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流量自动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3156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流量自动调整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硅胶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体流量自动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硅橡胶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一些可燃化学助剂,在密闭设备中进行搅拌,为防止搅拌摩擦所产生的静电与可燃化学助剂不形成可燃条件,就需要把氧气阻隔。为了将氧气阻隔,需用到氮气保护,将氮气连续往密闭搅拌机构输入,在输入过程中,需要用到气体流量计,以保证连续进气、阻隔氧气、流量控制节约氮气,由于生产系统多数是集中供气,在多套系统共用管道氮气的情况下,以及物料在搅拌过程中的“空位”会造成气流量不稳定,波动大,这就需要频繁的调节流量计。目前,一般是由人工手动调节,但是人工调节的工作效率低,同时由于氮气流量的波动,会造成设备在无氮气保护的情况下运行,这存在发生爆炸的隐患,影响生产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体流量自动调整装置,可自动进行气体流量调节,自动化程度高,且安全有保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体流量自动调整装置,包括玻璃转子气体流量计,玻璃转子气体流量计的上端连接有出气管,下端连接有进气管,玻璃转子气体流量计包括外壳、玻璃管和金属浮子,玻璃管竖直布置于外壳内,金属浮子位于玻璃管内。所述外壳的侧壁设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设有用于检测金属浮子位置的高位传感器、设定位传感器、低位传感器和关闭位传感器,高位传感器、设定位传感器、低位传感器和关闭位传感器从上至下依次布置,关闭位传感器正对于玻璃管底端,所述进气管上设有控制进气量的电控阀,高位传感器、设定位传感器、低位传感器和关闭位传感器均与电控阀电连接。

所述电控阀包括针阀和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针阀的阀芯连接。

所述高位传感器、设定位传感器、低位传感器和关闭位传感器均为接近开关。

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长条孔,高位传感器、设定位传感器、低位传感器和关闭位传感器均设有紧固于长条孔的螺栓或螺钉。

所述玻璃转子气体流量计的底端设有手动阀。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高位传感器、设定位传感器、低位传感器和关闭位传感器,实时检测金属浮子的位置,从而控制电控阀调节气体流量,流量调节精确,且为自动化完成,无需人工参与,工作效率高,安全有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玻璃转子气体流量计,11-外壳,12-玻璃管,13-金属浮子,14-手动阀,2-出气管,3-进气管,4-安装支架,41-长条孔,5-高位传感器,6-设定位传感器,7-低位传感器,8-关闭位传感器,9-电控阀,91-针阀,92-步进电机,10-螺栓或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气体流量自动调整装置,包括玻璃转子气体流量计1,玻璃转子气体流量计1的上端连接有出气管2,下端连接有进气管3,气体从进气管3进入玻璃转子气体流量计1,再从出气管2排出。玻璃转子气体流量计包括外壳11、玻璃管12和金属浮子13,玻璃管12竖直布置于外壳11内,金属浮子13位于玻璃管12内。

外壳11的侧壁设有安装支架4,安装支架4上设有用于检测金属浮子13位置的高位传感器5、设定位传感器6、低位传感器7和关闭位传感器8,高位传感器5、设定位传感器6、低位传感器7和关闭位传感器8从上至下依次布置,关闭位传感器8正对于玻璃管12底端。进气管3上设有控制进气量的电控阀9,高位传感器5、设定位传感器6、低位传感器7和关闭位传感器8均与电控阀电连接。优选的,高位传感器5、设定位传感器6、低位传感器7和关闭位传感器8均为接近开关。电控阀9包括针阀91和步进电机92,步进电机92的输出轴与针阀91的阀芯连接,步进电机92的转动可控制针阀91的流量大小。

为了便于安装调整,安装支架4上设有长条孔41,高位传感器5、设定位传感器6、低位传感器7和关闭位传感器8均设有紧固于长条孔41的螺栓或螺钉10。玻璃转子气体流量计1的底端设有手动阀14。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首先开启设备,气体从进气管3进入玻璃转子气体流量计1,再从出气管2排出,高位传感器5、设定位传感器6、低位传感器7和关闭位传感器8实时检测金属浮子13的位置,当设定位传感器6检测到金属浮子13时,此时为正常流量,步进电机92停止运转,当高位传感器5检测到金属浮子13时,步进电机92转动,带动针阀91减小流量,直至设定位传感器6检测到金属浮子13,当低位传感器7检测到金属浮子13时,步进电机92转动,带动针阀91增大流量,直至设定位传感器6检测到金属浮子13,当关闭位传感器8检测到金属浮子13时,说明进气关闭,步进电机92转动,带动针阀91关闭。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现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