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感器一次导体穿芯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3256发布日期:2019-11-15 21:1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互感器一次导体穿芯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互感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互感器全自动检定流水线的互感器一次导体穿芯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互感器是电力系统的计量器件,对其检定的工作量很大,为了节省人力,提高检定精度和效率,国家电网推广互感器全自动检定流水线的应用。在自动检定流水线上,系统检定互感器的外观、耐压、误差等项目。其中,误差检定工位,需要一次导体(铜棒或铜排)穿过互感器的中心孔以形成一次回路。通常在误差检定工位,一组互感器排列整齐,等待穿芯机构将铜棒或铜排穿过互感器的中心孔,然后夹紧两端形成一次回路,通过大电流进行互感器一、二次回路变比误差的检定。

目前,互感器的中心孔分为圆孔和方孔两种类型,圆孔通过铜棒进行检测,而方孔通过铜排进行检测,但现有的穿芯机构无法适用两种类型的互感器,在检测不同类型的互感器时,需要更换穿芯机构,并且,穿芯机构不具备横移功能,无法让出互感器沿输送线的运动通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互感器一次导体穿芯导向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穿芯机构无法适用两类互感器以及不具备横移功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互感器一次导体穿芯导向装置,包括:托辊、轴承、悬臂芯轴、托梁、滑块和滚珠导轨;其中,滚珠导轨的数量为至少两条,排成一列;滑块的数量与滚珠导轨的数量相同,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滚珠导轨上;托梁固定在滑块上;悬臂芯轴为阶梯轴,其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托梁固定连接;托辊的数量与悬臂芯轴的数量相同,且位于相邻的两个互感器之间,托辊通过轴承套装在对应的悬臂芯轴上直径较小的一端,在托辊上沿周向开设有一圈用于支撑铜排的铜排支撑槽,在托辊的铜排支撑槽上开设有一圈用于支撑铜棒的圆弧状的铜棒支撑槽。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铜排支撑槽的长度为62mm。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铜棒支撑槽的直径为22mm,深度为8mm。

利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互感器一次导体穿芯导向装置,能够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在托辊上开设的铜排支撑槽对铜排进行支撑,通过在铜排支撑槽上开设的圆弧状的铜棒支撑槽对铜棒进行支撑,从而使托辊能够适用两种类型的互感器,适用性更强;

2、通过滚柱导轨与滑块的配合实现托辊的横向移动功能,使互感器在检测完成后,托辊能够让出互感器沿输送线的运动通道。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互感器一次导体穿芯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互感器一次导体穿芯导向装置与互感器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中:1-托辊、11-铜排支撑槽、12-铜棒支撑槽、2-轴承、3-悬臂芯轴、4-托梁、5-滑块、6-滚珠导轨、7-互感器、8-铜排、9-铜棒。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互感器一次导体穿芯导向装置,包括:托辊1、轴承2、悬臂芯轴3、托梁4、滑块5和滚珠导轨6;其中,滚珠导轨6的数量为至少两条,分别排成一列;滑块5的数量与滚珠导轨6的数量相同,每个滑块5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滚珠导轨6上,在滚珠导轨6上滑动;托梁4固定在所有滑块5的顶部,由滑块5在滚柱导轨6上的滑动带动托梁4移动;悬臂芯轴3为阶梯轴,其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托梁4固定连接;托辊1的数量与悬臂芯轴3的数量相同,托辊1通过轴承2套装在对应的悬臂芯轴3上直径较小的一端,托辊1的位置位于相邻的两个互感器7之间,在托辊1上沿周向开设有一圈用于支撑铜排8的铜排支撑槽11,铜排支撑槽11的深度相同,铜排支撑槽11的长度为62mm,对宽度为60mm、厚度为14mm的铜排8起到导向作用,在铜排支撑槽11上开设有一圈用于支撑铜棒9的铜棒支撑槽12,铜棒支撑槽12为圆弧状的凹槽,铜棒支撑槽12的直径为22mm,深度为8mm,铜棒支撑槽12对直径为22mm的铜棒8起到导向作用。

在多个互感器进入检定工位后,滑块沿滚珠导轨滑动,使托辊插入互感器之间,等待铜棒或铜排穿入,在检定完成后,铜棒或铜排抽出,托辊退出,让出互感器沿输送线的运动通道,互感器被输送出工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