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模具抽真空式平面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63612发布日期:2020-06-02 20:5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模具抽真空式平面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模具抽真空式平面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

冲压模具的下模在总装后需要检测其工作面的平面度,现在通常是检验员借助于三次元测量仪等仪器测量,装置成本高,操作方法麻烦,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模具抽真空式平面度检测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下模具抽真空式平面度检测装置,包括上板、竖板、下板、检测件、密封件以及感应器;所述上板通过竖板与下板连接,所述上板上设置有油缸,所述检测件通过油缸的活塞杆与上板活动连接,所述检测件的下面上设置有吸气孔,所述检测件的侧面上设置有气管接头,所述吸气孔与气管接头连通,所述密封件位于吸气孔的外侧,所述密封件位于吸气孔靠近下板的一端,所述下板上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感应器具体位于放置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器在放置槽内呈阵列状分布,所述检测件包括左侧和右侧,所述吸气孔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密封件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检测件通过导向柱与上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器具体为压力感应器,所述左侧和右侧上的吸气孔均有多个,所述凹槽位于下面上,所述密封件具体位于凹槽上,所述内圈和外圈均由柔性材料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器的感应面朝向检测件,所述左侧和右侧均与放置槽位置相对应,所述左侧和右侧上的吸气孔均与气管接头连通,所述内圈和外圈与下面尺寸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内圈的高度大于凹槽的深度,所述外圈的高度小于凹槽的深度,所述内圈的尺寸不小于吸气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下模具抽真空式平面度检测装置,通过上板、竖板、下板、检测件、密封件以及感应器相互配合使用,实现实用简洁装置代替三次元测量仪检测下模具平面度的效果,降低了装置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装置操作简单,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下模具抽真空式平面度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下模具抽真空式平面度检测装置的部分结构轴测图。

图3为图2的y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上板;2、竖板;3、下板;4、油缸;5、导向柱;6、放置槽;7、检测件;71、左侧;72、右侧;73、下面;8、吸气孔;81、凹槽;9、密封件;91、内圈;92、外圈;10、感应器;11、气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至图3,一种下模具抽真空式平面度检测装置,包括上板1、竖板2、下板3、检测件7、密封件9以及感应器10;所述上板1通过竖板2与下板3连接,所述上板1上设置有油缸4,用于带动检测件7向下运动压紧下模具,所述检测件7通过油缸4的活塞杆与上板1活动连接,所述检测件7的下面73上设置有吸气孔8,用于将下面73和下模具表面的空气抽走,所述检测件7的侧面上设置有气管接头11,所述吸气孔8与气管接头11连通,用于和外部控制系统连接用于抽气,所述密封件9位于吸气孔8的外侧,所述密封件9位于吸气孔8靠近下板3的一端,所述下板3上设置有放置槽6,用于放置感应器10和下模具,所述感应器10具体位于放置槽6内,用于检测下模具对下板3的压力变化,所述感应器10与外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油缸4与外部控制系统高压油管连接,所述气管接头11与外部控制系统高压气管连接。

所述感应器10在放置槽6内呈阵列状分布,用于检测下模具多处位置的压力,所述检测件7包括左侧71和右侧72,用于检测下模具的左边和右边的平面度,所述吸气孔8上设置有凹槽81,用于放置密封件9,所述密封件9包括内圈91和外圈92,所述检测件7通过导向柱5与上板1活动连接。

所述感应器10具体为压力感应器,通过检测下模具对感应器10的压力进而确定下模具是否完成总装和总装后零件位置是否正确,同时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下模具对下板3压力的变化,所述左侧71和右侧72上的吸气孔8均有多个,所述凹槽81位于下面73上,所述密封件9具体位于凹槽81上,所述内圈91和外圈92均由柔性材料构成,用于确保其在受到压力的作用下被压缩进入凹槽81内,保证吸气孔8和下模具的上表面密封性。

所述感应器10的感应面朝向检测件7,所述左侧71和右侧72均与放置槽6位置相对应,所述左侧71和右侧72上的吸气孔8均与气管接头11连通,所述内圈91和外圈92与下面73尺寸相对应。

所述内圈91的高度大于凹槽81的深度,用于确保其在受到压力的作用下被压缩进入凹槽81内,保证吸气孔8和下模具的上表面密封性,所述外圈92的高度小于凹槽81的深度,用于确保外圈92被部分压缩后不会与下面产生干涉,所述内圈91的尺寸不小于吸气孔8的直径,防止与吸气孔8产生干涉,影响抽气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开始工作后外部搬运机构将下模具搬运到下板3上,下模具进入放置槽6内并且对感应器10产生压力,感应器10将压力信号传输给外部控制系统,外部控制系统根据感应器10传输的压力信号判断总装后的下模具是否缺少零件和零件是否装在正确的位置,此时压力值记录为初始值;在外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油缸4的活塞杆伸出带动检测件7压向下模具,进而感应器10感应到的压力增加并将压力信号传输给外部控制系统,外部控制系统通过气管接头11抽真空将下面73和下模具上表面的空气抽走,进一步的在外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油缸4的活塞杆收缩带动检测件7向上运动,此时感应器10感应到的压力信号减小并将压力信号传输给外部控制系统,然后油缸4的活塞杆再次伸出使感应器10感应到压力信号接近初始值,再然后外部控制系统通过气管接头11向下模具表面通气使其与检测件7分离,最后停止通气且油缸4的活塞杆收缩带动检测件7复位,外部控制系统根据多次接收的压力信号进而判断下模具的平面度是否合格:如果平面度合格每次传输的压力信号均和设定值相同,否则下模具的平面度不合格,检测工作结束后外部搬运机构将下模具搬运到指定位置。

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下模具抽真空式平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1)、竖板(2)、下板(3)、检测件(7)、密封件(9)以及感应器(10);所述上板(1)通过竖板(2)与下板(3)连接,所述上板(1)上设置有油缸(4),所述检测件(7)通过油缸(4)的活塞杆与上板(1)活动连接,所述检测件(7)的下面(73)上设置有吸气孔(8),所述检测件(7)的侧面上设置有气管接头(11),所述吸气孔(8)与气管接头(11)连通,所述密封件(9)位于吸气孔(8)的外侧,所述密封件(9)位于吸气孔(8)靠近下板(3)的一端,所述下板(3)上设置有放置槽(6),所述感应器(10)具体位于放置槽(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模具抽真空式平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10)在放置槽(6)内呈阵列状分布,所述检测件(7)包括左侧(71)和右侧(72),所述吸气孔(8)上设置有凹槽(81),所述密封件(9)包括内圈(91)和外圈(92),所述检测件(7)通过导向柱(5)与上板(1)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模具抽真空式平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10)具体为压力感应器,所述左侧(71)和右侧(72)上的吸气孔(8)均有多个,所述凹槽(81)位于下面(73)上,所述密封件(9)具体位于凹槽(81)上,所述内圈(91)和外圈(92)均由柔性材料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模具抽真空式平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10)的感应面朝向检测件(7),所述左侧(71)和右侧(72)均与放置槽(6)位置相对应,所述左侧(71)和右侧(72)上的吸气孔(8)均与气管接头(11)连通,所述内圈(91)和外圈(92)与下面(73)尺寸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下模具抽真空式平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91)的高度大于凹槽(81)的深度,所述外圈(92)的高度小于凹槽(81)的深度,所述内圈(91)的尺寸不小于吸气孔(8)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模具抽真空式平面度检测装置,包括上板、竖板、下板、检测件、密封件以及感应器;所述上板通过竖板与下板连接,所述上板上设置有油缸,所述检测件通过油缸的活塞杆与上板活动连接,所述检测件的下面上设置有吸气孔,所述检测件的侧面上设置有气管接头,所述吸气孔与气管接头连通,所述密封件位于吸气孔的外侧,所述密封件位于吸气孔靠近下板的一端,所述下板上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感应器具体位于放置槽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模具抽真空式平面度检测装置,降低了装置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装置操作简单,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肖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优美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