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3284发布日期:2018-12-18 20:51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用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墨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²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用微机械剥离法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常见的粉体生产的方法为机械剥离法、氧化还原法、SiC外延生长法,薄膜生产方法为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石墨烯是已知强度最高的材料之一,同时还具有很好的韧性,且可以弯曲,石墨烯的理论杨氏模量达1.0TPa,固有的拉伸强度为130GPa。而利用氢等离子改性的还原石墨烯也具有非常好的强度,平均模量可大0.25TPa。由石墨烯薄片组成的石墨纸拥有很多的孔,因而石墨纸显得很脆,然而,经氧化得到功能化石墨烯,再由功能化石墨烯做成石墨纸则会异常坚固强韧。

现有技术的检测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需采用不同的检测装置对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吸光性进行检测,检测较为麻烦,会消耗大量的时间,效率低下;2、检测后的合格产品和不合格石墨烯复合材料需进行分装,需设置额外的收纳装置,占地空间较大,操作起来也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自动检测装置,具有检测方便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自动检测装置,包括蓄电池、白炽灯、电线、连接电片、检测机箱和石墨烯复合材料,所述检测机箱由检测室和控制面板构成,所述检测室设置在控制面板的一侧,所述检测室的内侧顶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一侧设置有白炽灯,所述蓄电池和白炽灯的另一侧均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下方设置有遮光板,所述蓄电池和白炽灯的底部均设置有电线,所述电线的底部均连接有连接电片,所述连接电片的底部设置有石墨烯复合材料,所述石墨烯复合材料安装在透光玻璃的上方,所述透光玻璃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限位卡槽,所述白炽灯的下方安装有照度计,所述检测室的正面设置有密封门,所述检测机箱的顶部设置有相互对称的两个收纳箱。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和石墨烯复合材料之间通过电线和连接电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遮光板与滑轨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遮光板紧紧的贴附在石墨烯复合材料的上方两侧。

优选的,所述收纳箱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检测机箱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密封门与检测室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蓄电池、石墨烯复合材料和白炽灯三者之间电性连接,蓄电池开启的情况下可观察白炽灯是否亮起用来判断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若石墨烯复合材料导电,白炽灯亮起,随和可通过观察照度计,测算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透光性,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能同时检查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透光性,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石墨烯复合材料的上方两侧设置相互对称的遮光板,该遮光板可根据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大小调节位置关系,使得石墨烯复合材料的透光性检测数据更加精准,误差大大减小。

3、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机箱的顶部设置有相互对称的收纳箱,可供分别收纳合格的和不合格的石墨烯复合材料,便于检测人员快速分装,使用方便,且不占多余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中:1、蓄电池;2、白炽灯;3、电线;4、收纳箱;5、滑轨;6、连接电片;7、限位卡槽;8、检测室;9、检测机箱;10、控制面板;11、石墨烯复合材料;12、透光玻璃;13、照度计;14、遮光板;15、密封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自动检测装置,包括蓄电池1、白炽灯2、电线3、连接电片6、检测机箱9和石墨烯复合材料11,检测机箱9由检测室8和控制面板10构成,检测室8设置在控制面板10的一侧,检测室8的内侧顶部设置有蓄电池1,蓄电池1的一侧设置有白炽灯2,蓄电池1和白炽灯2的另一侧均设置有滑轨5,滑轨5的下方设置有遮光板14,遮光板14与滑轨5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蓄电池1和白炽灯2的底部均设置有电线3,电线3的底部均连接有连接电片6,连接电片6的底部设置有石墨烯复合材料11,遮光板14紧紧的贴附在石墨烯复合材料11的上方两侧,蓄电池1和石墨烯复合材料11之间通过电线3和连接电片6电性连接,石墨烯复合材料11安装在透光玻璃12的上方,透光玻璃12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限位卡槽7,白炽灯2的下方安装有照度计13,检测室8的正面设置有密封门15,密封门15与检测室8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检测机箱9的顶部设置有相互对称的两个收纳箱4,收纳箱4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检测机箱9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中照度计13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其工作原理为:照度计(或称勒克斯计)是一种专门测量光度、亮度的仪器仪表,就是测量光照强度(照度)是物体被照明的程度,也即物体表面所得到的光通量与被照面积之比。照度计通常是由硒光电池或硅光电池和微安表组成,本实施例选用的型号为HT-130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石墨烯复合材料11放置到透光玻璃12的正上方,将蓄电池1和白炽灯2上电线3底部的连接电片6均安装到石墨烯复合材料11的上表面,利用滑轨5将遮光板14移动到石墨烯复合材料11的两侧并与石墨烯复合材料11相贴合,通过控制面板10控制蓄电池1通电,若白炽灯2未亮起,则说明石墨烯复合材料11不具备导电性,若此时白炽灯2亮起,则说明石墨烯复合材料11的导电性能良好,当检测出石墨烯复合材料11具备导电性能后,根据检测室8内照度计13显示的照度数,并配合白炽灯2铭牌上的照度数即可计算出石墨烯复合材料11的透光率,即检测出石墨烯复合材料11的透光性能,合格的和不合格的石墨烯复合材料11被分别放置在不同收纳箱4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