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BR池自动撇渣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8092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撇渣装置,尤其是一种SBR池自动撇渣控制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造成的工业用水也不断增加,污水处理成为一个大问题。在大型污水处理厂中SBR池撇渣程序需要去除水中浮渣,传统的撇渣设备使用手动操作控制系统,需要人工上池操作。工作人员在期间需要蹲守,杜绝因忘记关闭设备,导致搅拌时污泥外溢,造成生产事故。遇雷雨天气时,工作人员上池作业则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需要人工操作、设备管理缺乏可靠性和科学性等问题,提出一种自动撇渣控制装置,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减少人力消耗,提高撇渣设施工作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SBR池自动撇渣控制装置,包括左池撇渣水泵、右池撇渣水泵、设置于左池中的第一水位限位开关SQ1、设置于右池中的第二水位限位开关SQ2、以及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由PLC控制器、左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1及控制其电源通断的接触器、右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2及控制其电源通断的接触器、自动控制开关SB0构成,左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1的电源接线端经控制其电源通断的接触器的常开触头与交流电源连接,右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2的电源接线端经控制其电源通断的接触器的常开触头与交流电源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经各接触器的线圈与交流电源的零线N电性连接,自动控制开关SB0、第一水位限位开关SQ1、第二水位限位开关SQ2分别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I0.0、I0.5、I0.6)电性连接,PLC控制器的电源端接交流电源;控制电路的PLC控制器从第一水位限位开关SQ1、第二水位限位开关SQ2获得左、右池中的水位信号,通过各接触器分别控制左池撇渣水泵、右池撇渣水泵的工作状态,实现对SBR池的自动撇渣。撇渣水泵为常规水泵,采用三相交流驱动电机,也可采用两相交流驱动电机。

所述控制左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1电源通断的接触器包括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KM2,控制右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2电源通断的接触器包括第三接触器KM3、第四接触器KM4;左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1的电源接线端换相后分别经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KM2的常开触头与三相交流电源的三根相线L1、L2、L3连接,右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2的电源接线端换相后分别经第三接触器KM3、第四接触器KM4的常开触头与三相交流电源的三根相线L1、L2、L3连接;PLC控制器的电源端分别接交流电源的相线L1、零线N和地线PE,PLC控制器的输出端(Q0.0、Q0.1、Q0.2、Q0.3)分别经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KM2、第三接触器KM3、第四接触器KM4的线圈与电源的零线N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的PLC控制器的输入端(I0.1、I0.2、I0.3)还分别连接有手动控制开关SB1、左撇手动开关SB2、右撇手动开关SB3,对SBR池提供手动辅助撇渣控制。

所述控制电路的PLC控制器的输入端(I0.4)还连接有急停控制开关SB4,用于应对控制过程中的紧急情况,按下急停控制开关SB5,可停止SBR池的撇渣工作。

所述控制电路的PLC控制器的电源端与交流电源之间还可设置保险管FU。

本实用新型的PLC控制器、撇渣水泵、接触器、各控制开关等设备和元器件均为常规市售产品。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接通电源开关QF1,按下自动控制开关SB0,通过第一水位限位开关SQ1、第二水位限位开关SQ2获得左、右池中的水位信号,由PLC控制器根据左、右池中水位状态和预设的电信号数值,接通或断开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KM2、第三接触器KM3、第四接触器KM4的线圈的供电,使各个接触器的常开触头闭合或断开,继而控制左池撇渣水泵、右池撇渣水泵的工作状态,使左、右池中的水位上升或下降,实现对SBR池的自动撇渣。特殊情况下,可手动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实现对SBR池撇渣的自动化控制,且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电路简单可靠、工作效率高等优点,广泛适于污水处理的SBR池自动撇渣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中:KM1-第一接触器,KM2-第二接触器,KM3-第三接触器,KM4-第四接触器,M1-左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2-右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SB0-自动控制开关,SB1手动控制开关,SB2-左撇手动开关,SB3-右撇手动开关,SB4-急停控制开关,SQ1-第一水位限位开关,SQ2-第二水位限位开关,QF1-电源开关,FU-保险管,L1-电源的相线,N-电源的零线,PE-电源的地线,Q0.0、Q0.1、Q0.2、Q0.3-PLC控制器的输出端,I0.0、I0.1、I0.2、I0.3、I0.4、I0.5、I0.6-PLC控制器的输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尽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的技术或产品,均为现有技术或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SBR池自动撇渣控制装置包括左池撇渣水泵、右池撇渣水泵、设置于左池中的第一水位限位开关SQ1、设置于右池中的第二水位限位开关SQ2、以及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由PLC控制器、左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1及控制其电源通断的接触器、右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2及控制其电源通断的接触器、自动控制开关SB0构成,左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1的电源接线端经控制其电源通断的接触器的常开触头与交流电源连接,右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2的电源接线端经控制其电源通断的接触器的常开触头与交流电源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经各接触器的线圈与交流电源的零线N电性连接,自动控制开关SB0、第一水位限位开关SQ1、第二水位限位开关SQ2分别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I0.0、I0.5、I0.6)电性连接,PLC控制器的电源端接交流电源;控制电路的PLC控制器从第一水位限位开关SQ1、第二水位限位开关SQ2获得左、右池中的水位信号,通过各接触器分别控制左池撇渣水泵、右池撇渣水泵的工作状态,实现对SBR池的自动撇渣。撇渣水泵采用三相交流驱动电机的常规水泵。

控制左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1电源通断的接触器包括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KM2,控制右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2电源通断的接触器包括第三接触器KM3、第四接触器KM4;左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1的电源接线端换相后分别经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KM2的常开触头与三相交流电源的三根相线L1、L2、L3连接,右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2的电源接线端换相后分别经第三接触器KM3、第四接触器KM4的常开触头与三相交流电源的三根相线L1、L2、L3连接;PLC控制器的电源端分别接交流电源的相线L1、零线N和地线PE,PLC控制器的输出端(Q0.0、Q0.1、Q0.2、Q0.3)分别经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KM2、第三接触器KM3、第四接触器KM4的线圈与电源的零线N电性连接。控制电路的PLC控制器的输入端(I0.1、I0.2、I0.3)还分别连接有手动控制开关SB1、左撇手动开关SB2、右撇手动开关SB3,对SBR池提供手动辅助撇渣控制。控制电路的PLC控制器的输入端(I0.4)还连接有急停控制开关SB4,用于应对控制过程中的紧急情况,按下急停控制开关SB5,可停止SBR池的撇渣工作。控制电路的PLC控制器的电源端与交流电源之间还设置有保险管FU。

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SBR池自动撇渣控制装置包括左池撇渣水泵、右池撇渣水泵、设置于左池中的第一水位限位开关SQ1、设置于右池中的第二水位限位开关SQ2、以及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由PLC控制器、左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1及控制其电源通断的接触器、右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2及控制其电源通断的接触器、自动控制开关SB0构成,左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1的电源接线端经控制其电源通断的接触器的常开触头与交流电源连接,右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2的电源接线端经控制其电源通断的接触器的常开触头与交流电源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经各接触器的线圈与交流电源的零线N电性连接,自动控制开关SB0、第一水位限位开关SQ1、第二水位限位开关SQ2分别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I0.0、I0.5、I0.6)电性连接,PLC控制器的电源端接交流电源;控制电路的PLC控制器从第一水位限位开关SQ1、第二水位限位开关SQ2获得左、右池中的水位信号,通过各接触器分别控制左池撇渣水泵、右池撇渣水泵的工作状态,实现对SBR池的自动撇渣。撇渣水泵采用三相交流驱动电机的常规水泵。

控制左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1电源通断的接触器包括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KM2,控制右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2电源通断的接触器包括第三接触器KM3、第四接触器KM4;左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1的电源接线端换相后分别经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KM2的常开触头与三相交流电源的三根相线L1、L2、L3连接,右池撇渣水泵驱动电机M2的电源接线端换相后分别经第三接触器KM3、第四接触器KM4的常开触头与三相交流电源的三根相线L1、L2、L3连接;PLC控制器的电源端分别接交流电源的相线L1、零线N和地线PE,PLC控制器的输出端(Q0.0、Q0.1、Q0.2、Q0.3)分别经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KM2、第三接触器KM3、第四接触器KM4的线圈与电源的零线N电性连接。控制电路的PLC控制器的输入端(I0.1、I0.2、I0.3)还分别连接有手动控制开关SB1、左撇手动开关SB2、右撇手动开关SB3,对SBR池提供手动辅助撇渣控制。控制电路的PLC控制器的电源端与交流电源之间还设置有保险管FU。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作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做出各种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