测试装置,其改进在于:包括机架、织针固定机构、张力检测机构和拉线机构,所述织针固定机构、所述张力检测机构和所述拉线机构均固定连接在机架上;

a、所述张力检测机构包括导向轮、中间轮和张力传感器,所述导向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中间轮的两侧,所述中间轮装在所述张力传感器上;

b、所述拉线机构包括驱动器、偏心凸轮模块和直线运动模块,所述驱动器能驱动偏心凸轮模块工作进而带动直线运动模块做往复直线运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轮和所述中间轮上均具有导线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直线运动模块包括传动板、传动滑块、导轨和线桩,所述导轨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所述传动滑块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所述传动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滑块上,所述线桩装在所述传动板的一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偏心凸轮模块包括偏心轮和连接螺钉,所述偏心轮上设有偏心槽,所述连接螺钉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偏心槽中,所述连接螺钉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板的另一端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线桩固定连接在线桩滑块上,所述线桩滑块与所述传动板一端的线桩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线桩滑块上还具有微调装置,所述微调装置通过微调固定板固定在所述传动滑块上,且所述微调装置能控制所述线桩滑块沿所述线桩滑槽作往复运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线桩滑块具有螺纹孔,所述微调装置螺纹连接在所述线桩滑块的螺纹孔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织针固定机构包括织针夹具和夹具架,所述夹具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织针夹具固定连接在夹具架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织针夹具具有夹紧块、夹紧座和夹紧螺钉,夹紧块通过夹紧螺钉固定在夹紧座上,且夹紧座与夹具架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偏心凸轮模块还具有凸轮护罩,所述凸轮护罩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织针疲劳强度测试仪,能通过织针固定机构将织针夹紧和固定,并能通过拉线机构的驱动器驱动偏心凸轮模块的偏心凸轮的转动有规律地改变线桩的位置,使驱动器带动偏心凸轮模块的偏心轮作圆周运动并通过偏心轮转换为线桩的往复直线运动,也即使线桩在两个极限位置间往复直线运动,并通过连接在线桩和织针之间的织线,拉动织针从初始的垂直位置,向右偏摆一定的角度,到达极限后,织针通过自身的弹力恢复到初始位置。同时,通过张力传感器检测到张力的峰值和谷值,经过一定时间的运动之后,通过对张力峰值和谷值的前后变化作对比,可以得到织针疲劳后张力的变化,从而可以计算出织针疲劳后的变形程度。根据织针允许的变形程度,最后可以得出织针的疲劳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3去掉凸轮护罩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3去掉凸轮护罩和传动板的主视示意图;

图8是图7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板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A-A剖视示意图。

图标:100-机架;200-织针固定机构;210-夹具架;220-织针夹具;221-夹紧螺钉;222-夹紧块;223-夹紧座;300-张力检测机构;310-中间轮;311-导线槽;320-张力传感器;330-导向轮;400-拉线机构;410-驱动器;420-偏心凸轮模块;421-偏心轮;4211-偏心槽;422-连接螺钉;430-直线运动模块;431-传动板;4311-线桩滑槽;432-传动滑块;433-导轨;434-线桩;435-线桩滑块;4351-微调装置;436-微调固定板;440-凸轮护罩;500-织针;600-织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8所示,一种织针疲劳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织针固定机构200、张力检测机构300和拉线机构400,织针固定机构200、张力检测机构300和拉线机构400均固定连接在机架100上;

张力检测机构300包括导向轮330、中间轮310和张力传感器320,导向轮330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中间轮310的两侧,中间轮310装在张力传感器320上,将织线600按照规定的方式通过导向轮330和中间轮310,当织线600中有张力存在时,张力传感器320能够检测到织线600上张力的大小,织线600位于两个导向轮330的上部且位于中间轮310的下部,这样就能避免织线600的重力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拉线机构400包括驱动器410、偏心凸轮模块420和直线运动模块430,驱动器410能驱动偏心凸轮模块420工作进而带动直线运动模块430做往复直线运动。

如图1、4、6、7所示,导向轮330和中间轮310上均具有导线槽311,防止在测试过程中线脱开轮子。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织针固定机构200将织针500夹紧和固定,并能通过偏心轮421的转动有规律地改变线桩434的位置,进而拉动织线600和不断拉动织针500的针头,与此同时张力检测机构300也会检测到拉动过程中织线600上的张力,再通过观察张力的变化情况,这样就能实现对织针疲劳强度的测试。

实施例二:

如图1~8所示,一种织针疲劳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织针固定机构200、张力检测机构300和拉线机构400,织针固定机构200、张力检测机构300和拉线机构400均固定连接在机架100上;

张力检测机构300包括导向轮330、中间轮310和张力传感器320,导向轮330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中间轮310的两侧,中间轮310装在张力传感器320上,将织线600按照规定的方式通过导向轮330和中间轮310,当织线600中有张力存在时,张力传感器320能够检测到织线600上张力的大小。

拉线机构400包括驱动器410、偏心凸轮模块420和直线运动模块430,驱动器410能驱动偏心凸轮模块420工作进而带动直线运动模块430做往复直线运动。

如图1~8所示,直线运动模块430包括传动板431、传动滑块432、导轨433和线桩434,导轨433固定连接在机架100上,传动滑块432与导轨433滑动配合,传动板431固定连接在传动滑块432上,线桩434装在传动板431的一端。

如图5、6、7、8所示,偏心凸轮模块420包括偏心轮421和连接螺钉422,偏心轮421上设有偏心槽4211,连接螺钉422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偏心槽4211中,连接螺钉4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传动板431的另一端上。

如图5、6、7、8、9、10所示,线桩434固定连接在线桩滑块435上,线桩滑块435与传动板431一端的线桩滑槽4311滑动配合,线桩滑块435上还具有微调装置4351,微调装置4351通过微调固定板436固定在传动滑块432上,且微调装置4351能控制线桩滑块435沿线桩滑槽4311作往复运动。

如图5、6、7、8所示,线桩滑块435具有螺纹孔,微调装置4351螺纹连接在线桩滑块435的螺纹孔中,在测试前会先调节微调装置4351从而使线桩434的位置改变,这样织线600上的张力就会发生变化,再通过张力传感器320上得到的数据就能测出针尖在初始状态下拉动距离与张力的变量关系。

如图1~4所示,偏心凸轮模块420还具有凸轮护罩440,凸轮护罩440固定连接在机架100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织针固定机构200将织针500夹紧和固定,并能通过偏心轮421的转动有规律地改变线桩434的位置,进而拉动织线600和不断拉动织针500的针头,与此同时张力检测机构300也会检测到拉动过程中织线600上的张力,再通过观察张力的变化情况,这样就能实现对织针疲劳强度的测试。

实施例三:

如图1~8所示,一种织针疲劳强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织针固定机构200、张力检测机构300和拉线机构400,织针固定机构200、张力检测机构300和拉线机构400均固定连接在机架100上;

张力检测机构300包括导向轮330、中间轮310和张力传感器320,导向轮330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中间轮310的两侧,中间轮310装在张力传感器320上,将织线600按照规定的方式通过导向轮330和中间轮310,当织线600中有张力存在时,张力传感器320能够检测到织线600上张力的大小。

拉线机构400包括驱动器410、偏心凸轮模块420和直线运动模块430,驱动器410能驱动偏心凸轮模块420工作进而带动直线运动模块430做往复直线运动。

如图1~8所示,织针固定机构200包括织针夹具220和夹具架210,夹具架210固定连接在机架100上,织针夹具220固定连接在夹具架210上。

如图4、6、8所示,织针夹具220具有夹紧块222、夹紧座223和夹紧螺钉221,夹紧块222通过夹紧螺钉221固定在夹紧座223上,且夹紧座223与夹具架210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织针固定机构200将织针500夹紧和固定,并能通过偏心轮421的转动有规律地改变线桩434的位置,进而拉动织线600和不断拉动织针500的针头,与此同时张力检测机构300也会检测到拉动过程中织线600上的张力,再通过观察张力的变化情况,这样就能实现对织针疲劳强度的测试。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