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温控探头地线端子的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8015发布日期:2018-06-23 00:54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温控探头地线端子的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器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进温控探头地线端子的温控器。



背景技术:

温控探头能够根据电加热装置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产生导通或者断开电加热装置的控制元件,温控探头或是通过温度保护器将温度传到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发出开关命令,从而控制电加热装置运行以达到指定的温度,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现今的温控探头普遍使用在电热水壶等家用电器上,现有的温控探头多是采用地线触碰式安装,因此容易导致温控探头的地线接线端容易损坏脱落,造成安全隐患,而且现今对温控探头的国际要求地线必须是锁紧固定,因此现今的温控探头的安装结构不能符合国际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改进温控探头地线端子的温控器,其作用是使温控探头的地线端子能够锁紧固定,保证温控探头的使用安全。

一种改进温控探头地线端子的温控器,包括上连接壳体以及连接支架,连接支架上方安装有发热盘,连接支架上安装有双金属片以及温控探头,温控探头向上延伸出发热盘上方,上连接壳体顶部安装有两极端子,温控探头与两极端子电性连接,所述温控探头底部设有与连接支架电接触的导电环,连接支架上开设有适于导电环容纳的安装凹腔,安装凹腔底部开设有开孔,连接支架底部对应开孔延伸有连接套筒,连接套筒内壁设有内螺纹,导电环底部向下延伸有探头套筒,探头套筒外壁设有与内螺纹旋接的外螺纹,温控探头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旋接配合固定安装在连接支架上并与连接支架电连接。

该结构的安装方式能够使温控探头与连接支架锁紧固定,连接支架作为地线连接端,能够保证温控探头的地线端与地线固定连接,使温控探头使用的过程中更加安全,且安装方式符合国际标准要求。

所述安装凹腔侧壁设有倾斜平面,温控探头通过导电环与倾斜平面间隙配合固定安装在连接支架上,安装快捷牢固,避免长时间使用出现松动等问题,能够提高安装效率。

当温控探头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旋接安装在连接支架时,导电环与连接支架电连接,使温控探头与地线有初步连接关系,然后将温控探头继续旋转,直至导电环压抵在安装凹腔底部,旋接安装能够确保导电环压紧在连接支架上,使温控探头与连接支架保持电接触,从而使温控探头锁紧固定在连接支架上,间接使温控探头的地线端锁紧固定,安装符合国际标准要求,使温控探头使用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温控探头地线端子的温控器,该结构的安装方式能够使温控探头与连接支架锁紧固定,连接支架作为地线连接端,能够保证温控探头的地线端与地线固定连接,使温控探头使用的过程中更加安全,且安装方式符合国际标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改进温控探头地线端子的温控器,包括上连接壳体1以及连接支架2,连接支架2上方安装有发热盘3,连接支架2上安装有双金属片4以及温控探头5,温控探头5向上延伸出发热盘3上方,上连接壳体1顶部安装有两极端子6,温控探头5与两极端子6电性连接,所述温控探头5底部设有与连接支架2电接触的导电环7,连接支架2上开设有适于导电环7容纳的安装凹腔8,安装凹腔8底部开设有开孔801,连接支架2底部对应开孔801延伸有连接套筒802,连接套筒802内壁设有内螺纹803,导电环7底部向下延伸有探头套筒701,探头套筒701外壁设有与内螺纹803旋接的外螺纹702,温控探头5通过外螺纹702与内螺纹803旋接配合固定安装在连接支架2上并与连接支架2电连接。

该结构的安装方式能够使温控探头5与连接支架2锁紧固定,连接支架2作为地线连接端,能够保证温控探头5的地线端与地线固定连接,使温控探头5使用的过程中更加安全,且安装方式符合国际标准要求。

所述安装凹腔8侧壁设有倾斜平面804,温控探头5通过导电环7与倾斜平面804间隙配合安装在连接支架2上,安装快捷牢固,避免长时间使用出现松动等问题,能够提高安装效率。

当温控探头5通过外螺纹702和内螺纹803旋接安装在连接支架2时,导电环7与连接支架2电连接,使温控探头5与地线有初步连接关系,然后将温控探头5继续旋转,直至导电环7压抵在安装凹腔8底部,旋接安装能够确保导电环7压紧在连接支架2上,使温控探头5与连接支架2保持电接触,从而使温控探头5锁紧固定在连接支架2上,间接使温控探头5的地线端锁紧固定,安装符合国际标准要求,使温控探头5使用更加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