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背板氯离子透过性测试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05273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光伏背板氯离子透过性测试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光伏背板性能的测试设备,具体是指光伏背板氯离子透过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光伏组件设计使用寿命要求25年以上,因此,对构成组件的配套材料也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寿命要求。背板作为光伏组件中仅次于电池片的关键材料,位于组件的最外层,对光伏组件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水蒸汽透过率是衡量光伏背板性能的重要指标。如果背板水蒸汽的透过率较大,对水蒸气的阻隔性不良,则大气中的湿气会透过背板进入到光伏组件内,引起封装胶膜(EVA)的水解,电池片氧化和电池片表面的栅线以及银浆的腐蚀,最终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0003]目前,行业内普遍关注光伏背板的水汽透过率,对于在海边、海岛应用的光伏组件所处的海洋大气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氯离子对光伏组件发电效率衰减的影响甚少关注。单从粒子半径来看,水分子的半径与氯离子的半径大体相当,均在0.2纳米左右,且氯离子为极性粒子,在电场作用下更容易迀移至组件内部,造成组件内栅线或者银浆的腐蚀。尤其是在我国湿热带沿海使用的光伏组件,由于大气中氯离子和水汽的综合作用,对组件发电效率的影响将更为严重。
[0004]为了试验研究光伏组件背板材料老化前后氯离子透过性的变化情况,申请人特提出本测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光伏背板氯离子透过性测试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快速测试光伏背板的氯离子透过性能。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光伏背板氯离子透过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渗透池、透过池、一支电导电极、两片石墨电极以及一台电导率仪,所述渗透池内盛装有高浓度氯化钠溶液,所述透过池内盛装有低浓度氯化钠溶液,所述的渗透池和透过池内均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渗透池与透过池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连接筒相连接,待测的光伏背板竖向插装在连接筒中间,将连接筒隔成相隔绝的左右两部分,相隔绝的左右两部分分别与所述的渗透池和透过池相连通,所述的电导电极位于所述透过池内,并且靠近光伏背板,所述的电导率仪与所述电导电极相连接,用来监测透过池内氯离子透过后引起的溶液电导率变化,所述的两片石墨电极分别位于渗透池与透过池内,并且均位于池内远离光伏背板的一侧,两片石墨电极均与稳压电源相连接,通过稳压电源施以稳定的电场。
[000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筒为密封垫圈,密封垫圈的左右两侧分别粘接在所述的渗透池和透过池上,所述渗透池和透过池之间还通过横向设置的紧固螺栓相连接,紧固螺栓配合密封垫圈以保证渗透池和透过池内的溶液不渗漏。
[000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高浓度氯化钠溶液的推荐浓度为10?50g/L,所述低浓度氯化钠溶液的推荐浓度为0.1?0.5mg/L0
[000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渗透池与透过池均具有顶盖,顶盖上均开设有补液口,通过补液口能够向池中补加氯化钠溶液或去离子水,补充测试过程中的溶液损失。
[0010]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装置包括盛放氯化钠水溶液的渗透池和透过池,两侧为连通结构,中间由光伏背板隔开,渗透池上粘接有密封垫圈。渗透池和透过池用四根螺栓连接紧固,配合密封垫圈保证测试过程中溶液不渗漏。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在光伏背板的渗透性测试要求中,仅仅涉及水蒸气透过性测试和氧气透过性测试,尚未有针对氯离子透过性测试的设备。随着光伏发电应用的日益广泛,在海边、海岛等海洋大气环境下使用的组件,氯离子对其寿命的影响不可忽视。本实用新型中研制的装置能够简单快速地测试光伏背板的氯离子透过行为。
[0013](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装置,通过石墨电极和稳压电源在渗透池中施加了电场,更真实地模拟了光伏组件发电过程中背板所处的状态。
[0014](3)光伏组件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使用时,组件表面温度会不同,组件在白天发电和夜晚不发电过程中表面温度也会有较大变化。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装置,通过恒温水浴可以让渗透池在测试过程中保持不同的温度,也可以通过调节恒温水浴的温度,改变渗透池中溶液的温度,更好地模拟光伏组件使用过程中背板的状态。
[0015](4)本实用新型用来测试的背板可以是未经老化的,也可以是老化之后的背板材料,测试结果可以直接对比背板老化前后,氯离子透过性能的差异,也可以通过氯离子透过性能反映背板的耐老化性能。
[0016](5)相比于现有的水蒸气透过性测试装置和氧气透过性测试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更为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便宜。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伏背板氯离子透过性测试装置;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伏背板氯离子透过性测试装置中渗透池的俯视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伏背板氯离子透过性测试装置中渗透池的右视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光伏背板氯离子透过性测试装置中渗透池盖板的结构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光伏背板氯离子透过性测试装置中透过池盖板的结构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渗透池;2、透过池;3、密封垫圈;4、光伏背板;5、搅拌器;6、电导电极;7、石墨电极;8、稳压电源;9、电导率仪;10、紧固螺栓孔;11、渗透池盖板;12、透过池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至图5所示的光伏背板氯离子透过性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包括渗透池1、透过池2、一支电导电极6、两片石墨电极7以及一台电导率仪9,渗透池1与透过池2均具有顶盖,其中,渗透池1具有的顶盖为渗透池盖板11,透过池2具有的顶盖为透过池盖板12,渗透池1与透过池2的顶盖上均开设有补液口,通过补液口能够向池中补加氯化钠溶液或去离子水,补充测试过程中的溶液损失,渗透池1内盛装有浓度为30g/L的高浓度氯化钠溶液,透过池2内盛装有浓度为0.lmg/L的低浓度氯化钠溶液,渗透池1和透过池2内均设置有搅拌器5,搅拌器5的顶端穿过顶盖后伸出。
[0026]渗透池1与透过池2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连接筒相连接,待测的光伏背板4竖向插装在连接筒中间,将连接筒隔成相隔绝的左右两部分,相隔绝的左右两部分分别与渗透池1和透过池2相连通,光伏背板4固定时保证其空气面(air面)朝向渗透池1,电导电极6位于透过池2内,并且靠近光伏背板4,电导率仪9与电导电极6相连接,用来监测透过池2内氯离子透过后引起的溶液电导率变化,两片石墨电极7分别位于渗透池1与透过池2内,并且均位于池内远离光伏背板4的一侧,两片石墨电极7均与稳压电源8相连接,通过稳压电源8施以稳定的电场。
[0027]本实施例中,连接渗透池1和透过池2的连接筒为密封垫圈3,密封垫圈3的左右两侧分别粘接在渗透池1和透过池2上,渗透池1和透过池2之间还通过横向设置的四根紧固螺栓相连接,四根紧固螺栓分别位于四个边角处,紧固螺栓穿过紧固螺栓孔,配合密封垫圈3以保证渗透池1和透过池2内的溶液不渗漏。连接筒也可以采用其它弹性材料制成,保证光伏背板4的安装定位,同时又能够保证渗透池1和透过池2内的溶液不渗漏。
[0028]本实施例的整个测试装置均可以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中,用以测试不同温度下氯离子的透过效果。
[0029]作为本实施例的变换,高浓度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也可以在10?50g/L范围内取值,低浓度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也可以在0.1?0.5mg/L范围内取值。
[0030]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光伏背板氯离子透过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渗透池、透过池、一支电导电极、两片石墨电极以及一台电导率仪,所述渗透池内盛装有高浓度氯化钠溶液,所述透过池内盛装有低浓度氯化钠溶液,所述的渗透池和透过池内均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渗透池与透过池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连接筒相连接,待测的光伏背板竖向插装在连接筒中间,将连接筒隔成相隔绝的左右两部分,相隔绝的左右两部分分别与所述的渗透池和透过池相连通,所述的电导电极位于所述透过池内,并且靠近光伏背板,所述的电导率仪与所述电导电极相连接,用来监测透过池内氯离子透过后引起的溶液电导率变化,所述的两片石墨电极分别位于渗透池与透过池内,并且均位于池内远离光伏背板的一侧,两片石墨电极均与稳压电源相连接,通过稳压电源施以稳定的电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背板氯离子透过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筒为密封垫圈,密封垫圈的左右两侧分别粘接在所述的渗透池和透过池上,所述渗透池和透过池之间还通过横向设置的紧固螺栓相连接,紧固螺栓配合密封垫圈以保证渗透池和透过池内的溶液不渗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背板氯离子透过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浓度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0?50g/L,所述低浓度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1?0.5mg/Lo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光伏背板氯离子透过性测试装置,包括渗透池、透过池、一支电导电极、两片石墨电极以及一台电导率仪,渗透池内盛装有高浓度氯化钠溶液,透过池内盛装有低浓度氯化钠溶液,渗透池和透过池内均设置有搅拌器,渗透池与透过池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连接筒相连接,待测的光伏背板竖向插装在连接筒中间,将连接筒隔成相隔绝的左右两部分,相隔绝的左右两部分分别与渗透池和透过池相连通,电导电极位于透过池内,并且靠近光伏背板,电导率仪与电导电极相连接,两片石墨电极分别位于渗透池与透过池内,两片石墨电极均与稳压电源相连接。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快速测试光伏背板的氯离子透过性能。
【IPC分类】G01N15/08
【公开号】CN205015253
【申请号】CN201520628773
【发明人】秦汉军, 冯皓, 胡利芬, 陈心欣, 祁黎
【申请人】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