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试体测定装置、试剂容器及受试体测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122999发布日期:2020-09-04 16:44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受试体测定装置、试剂容器及受试体测定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受试体测定装置、试剂容器及受试体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受试体测定装置(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图18所示,具备使用试剂分析受试体的分析部901和收容收纳试剂的多个试剂瓶902的试剂储存库903的自动分析装置900(受试体测定装置)。此专利文献1的自动分析装置900在向箱状的小隔区904插入多个试剂瓶902各自的状态下,收容在试剂储存库903内的试剂保持架905。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4-119328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自动分析装置900(受试体测定装置)中,由于在向箱状的小隔区904插入多个试剂瓶902各自的状态下,收容在试剂储存库903内的试剂保持架905,试剂瓶902难触试剂储存库903内的空气。因此,由于试剂的冷却效率或加热效率降低,难以将试剂有效保冷或保温。另外,有仅设多个箱状的小隔区904的部分,零件数增加这样的不适合。因此,有难以有效保冷或保温试剂的同时,零件数增加这样的问题。

此发明旨在将试剂有效保冷或保温的同时,抑制零件数的增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此发明的第1方面的受试体测定装置(100)具备垂挂保持收容试剂的试剂容器(200)的试剂容器支架(30)和使用试剂测定受试体的测定部(10)。

在根据第1方面的受试体测定装置(100)中,通过如上所述构成,不将试剂容器(200)由试剂容器支架(30)覆盖,可从试剂容器支架(30)突出配置。结果,由于可使试剂容器(200)露出到空间地配置,可提升试剂的冷却效率或加热效率。由此,可有效保冷或保温试剂。另外,与每试剂容器(200)设箱状的小隔区的情况比,可使零件数减少。由这些,可有效保冷或保温试剂的同时,抑制零件数的增加。另外,由于可由试剂容器支架(30)垂挂保持试剂容器(200),可稳定保持试剂容器(200)。由此,在从试剂容器(200)抽吸试剂时,可向试剂容器(200)正确地插入抽吸管。

在根据上述第1方面的受试体测定装置(100)中,优选地,试剂容器支架(30)含具有贯通口(33)的板状部件(30a),板状部件(30a)以使试剂容器(200)的底面(251)从贯通口(33)露出的方式保持试剂容器(200)。当这样构成时,可将试剂容器(200)从板状部件(30a)的贯通口(33)插入而将试剂容器(200)容易地设置于试剂容器支架(30)。

此时,优选地,板状部件(30a)含多个垂挂保持试剂容器(200)的垂挂部(32)。当这样构成时,由于可由多个垂挂部(32)保持多个试剂容器(200),可使保持的试剂的量及种类容易地变多。

在上述板状部件(30a)含多个垂挂部(32)的构成中,优选地,垂挂部(32)有向下方向尖部越来越细的形状。当这样构成时,由于可由向下方向尖部越来越细的形状将试剂容器(200)容易地导入垂挂部(32)的设置位置,可将试剂容器(200)容易地设置于试剂容器支架(30)。

在上述板状部件(30a)含多个垂挂部(32)的构成中,优选地,垂挂部(32)含下段开口(33a)和设在下段开口(33a)的上方的有比下段开口(33a)的外周大的外周的上段开口(33b)。当这样构成时,可从有大的外周的上段开口(33b)向垂挂部(32)容易地插入试剂容器(200)。另外,由于可将从上段开口(33b)插入的试剂容器(200)容易地导入续上段开口(33b)的下段开口(33a),可向下段开口(33a)容易地插入试剂容器(200)。

在根据上述第1方面的受试体测定装置(100)中,优选地,试剂容器支架(30)以多个试剂容器(200)以圆周状配置的方式有圆形的外边缘。当这样构成时,可将多个试剂容器(200)在圆形的试剂容器支架(30)上以圆周状配置而紧凑地收容在储存库内。

在根据上述第1方面的受试体测定装置(100)中,优选地,试剂容器支架(30)含决定试剂容器(200)的位置的保持部(31)。当这样构成时,可将试剂容器(200)高精度地配置于试剂容器支架(30)的指定的位置的同时,可抑制试剂容器(200)相对于试剂容器支架(30)移动。

在根据上述第1方面的受试体测定装置(100)中,优选地,试剂容器支架(30)含第1试剂容器支架(34),具备支持第1试剂容器支架(34)的第1支持部(361)和使第1支持部(361)旋转的第1驱动部(36)。当这样构成时,可由第1驱动部(36)容易地旋转移动第1试剂容器支架(34)。

此时,优选地,试剂容器支架(30)具备含配置于第1试剂容器支架(34)的周围的第2试剂容器支架(35),经连接部件(39)而支持第2试剂容器支架(35)的旋转台(38),支持旋转台(38)的第2支持部(371)和使第2支持部(371)旋转的第2驱动部(37)。当这样构成时,可与第1试剂容器支架(34)独立地使第2试剂容器支架(35)旋转移动。

在根据上述第1方面的受试体测定装置(100)中,优选地,具备含覆盖试剂容器(200)的上部的盖(21a)的试剂库(20),试剂库(20)以收容多个试剂容器(200)的方式将试剂容器支架(30)配置于试剂库(20)内。当这样构成时,可有效保冷或保温收容在含覆盖上部的盖(21a)的试剂库(20)的多个试剂容器(200)。

此时,优选地,盖(21a)覆盖试剂库(20)的上部,有比试剂库(20)的外周大的外周。当这样构成时,由于可由盖(21a)确实地覆盖试剂库(20)的上部,可进一步有效保冷或保温收容在试剂库(20)的多个试剂容器(200)。

在根据上述第1方面的受试体测定装置(100)中,优选地,试剂含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而与受试体中的目的物质结合的捕获物质、与捕获物质结合的固相载体、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而与目的物质结合的标记物质之任一者。当这样构成时,可有效保冷或保温在免疫检查中使用的捕获物质、固相载体或标记物质。

根据此发明的第2方面的试剂容器(200)在根据上述第1方面的受试体测定装置(100)中使用。

根据此发明的第3方面的受试体测定方法在试剂容器支架(30)上垂挂收容有试剂的试剂容器(200)地设置,使用试剂测定受试体。

在根据第3方面的受试体测定方法中,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试剂容器(200)不由试剂容器支架(30)覆盖,可从试剂容器支架(30)突出地配置。结果,由于可使试剂容器(200)露出到空间地配置,可提升试剂的冷却效率或加热效率。由此,可有效保冷或保温试剂。另外,与每试剂容器(200)设箱状的小隔区的情况比,可使零件数减少。可由这些提供有效保冷或保温试剂的同时,能抑制零件数的增加的受试体测定方法。另外,由于可由试剂容器支架(30)垂挂保持试剂容器(200),可稳定保持试剂容器(200)。由此,在从试剂容器(200)抽吸试剂时,可向试剂容器(200)正确地插入抽吸管。

在根据上述第3方面的受试体测定方法中,优选地,试剂容器支架(30)含具有贯通口(33)的板状部件(30a),在板状部件(30a)上以使试剂容器(200)的底面(251)从贯通口(33)露出的方式设置试剂容器。当这样构成时,可将试剂容器(200)从板状部件(30a)的贯通口(33)插入而将试剂容器(200)容易地设置于试剂容器支架(30)。

在根据上述第3方面的受试体测定方法中,优选地,在有圆形的外边缘的试剂容器支架(30)以圆周状设置多个试剂容器(200)。当这样构成时,可将多个试剂容器(200)在圆形的试剂容器支架(30)上以圆周状配置而紧凑地收容在储存库内。

在根据上述第3方面的受试体测定方法中,优选地,将试剂容器(200)由试剂容器支架(30)的保持部(31)决定位置地设置。当这样构成时,可将试剂容器(200)高精度地配置于试剂容器支架(30)的指定的位置的同时,可抑制试剂容器(200)相对于试剂容器支架(30)移动。

在根据上述第3方面的受试体测定方法中,优选地,试剂含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而与受试体中的目的物质结合的捕获物质、与捕获物质结合的固相载体、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而与目的物质结合的标记物质之任一者。当这样构成时,可有效保冷或保温在免疫检查中使用的捕获物质、固相载体或标记物质。

在根据上述第3方面的受试体测定方法中,优选地,以试剂容器(200)的表面的50%以上露出到试剂库(20)内的空间的方式将试剂容器(200)设置于试剂容器支架(30)。当这样构成时,由于可使试剂容器(200)的表面的50%以上露出到试剂库(20)内的空间地配置,可进一步提升试剂的冷却效率或加热效率。

根据此发明的第4方面的试剂容器(200)具备收容在受试体的测定中使用的试剂的容器本体(231、232、233)和抵接试剂容器支架(30)的同时有比容器本体(231、232、233)的外周大的外周的抵接部(242),在抵接部(242)抵接试剂容器支架(30)的状态下,在试剂容器支架(30)上垂挂保持。

在根据第4方面的试剂容器(200)中,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试剂容器(200)不由试剂容器支架(30)覆盖,可从试剂容器支架(30)突出地配置。结果,由于可使试剂容器(200)露出到空间地配置,可提升试剂的冷却效率或加热效率。由此,可有效保冷或保温试剂。另外,与每试剂容器(200)设箱状的小隔区的情况比,可使零件数减少。可由这些提供有效保冷或保温试剂的同时,能抑制零件数的增加的试剂容器(200)。另外,由于可由试剂容器支架(30)垂挂保持试剂容器(200),可稳定保持试剂容器(200)。由此,在从试剂容器(200)抽吸试剂时,可向试剂容器(200)正确地插入抽吸管。

在根据上述第4方面的试剂容器(200)中,优选地,试剂容器支架(30)含具有贯通口(33)的板状部件(30a),以底面(251)从板状部件(30a)的贯通口(33)露出的方式保持。当这样构成时,可将试剂容器(200)从板状部件(30a)的贯通口(33)插入而将试剂容器(200)容易地设置于试剂容器支架(30)。

在根据上述第4方面的试剂容器(200)中,优选地,具备能通过试剂容器支架(30)的贯通口(33)的底面(251)和在底面至上表面之间有比贯通口(33)的外周大的外周的中间侧面部(252)。当这样构成时,可将试剂容器(200)从试剂容器支架(30)的贯通口(33)插入而将试剂容器(200)容易地设置于试剂容器支架(30)。

在根据上述第4方面的试剂容器(200)中,优选地,在有圆形的外边缘的试剂容器支架(30)上以圆周状设置。当这样构成时,可将多个试剂容器(200)在圆形的试剂容器支架(30)上以圆周状配置而紧凑地收容。

在根据上述第4方面的试剂容器(200)中,优选地,在试剂容器支架(30)上决定位置地设置。当这样构成时,可将试剂容器(200)高精度地配置于试剂容器支架(30)的指定的位置的同时,可抑制试剂容器(200)相对于试剂容器支架(30)移动。

在根据上述第4方面的试剂容器(200)中,优选地,试剂含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而与受试体中的目的物质结合的捕获物质、与捕获物质结合的固相载体、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而与目的物质结合的标记物质之任一者。当这样构成时,可有效保冷或保温在免疫检查中使用的捕获物质、固相载体或标记物质。

【发明的效果】

可有效保冷或保温试剂的同时,抑制零件数的增加。

【附图的简单的说明】

【图1】是显示受试体测定装置的概要的模式图。

【图2】是显示受试体测定装置的构成例的模式的平面图。

【图3】是显示试剂库的构成例的斜视图。

【图4】是显示试剂容器支架的构成例的斜视图。

【图5】是显示试剂容器支架的构成例的平面图。

【图6】是显示试剂容器支架的构成例的侧面图。

【图7】是显示收容r2试剂的试剂容器的斜视图。

【图8】是显示收容r1试剂及r3试剂的试剂容器的斜视图。

【图9】是显示试剂容器支架的保持部的第1例的侧面图。

【图10】是显示试剂容器支架的保持部的第2例的侧面图。

【图11】是显示试剂容器的其他第1例的侧面图。

【图12】是显示试剂容器的其他第2例的侧面图。

【图13】是显示试剂容器的其他第3例的侧面图。

【图14】是显示试剂容器支架的保持位置的第1例的侧面图。

【图15】是显示试剂容器支架的保持位置的第2例的侧面图。

【图16】是用于对受试体测定装置的测定处理进行说明的图。

【图17】是用于对图16中所示的测定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8】是用于对以往技术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而说明实施方式。

[受试体测定装置的概要]

首先,参照图1而对于根据一实施方式的受试体测定装置100的概要进行说明。受试体测定装置100是对向从受试体采集的受试体添加指定的试剂而制作的测定用试样进行测定的装置。

受试体主要是人,也可为人以外的其他动物。受试体测定装置100进行例如用于从患者采集的受试体的临床检查或医学研究的测定。受试体是生物体来源的受试体。生物体来源的受试体例如是从受试体采集的血液(全血、血清或血浆)、尿、或者其他体液等的液体、或者,对采集的体液或血液实施指定的预处理而得到的液体等。另外,受试体也可为例如,液体以外的,受试体的组织的一部分或细胞等。受试体测定装置100检测受试体中所含有的指定的对象成分。对象成分也可含例如血液或尿受试体中的指定的成分、细胞或有形成分。对象成分也可为dna(脱氧核糖核酸)等的核酸、细胞及细胞内物质、抗原或抗体、蛋白质、肽等。受试体测定装置100可为血细胞计数装置、血液凝固测定装置、免疫测定装置、尿中有形成分测定装置等,或者这些以外的测定装置。

作为一例,受试体测定装置100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而检测受试体中的受试物质的免疫测定装置。免疫测定装置,作为对象成分,检测例如血液中所含的抗原或抗体、蛋白质或,肽等。免疫测定装置以血清或血浆作为受试体取得,对受试体中所含的抗原或抗体等进行定量测定或定性测定。再者,抗原抗体反应不仅是抗原和抗体的反应,含使用适体等的特异性结合物质的反应。适体是以与特定的物质特异性地结合的方式合成的核酸分子或肽。

受试体测定装置100向受试体添加指定的1或多种试剂而调制测定用试样。试剂在收容在瓶状的试剂容器200的状态下,设置于受试体测定装置100。如图1所示,受试体测定装置100具备测定部10,试剂库20和试剂容器支架30。收纳在试剂库20的试剂容器200的试剂在免疫检查中使用。例如,试剂含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而与受试体中的目的物质结合的捕获物质、与捕获物质结合的固相载体、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而与目的物质结合的标记物质之任一者。

测定部10使用试剂而测定受试体。具体而言,测定部10将试剂容器200的试剂添加到受试体中而调整测定用试样而测定受试体。另外,测定部10以检测由受试体及试剂调制的测定用试样中所含的成分的方式构成。由测定部10的对象成分的检测方法无限制,可采用化学方法、光学方法、电磁学方法等的对应于对象成分的方法。测定部10基于检测结果而测定例如对象成分的有无、对象成分的数或量、对象成分的浓度或存在比率等。

试剂库20收容收纳试剂的试剂容器200。试剂库20以指定的温度保冷或保温试剂。例如,试剂库20将试剂在指定的温度保冷。即,试剂库20内的温度保持比试剂库20的外部的温度低。

试剂容器支架30配置于试剂库20内。另外,试剂容器支架30能保持多个试剂容器200。试剂容器支架30垂挂保持收容试剂的试剂容器200。具体而言,试剂容器支架30有保持试剂容器200的多个保持部31。另外,在试剂容器支架30上,由受试体测定装置100自动、或者由使用者手动设置试剂容器200。另外,试剂容器支架30也可将设在试剂容器200的指定位置的卡合部(未图示)挂在试剂容器支架30的支持的部分的实施方式中垂挂而保持试剂容器200。另外,试剂容器支架30以水平延伸的扁平形状形成。

由此,不将试剂容器200由试剂容器支架30覆盖,可从试剂容器支架30突出到试剂库20内地配置。结果,由于可使试剂容器200露出到试剂库20内的空间地配置,可提升试剂的冷却效率或加热效率。由此,可有效保冷或保温试剂。另外,与每试剂容器200设箱状的小隔区的情况比,可使零件数减少。另外,由于可削减配置小隔区的空间,可谋求装置构成的简便化及小型化。由这些,可有效保冷或保温试剂的同时,抑制零件数的增加。另外,由于可由试剂容器支架30垂挂保持试剂容器200,可稳定保持试剂容器200。结果,可在从试剂容器200抽吸试剂时,向试剂容器200正确地插入抽吸管。

试剂容器支架30以平面视,有例如圆形形状。另外,试剂容器支架30能以圆周状配置多个试剂容器200。即,试剂容器支架30的多个保持部31以圆周状配置。再者,试剂容器支架30也可有圆形形状以外的形状。例如,试剂容器支架30也可以平面视,以矩形形状形成。另外,也可以直线状配置多个试剂容器200。

另外,试剂容器支架30可设以一重的圆状排列的多个保持部31,也可设以二重的圆状配置的多个保持部31。另外,试剂容器支架30也可设以三重以上的圆状排列的多个保持部31。

接下来,对于由本实施方式的受试体测定装置100实施的受试体测定方法简单地进行说明。试样测定方法含以下的步骤(1)~(2)。

(1)在试剂容器支架30上垂挂设置收容有试剂的试剂容器200。

(2)使用试剂库20内的试剂而测定受试体。

在本实施方式的受试体测定方法中,如上所述,在试剂容器支架30上,垂挂设置收容有试剂的试剂容器200。由此,试剂容器200不由试剂容器支架30覆盖,可从试剂容器支架30突出到试剂库20内地配置。结果,由于可使试剂容器200露出到试剂库20内的空间地配置,可提升试剂的冷却效率或加热效率。由此,可有效保冷或保温试剂。另外,与每试剂容器200设箱状的小隔区的情况比,可使零件数减少。另外,由于可削减配置小隔区的空间,可谋求装置构成的简便化及小型化。可由这些提供有效保冷或保温试剂的同时,能抑制装置的零件数的增加的受试体测定方法。

[受试体测定装置的具体的构成例]

接下来,参照图2~图17而对于受试体测定装置100的具体性的构成例详细地进行说明。在图2~图17的例中,受试体测定装置100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而检测受试体中的受试物质的免疫测定装置。

受试体测定装置100具备测定部10,试剂库20和试剂容器支架30。另外,在图2的构成例中,受试体测定装置100具备筐体110、受试体搬送部120、受试体分注部130、反应容器供给部140、反应容器移送部150、反应部160、试剂容器移送部170、bf分离部180和试剂分注部190。测定部10含检测部11和控制部12。

筐体110有能将受试体测定装置100的各部收容在内部的箱状形状。筐体110可在单一阶层上收容受试体测定装置100的各部的构成,也可有在上下方向设多个阶层的阶层结构,向各自的阶层分配配置受试体测定装置100的各部。

受试体搬送部120以将从受试体采集的受试体由受试体分注部130搬送至抽吸位置的方式构成。受试体搬送部120可将设置有多个收容受试体的试管的架搬送至指定的受试体抽吸位置。

受试体分注部130抽吸由受试体搬送部120搬送的受试体,向反应容器40分注抽吸的受试体。受试体分注部130含与用于进行抽吸及吐出的流体回路连接的移液器和使移液器移动的移动机构。受试体分注部130将设置于未图示的芯片供给部的分注芯片安装到移液器的尖端而在分注芯片内抽吸指定量搬送的试管中的受试体。受试体分注部130分注到将抽吸的受试体配置于指定的受试体分注位置的反应容器40中。分注后,受试体分注部130将分注芯片从移液器的尖端拆下废弃。

反应容器供给部140贮留多个反应容器40。反应容器供给部140可在指定的反应容器供给位置向反应容器移送部150供给各1个反应容器40。

反应容器移送部150移送反应容器40。反应容器移送部150从反应容器供给位置取得反应容器40,向受试体分注部130、试剂分注部190、反应部160、检测部11等的各处理位置移送反应容器40。反应容器移送部150例如由有把持反应容器40的捕集器或反应容器40的设置孔的保持部和使捕集器或保持部移动的移动机构构成。移动机构利用例如1或多个直线能移动的直动机构,在1轴或多个轴方向移动。移动机构也可含绕旋转轴水平旋转的臂机构或多关节机器人机构。反应容器移送部150设1个或多个。

反应部160具备加热器及温度传感器,保持反应容器40而加温收容在反应容器40的试样而使反应。由加温,收容在反应容器40内的受试体及试剂反应。在筐体110内设1个或多个反应部160。反应部160可固定地设置于筐体110,也可在筐体110内能移动地设。在能移动地构成反应部160时,反应部160也可作为反应容器移送部150的一部分发挥功能。

试剂容器移送部170可移送试剂容器200。例如,试剂容器移送部170可由未图示的手机构提起试剂容器200,各自设置于试剂容器支架30的保持部31。

bf分离部180有从反应容器40执行分离液相和固相的bf分离处理的功能。bf分离部180含1个或多个能设置各自反应容器40的处理端口。在处理端口设用于使r2试剂中所含的磁性粒子集磁的磁力源182(参照图16)和用于进行液相的抽吸及清洗液的供给的清洗部181(参照图16)。bf分离部180在使形成了后述的免疫复合体的磁性粒子集磁的状态下,由清洗部181抽吸反应容器40内的液相而供给清洗液。清洗部181具备液相的抽吸通路和清洗液的吐出通路,与未图示的流体回路连接。由此,可将液相中所含的不要的成分从免疫复合体和磁性粒子的结合体分离除去。

试剂分注部190抽吸试剂容器200内的试剂,向反应容器40分注抽吸的试剂。试剂分注部190可在试剂抽吸位置和试剂分注位置之间在水平方向移动用于进行试剂的抽吸及吐出的抽吸管190a。另外,试剂分注部190可向下方向移动抽吸管190a,进入到试剂容器200的内部。另外,试剂分注部190可向下方向移动抽吸管190a,使抽吸管190a退避至试剂容器200的上方位置。抽吸管190a与未图示的流体回路连接,从试剂容器200抽吸指定量的试剂,向移送到试剂分注位置的反应容器40分注试剂。

抽吸管190a与液面传感器连接。液面传感器与控制部12连接,在从试剂容器200抽吸试剂时,基于由试剂的液面和抽吸管190a的接触的静电容量的变化而检测试剂液面,向控制部12输出检测结果。另外,控制部12通过监视试剂分注部190的动作量而监视抽吸管190a的上下方向的移动量。

试剂分注部190例如,设3个r1试剂~r3试剂各自分注用。也可由1个试剂分注部190分注多种试剂。在图2中所示的构成例中,试剂分注部190含用于分注r1试剂的第1试剂分注部191,用于分注r2试剂的第2试剂分注部192和用于分注r3试剂的第3试剂分注部193。另外,试剂分注部190含用于分注r4试剂的第4试剂分注部194及用于分注r5试剂的第5试剂分注部195。

第1试剂分注部191可在用于抽吸r1试剂的最内周侧的孔部21d和指定的r1试剂分注位置之间移动抽吸管190a。第2试剂分注部192可在用于抽吸r2试剂的最外周侧的孔部21d和指定的r2试剂分注位置之间移动抽吸管190a。第3试剂分注部193可在用于抽吸r3试剂的径方向中间位置的孔部21d和指定的r3试剂分注位置之间移动抽吸管190a。第4试剂分注部194及第5试剂分注部195可经收容各自r4试剂及r5试剂的试剂容器(未图示)和送液管而连接,向由反应容器移送部150移送的反应容器40中吐出试剂。

检测部11含光电子增倍管等的光检测器11a(参照图16)。检测部11通过用光检测器11a取得与进行各种处理的受试体的抗原结合的标记抗体和发光底物的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光,测定其受试体中所含的抗原的量。

控制部12含cpu等的处理器12a和rom、ram及硬盘等的存储部12b。处理器12a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部12b的控制程序,作为受试体测定装置100的控制部发挥功能。控制部12控制上述的受试体测定装置100的各部的动作。另外,控制部12测定由检测部11检测的结果。

在图2的构成例中,受试体测定装置100具备收容试剂容器支架30的箱状的试剂库20。如图3所示,试剂容器支架30设在有试剂库20的隔热功能的例21内。试剂库20在例21内有试剂容器支架30和冷却机构22,在适宜于储存的一定温度保冷设置于试剂容器支架30的试剂容器200内的试剂。另外,试剂库20以收容多个试剂容器200的方式将试剂容器支架30配置于试剂库20内。

例21有由圆形状的盖21a及底面部21b和圆筒状的侧面部21c隔区的内部空间。盖21a、底面部21b及侧面部21c含隔热材,使例21的内部和外部隔热。例如,盖21a、底面部21b及侧面部21c含发炮材料。由此,可冷温储存试剂容器200。

盖21a覆盖试剂容器(200)的上部。盖21a有圆板形状。另外,盖21a有比试剂库20的外周大的外周。由此,由于可由盖21a确实地覆盖试剂库20的上部,可进一步有效保冷或保温收容在试剂库20的多个试剂容器200。

试剂库20有用于试剂分注部190进入试剂库20的内部的孔部21d。孔部21d设在盖21a。另外,设多个孔部21d。

冷却机构22含例如含peltier元件等的冷却部和传递热的散热片。另外,在试剂库20的底面部21b附近设多个冷却机构22。在冷却机构22中,由风扇传送试剂库20内的空气而冷却的空气在试剂库20内循环。

试剂容器支架30可保持多个试剂容器200。试剂容器支架30含多个保持部31。具体而言,试剂容器支架30含垂挂保持试剂容器200的垂挂部32。另外,试剂容器支架30含贯通口33。另外,试剂容器支架30以圆周方向排列保持多个试剂容器200的方式形成。在图3的构成例中,试剂容器支架30含第1试剂容器支架34和第2试剂容器支架35。另外,试剂容器支架30含使第1试剂容器支架34旋转的第1驱动部36和使第2试剂容器支架35旋转的第2驱动部37。另外,试剂容器支架30含旋转台38和连接部件39。

其中,如图3及图4所示,试剂容器支架30以水平延伸的扁平形状形成。由此,可有效保冷或保温试剂的同时,抑制零件数的增加。

具体而言,试剂容器支架30以试剂容器200的表面的50%以上露出到试剂库20内的空间的方式保持试剂容器200的方式构成。由此,由于可使试剂容器200的表面的50%以上露出到试剂库20内的空间地配置,可进一步提升试剂的冷却效率或加热效率。

更优选地,试剂容器支架30以试剂容器200的表面的80%以上露出到试剂库20内的空间的方式保持试剂容器200的方式构成。由此,由于可使试剂容器200的表面的80%以上露出到试剂库20内的空间地配置,可有效提升试剂的冷却效率或加热效率。

例如,试剂容器支架30由垂挂部32垂挂保持试剂容器200。由此,由于可由试剂容器支架30支持试剂容器200的上方部分,可使留有试剂的试剂容器200的下方部分确实地露出到试剂库20内。另外,由于可支持试剂容器200的上方部分,可在从上方抽吸试剂时稳定保持试剂容器200。

另外,试剂容器支架30以邻接的试剂容器200的露出部分互相面对的方式保持多个试剂容器200的方式构成。即,邻接的试剂容器200之间的空间,扁平形状的试剂容器支架30支持的高度位置以外的部分在试剂库20内开放。由此,由于在邻接的试剂容器200之间未配置部件,可接近多个试剂容器200的距离。由此,由于可使配置试剂容器200的空间变小,可使装置有效小型化。

如图3~图5所示,试剂容器支架30以多个试剂容器200以圆周状配置的方式构成的同时,有略圆形的外边缘。由此,可将多个试剂容器200在略圆形的试剂容器支架30上以圆周状配置而紧凑地收容在储存库内。另外,试剂容器支架30的第1试剂容器支架34以圆形状形成。另外,第2试剂容器支架35以平面视,以包围第1试剂容器支架34的方式以圆环状形成。即,第2试剂容器支架35配置于第1试剂容器支架34的周围。第1试剂容器支架34和第2试剂容器支架35可以同心状配置而互相独立地旋转。另外,第1试剂容器支架34和第2试剂容器支架35配置于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

内周侧的第1试剂容器支架34可以圆周状保持多个试剂容器200。外周侧的第2试剂容器支架35可以圆周状保持多个试剂容器200。

试剂容器支架30由保持部31决定试剂容器200的位置而固定。由此,可将试剂容器200高精度地配置于试剂容器支架30的指定的位置的同时,可抑制试剂容器200相对于试剂容器支架30移动。

在图3及图4的构成例中,试剂容器支架30在上下方向(z方向)配置于试剂库20的上一半侧的区域。由此,由于可由试剂容器支架30支持试剂容器200的上一半的部分,可使留有试剂的试剂容器200的下方部分确实地露出到试剂库20内。另外,由于可支持试剂容器200的上一半的部分,可在从上方抽吸试剂时稳定保持试剂容器200。

如图6所示,第1驱动部36配置于试剂库20的外侧。具体而言,第1驱动部36配置于试剂库20的下方的外侧。第1驱动部36使第1支持部361旋转。第1支持部361支持第1试剂容器支架34。即,第1驱动部36经第1支持部361而使第1试剂容器支架34旋转驱动。第1驱动部36是例如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等的驱动源。具体而言,第1驱动部36通过旋转驱动与第1试剂容器支架34的中心连接而上下延伸的第1支持部361,使第1试剂容器支架34旋转。第1支持部361的下端部与第1驱动部36连接,上端部与第1试剂容器支架34的中心连接。

由此,可由配置于试剂库20的外侧的第1驱动部36容易地旋转移动第1试剂容器支架34。另外,通过将第1驱动部36设在试剂库20之外,可抑制第1驱动部36干涉保持在第1试剂容器支架34的试剂容器200的同时,可抑制第1驱动部36的热在试剂库20内传递。

第2驱动部37配置于试剂库20的外侧。具体而言,第2驱动部37配置于试剂库20的下方的外侧。第2驱动部37使第2支持部371旋转。第2支持部371支持旋转台38。旋转台38经多个连接部件39而支持第2试剂容器支架35。即,第2驱动部37经第2支持部371、旋转台38及连接部件39而使第2试剂容器支架35旋转驱动。第2驱动部37是例如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等的驱动源。具体而言,第2驱动部37通过经传递机构372而旋转驱动与第2试剂容器支架35连接的旋转台38,使第2试剂容器支架35旋转。旋转台38经偶联及第2支持部371而与传递机构372连接。旋转台38及第2支持部371在中央设通过第1支持部361的贯通孔,与第1支持部361独立地旋转。由此,第2驱动部37和第1驱动部36各自使外周侧的第2试剂容器支架35和内周侧的第1试剂容器支架34独立地旋转驱动。

由此,可与第1试剂容器支架34独立地使第2试剂容器支架35旋转移动。另外,通过将第2驱动部37设在试剂库20之外,可抑制第2驱动部37干涉保持在第2试剂容器支架35的试剂容器200的同时,可抑制第2驱动部37的热在试剂库20内传递。

试剂容器200含试剂容器201和试剂容器202。在图7及图8中所示的各构成例中,试剂容器201含收容后述的r2试剂的容器本体232。试剂容器202是收容后述的r3试剂的容器本体233和收容r1试剂的容器本体231连接为1组的多连类型的试剂容器。

试剂容器201及试剂容器202各自具备覆盖容器本体的上部的上部盖240。上部盖240以覆盖容器本体的侧面的一部分的方式有沿容器本体的侧面的外周部241,在外周部241的下端部设用于与试剂容器支架30卡合的抵接部242。抵接部242支持在试剂容器支架30的保持部31。抵接部242与试剂容器支架30抵接。另外,抵接部242有比容器本体的外周大的外周。在图7及图8的构成例中,上部盖240有被把持部243。另外,在上部盖240设能开闭的盖部220。

在图3的构成例中,在圆周方向排列保持的多个试剂容器201的各盖部220以相同圆周状排列地配置。在圆周方向排列保持的多个试剂容器202的各试剂容器202以相同圆周状排列地配置。在圆周方向排列保持的多个试剂容器202的各容器本体231、233各自以相同圆周状排列地配置。在试剂容器支架30上,容器本体232、容器本体233、容器本体231各自配置于半径方向的不同的位置。因此,如图2所示,在例21的盖21a中,以对应于r1试剂~r3试剂的各自的抽吸位置的孔部21d与排列对应的试剂容器200的盖部220的圆周上的指定位置重叠的方式设在3个位置。

试剂容器支架30的贯通口33插入试剂容器200地设置。具体而言,试剂容器支架30含具有贯通口33的板状部件30a。另外,板状部件30a以使试剂容器200的底面251从贯通口33露出的方式保持试剂容器200。由此,可将试剂容器200从板状部件30a的贯通口33插入而将试剂容器200容易地设置于试剂容器支架30。另外,板状部件30a含多个垂挂保持试剂容器200的垂挂部(32)。另外,垂挂部32有向下方向尖部越来越细的形状。

如图9~图12所示,试剂容器200含能通过试剂容器支架30的贯通口33的底面251和在底面至上表面之间有比贯通口33的外周大的外周的中间侧面部252。由此,可将试剂容器200从试剂容器支架30的贯通口33插入而将试剂容器200容易地设置于试剂容器支架30。另外,由于可向试剂容器支架30的贯通口33的缘部抵接试剂容器200的中间侧面部252,可高精度地决定试剂容器200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地设置。即,可不使试剂容器200相对于试剂容器支架30晃荡地设置。另外,可相对于试剂容器支架30而容易地设置试剂容器200。

在图9中所示的例中,试剂容器支架30的贯通口33含下段开口33a和设在下段开口33a的上方的有比下段开口33a的外周大的外周的上段开口33b。即,垂挂部32含下段开口33a和设在下段开口33a的上方的有比下段开口33a的外周大的外周的上段开口(33b)。另外,试剂容器200的底面251有比下段开口33a小的外周,试剂容器200的中间侧面部252有与上段开口33b大致相同的大小的外周。由此,由于上段开口33b的外周比试剂容器200的底面251的外周大,如图9(a)所示,可容易地向上段开口33b插入试剂容器200。另外,由于可将从上段开口33b插入的试剂容器200容易地导入续上段开口33b的下段开口33a,可向下段开口33a容易地插入试剂容器200。另外,由于上段开口33b的外周与试剂容器200的中间侧面部252的外周大致相同的大小,如图9(b)所示,通过向上段开口33b嵌入中间侧面部252,可相对于试剂容器支架30而容易地固定试剂容器200。

下段开口33a和试剂容器200之间的间隙是例如,每侧1mm~2mm左右。另外,上段开口333b和试剂容器200之间的间隙是例如,每侧0.1mm左右。

另外,贯通口33也可仅一部分有游隙。例如,贯通口33也可在角部附近,与试剂容器200之间的间隙变大。由此,能抑制由尺寸误差而试剂容器200变得无法进入贯通口33。

在图10中所示的例中,上段开口33b有向下段开口33a向尖部越来越细的渐窄形状。由此,由于可更容易地从上段开口33b向下段开口33a导入试剂容器200,可将试剂容器200容易地设置于试剂容器支架30。即,如图10(a)所示,由上段开口33b的渐窄形状,向贯通口33的中央导入试剂容器200。进而,如图10(b)所示,试剂容器200的中间侧面部252嵌入上段开口33b而决定位置。

上段开口33b的渐窄形状有例如相对于垂直方向而15°~60°左右的倾斜角度。

试剂容器200也可如图11所示,在侧面向上方扩大的方式倾斜。由此,底面251通过贯通口33,在指定的高度位置,中间侧面部252无间隙地嵌套进贯通口33,设置试剂容器200。另外,试剂容器200也可如图12所示,中间侧面部252从侧面突出设置。

另外,试剂容器200也可如图13所示,有卡合部260。此时,试剂容器支架30也可有支持部301和被卡合部302。试剂容器200的卡合部260卡合到被卡合部302,通过卦而保持在试剂容器支架30。

试剂容器支架30也可如图14所示,支持试剂容器200的上方的部分。另外,试剂容器支架30也可如图15所示,支持在试剂容器200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附近的部分。

(免疫测定的概要)

在图2~图15中所示的构成例中,如上所述,使用r1试剂~r5试剂而进行免疫测定。参照图16,作为免疫测定的一例,对于受试物质81是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例进行说明。

首先,向反应容器40分注含受试物质81的受试体和r1试剂。由第1试剂分注部191向反应容器40中分注r1试剂,由受试体分注部130向反应容器40中分注受试体。r1试剂含有捕获物质84,与受试物质81反应而结合。捕获物质84含用于捕获物质84与r2试剂中所含的固相载体82结合的结合物质。

在此结合物质和固相载体的结合中,可利用例如生物素和亲和素类、半抗原和抗半抗原抗体、镍和组氨酸标签、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等的组合。再者,“亲和素类”是指含亲和素及链霉亲和素。

例如,捕获物质84是用生物素修饰的抗体(biotin抗体)。即,在捕获物质84中,作为结合物质修饰生物素。在受试体和r1试剂的分注后,通过在反应部160中反应容器40内的试样加温到指定温度,捕获物质84和受试物质81结合。

接下来,由第2试剂分注部192向反应容器40分注r2试剂。r2试剂含有固相载体82。固相载体82与捕获物质84的结合物质结合。固相载体82例如是固定与生物素结合的链霉亲和素的磁性粒子(结合stavi的磁性粒子)。结合stavi的磁性粒子的链霉亲和素与作为结合物质的生物素反应而结合。r2试剂的分注后,在反应部160中反应容器40内的试样加温到指定温度。结果,受试物质81和捕获物质84与固相载体82结合。

形成在固相载体82上的受试物质81及捕获物质84和未反应的捕获物质84由利用bf分离部180的第1次bf分离处理分离。在bf分离部180的处理端口设置反应容器40时,bf分离部180执行1次或多次在由磁力源182的集磁状态下的由清洗部181的液相的抽吸、清洗液的吐出、在非集磁状态下的搅拌的各工序。由第1次bf分离处理,未反应的捕获物质84等的不需要成分从反应容器40中除去。在第1次bf分离处理中,在最终抽吸反应容器40内的液相的状态下,进到以下的工序。

接下来,由第3试剂分注部193向反应容器40分注r3试剂。r3试剂含有标记物质83,与受试物质81反应而结合。r3试剂的分注后,在反应部160中反应容器40内的试样加温到指定温度。结果,在固相载体82上形成含受试物质81、标记物质83和捕获物质84的免疫复合体85。在图16的例中,标记物质83是alp(碱性磷酸酶)标记抗体。

形成在固相载体82上的免疫复合体85和未反应的标记物质83由第2次bf分离处理分离。bf分离部180执行1次或多次在由磁力源182的集磁状态下的液相的抽吸、清洗液的吐出、在非集磁状态下的搅拌的各工序。由第2次bf分离处理,未反应的标记物质83等的不需要成分从反应容器40中除去。在第2次bf分离处理中,在最终抽吸反应容器40内的液相的状态下,进到以下的工序。

其后,由第4试剂分注部194及第5试剂分注部195各自向反应容器40分注r4试剂及r5试剂。r4试剂含有缓冲液。与固相载体82结合的免疫复合体85分散于缓冲液中。r5试剂含有化学发光底物。r4试剂中所含有的缓冲液有促进免疫复合体85中所含的标记物质83的标记(酶)和底物的反应的组成。r4、r5试剂的分注后,在反应部160中反应容器40内的试样加温到指定温度。通过使标记与底物反应而发生光,发生的光的强度由检测部11的光检测器11a测定。控制部12基于检测部11的检测信号而测定受试体中的受试物质81的含量等。

(测定处理动作的说明)

接下来,使用图17说明图16中所示的受试体测定装置100的测定处理动作。另外,图17中所示的各步骤的处理由控制部12控制。

在步骤s1中,控制部12在反应容器移送部150向r1试剂分注位置移送反应容器40。控制部12在第1试剂分注部191,向反应容器40内分注r1试剂。

在步骤s2中,向反应容器40分注受试体。控制部12由受试体分注部130从受试体搬送部120上的试管抽吸受试体。控制部12由受试体分注部130向反应容器40分注抽吸的受试体。分注后,受试体分注部130以向未图示的废弃口废弃分注芯片的方式控制。受试体分注部130每当进行经分注芯片的分注动作时,更换为未使用的分注芯片。

在步骤s3中,控制部12由反应容器移送部150向r2试剂分注位置移送反应容器40,由第2试剂分注部192向反应容器40分注r2试剂。在r2试剂的分注后,控制部12由反应容器移送部150,向反应部160移送反应容器40。反应容器40在反应部160中加温指定时间的期间。

在步骤s4中,控制部12使bf分离部180执行第1次bf分离处理。首先,控制部12由反应容器移送部150向bf分离部180移送反应容器40。bf分离部180以对于反应容器40中的试样进行第1次bf分离处理(参照图16),除去液体成分的方式控制。

在步骤s5中,控制部12由反应容器移送部150向r3试剂分注位置移送反应容器40,由第3试剂分注部193向反应容器40分注r3试剂。r3试剂的分注后,控制部12由反应容器移送部150向反应部160移送反应容器40。反应容器40在反应部160中加温指定时间的期间。

在步骤s6中,控制部12使bf分离部180执行第2次bf分离处理。首先,控制部12由反应容器移送部150向bf分离部180移送反应容器40。bf分离部180以对于反应容器40中的试样进行第2次bf分离处理(参照图16),除去液体成分的方式控制。

在步骤s7中,向反应容器40分注r4试剂。控制部12由反应容器移送部150向r4试剂分注位置移送反应容器40,由第4试剂分注部194向反应容器40分注r4试剂。

在步骤s8中,向反应容器40分注r5试剂。控制部12由反应容器移送部150向r5试剂分注位置移送反应容器40,由第5试剂分注部195向反应容器40分注r5试剂。r5试剂的分注后,控制部12由反应容器移送部150向反应部160移送反应容器40。反应容器40在反应部160中加温指定时间的期间。

在步骤s9中,进行免疫复合体85的检测处理。控制部12由反应容器移送部150向检测部11移送反应容器40。由检测部11测定到通过使标记与底物反应而发生的光的强度。检测部11的检测结果输出到控制部12。

检测结束后,在步骤s10中,反应容器移送部150以将测定处理完了的反应容器40从检测部11取出,废弃到未图示的废弃口的方式控制。

如上进行由受试体测定装置100的测定处理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应被认为在全部的方面是例示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不是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由专利权利要求表示,还含与专利权利要求均等的含意及范围内的全部的变更。

【符号的说明】

10:测定部、

20:试剂库、

21a:盖、

30:试剂容器支架、

30a:板状部件、

31:保持部、

32:垂挂部、

33:贯通口、

33a:下段开口、

33b:上段开口、

34:第1试剂容器支架、

35:第2试剂容器支架、

36:第1驱动部、

37:第2驱动部、

38:旋转台、

39:连接部件、

100:受试体测定装置、

200:试剂容器、

231、232、233:容器本体、

242:抵接部、

251:底面、

361:第1支持部、

371:第2支持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