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563599阅读:来源:国知局
制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100的动作的控制部52、使用 可改写的专用存储器(例如,闪存)等存储从拍摄面板51输出的图像信号的存储装置即存 储部53、供给驱动拍摄面板51而得到图像信号所需要的电力的电力供给装置即电源部54 等设于框体55的内部。框体55设有根据需要用于从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100向外部进行 通信的通信用连接器56、用于切换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100的动作的操作部57、表示放射 线图像的撮影准备完成及向存储部53写入了规定量的图像信号的显示部58等。另外,如 果在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100上设置电源部54,并且设置存储放射线图像的图像信号的存 储部53,且经由连接器56使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100拆装自如,则也可以使放射线图像检 测装置100成为可搬运的可搬构造。
[0196] 上述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中,拍摄面板51具备闪烁体面板和平面受光元件,闪烁 体面板具备支承体和该支承体上的闪烁体层。
[0197] 实施例
[0198] 以下,通过实施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0199] 〔实施例1〕
[0200](闪烁体面板的制作)
[0201] 在厚度0. 5mm的玻璃支承体(尺寸:430mmX 430mm)上派射银(Ag)后,涂敷Byron 2〇SS(东洋纺(株)制聚酯树脂),使干燥膜厚成为3μπι厚度,由此得到蒸镀用基板。接 着,在该基板上使用图3所示的蒸镀装置61,蒸镀荧光体材料(Csl (Tl) (0. 3mol % )),形成 闪烁体层。
[0202] 具体而言,以上述荧光体材料(CsI(Tl) (0.3mol % ))作为蒸镀材料充填于电阻 加热坩埚(舟皿63)中,在基板支架64上设置支承体,将支承体和蒸镀源的间隔调节成 400mm〇
[0203] 接着,对蒸镀装置61内进行临时排气,导入氩(Ar)气,将真空度调节成0. 5Pa之 后,一边以IOrpm的速度使蒸镀用基板12旋转,一边将蒸镀用基板12的温度保持在150°C。 加热电阻加热坩埚来蒸镀荧光体,蒸镀荧光体,在荧光体层的膜厚达到400 μ m后结束蒸 镀,得到表1 一 1所示的闪烁体面板。
[0204] (热熔性片材的制作)
[0205] 以200°C熔融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熔点70°C )之后,使用挤出涂布机制作 膜厚为15 μ m的热熔性片材。
[0206] (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的制作)
[0207] 使上述闪烁体面板和AeroDR(Konica Minolta(株)制的FPD)的平面受光元件隔 着粘接剂层(上述热熔性片材)贴合,获得了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此外,贴合通过如下方 式进行,即,在平面受光元件中的传感器部存在的面和上述闪烁体面板隔着上述热熔性片 材相互面对的状态下,将上述热熔性片材配置于平面受光元件和上述闪烁体面板之间,然 后,在施加 IOOkPa的压力的状态下,以75°C、15分钟的条件进行加热。
[0208] 〔实施例2~10〕及〔参考例1〕
[0209] 除了将实施例1所记载的闪烁体层的tan Θ、支承体、平面受光元件及粘接剂层的 材料、膜厚如表1 一 1~1 一 2所记载那样进行变更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制作。在 此,在实施例7、8中,使用具有聚酰亚胺基板的平面受光元件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具有玻 璃基板的平面受光元件。此外,闪烁体层的tan Θ通过支承体和蒸镀源的间隔进行调节。 即,通过增大支承体和蒸镀源的间隔来减小tan Θ,通过减小支承体和蒸镀源的间隔来增大 tan Θ 〇
[0210] 〔实施例 11〕
[0211] 除了使用感压性粘接片(日东电工(株)制No. 5603)代替实施例2的热熔性片 材,并不进行加热处理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
[0212] 〔实施例 I2〕
[0213] 除了使用叠层有熔点70°C及熔点75°C的两种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膜厚分别 为10 μm和5 μm)的叠层体来代替实施例2的热熔性片材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此 外,上述热熔性片材的叠层体通过分别将各原料以200°C熔融并挤出而制作。在平面受光元 件侧配置熔点70°C的热熔面,在闪烁体侧配置熔点75°C的热熔面。
[0214] 〔实施例 13〕
[0215] 除了向实施例2的热熔性片材以体积分率10%的比例添加平均粒径15 μ m的间隔 粒子(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制techpolymer)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
[0216] 〔实施例 14〕
[0217] 在实施例6中制作的闪烁体面板的背面,隔着热熔性片材粘接0. 5mm厚的玻璃板 之后,与实施例1同样地与平面受光元件粘接,由此进行制作。
[0218] [闪烁体面板的评价]
[0219] 对于上述实施例1~14及参考例1中得到的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根据下述的方 法,进行MTF (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图像不均及耐冲击性的试 验,对构成这些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的闪烁体面板进行评价。将结果表示在表1 一 3中。
[0220] MTF
[0221 ] 通过铅制的MTF图形对FPD的放射线入射面侧照射管电压80kVp的X射线,检测 图像数据,并记录在硬盘中。然后,利用计算机分析硬盘上的记录,并将记录于该硬盘的X 射线像的MTF (空间频率1循环/mm的MTF值)作为清晰度的指标。MTF的值越高,意味着 清晰度越优异。
[0222] 测定闪烁体面板内的9个部位,根据其平均值进行MTF值的评价。闪烁体面板的 特性根据闪烁体层的膜厚而大幅变化,因此,对闪烁体层的膜厚相同的面板彼此进行了相 对评价。
[0223] 图像不抝
[0224] 对于对平板显示器(FPD)照射管电压SOkVp的X射线而得到的增益修正前的图 像,在将信号的平均值设为Sav、最大值设为Smax、最小值设为Smin时,如果(Smax - Sav)/ Sav或(Sav - Smin)/Sav中的任一项是10%以上,就评价为" X ",如果是5%以上且不足 10 %,就评价为" Λ ",如果是2 %以上且不足5 %,就评价为"〇",如果不足2 %,就评价为
[0225] 耐冲击件
[0226] 使平板显示器(FPD)的六个面逐一从Im的高度落至地板面后,与上述方式同样地 评价图像不均。对各Fro进行了该测试。在闪烁体面板和平面受光元件的紧贴性弱的情况 下,因落下的冲击而产生剥离,图像不均会增大,即,图像会劣化。
[0227] 【表1 - 1】
[0228]


【主权项】
1. 一种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依次具备: 由支承体和设于该支承体上的具有膜厚分布的闪烁体层构成的闪烁体面板、 粘接剂层、 平面受光元件, 该支承体及该平面受光元件中的至少一方弯曲,从而使该闪烁体面板和该平面受光元 件隔着该粘接剂层在面内以均匀的距离配置。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支承体的弹性模量设为E1且将所述支承体的膜厚设为dl时的、相对于所述闪 烁体层的面方向的所述闪烁体层表面的最大倾斜角Θ满足由下述式(1)表示的关系, 【式1】 tanΘXEIXdl彡 0· 1..· (1) 或 将所述平面受光元件的弹性模量设为E2且将所述平面受光元件的膜厚设为d2时的、 相对于所述闪烁体层的面方向的所述闪烁体层表面的最大倾斜角Θ满足由下述式(2)表 不的关系, 【式2】 tanΘXE2Xd2 彡 0· 1... (2) 其中,E1、E2的单位是GPa,dl、d2的单位是mm。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剂层的膜厚为1~30μm。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剂层为含有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热熔性树脂的层。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剂层为两种以上的层的叠层体,该两种以上的层由熔点分别不同的热熔性树 脂形成。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叠层体中,形成与闪烁体层接触的层的热熔性树脂的熔点比形成与平面受光元件 接触的层的热熔性树脂的熔点高。7. 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剂层除了包含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热熔性树脂之外,还包含间隔粒子,所述间 隔粒子具有与该粘接剂层的膜厚相同程度的粒径,且具有与该热熔性树脂相同程度的折射 率。8.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闪烁体层通过蒸镀形成。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闪烁体层通过蒸镀包含碘化铯和至少一种活化剂的荧光体材料而形成。10.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体由玻璃板或树脂膜构成。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体由树脂膜构成。12. 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平面受光元件的基板由玻璃板或树脂膜构成。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平面受光元件的基板由树脂膜构成。14. 一种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依次具备:由支 承体和设于该支承体上的具有膜厚分布的闪烁体层构成的闪烁体面板、粘接剂层、平面受 光元件,该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50~150Γ的加温下将该闪烁 体面板与该平面受光元件接合,使隔着该粘接剂层的闪烁体面板和平面受光元件之间的距 离在面内变得均匀。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剂层为包含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热熔性树脂的层,该热熔性树脂的熔融粘度为 100 ~100,OOOPa·s。16. 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除了 50~150°C的加温下之外,还在10, 000~1,000,OOOPa的加压下,将所述闪烁体 面板与该平面受光元件接合。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以经由粘接剂层的距离在面内成为均匀的方式接合平面受光元件及闪烁体面板,抑制图像不均的产生或清晰度降低的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依次具备:支承体、由设于该支承体上的具有膜厚分布的闪烁体层构成的闪烁体面板、粘接剂层、平面受光元件,其中,该支承体及该平面受光元件中,至少一方进行弯曲,由此,该闪烁体面板和该平面受光元件经由该粘接剂层在面内配置成均匀的距离。
【IPC分类】G01T1/20
【公开号】CN105319573
【申请号】CN201510299937
【发明人】有本直, 庄子武彦
【申请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日
【公告号】US20150346358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