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滚珠丝杆副丝母滚道直径检测的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65040发布日期:2020-09-29 09:2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滚珠丝杆副丝母滚道直径检测的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滚珠丝杆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用滚珠丝杆副丝母滚道直径检测的检具,用于检测滚珠丝杆副中丝母的滚道直径。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产品注重性能的高效,而良好的性能则需要可靠的精度作为支撑。为了实现汽车用滚珠丝杆副中丝母磨加工的批量磨削,如何实现快速精确检测成为目前国内的一大难题。

如图1和图2,汽车用滚珠丝杆副的丝母1的沟道2为内螺纹,由多个沟道2沿螺旋线分布组成,其沟道2直径的测量,普通的沟径表具中的测量球3无法实现。目前对于这种丝母1的沟道2直径的检验,国内普遍使用由三坐标来进行测量,根据图纸要求定制特定尺寸的三坐标探针来扫描沟道2轮廓后,生成螺旋滚道的轮廓,通过测量软件对轮廓模型进行测量,这种检测方法虽然精确有效,但三坐标体积大,工作环境要求高,价格高,且检测过程缓慢,同时又对员工技能要求较高,直接影响滚珠丝杆的生产节拍,导致产品成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滚珠丝杆副丝母滚道直径检测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快速、高精度的汽车用滚珠丝杆副丝母滚道直径检测的检具,其是根据实际生产过程需要而发明的一种检具。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用滚珠丝杆副丝母滚道直径检测的检具,包括:

一检具本体;

安装在所述检具本体上的固定把手;

固定在所述检具本体上的下测块,所述下测块与所述固定把手位于所述检具本体的左右两侧,在所述下测块上设置有与待测丝母的沟道内螺纹螺距一致的若干条下凸起螺纹线,若干条下凸起螺纹线的半径小于待测丝母的沟道和钢球半径,在第一条下凸起螺纹线和最后一条下凸起螺纹线上各设置有二个下测球,这四个下测球的直径均根据图纸测量球来设计;

设置在所述检具本体上的直线导轨;

安装在所述直线导轨的滑块上的上测块和活动手柄,所述下测块与所述活动手柄位于所述下测块的左右两侧;在所述上测块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条上凸起螺纹线,所述上凸起螺纹线的半径小于待测丝母的沟道和钢球半径,在上凸起螺纹线上设置有一个上测球,所述上测球的直径均根据图纸测量球来设计;

至少一设置在所述上测块与所述下测块之间的复位弹簧;

安装在所述检具本体上的千分表,所述千分表的测点与所述上测块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检具本体上设置有一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对所述上测块远离所述下测块的极限位置进行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上测块上设置有至少一导向柱,在所述下测块上设置有至少一导向孔,所述导向柱插入对应的导向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弹簧套在对应的导向柱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下测球与所述下凸起螺纹线之间间隙配合,所述上测球与所述上凸起螺纹线之间间隙配合。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对丝母滚道直径及轮廓进行快速测量,具有测量准确,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成本较低等优点。本实用新型对于小型的汽车用滚珠丝杆的生产意义重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丝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普通的沟径表具中的测量球对丝母的滚道进行测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用滚珠丝杆副丝母滚道直径检测的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用滚珠丝杆副丝母滚道直径检测的检具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3和图4,图中所述的汽车用滚珠丝杆副丝母滚道直径检测的检具,包括检具本体50、测头部分和千分表10,千分表10可以为数显千分表。

其测头部分分为上测块60和下测块70,下测块70固定在检具本体50上,检具本体50上还固定有固定把手30,下测块70与固定把手30位于检具本体50的左右两侧。

在检具本体50上安装有直线导轨51,上测块60和活动手柄20组装在一起,安装在直线导轨51的滑块上,这样上测块60和活动手柄20可以沿直线导轨51上下活动。这样可以使上测块60沿着直线导轨51灵活移动,移动精度也比较高。在检具本体50上安装有限位螺钉40,限位螺钉40对上测块60远离下测块70的极限位置进行限定。

在下测块70上分布着和待测丝母1的沟道内螺纹螺距一致的四条下凸起螺旋线71、72、73、74,四条下凸起螺旋线71、72、73、74的半径小于丝母1的沟道2和钢球半径。在第一条下凸起螺旋线71和第四条下凸起螺旋线74分别分布有两颗下测球71a、74a,这四颗下测球71a、74a直径均根据图纸测量球来设计。这四颗下测球71a、74a在测量时会首先定位在丝母2内螺纹一侧的沟道2的沟底。

在上测块60上的中间位置分布着一条和待测丝母1的沟道内螺纹螺距一致的上凸起螺旋线61,上凸起螺旋线61位于四条下凸起螺旋线71、72、73、74的中间位置。下凸起螺旋线61的半径也小于丝母1的沟道2和钢球半径。在下凸起螺旋线61上设置有一颗下测球61a,在测量时该下测球61a将接触丝母1内螺纹的另一侧沟道2底部,通过四颗上测球71a、74a和一颗下测球61a可实现将整个丝母1稳定卡在本实用新型的上测块60和下测块70上,不会出现丝母1倾斜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的现象。

由于丝母1是有多台设备并行磨加工完成,所有每件丝母1的沟道2距离会有小的差异,为避免由于零件沟道2距离间的差异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两颗下测球71a与第一条下凸起螺旋线71之间为间隙配合,两颗下测球74a与第四条下凸起螺旋线74之间为间隙配合,上测球61a与上凸起螺旋线61之间也为间隙配合,这样四颗上测球71a、74a和一颗下测球61a可以有一定的活动量,让四颗上测球71a、74a和一颗下测球61a可以接触到三个沟道2的沟底,保证沟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而且这四颗上测球71a、74a和一颗下测球61a可以灵活自转,测量过程通过转动测量件丝母1,检具可以读取丝母1任意位置的沟径偏差,从而测量出丝母1内沟道2的椭圆度。

在上测块60上有两个导柱62,在下测块70上也设置有两个导柱孔,两个导柱62插入到对应的导柱孔内,在两个导柱62上各套有一个复位弹簧80,在不对活动手柄20施加作用力时,复位弹簧80将整个上测块60支撑在恒定的位置,在测量零件时,手握活动手柄20,整个上测块60沿直线导轨51向下移动,同时压缩复位弹簧80,直至上测块60与下测块70接触,可将待测丝母1安装至上测块60和下测块70上,先将下测块70上的四颗下测球71a、74a定位好后,松开活动手柄20,上测块60会被复位弹簧80移动至上测块60上的上测球61a接触待测丝母1的沟道2的上沟底。

在检具本体50上安装有千分表10,千分表10的测点11与上测块60接触。同时由于沟道2沟径的大小不同,测点受到的压力不同,通过千分表10直接读取测试丝母1与标注件的差值,从而完成丝母1内沟道2的沟径测量。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将活动手柄20往下按,上测块60下移,使上测块60与下测块70合并。将整个测头部分放入丝母1的内孔,下测块70的下测球71a、74a移到对应沟道2中心位置,松开活动手柄20,使上测块60的上测球61a接触滚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