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设备控制面板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172613发布日期:2020-09-11 21:23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智能设备控制面板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智能设备控制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提高,智能家居一词频繁的出现在各大媒体上,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智能家居的出现促进了家庭生活的现代化、便捷化、舒适化以及人性化。

目前,用于控制智能家居的面板的体积通常较小,这会使得用户在较小的面板上进行多功能操作时很容易引起误操作,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智能设备控制面板及其控制方法,能够降低用户的误操作。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智能设备控制面板,包括:通讯接口模块、处理控制模块、触摸感应开关模块和面板本体;

所述通讯接口模块、所述处理控制模块和所述触摸感应开关模块均设置在所述面板本体内;

所述触摸感应开关模块,用于检测用户触摸所述面板本体的感应区域时产生的输入信号,并将所述输入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控制模块;

所述处理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输入信号为场景控制指令时,确定所述场景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一区域和第一场景,从预存数据中确定在所述第一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场景相关联的至少一个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针对每个所述设备标识,从所述预存数据中确定所述设备标识在所述第一场景下对应的设备控制参数,按照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接口协议将所述设备控制参数转换为第一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通讯接口模块;

所述通讯接口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智能设备,以对所述第一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优选地,

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输入信号为用于设置第二区域内所要关联的第二智能设备的区域设置指令时,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所述区域设置指令对应的第二区域;

搜索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至少一个第二智能设备的信息,并展示搜索到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的信息;

确定所述用户根据展示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的信息筛选的区域关联设备;

确定每一个所述区域关联设备的设备标识,并形成第一界面,其中,所述第一界面包括所述设备标识,所述设备标识包括所述区域关联设备的设备名称和所述设备名称对应的第一图标;

将所述第一界面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关联关系作为预存数据进行存储;

在所述用户请求控制所述第二区域所关联的所述区域智能设备时,展示所述预存数据中的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关联的所述第一界面,以使所述用户通过所述第一界面中的所述设备标识对所述区域关联设备进行控制。

优选地,

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还用于在获取到所述用户输入的场景设置指令时,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所述场景设置指令对应的第二场景的场景标识;

当所述第二场景的数量为1时,将所述场景标识加入到所述第一界面中,其中,所述场景标识包括所述第二场景的场景名称和所述场景名称对应的第二图标;

展示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智能设备;

确定所述用户从展示的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中筛选的至少一个场景关联设备;

获取每一个所述场景关联设备在所述第二场景下对应的设备控制参数;

将所述每一个所述场景关联设备对应的所述设备控制参数与所述场景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作为预存数据进行存储。

优选地,

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场景的数量大于1时,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用于指示各个所述第二场景的应用标识;

将所述应用标识加入到所述第一界面中,并形成第二界面,其中,所述第二界面包括每个所述第二场景对应的所述场景标识;

将所述应用标识与所述第二界面之间的关联关系作为预存数据进行存储。

确定所述场景设置指令对应的第二场景的场景标识,形成所述第一界面相关联的第二界面。

优选地,

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输入信号为用于至少两个第三智能设备进行联动控制的联动设置指令时,执行如下操作:

获取至少一个触发设备的触发条件,其中,所述触发设备为至少两个第三区域内的第三智能设备中的设备,所述触发条件包括所述触发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所述触发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状态信息和当前所处时间的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确定预先设定的至少一个联动规则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被所述触发条件触发的目标联动规则;

如果存在至少一个被所述触发条件触发的目标联动规则,针对每一个所述目标联动规则,均执行:

确定该目标联动规则关联的至少一个联动设备;

根据该目标联动规则,分别确定针对每一个所述联动设备的第二控制信号;

通过所述通讯接口模块分别将每一个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给相对应的所述第三智能设备,以对所述第三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和/或,

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还用于记录开始接收所述输入信号时的起始时间以及所述输入信号传输完毕时的终止时间,计算所述终止时间与所述起始时间的差值,确定所述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长阈值,当所述差值大于所述时长阈值时,执行当输入信号为场景控制指令时,确定所述场景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一区域和第一场景。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智能设备控制面板的控制方法,包括:

利用触摸感应开关模块检测用户触摸面板本体的感应区域时产生的输入信号,并将所述输入信号发送给处理控制模块;

利用所述处理控制模块当所述输入信号为场景控制指令时,确定所述场景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一区域和第一场景;

利用所述处理控制模块从预存数据中确定在所述第一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场景相关联的至少一个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

利用所述处理控制模块针对每个所述设备标识,从所述预存数据中确定所述设备标识在所述第一场景下对应的设备控制参数;

利用所述处理控制模块按照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接口协议将所述设备控制参数转换为第一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通讯接口模块;

利用所述通讯接口模块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智能设备,以对所述第一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优选地,

所述智能设备控制面板的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

利用所述处理控制模块当所述输入信号为用于设置第二区域内所要关联的第二智能设备的区域设置指令时,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所述区域设置指令对应的第二区域;

搜索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至少一个第二智能设备的信息,并展示搜索到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的信息;

确定所述用户根据展示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的信息筛选的区域关联设备;

确定每一个所述区域关联设备的设备标识,并形成第一界面,其中,所述第一界面包括所述设备标识,所述设备标识包括所述区域关联设备的设备名称和所述设备名称对应的第一图标;

将所述第一界面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关联关系作为预存数据进行存储;

在所述用户请求控制所述第二区域所关联的所述区域智能设备时,展示所述预存数据中的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关联的所述第一界面,以使所述用户通过所述第一界面中的所述设备标识对所述区域关联设备进行控制。

优选地,

利用所述处理控制模块在获取到所述用户输入的场景设置指令时,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所述场景设置指令对应的第二场景的场景标识;

当所述第二场景的数量为1时,将所述场景标识加入到所述第一界面中,其中,所述场景标识包括所述第二场景的场景名称和所述场景名称对应的第二图标;

展示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智能设备;

确定所述用户从展示的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中筛选的至少一个场景关联设备;

获取每一个所述场景关联设备在所述第二场景下对应的设备控制参数;

将所述每一个所述场景关联设备对应的所述设备控制参数与所述场景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作为预存数据进行存储。

优选地,

利用所述处理控制模块当所述第二场景的数量大于1时,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用于指示各个所述第二场景的应用标识,并确定每个所述第二场景分别对应的场景标识;

将所述应用标识加入到所述第一界面中,并形成第二界面,其中,所述第二界面包括每个所述第二场景对应的所述场景标识,所述场景标识包括所述第二场景的场景名称和所述场景名称对应的第二图标;

将所述应用标识与所述第二界面之间的关联关系作为预存数据进行存储。

确定所述场景设置指令对应的第二场景的场景标识,形成所述第一界面相关联的第二界面。

优选地,

利用所述处理控制模块当所述输入信号为用于至少两个第三智能设备进行联动控制的联动设置指令时,执行如下操作:

搜索所述联动设置指令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三区域内的第三智能设备;

确定所述第三智能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触发设备的触发条件,其中,所述触发条件包括所述触发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所述触发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状态信息和当前所处时间的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确定预先设定的至少一个联动规则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被所述触发条件触发的目标联动规则;

如果存在至少一个被所述触发条件触发的目标联动规则,针对每一个所述目标联动规则,均执行:

确定该目标联动规则关联的至少一个联动设备;

根据该目标联动规则,分别确定针对每一个所述联动设备的第二控制信号;

通过所述通讯接口模块分别将每一个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给相对应的所述第三智能设备,以对所述第三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优选地,

利用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记录开始接收所述输入信号时的起始时间以及所述输入信号传输完毕时的终止时间,计算所述终止时间与所述起始时间的差值,确定所述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长阈值,当所述差值大于所述时长阈值时,执行当输入信号为场景控制指令时,确定所述场景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一区域和第一场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智能设备控制面板及其控制方法,用户在触摸到面板本体的感应区域时,触摸感应开关模块可以检测用户触摸产生的输入信号,处理控制模块在输入信号为用于控制目标场景所关联的设备的场景控制指令时,由于不同的区域内对应的场景所关联的设备可能不同,因此可先确定场景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一区域和第一场景,然后确定在该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场景所关联的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由于每个第一智能设备在第一场景内的设备运行状态可能不同,因此,可分别确定每个第一智能设备在第一场景下的设备控制参数,再转换为该第一智能设备的接口协议所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并通过通讯接口模块发送给该第一智能设备,这样通过用户触摸一次面板本体,可实现同时对此次触摸所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进行控制,避免在体积较小的面板上进行多个设备的多功能控制操作时的误操作,从而实现降低用户误操作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面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s485收发器电路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转换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前所述,目前控制智能家居的智能设备的面板的体积通常较小,当面板中设置多个用于控制不同的智能设备的图标时,各个图标的在面板中所占的面积通常较小,这样用户在对多个智能设备进行控制时,很容易误触发其他的图标,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智能设备控制面板及其控制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面板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包括:

通讯接口模块10、处理控制模块20、触摸感应开关模块30和面板本体60;

所述通讯接口模块10、所述处理控制模块20和所述触摸感应开关模块30均设置在面板本体60内;

所述触摸感应开关模块30,用于检测用户触摸所述面板本体60的感应区域时产生的输入信号,并将所述输入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控制模块20;

所述处理控制模块20,用于当所述输入信号为场景控制指令时,确定所述场景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一区域和第一场景,从预存数据中确定在所述第一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场景相关联的至少一个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针对每个所述设备标识,从所述预存数据中确定所述设备标识在所述第一场景下对应的设备控制参数,按照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接口协议将所述设备控制参数转换为第一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通讯接口模块10;

所述通讯接口模块10,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智能设备,以对所述第一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在触摸到面板本体的感应区域时,触摸感应开关模块可以检测用户触摸产生的输入信号,处理控制模块在输入信号为用于控制目标场景所关联的设备的场景控制指令时,由于不同的区域内对应的场景所关联的设备可能不同,因此可先确定场景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一区域和第一场景,然后确定在该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场景所关联的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由于每个第一智能设备在第一场景内的设备运行状态可能不同,因此,可分别确定每个第一智能设备在第一场景下的设备控制参数,再转换为该第一智能设备的接口协议所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并通过通讯接口模块发送给该第一智能设备,这样通过用户触摸一次面板本体,可实现同时对此次触摸所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进行控制,避免在体积较小的面板上进行多个设备的多功能控制操作时的误操作,从而实现降低用户误操作的目的。

为了满足用户对不同区域内所要关联的智能设备的设置需求,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控制模块20,还用于当所述输入信号为用于设置第二区域内所要关联的第二智能设备的区域设置指令时,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所述区域设置指令对应的第二区域;

搜索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至少一个第二智能设备的信息,并展示搜索到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的信息;

确定所述用户根据展示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的信息筛选的区域关联设备;

确定每一个所述区域关联设备的设备标识,并形成第一界面,其中,所述第一界面包括所述设备标识,所述设备标识包括所述区域关联设备的设备名称和所述设备名称对应的第一图标;

将所述第一界面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关联关系作为预存数据进行存储;

在所述用户请求控制所述第二区域所关联的所述区域智能设备时,展示所述预存数据中的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关联的所述第一界面,以使所述用户通过所述第一界面中的所述设备标识对所述区域关联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二区域为“卧室”,当用户触摸产生的为设置“卧室”内所要关联的第二智能设备的区域设置指令时,先确定该区域设置指令所要设置的第二区域为“卧室”,然后对位于“卧室”内的第二智能设备进行搜索,如果搜索到的第二智能设备为智能空调、智能电视和加湿器,则展示搜索到的智能空调、智能电视和、加湿器的信息,以便用户了解位于第二区域内的第二智能设备后基于自身需求,从展示的智能空调、智能电视和、加湿器的信息中确定“卧室”所要关联的区域关联设备。若用户所要关联的区域关联设备为“加湿器”,则确定区域关联设备的设备名称为“加湿器”,并确定表征设备名称“加湿器”的第一图标,基于设备名称“加湿器”以及对应的第一图标形成第一界面,然后将第二区域与第一界面进行绑定,存储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这样用户对第二区域内关联的“加湿器”进行控制时,可展示包括“加湿器”的设备名称和第一图标的第一界面,通过触发第一界面中“加湿器”的第一图标和/或设备名称即可对“加湿器”进行控制。

具体地,当用户需要再设置另一个第四区域所要关联的第四智能设备时,在获取到用户用于设置第四区域所要关联的第四智能设备的其他区域设置指令时,可先形成前设界面,前设界面中包括用户设置的全部区域的区域标识,全部区域包括第二区域和第四区域。

为了满足用户对同一场景下关联的设备进行同时控制,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控制模块20,还用于在获取到所述用户输入的场景设置指令时,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所述场景设置指令对应的第二场景的场景标识;

当所述第二场景的数量为1时,将所述场景标识加入到所述第一界面中,其中,所述场景标识包括所述第二场景的场景名称和所述场景名称对应的第二图标;

展示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智能设备;

确定所述用户从展示的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中筛选的至少一个场景关联设备;

获取每一个所述场景关联设备在所述第二场景下对应的设备控制参数;

将所述每一个所述场景关联设备对应的所述设备控制参数与所述场景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作为预存数据进行存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设备控制面板还具有“场景”设置功能,该功能支持用户设置某一区域内的“场景”所要关联的场景关联设备。当用户需要设置一个应用于第二区域“卧室”的第二场景“用餐”时,可将第二场景的场景名称“用餐”以及用于指示“用餐”的第二图标加入到第一界面中,然后确定用户从位于第二区域“卧室”内的第二智能设备中筛选的场景关联设备,该场景关联设备与第二区域“卧室”对应的第二场景“用餐”相关联,然后确定场景关联设备在第二场景“用餐”下对应的设备控制参数,例如,在第二场景“用餐”下的场景关联设备“顶灯”和“空调”均处于开启状态,然后场景关联设备“顶灯”和“空调”分别对应的设备控制参数“开启状态”,与由场景名称“用餐”和第二图标组成的场景标识进行绑定并存储,这样在用户触发第二区域“卧室”对应的第二场景“用餐”时,控制第二场景“用餐”所关联的场景关联设备“顶灯”和“空调”开启,并展示场景关联设备“顶灯”和“空调”的运行状态。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控制模块20,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场景的数量大于1时,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用于指示各个所述第二场景的应用标识;

将所述应用标识加入到所述第一界面中,并形成第二界面,其中,所述第二界面包括每个所述第二场景对应的所述场景标识;

将所述应用标识与所述第二界面之间的关联关系作为预存数据进行存储。

确定所述场景设置指令对应的第二场景的场景标识,形成所述第一界面相关联的第二界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用户在第二区域下设置多个场景,例如,“用餐”、“晚安”和“娱乐”,用户可设置多个第二场景“用餐”、“晚安”和“娱乐”对应的应用标识,例如,将多个第二场景统称为“第二区域应用场景”,并确定每个第二场景分别对应的场景名称和指示场景名称的第二图标,然后将应用标识“第二区域应用场景”加入到第一界面中,然后形成由各个第二场景“用餐”、“晚安”和“娱乐”分别对应的场景名称和第二图标组成的第二界面,并将第二界面与应用标识进行绑定并存储之间的关联关系,这样用户在触发应用标识时,即可展示第二界面,然后用户通过触发第二界面中的某一第二场景,例如,用户触发第二场景“晚安”,即可获取第二场景“晚安”所关联的场景关联设备的设备控制参数,然后按照设备控制参数对第二场景“晚安”所关联的场景关联设备进行控制。通过上述描述可见,当用户在同一区域下设置多个应用于不同时间、不同情况的第二场景时,可将多个第二场景设置在第二界面内,然后将第二界面与指示多个第二场景的应用标识相关联,如果用户相对某一第二场景进行控制,可通过触发第一界面内的应用标识进入第二界面,然后通过触发第二界面内想要控制的第二场景,即可对第二场景所关联的场景关联设备进行控制。由于多个第二场景通过应用标识设置在第一界面内,这样用户对第一界面内的区域关联设备进行控制时,不会展示出多个第二场景,并且可以降低多个第二场景在第一界面内所占的空间,避免用户误触发某一个第二场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控制模块20,还用于当所述输入信号为用于至少两个第三智能设备进行联动控制的联动设置指令时,执行如下操作:

获取至少一个触发设备的触发条件,其中,所述触发设备为至少两个第三区域内的第三智能设备中的设备,所述触发条件包括所述触发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所述触发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状态信息和当前所处时间的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确定预先设定的至少一个联动规则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被所述触发条件触发的目标联动规则;

如果存在至少一个被所述触发条件触发的目标联动规则,针对每一个所述目标联动规则,均执行:

确定该目标联动规则关联的至少一个联动设备;

根据该目标联动规则,分别确定针对每一个所述联动设备的第二控制信号;

通过所述通讯接口模块分别将每一个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给相对应的所述第三智能设备,以对所述第三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设备控制面板还支持不同区域内的智能设备之间的联动,用户在设置位于不同的第三区域内第三智能设备之间的联动方式时,可先搜索每一个第三区域内的第三智能设备,然后确定在搜索到第三智能设备中筛选的用于触发其他智能设备联动的触发设备,并确定各个联动设备在不同情况下的联动规则。获取触发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所处环境的环境状态信息以及当前所处时间作为触发条件,若该触发条件与设置的联动规则中的目标联动规则相匹配,则对目标联动规则所关联的联动设备进行控制,以实现基于触发设备的触发条件对不同的第三区域内的智能设备进行控制的目的,减少用户手动操作,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控制模块20,还用于记录开始接收所述输入信号时的起始时间以及所述输入信号传输完毕时的终止时间,计算所述终止时间与所述起始时间的差值,确定所述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长阈值,当所述差值大于所述时长阈值时,执行当输入信号为场景控制指令时,确定所述场景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一区域和第一场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在擦拭面板本体上的灰尘或者仅仅想查看面板本体的界面时可能无意间触碰到面板本体的感应区域,由于用户的本意不是对某一智能设备进行控制,若此时对某一智能设备控制则会引起误操作,影响用户体验。因此,为了降低上述问题发生的情况,若检测到用户的触摸面板本体的感应区域后,处理控制模块可记录用户开始触摸面板本体时的起始时间以及用户离开面板本体的感应区域时的终止时间,计算终止时间与起始时间的差值,若该差值大于预设的时长阈值,例如,50ms,则表征用户需要对某一操作,因此可执行用户触摸时产生的输入信号对应的指令。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智能设备控制面板的具体限定。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智能设备控制面板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者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

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优点,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面板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包括:

通讯接口模块10、处理控制模块20、触摸感应开关模块30和面板本体60;

触摸感应开关模块30,用于检测用户触摸面板本体60的感应区域时产生的输入信号,并将输入信号发送给处理控制模块20。

具体地,触摸感应开关模块、处理控制模块和通讯接口模块均设置在面板本体内,用户如触摸面板本体的感应区域,则触摸感应开关模块可检测到因用户触摸产生的输入信号,并发送给处理控制模块。

处理控制模块20,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记录开始接收输入信号时的起始时间以及输入信号传输完毕时的终止时间。

计算终止时间与起始时间的差值,当差值大于预设的时长阈值时,若当输入信号为用于设置第二区域内所要关联的第二智能设备的区域设置指令时,执行如下操作:

具体地,为了防止用户此次操作为误操作而导致对设备的误控制,处理控制模块可记录接收到输入信号的起始时间以及输入信号传输完毕时的终止时间,并计算终止时间与起始时间的差值,以确定因用户触摸产生的输入信号的持续时长,如果输入信号的持续时长大于预设的100ms,则可判断用户的此次操作为有效触碰,反之则认为是依次误触碰。

确定区域设置指令对应的第二区域。

具体地,当确定用户此次触碰为有效触碰且输入信号为用于设置第二区域内所要关联的第二智能设备的区域设置指令时,则判断区域设置指令所对应的第二区域,例如,第二区域为“书房”。

搜索位于第二区域内的至少一个第二智能设备的信息,并展示搜索到的至少一个第二智能设备的信息。

确定用户根据展示的至少一个第二智能设备的信息筛选的区域关联设备。

具体地,搜索位于第二区域“书房”内的第二智能设备的信息,并展示给用户,用户根据需求可以从展示的第二智能设备的信息中筛选出针对第二区域“书房”所要关联的区域关联设备。

确定每一个区域关联设备的设备标识,并形成第一界面,其中,第一界面包括设备标识,设备标识包括区域关联设备的设备名称和设备名称对应的第一图标。

将第一界面与第二区域之间的关联关系作为预存数据进行存储。

具体地,当区域关联设备为“空调”和“灯”时,用户根据需求可以自定义区域关联设备为“空调”的设备名称为“书房空调”以及用于图形为空调形状的第一图标,并将空调形状的第一图标和设备名称“书房空调”作为区域关联设备“空调”的设备标识。自定义区域关联设备“灯”的设备名称为“书房灯”,图形为灯形状的第一图标,并将灯形状的第一图标以及设备名称“书房灯”作为区域关联设备“灯”的设备标识。然后形成由区域关联设备为“空调”和“灯”分别对应的设备标识组成的第一界面,并将第一界面与第二区域“书房”进行绑定,并存储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用户请求控制第二区域所关联的区域智能设备时,展示预存数据中的与第二区域相关联的第一界面,以使用户通过第一界面中的设备标识对区域关联设备进行控制。

具体地,这样用户在触发第二区域“书房”对应的标识时,可切换至第二区域“书房”相关联的第一界面,以便用户对第二区域“书房”内的各个区域关联设备进行控制。

具体地,如果用户设置多个区域所关联的智能设备时,设置指示不同区域的区域标识,例如,第二区域为“书房”、第x区域为“卧室”,第y区域为“厨房”,并将第二区域为“书房”、第x区域为“卧室”,第y区域为“厨房”设置在同一个界面内,以便用户通过该界面对不同空间内的所关联的设备进行控制。由于不同的区域所关联的设备在该界面内不会显示,只有用户触摸目标区域对应的标识才会切换至目标区域所关联的各智能设备的界面中,所以用户不会在想控制目标区域内关联的智能设备时,误触碰到其他区域内的智能设备,从而可以降低用户的误操作,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处理控制模块20,还用于在获取到用户输入的场景设置指令时,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场景设置指令对应的第二场景的场景标识;

当第二场景的数量为1时,将场景标识加入到第一界面中,其中,场景标识包括第二场景的场景名称和场景名称对应的第二图标;

展示位于第二区域内的至少一个第二智能设备;

确定用户从展示的第二智能设备中筛选的至少一个场景关联设备;

获取每一个场景关联设备在第二场景下对应的设备控制参数;

将每一个场景关联设备对应的设备控制参数与场景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作为预存数据进行存储。

具体地,用户如需对第二区域内关联的设备进行不同情况下的场景设置,可输入场景设置指令,该场景设置指令指示针对第二区域内关联的智能设备进行设置。用户基于需求可设置位于第二区域内的第二场景的场景标识,例如,第二区域为“书房”,第二场景的场景名称为“阅读”以及书本形状的第二图标,并将书本形状的第二图标以及场景名称为“阅读”作为第二场景“阅读”的场景标识,由于用于仅设置一个第二场景,因此可将第二场景“阅读”加入到第一界面中,这样第一界面内包括第二区域所关联的各个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第二场景“阅读”的场景标识。然后确定用户指定的第二场景“阅读”所关联的场景关联设备,如场景关联设备为“台灯”和“窗帘”,获取场景关联设备“台灯”在第二场景“阅读”下对应的设备控制参数为“开启”,获取场景关联设备“窗帘”在第二场景“阅读”下对应的设备控制参数为“关闭”,并将第二场景“阅读”与场景关联设备“窗帘”的设备控制参数为“关闭”和场景关联设备“台灯”设备控制参数为“开启”进行绑定,如果用户触发第二场景“阅读”,则控制场景关联设备“窗帘”关闭,并控制场景关联设备“台灯”开启,以便用户在第二场景“书房”内进行阅读。

具体地,处理控制模块20,还用于当第二场景的数量大于1时,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用于指示各个第二场景的应用标识;

将应用标识加入到第一界面中,并形成第二界面,其中,第二界面包括每个第二场景对应的场景标识;

将应用标识与第二界面之间的关联关系作为预存数据进行存储。

确定场景设置指令对应的第二场景的场景标识,形成第一界面相关联的第二界面。

具体地,处理控制模块还可以获取用户根据需求在第二区域内设置多个第二场景,例如,第二场景“娱乐”、“阅读”、“用餐”的场景标识,并针对每个第二场景,获取该第二场景所关联的场景关联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用户对场景关联设备的状态进行控制的设备控制参数。设置指示第二区域内的多个第二场景的应用标识,例如,第二场景“娱乐”、“阅读”、“用餐”的统称为“第二区域关联的场景”,将应用标识“第二区域关联的场景”加入到第一界面中,然后形成由第二场景“娱乐”、“阅读”、“用餐”的场景标识组成的第二界面,将第二界面与应用标识“第二区域关联的场景”进行绑定。如果用户触发应用标识“第二区域关联的场景”可切换至第二界面,展示第二场景“娱乐”、“阅读”、“用餐”的场景标识,以便用户根据需求从中确定所要切换的第二场景。

处理控制模块20,还用于当输入信号为场景控制指令时,确定场景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一区域和第一场景。

从预存数据中确定在第一区域内与第一场景相关联的至少一个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

针对每个设备标识,从预存数据中确定设备标识在第一场景下对应的设备控制参数。

按照设备标识对应的接口协议将设备控制参数转换为第一控制信号,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通讯接口模块10。

通讯接口模块10,用于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智能设备,以对第一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处理控制模块20,还用于当输入信号为用于至少两个第三智能设备进行联动控制的联动设置指令时,执行如下操作:

获取至少一个触发设备的触发条件,其中,触发设备为至少两个第三区域内的第三智能设备中的设备,触发条件包括触发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触发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状态信息和当前所处时间的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确定预先设定的至少一个联动规则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被触发条件触发的目标联动规则。

如果存在至少一个被触发条件触发的目标联动规则,针对每一个目标联动规则,均执行:

确定该目标联动规则关联的至少一个联动设备。

根据该目标联动规则,分别确定针对每一个联动设备的第二控制信号。

通过通讯接口模块分别将每一个第二控制信号发送给相对应的第三智能设备,以对第三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具体地,预先获取用户通过触摸面板面板本体的感应区域中的“智能联动”图形化菜单进行智能联动规则设置。例如,新建一个自定义的联动规则并为其命名,然后设置触发条件,触发条件可以为:

1:当触发该触发条件的触发设备为智能设备控制面板的传感器的某个创安置大于或小于指定阈值,例如,温度传感器读出的温度高于30℃。

2:接入智能设备控制面板的任一智能设备的状态值,例如,电动窗帘的开关状态为“关”。

3:当前时间达到某个时间点或时间段,例如,周一至周五的上午9点到下午18点。

4:上述1~3条件进行“与”、“或”、“非”逻辑操作及“括号”优先级操作的各种组合,例如“温度30℃或相对湿度高于90%”,触发条件设置完成后,再设置联动动作,联动动作可以是对接入智能设备控制面板的至少一个第三智能设备中的联动设备的开关状态或某个运行参数进行修改控制,也可以是某个自定义场景,获取用户通过触摸面板本体的感应区域中的“智能联动”图形化菜单中选择“启用”或“不启用”每一条自定义的联动规则,也可以删除任何一条不想要的联动规则。当某条联动规则被选择“启用”后,处理控制模块将自动根据该联动规则所设置的触发条件和联动动作进行自动化智能控制,例如,用户预设并启用了一条命名为“早上开窗帘”的联动规则,其触发条件为“时间到达上午8:30”,其联动动作为“打开窗帘”,则每天时间到达早上8:30时,处理控制模块通过通讯接口模块将自动向接入该窗帘发起“打开”的控制指令,实现窗帘的自动打开。

可选地,在上述各个实施例所提供智能设备控制面板的基础上,通讯接口模块10可以包括rs485收发器电路,其中,rs485收发器电路用于实现处理控制模块20与采用rs485通讯接口进行通信的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如图2所示,rs485收发器电路包括:rs485芯片u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d1、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d2、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d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1、第三电阻r3和连接器q;

rs485芯片u1的信号接收管脚rxd与处理控制模块20的信号输出端mcu_rx相连接,rs485芯片u1的信号输出管脚txd与处理控制模块20的信号输入端mcu_tx相连接;

rs485芯片u1的工作模式控制管脚re/de与处理控制模块20的模式控制端mcu_re/de相连接;

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直流电源p3v3相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

第二电容c2c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电c1容的第一端和rs485芯片u1的第一滤波管脚vcc11/vcc12相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相连接;

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与rs485芯片u1的第二滤波管脚visoout/visoin相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

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与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接,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与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相连接;

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rs485芯片u1的第一下行管脚y/a相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连接器q的第一接线端ct485_a相连接;

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rs485芯片u1的第二下行管脚z/b相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连接器q的第二接线端ct485_b相连接;

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相连接;

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d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d1的第二端与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d2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d2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相连接,且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d1的第二端接地;

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d3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d3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相连接;

连接器q,用于与采用rs485总线接口进行通信的智能设备相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rs485通讯指令发送过程为:处理控制模块20通过总线向rs485收发器电路发送指令,rs485收发器电路收到指令后,将该指令信号转换为符合rs485标准的信号指令,通过rs485总线发往接入了连接器q并使用了rs485总线的智能设备,完成相应智能设备的控制;rs485通讯指令接收过程与发送顺序刚好相反,由连接了连接器q的智能设备发出指令,信号指令经408总线rs485总线发往rs485收发器电路,rs485收发器电路将标准的rs485信号指令转换为符合总线的信号指令发送到处理控制模块20,完成向处理控制模块20的指令应答或请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rs485芯片u1内部集成发送、接收逻辑单元模块,集成电气隔离模块,将外部接入的485总线与内部电路进行直流电气隔离,耦合交变信号。信号mcu_rx一端连rs485芯片u1的信号接收管脚,另一端连接处理控制模块20相对应的管脚,数据电信号由处理控制模块20发往s485芯片u1。信号mcu_tx一端连接s485芯片u1的信号发送管脚,另一端连接处理控制模块20相对应的管脚,数据电信号由s485芯片u1发往s485芯片u1。信号mcu_re/de一端连接s485芯片u1的工作模式控制管脚,另一端连接处理控制模块20相对应的管脚,连接处理控制模块20的管脚通过此信号控制s485芯片u1的工作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为电源滤波电容,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为电源滤波电容。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为滤波电阻,第三电阻r3为匹配电阻(匹配总线阻抗),提高信号接收能力。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d1、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d2、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d3为瞬态抑制器,抑制总线上到达设备端的电气浪涌干扰。信号ct485_a和信号ct485_a为rs485总线的两根信号线,另一端连接连接器q,外部的485总线可由连接器q接入。

可选地,在上述各个实施例所提供智能设备控制面板的基础上,该智能设备控制面板可以进一步包括电源转换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相互配合为其他各部件提供所需的直流电压。如图3所示,电源转换模块包括: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d4、自恢复保险丝f1、磁珠fb2、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电感l、续流二极管d5和电源控制芯片u2;

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d4的正极接地,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d4的负极与knx总线相连接;

自恢复保险丝f1的第一端与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接,自恢复保险丝f1的第二端与磁珠fb2的第一端相连接,磁珠fb2的第二端与电源控制芯片u2的电源输入管脚vin相连接;

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与磁珠fb2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接地;

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与磁珠fb2的第二端相连接,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接地;

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磁珠fb2的第二端相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电源控制芯片u2的工作状态控制管脚en相连接;

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接地;

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与电源控制芯片u2的频率设定管脚rt/clk相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接地;

电感l的第一端与电源控制芯片u2的电源输出管脚sw相连接,电感l的第二端与电源管理模块50相连接;

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与电源控制芯片u2的电流补充控制管脚comp相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与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接地;

续流二极管d5的正极接地,续流二极管d5的负极与电感l的第一端相连接;

第八电容c8和第九电容c9的第一端均与电感l的第二端相连接,第八电容c8和第九电容c9的第二端均接地;

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与电感l的第二端相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和电源控制芯片u2的反馈管脚fb相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接地;

电源转换模块40,用于将从knx总线输入的第一直流电转换为预设大小的第二直流电,并将第二直流电传输给电源管理模块50;

电源管理模块50,用于将第二直流电转换为至少两个不同大小的第三直流电,并将相应大小的第三直流电输送给智能设备控制面板中相应的用电部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knx总线作为电源转换模块40输入电源,电源输入范围12v~30v。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d4用于抑制输入电源线上的浪涌电压。后级电路发生短路或电流过载时,自恢复保险丝f1会进行动作,内部阻抗变得很大,对后级电路起到保护作用。磁珠fb2可滤除电源上的高频噪声。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用于电源滤波,滤除电源上的噪声。电源控制芯片u2为dc/dc控制器芯片,内部集成逻辑控制模块、开关管等,管脚vin为电源输入,管脚en为工作状态控制管脚,当管脚en上的电压高于阀值电压时,芯片开始工作,管脚rt/clk所接电阻可以设定电源控制芯片u2内部的pwm方波频率,pwm方波配合电源控制芯片u2内部逻辑模块控制电源控制芯片u2内部集成的开关管进行开/关动作。直流输入电源经电源控制芯片u2内部开关管,由管脚sw输出。在pwm方波控制电源控制芯片u2内部集成的开关管正常开关工作的情况下,管脚sw输出一方波形式的电信号,经电感l、第八电容c9和第九电容c9滤波后,最终在vcc_4v2节点上得到一个直流电压,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构成一个反馈网络,反馈信号输入至电源控制芯片u2的管脚fb,配合电源控制芯片u2内部的逻辑控制单元,最终使输出电压稳定在4.2v(vcc_4v2表示电源电压为4.2v的网络)。续流二极管d5、电感l、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及后级负载构成电路回路,当电源控制芯片u2内部集成的开关管关闭时,续流二极管d5提供续流,正常工作。

优选地,所述通信接口模块包括不同总线类型的至少两个通信接口,且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接口均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相连接,其中,不同总线类型的所述通信接口与外部的不同类型的通信总线相连接,每一个所述通信总线与采用该通信总线所对应通信规则进行通信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相连接。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任一所述智能设备控制面板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401:利用触摸感应开关模块检测用户触摸面板本体的感应区域时产生的输入信号,并将所述输入信号发送给处理控制模块;

步骤402:利用所述处理控制模块当所述输入信号为场景控制指令时,确定所述场景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一区域和第一场景;

步骤403:利用所述处理控制模块从预存数据中确定在所述第一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场景相关联的至少一个第一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

步骤404:利用所述处理控制模块针对每个所述设备标识,从所述预存数据中确定所述设备标识在所述第一场景下对应的设备控制参数;

步骤405:利用所述处理控制模块按照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接口协议将所述设备控制参数转换为第一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通讯接口模块;

步骤406:利用所述通讯接口模块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一智能设备,以对所述第一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设备控制面板的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

利用所述处理控制模块当所述输入信号为用于设置第二区域内所要关联的第二智能设备的区域设置指令时,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所述区域设置指令对应的第二区域;

搜索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至少一个第二智能设备的信息,并展示搜索到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的信息;

确定所述用户根据展示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的信息筛选的区域关联设备;

确定每一个所述区域关联设备的设备标识,并形成第一界面,其中,所述第一界面包括所述设备标识,所述设备标识包括所述区域关联设备的设备名称和所述设备名称对应的第一图标;

将所述第一界面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关联关系作为预存数据进行存储;

在所述用户请求控制所述第二区域所关联的所述区域智能设备时,展示所述预存数据中的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关联的所述第一界面,以使所述用户通过所述第一界面中的所述设备标识对所述区域关联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利用所述处理控制模块在获取到所述用户输入的场景设置指令时,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所述场景设置指令对应的第二场景的场景标识;

当所述第二场景的数量为1时,将所述场景标识加入到所述第一界面中,其中,所述场景标识包括所述第二场景的场景名称和所述场景名称对应的第二图标;

展示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智能设备;

确定所述用户从展示的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中筛选的至少一个场景关联设备;

获取每一个所述场景关联设备在所述第二场景下对应的设备控制参数;

将所述每一个所述场景关联设备对应的所述设备控制参数与所述场景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作为预存数据进行存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利用所述处理控制模块当所述第二场景的数量大于1时,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用于指示各个所述第二场景的应用标识,并确定每个所述第二场景分别对应的场景标识;

将所述应用标识加入到所述第一界面中,并形成第二界面,其中,所述第二界面包括每个所述第二场景对应的所述场景标识,所述场景标识包括所述第二场景的场景名称和所述场景名称对应的第二图标;

将所述应用标识与所述第二界面之间的关联关系作为预存数据进行存储。

确定所述场景设置指令对应的第二场景的场景标识,形成所述第一界面相关联的第二界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利用所述处理控制模块当所述输入信号为用于至少两个第三智能设备进行联动控制的联动设置指令时,执行如下操作:

搜索所述联动设置指令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三区域内的第三智能设备;

确定所述第三智能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触发设备的触发条件,其中,所述触发条件包括所述触发设备的设备状态信息、所述触发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状态信息和当前所处时间的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确定预先设定的至少一个联动规则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被所述触发条件触发的目标联动规则;

如果存在至少一个被所述触发条件触发的目标联动规则,针对每一个所述目标联动规则,均执行:

确定该目标联动规则关联的至少一个联动设备;

根据该目标联动规则,分别确定针对每一个所述联动设备的第二控制信号;

通过所述通讯接口模块分别将每一个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给相对应的所述第三智能设备,以对所述第三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利用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记录开始接收所述输入信号时的起始时间以及所述输入信号传输完毕时的终止时间,计算所述终止时间与所述起始时间的差值,确定所述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长阈值,当所述差值大于所述时长阈值时,执行当输入信号为场景控制指令时,确定所述场景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一区域和第一场景。

上述装置内的各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智能设备控制面板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智能设备控制面板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流程和各系统结构图中不是所有的步骤和模块都是必须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忽略某些步骤或模块。各步骤的执行顺序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上述各实施例中描述的系统结构可以是物理结构,也可以是逻辑结构,即,有些模块可能由同一物理实体实现,或者,有些模块可能分由多个物理实体实现,或者,可以由多个独立设备中的某些部件共同实现。

以上各实施例中,硬件单元可以通过机械方式或电气方式实现。例如,一个硬件单元可以包括永久性专用的电路或逻辑(如专门的处理器,fpga或asic)来完成相应操作。硬件单元还可以包括可编程逻辑或电路(如通用处理器或其它可编程处理器),可以由软件进行临时的设置以完成相应操作。具体的实现方式(机械方式、或专用的永久性电路、或者临时设置的电路)可以基于成本和时间上的考虑来确定。

上文通过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展示和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已揭示的实施例,基与上述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可以组合上述不同实施例中的代码审核手段得到本发明更多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