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坑防渗漏自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0278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泵坑防渗漏自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机的泵坑防渗漏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坑防渗漏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过滤机控制装置存在的问题是:过滤机设备所处环境复杂、湿度高、管道众多。而设备中的电气控制部分主要由PLC、HMI、电控阀、反洗泵等核心设备组成,当现场的设备管道出现异常跑冒滴漏的时候,现场容易形成渗水、积水、甚至淹没电气元件的情况,对电器设备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其中,泵坑渗漏问题经常出现,而且影响最大。如果泵坑发生渗漏,轻则污水溢出,污染周围环境,重则使电气设备进水烧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坑防渗漏自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以及控制效率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泵坑防渗漏自动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泵坑液位检测开关、泵坑排污电机、滤布转盘过滤机设备电机、水泵电机、电动阀、中间继电器、手动开关和接触器;所述泵坑液位检测开关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数字量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动阀的到位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入端连接,所述接触器的辅助触点与PLC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入端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出端与接触器的线圈连接,接触器的主触点串接在泵坑排污电机及滤布转盘过滤机设备电机的供电回路中;所述PLC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出端与中间继电器的线圈连接,中间继电器的触点串接在电动阀的供电回路中;所述手动开关与PLC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入端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出端与泵坑高液位报警开关中间继电器线圈相连,泵坑高液位报警开关中间继电器的触点接入电动阀的控制回路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机的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为三相交流电,三相交流电中的一相交流电输出端与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入端连接,三相交流电中的一相交流电输出端与隔离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稳压电源和隔离变压器的输出分别给PLC控制器和电动阀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PLC控制器包括主控制器、扩展控制器、模拟量输入控制器和以太网接口控制器,各控制器之间通过通信接口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的串行通讯接口与显示屏控制器连接,所述电动阀的到位信号输出端连接有到位指示灯,所述接触器的辅助触点还与电机运行指示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阀含有多台滤布转盘过滤机设备水泵入口电动阀;所述手动开关包括手动/自动开关、泵坑排污电机开关、滤布转盘过滤机设备电机及附属水泵电机开关、滤布转盘过滤机设备附属电动阀开关、消音按钮、紧急停止按钮和电缆液位浮球开关。

进一步地,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PLC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出端连接,所述指示灯包括泵坑高液位报警指示灯、手动指示灯、自动指示灯、泵坑排污泵运行指示灯和泵坑排污泵故障指示灯。

进一步地,泵坑排污电机接触器KM1的辅助触点与PLC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入端I5连接,泵坑排污电机接触器FR的辅助触点与PLC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入端I6连接,泵坑排污电机接触器KM1的辅助触点与泵坑排污泵运行指示灯连接,泵坑排污电机接触器FR的辅助触点与泵坑排污泵故障指示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PLC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出端Q24与中间继电器KA19的线圈连接,中间继电器KA19的常开触点与泵坑高液位报警电铃串联后并接在三相交流电中的一相交流电输出端;中间继电器KA19的常闭触点与隔离变压器的电源串联,再接到滤布转盘过滤机设备电动阀的供电电源和设备的控制电源。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的PLC控制器作为控制部件,占用空间大大缩减,使整个控制电路不仅运行稳定、高效,而且结构更简洁、紧凑。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PLC控制器含有以太网接口,实际运行中的数据(如泵坑高液位报警信号)可通过以太网传送到中控室,用户可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和运行数据,对泵坑液位高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3.本实用新型具有运行自动化程度高、检修量小、易于安装、扩容简便、运行成本低等优点,特别适合中水回用预处理、工业循环水处理及污水深度处理领域的应用。同时,作为一种有效的中水回用技术的控制系统,可以补充城市工业用水,大大缓解我国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本实用新型非常适合中国的国情和水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它为国家节约水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经济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4.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对电机和电动阀的控制电路,使整个电路更加简洁、成本更低,是一种经济型的控制电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机主回路原理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机主回路原理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系统控制回路原理图;

图4是PLC网络配置原理图;

图5是PLC控制回路原理图之一;

图6是PLC控制回路原理图之二;

图7是PLC控制回路原理图之三;

图8是PLC控制回路原理图之四;

图9是设备控制回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泵坑防渗漏自动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泵坑液位检测开关、泵坑排污电机、滤布转盘过滤机设备电机、水泵电机、电动阀、中间继电器、手动开关和接触器;所述泵坑液位检测开关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数字量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动阀的到位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入端连接,所述接触器的辅助触点与PLC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入端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出端与接触器的线圈连接,接触器的主触点串接在泵坑排污电机及滤布转盘过滤机设备电机的供电回路中;所述PLC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出端与中间继电器的线圈连接,中间继电器的触点串接在电动阀的供电回路中;所述手动开关与PLC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入端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出端与泵坑高液位报警开关中间继电器线圈相连,泵坑高液位报警开关中间继电器的触点接入电动阀的控制回路中。

还包括电机的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为三相交流电,三相交流电中的1L1相交流电输出端与直流稳压电源T1的输入端连接,三相交流电中的1L1相交流电输出端与隔离变压器T2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稳压电源T1和隔离变压器T2的输出分别给PLC控制器和电动阀供电。

所述PLC控制器包括主控制器、扩展控制器、模拟量输入控制器和以太网接口控制器,各控制器之间通过通信接口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的串行通讯接口与显示屏控制器连接,所述电动阀的到位信号输出端连接有到位指示灯,所述接触器的辅助触点还与电机运行指示灯连接。

电机含有泵坑排污电机、1台滤布转盘过滤机设备电机和多台滤布转盘过滤机设备附属水泵电机,所述电动阀含有多台滤布转盘过滤机设备水泵入口电动阀;所述手动开关包括手动/自动开关、泵坑排污电机开关、滤布转盘过滤机设备电机及附属水泵电机开关、滤布转盘过滤机设备附属电动阀开关、消音按钮、紧急停止按钮和电缆液位浮球开关。

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PLC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出端连接,所述指示灯包括泵坑高液位报警指示灯、手动指示灯、自动指示灯、泵坑排污泵运行指示灯和泵坑排污泵故障指示灯。

泵坑排污电机接触器KM1的辅助触点与PLC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入端I5连接,泵坑排污电机接触器FR的辅助触点与PLC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入端I6连接,泵坑排污电机接触器KM1的辅助触点与泵坑排污泵运行指示灯连接,泵坑排污电机接触器FR的辅助触点与泵坑排污泵故障指示灯连接。

所述PLC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出端Q24与中间继电器KA19的线圈连接,中间继电器KA19的常开触点与泵坑高液位报警电铃串联后并接在三相交流电中的一相交流电输出端;中间继电器KA19的常闭触点与隔离变压器的电源串联,再接到滤布转盘过滤机设备电动阀的供电电源和设备的控制电源。

所述PLC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出端Q1通过热继电器,再与泵坑排污电机接触器KM1线圈连接。

PLC控制器模块U1的型号为CPU1769-L32E,自带以太网接口,电源模块U2的型号为1769-PA2,扩展模块U3的型号为1769-IQ32,扩展模块U4的型号为1769-IQ32,扩展模块U5的型号为1769-OW16,扩展模块U6的型号为1769-OW16,扩展模块U7的型号为1769-OW8,扩展模块U8的型号为1769-IF4,所述串行通讯接口为RS232接口。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泵坑液位检测开关达到液位高限时,PLC控制器通过程序控制,发出泵坑高液位报警,并将高液位报警开关中间继电器线圈接通,断开滤池设备电动阀的供电电源和滤池设备的控制电源。同时PLC控制启动泵坑排污电机,直到泵坑液位检测开关到达液位低限,停止泵坑排污电机。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